登陆注册
15689700000009

第9章 救国?误国?国人鄙弃蒋介石既定国策(2)

辛亥革命时期,胡汉民是孙中山的主要助手之一。同盟会成立时,创办报纸宣扬革命是孙中山交给他的主要工作。后胡汉民征得孙中山同意将拟办的报纸取名为《民报》,而该报创刊号《民报发刊词》系由孙中山口授内容他亲自执笔撰写成稿。胡汉民实际上担任了《民报》主编的工作,受命掌握革命党的主要舆论喉舌。在胡汉民主持下,《民报》集中宣传民主革命纲领,批判改良主义谬论,使革命党在国内外的影响迅速扩大。在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中,胡汉民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他政治升腾的起点,由此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从1906年起,胡汉民开始投入反清的武装斗争,他与黄兴一起组织了钦州河口起义,领导了广州新军起义和广州起义,虽然这几次起义都告失败,但却奠定了他从事武装斗争的根基。在随后光复广州的斗争中,未动兵戈便获大胜。在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广东军政府里,胡汉民成为首任都督。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胡汉民出任总统府秘书长的要职。1914年7月8日,国民党在东京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时,孙中山被选为总理,胡汉民成为政治部长。在重新履行入党手续时,胡汉民又担任孙中山入党宣誓的主盟人。1924年1月,在改组后的国民党举行一大期间,孙中山指定由胡汉民、汪精卫、林森、李大钊、谢持等5人组成大会主席团。是年5月,孙中山患病,胡汉民被委以代理大本营事务的重任。年底,孙中山北上之前,正式委任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并代理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显然,孙中山是把胡汉民视为自己的接班人而加以培养的。但是孙中山在几个月后很快逝世,特别是孙中山在病重期间汪精卫一直随侍在侧,并由汪精卫亲手记录和传达了先总理的“临终遗嘱”,这使汪精卫有了“亲受遗命”的资本,其身价陡然上升,让胡汉民第一次尝到了与“第一把交椅”擦肩而过的苦涩。但胡汉民作为国民党内三大巨头(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之一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

蒋介石“攘外安内”政策提出以后,胡汉民立表质疑。他特别痛恨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1932年初,他在复汪精卫的电报中说:“此时国家民族最大问题,亦莫过于抗日剿共,只须中央行责任内阁之职权,贯彻吾党数月来共同确定之政策,而吾辈以在野之身,竭诚为政府之助,则对内对外,自能发展,开一新局势,以孚国人之望。”(8)这段话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正式提出“抗日剿共”的口号,这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显有区别,且公开表达了对蒋介石政策的不满;其二,表示支持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政策;其三,决定不参与中央政事,保持“在野”地位,这也是对蒋、汪控制的中央政府感到失望的表示。

接着,胡汉民于3月24日在香港发表谈话,在痛斥蒋、汪在淞沪抗战中对奋勇抗敌的19路军和张治中指挥的第5军不予积极支援且多方阻难行径的同时,还提出了与南京国民政府不同的政策主张:

1.对沪战为切实之应援,务将暴日逐出上海;2.集中民众力量为抗日中坚;

3.迅速檄调以抵抗为主义之劲旅。收复东北失地;4.严整沿海各省战守之备,真实谋长远之抵抗;外交仍推行孙陈(孙科、陈友仁)对外政策,确定东北与沪案为整个问题,日军未退沪前,无交涉可言。(9)胡汉民的上述主张,尤其是关于集中民众力量作为抗日中坚、严整战备作长期抗战、驱逐暴日、收复东北失地各点,抓住了抗日救亡的关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这在当时的国民党要人中,极少有像他这样态度坚定、抗日目标明确的。

胡汉民在反对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的同时,对共产党的态度也有所转变。1931年1月,胡汉民创办《三民主义月刊》,这个刊物发表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但批判“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法西斯独裁统治,则是该刊经常的论题。胡汉民自己也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他写的一系列政论文章直指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他在《跋日人关于各国对日经济封锁之应付计划》一文,指出屈辱求和是不可能的:“东北之亡,亡于不抵抗,不抵抗非和也;今日一抗议,明日一声明,邦交依然,互市如旧,亦非所谓和也;呈诉于国联,乞怜于列强,奴颜婢膝,觳觫以承望他人之眼色,既非日降,又非日和;不降不和徘徊莫定,尤非有廉耻知气节之国家所宜尔也。则今日之事如何,日‘唯战’。战败,是亡而非降;战而胜,则国家赖以独立,民族赖以生存。”(10)在《什么是我们的生路》一文中,胡汉民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的生路只有一条,就是对日抗战。”这篇文章有三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引人注意:

其一,批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认为“抗战只是求生的自卫的最低限度的举措”,“因此内部而安固须抗,内而不安也要抗”,否则“情愿束手待毙,不会成了亡国的天经地义吗?”“我从一切历史的事实相信惟攘外可以安内”,根本的说“中国今日,只有攘外的问题,没有安内的问题”。“以剿共为安内,这是一种错误”。

其二,提出抗日重于“剿共”。他说:“南京国民政府呢,至今依赖他人,不肯作实际之抵抗。号称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不抗日而“剿共”,在榆关陷落热河危急之时,借口赣共猖獗,便一溜烟跑到南昌去了。我不是说共不当剿,抗日“剿共”是两年来所抱持的主张,可是权衡轻重,则在今日情势之下,抗日尤重于‘剿共’。”

其三,主张推翻不抗战政府。他斥责南京国民政府“从无抵抗、无责任、无办法的三无主义到不抗、不和、不守、不走的四不主义,是南京国民政府应付日本的唯一主义”。“我们所要求的只在如何督责‘勇于对内,怯于对外’的当局,把我们的信念由‘托之空言’,转移到‘见诸事实”’。“唯有对日抗战是我们的生路,假如政府不抗日,那我们便说唯有推翻不抗战的政府。”“联合抗日的同志,抗日的国民,共同负起向日本抗战的责任”。(11)1934年到1935年,胡汉民抨击蒋、汪错误政策的初衷不改。他在纪念“九一八”事变3周年的诗中写道:操戈同室疏能间,遂使门开揖盗来。万国衣冠齐齿冷,两河忠义未心灰,竖儒讵有和亲策,儿戏先闻大将台。生聚十年堪借口,不须新火感榆槐。表达他对蒋、汪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使敌人有可乘之机,以致侵略日深的不满;同时也揭露人民在要求抗日,而蒋、汪却借口“十年生聚”,屈辱求和拒绝抗日的事实。

对于胡汉民不断地与自己“唱反调”,蒋介石是非常嫉恨的。只是惧于胡在党内的资历并顾忌几年前“软禁胡汉民”所掀起的轩然大波,而采取隐忍态度罢了。习惯于独裁却还要在表面上显示党内团结的蒋介石,也想利用胡汉民来为其“装潢门面”。在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选举胡汉民为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主席后,便频频邀请胡北上南京主持中央大计,胡汉民猜透了蒋介石的心思,在与幕僚商议后,定下了暂缓北上的决心。这使蒋介石用心良苦谋取党内“团结统一”的计划受到打击。此时,国民党的另一个中枢人物汪精卫,也学着胡汉民的样子,悄悄地从上海去了欧洲,过起了在野般的日子。为了掩盖蒋、胡矛盾,南京方面极力抹杀双方政治上的分歧,一再放出待气候转暖胡即北上的消息。针对南京的宣传,胡汉民于1936年2月22日公开发表谈话,指出:暂缓北上,不是什么健康问题,关键在如何救亡问题。胡汉民在这次谈话中进一步批驳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其要点如下:

一、指出日寇侵略日深根源在蒋介石、汪精卫的错误政策。谈话说:“盖九一八事发,日人初无一贯计划,不料其有如此之顺适,假使南京国民政府当时能以武力抵抗,或严重交涉,自不至于今日。乃南京国民政府既不抵抗,又不直接交涉,一味依赖国联,……一味向日本叩首,日人乃得在对国际宣称防共,与看透中国不抵抗之两种投机下,肆所欲为,得寸进尺,结果此数年间便铸成中国今日危机及蒋、汪两先生之错误。”

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坚持错误,不愿改正。他说:“以余观察所得各方报告,南京当局此种错误未曾改正。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中央政府后,依然僵局一个。在最近复有调整中日问题之进行,其调整原则据日方负责人宣称,且谓已经南京当局认可者有三:第一,中国承认伪满;第二,日本派兵来中国协助“剿共”;第三,中、日、伪同盟,中国不得与他国合作。此种原则如果成为事实,则不特割弃东北四省,简直中国已侪朝鲜而为日本之保护国矣。”

三、表示问题不在他是否北上,而在南京国民政府是否以实力抗日。胡汉民说:“余现在想如何促进南京当局之觉悟,与如何团结抵抗力量,以从事于救国。在此问题未有解决以前,即使余到南京或上海,亦于国事无补;如其此问题得到解决,则余北上或不北上,俱于国事可为也。”(12)胡汉民这种坚持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实力抗日的立场,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他同蒋介石的矛盾斗争,虽然带有政争色彩,却已超出政争范围,成为当时抗日救亡斗争的一个特殊部分。当时日本外相广田提出灭华三原则,南京国民政府表面上没同意,暗中却有交易;中国工农红军组成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准备抗日,蒋介石急从洛阳、徐州、浦口等地调兵30万,会同山西阎锡山晋系军队进行围攻;平津学生要求抗日,蒋介石下令进行大逮捕。在这种情况下,胡汉民公开站出来抨击蒋介石的错误政策,揭露“广田三原则”的灭华实质,要求团结抗日力量,共同对外,显然是值得肯定的。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广西绥靖主任、后来曾担任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也向蒋介石的错误政策发起挑战。

在李宗仁看来,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即是灭亡整个中国,那么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整个民族求生存的战争,就是全体国民性的战争。不是战不战的问题、什么时候战的问题,而是如何战的问题。他主张对日实施“全面战”,即:反对局部抗战,主张全线抗战;反对单靠军队抗战,主张全民抗战;反对单纯军事抗战,主张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总体抗战;反对一党一派的抗战,主张联合各抗日党派、各抗日友军和一切抗日民众力量的举国抗战。

1936年4月17日,李宗仁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以“我的主张——焦土抗战”为题,系统地批判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著名的“焦土抗战”理论。

李宗仁首先驳斥了南京国民政府所谓“以依赖国联仲裁和美英干涉为唯一政策”的“依赖主义”。他指出,这种“单纯依赖外力论”,乃为一种“出于幻想的机会心理”。如果“不能以自力抵抗侵略,唯坐等国际机会之到来,恐世界战争尚未爆发,而中国则已成为涸鲋矣”。要挽救民族危亡,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国联不可恃,列强不可恃,联英、联美不可恃,可恃者以自力耳”。他以“天助自助,自助人助”的格言号召尚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振奋民族精神,以举国一致抗战回击日本之无厌侵略!

李宗仁又针对“不抵抗主义”者所持的另一依据——“退让求和”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说:“吾人以土地权利事日,直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种恶果乃“适足诱致日本军阀对华之无厌进攻”。

李宗仁还针对“不抵抗主义”之中心论点“安内而后攘外”论和“忍辱和平,徐图准备”的“准备主义”作了重点批驳。他指出:“九一八”以来,中国之所以精神上未能一致,只因为对日政策未能一致,如欲完成中国实际上的统一,必须首先发动举国一致的抗战,“安内惟有攘外,统一惟有抗日”。对待抗战准备的问题,我们准备,敌人也在准备,而且敌人的准备比我们更快。人家走百步,我们走一步。如果要准备到同他一样才来抵抗,我们就永远不会有抵抗的一天。他直言揭露说:“九一八”以来,我们日言准备,但多准备一年,即少见了几省;多准备一天,即多一桩丧权辱国的协定,所以这种亡国的谬论如不改变,只有待机去做亡国奴罢了。总之,“抗战则存,屈服则亡”。“只有彻底摒弃‘不抵抗主义’,立即对日作战,才是中华民族当前之唯一出路”。

李宗仁并针对所谓的“日本武器精良,中国武器落后”的“抗日三天亡国”谬论,批驳道:战争胜负并不是决定于军事设备而决定于被压迫者的坚决牺牲精神,“被压迫民族之恃以抵抗强暴者,不在飞机大炮,而在坚定之民族意志”,这正是日本难以征服中国的地方。李宗仁坚信,在未来的中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居于被侵略之地位,必能踔厉发奋,万众一心”,而日本之好战者“仅为少数野心军阀”,大多数日本国民则将处于“消极甚而至反抗之地位”,“中国抗日不独无失败之理由,且最后胜利必归我国”。

李宗仁敢于公开批驳蒋介石,并提出与蒋介石主张相悖的抗战理论,除了他的民族情感、政治胆略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李宗仁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乃至战争性质作了全面考察、分析,看到了中日一旦开战总体上对我们有利的因素,远远大于不利因素。李宗仁认为:军事上,“一旦战争爆发,日军虽可封锁我海岸,侵占通商口岸,但却无法割断我全民族之生命线,农民仍可耕种劳作,自给自足。只要抗战爆发,各国断绝其原料来源和封锁市场,即不难置日寇于死命;政治上,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外疯狂侵略使日本政局陷入极度不安。而我国则因为被侵略之故,国民必能一致团结,奋起抗争,以拯国难。”从国际上看,美、英等西方大国都已认识到法西斯对世界的危害。日本在远东势力的膨胀,势必加剧与英、美、苏等国的矛盾冲突,诸列强国家虽无发动对日战争的决心,但日本则因公然撕毁华盛顿条约,退出国联,国际环境已陷入孤立。我若实行坚决抗战,自可取得列强的同情及援助,而日本则因中国战场旷日持久,实力被消耗,列强将乘机制服它。只要我们能够奋起抗战,坚持到底,敌人的弱点、短处就会日益暴露,我们的优点、长处就会日益发挥,日本不但不能吞并中国,而最终必将陷入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汪洋大海。(13)在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中枢当局尚无抗战决心、压制抗日力量、堵塞抗日言论的当时,李宗仁有胆量对当局的既定国策提出质疑,并系统阐发他的具有政治远见和战争谋略的“焦土抗战”理论,是可贵的,可以说他后来能够建勋台儿庄、成为抗日名将也不是一日而成的侥幸之功。

同类推荐
  • 情殇之国殇

    情殇之国殇

    他上演着一世世,没有结局的爱情,在第六世、遇上命运使者.带着记忆.来到依沉大陆,发现自己居然成了亡国王子、正是冷兵器谢幕的时代,在这里.他又遇上了她、同然又是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由于依沉大陆,世界一战爆发、战争结束后,各大国纷纷休养生息.让他找到了时机,一举复辟帝国,在前世记忆的帮助下,二十年的努力,帝国成为这个大陆、第一军事强国、经济强国.然而这时,科学家证明了地球空心论、在地心世界里、他们发现了很多消失的种族.为了征服地下世界,他挑起第2次世界大战、由于开辟两面战场,最后丢失了地面上的领地,带着军队逃到地心世界,默默老死、可当他带着灵魂、来到命运使者面前、使者却告诉他‘神创造了人是为了看戏,你演的悲剧演得很好’
  • 游三国

    游三国

    主角借尸换魂,成为历史讨董是被孙坚杀死的荆州牧王睿之子,他便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招揽人才,内统一三国,东征高句丽、倭国,北灭草原诸联盟。
  • 天阙影

    天阙影

    天阙乃帝都的中心,楚王在天阙的宝座上微笑,最终成为孤家寡人。江湖之中何人不羡慕不畏惧远在天阙的威严,屈锦轴与千林默,本一个青春张扬,一个兄弟义气,却早已被帝王的猜忌与皇权送上一条不平凡的路,占卜与生存,亲人与仇恨,命中或有或无的故事已经落笔……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我出生以后的见闻

    我出生以后的见闻

    自小到大20年的生活见闻了解县城乡村的变迁
热门推荐
  • 无尽复制

    无尽复制

    无敌虚仙,惨死混沌河中,灵魂转身,偶获青铜仙鼎,复制万物,丹药,仙器,特殊血脉,远古神诀,统统复制,归我所有!你有的手段,我全部都有,你没有的手段,我也一种不缺!亿万手段,加诸我身!踩天才,收美女,血站八方唯我独尊!养气,脉轮,内丹,阴阳,空冥,灵虚,九变,圣体,虚仙,九大境界,步步登天,举手投足,镇压诸神上仙!
  • 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

    19世纪,欧洲有六大强国,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叛逃通缉令

    叛逃通缉令

    S级特工邵坤,为从神秘魔鬼特训场巫山脱离,接了特工生涯中的最后一个任务。令邵坤没想到的是,这最后一个任务彻底将他的人生轨迹改变。大是非下,邵坤为情而战,毅然背离组织的决策,由暗杀目标,变成了保护目标,从而产生了最大的矛盾点。从王者特工,到被全员特工组追杀的对象,邵坤一路险象丛生。身份的特殊,能力的卓越,邵坤浩瀚的斗争之路上,陆续得到各路女孩儿的信赖。挑战和机遇并存,邵坤在谈笑间度过重重险境,阴差阳错下俘获了无数美女的芳心。逆鳞之战,就此拉开…
  • 从零开始的修炼

    从零开始的修炼

    轮回转世,我到底是谁,我的使命又是什么,师傅?徒弟?应劫着还是真正的劫难
  • 财运瓶

    财运瓶

    莫名其妙的得了个瓶子,之后就霉运不断,先是掉入瓶子里被黑蟒追杀,摔得遍体凌伤,接着莫名其妙契约了一条面条细的小蛇,各种撒娇卖萌还得定期喝血。出了瓶子村子里的人全部离奇失踪。一封特快专递,一份录取通知,将我领入了一个神秘的鸟不拉屎怪事多多的偏远高中。然后就是在一个月高风黑的夜晚我大发善心的将一个被黑衣人团团围住的少年一脚踹下护城河,然后把他的同伴拐回了家,还给做了一餐爱心晚餐,然后,然后我就发现我下半辈子彻底就完了......
  • 血色星空

    血色星空

    浩瀚宇宙,星辰林立。北斗七星盘踞正中,组成星辰联盟,统领群星。万万年的发展,人类开始不满足于自我,不断膨胀,遂滋生欲族。欲族士大,联合灵族和一些远古兽族对整个星辰展开制控。一位地球的绝世强者,渡劫失败,意外地来到群星。是偶然?是必然?北斗七星七公六曜,独缺一曜。能否迎回幼儿时期就被无辜抛弃的第七曜。欲族联合灵族势大,对七界六道,漫天星辰展开制控。面对着兄弟、红颜一个又一个倒在自己的怀中,他唯有举起屠刀,杀身成仁,铸就一代传奇!
  • 星际战争:舰队

    星际战争:舰队

    一个史诗的星际战争,往往有辉煌的战舰登场。一个已衰落的帝国,能否重新崛起。若有雷同,纯属巧合,没错一定是巧合!
  • 神级斗地主

    神级斗地主

    手机升级了一下斗地主,竟然进入到了天庭游戏大厅,靠着世俗的斗地主经验,王吒在天庭呼风唤雨,各路神仙纷纷过来请求王吒的指点。太上老君:我会炼丹,收我做徒弟吧!孙悟空:收我做徒弟吧!以后你看谁不顺眼,我帮你打谁。嫦娥:收我做徒弟吧!王吒:你会做什么?嫦娥:我会暖暖。王吒:好,以后你就是我徒弟了,今晚先看看你的能力咋样!
  • 王府虐渣日常

    王府虐渣日常

    做王妃就要嚣张任性,肆意妄为,把天戳出来个洞,有人会帮你堵,天大的事都愿意帮你担着,宠妃上瘾!【系统提示:前方高能预警,出现王爷一枚】【系统提示:绑定王爷男主身份,尊享富贵姻缘】【系统提示:请为系统点赞,不谢】上辈子相亲九百九十九次没有把自己嫁出去。穿越而来,绑定‘靠谱’宅斗系统。万种选优,成就美好姻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的不死日记

    末日的不死日记

    昏暗的电梯,无人的学校,青梅竹马和异姓兄妹;地震?传染病?复活?是末日的来信还是未来的预告书?在末日里挣扎的,放弃的,无辜的,我只知道,那是我们远远不能触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