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刘邦当年起兵反秦,先项羽一步进入咸阳,当他看到豪华的宫殿、如云的美女,恨不能立即称王,尽情享受。这时,谋士张良分析天下大势后说,一方面,刘邦的军事实力比不过项羽,逐鹿胜负未定;另一方面秦虽亡,但黎民百姓备受战乱之苦,现在称王享乐还为时过早。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立即约法三章,还军灞上,伺机行事。后来,他又听从张良“大行不顾细谨”的劝告,躲过了鸿门宴上范增、项庄对他的谋害,联合英布、彭越起兵共击项羽;重用韩信逼得项羽在乌江边上自刎,最终夺取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朱元璋起兵反对元朝统治,当他想建立一块根据地,以便与四周的陈友谅、张士诚等反元势力一决雌雄之时,谋士朱升建议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听从了朱升的建议,不断积蓄力量,壮大自己,最后力挫群雄,建立了大明王朝。
古代政治家、军事家斗智赛谋时,善于利用“外脑”,充分发挥谋士、幕僚人物,即“智囊团”的作用。在古代,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外交斗争交织在一起,情况错综复杂,因此,一切重大军事决策,常常需要发挥各种谋略人才的积极作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要丰富自己的人才队伍,形成自己的智囊团队,推进企业发展。
第23天只喊口号也不行
【管理箴言】
一个企业的生存,不能靠空泛的口号来维持。
【实务操作】
优秀的团队都是实事求是的,他们坚持从现在开始行动,从不让工作流于口号。任何工作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资本也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经过长时间的储备,质变引起量变,工作就不再流于口号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之台,起于垒土”。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在说,要做成一件大事,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个团队,如果只会大喊口号,工作时却一拖再拖,随随便便;虽然一心想成就惊天伟业,却不肯把口号付诸行动;虽然时刻想着要成为一流的团队,日常工作却做得一塌糊涂……那么,再响亮的口号也只能是基于幻想的空谈。
一个团队应该有梦想,应该喊口号,但是如果只让工作停留于口号,那么,这样的口号是毫无价值可言的。有的团队口号喊得很响亮,但是一到行动的时候就发现困难重重,最终往往导致行动终止。这样的团队必定只能止步不前,而这样的企业,也只能关门大吉。
第24天螃蟹心理要不得
【管理箴言】
团队工作缺乏效率,那么最终的责任在企业管理者而不是团队本身。
【实务操作】
捉过螃蟹的人都知道,篓子中放了几只螃蟹,不必盖上盖子,一般情况下,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其中的原因不在于螃蟹没这个能力,而在于只要有一只螃蟹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在它的身上,用脚把它钩下来,结果,没有一只螃蟹出得去。
那是不是说由一流的聪明人组成的团队一定成功呢?答案令人大失所望:95%的聪明型企业都失败了,成功的只是少数的5%。这种现象被戏称为“阿波罗现象”。“阿波罗”意为最聪明人组成的团体。聪明人最大的特点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正是这种主见惹了祸:每个人观点中的不足恰恰吸引着其他人的眼球,成为其他人攻击的火力点。这种团队不堪一击。这就像病毒侵袭着肢体一样,对企业是致命的。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体,主内与主外的不同人才、耐心的总管和具有战略眼光的领袖、技术与市场等方面的人才固然不可偏废,但团体的性格搭配更不容忽视。在进行团队人员配置时应注意个人性格与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团队里能有一个提出建设性的可行性建议和不断发现问题的批判性成员,对创业的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第25天一加一要大于二
【管理箴言】
企业想发展,必须具备向心力、凝聚力。
【实务操作】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计算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算团队的效率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这就需要我们寻本溯源,回到对“团队”的理解上来。
团队的根本功能在于提高组织整体的业务表现。强化个人的工作标准也好,帮助每一个成员更好地实现业绩目标也好,目的都是为了使团队的工作业绩超过成员个人的业绩,让团队业绩由各部分组成而又大于各部分之和。于是,团队的所有工作成效最终会在一个点上得到检验,这就是协作精神。只有发挥协作精神的团队才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第26天“我”和“我们”不一样
【管理箴言】
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存有潜在的“自我意识”。
【实务操作】
有这样一部科幻小说,讲美苏两强国冷战对峙,终于引发战争,正欲动用核武器时,突然传来一则消息,说火星人进攻地球了!此时,美苏立即打消对战的意念,同心协力对付共同的敌人。这个故事看似单纯,但却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心理学技巧。
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共同”意识,简单地说就是,看见别人做,自己也想跟着做,如模仿、追潮流等。人虽存有“共同”的心理意识,但是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这种共同心理就起不了作用了。如前所述,美苏两国若无共同的敌人出现,则他们的共同心理就很难表现出来。
作为企业中的管理者,在团队中,一定要强调“我们”,而不是“我”。由于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存有潜在的“自我意识”,所以都不愿意受到他人的指使。如果他认为你是在说服他,他的自我意识会变得更加强烈,而不易与你的看法一致;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在他看来,那也只是在为你自己的个人利益进行的一场表演而已。这样一来,就别想让他听取你的高见了。
如果此时管理者能使用“我们”这一字眼,会立即使人认为你我就是一体。只有这样,团队才能更加和谐。
第27天多元文化建团队
【管理箴言】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团队。
【实务操作】
任何一个先进的社会都包括以下三个特征,其一由很多的人构成,其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华,其三人尽其才。这既是一种海纳百川、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同时又是一种包容的观点,更是一种“瑕不掩瑜、人尽其才”系统整合的策略,管理者可以借此挖掘团队的最大潜能,并努力做到人的边际使用价值最大化。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团队、一个集思广益的团队、一个善于整合所有资源并谋求效益最大化的团队。
现代西方管理学关注“如何通过包容促使绩效最大化”的问题,认为优秀团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利益共同体,在共同愿望的指引下,团队运用现有的所有资源(含人力资源),给团队成员足够的空间引导他们做正确的事情,将员工的奋斗及个人的成功有机地融入团队的成功中去,通过资源系统最优匹配与系统整合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中国象棋中各个棋子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倚重,通过系统整合构筑整体优势,实际上就是这种系统整合思想的体现。
第28天团队建设学唐僧
【管理箴言】
唐僧师徒四人组成的团队是团队建设的一个典范。
【实务操作】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个一等一的高手,他聪明机智、功夫超群,但是,不可否认,孙悟空身上同样也有着众多缺点,如骄傲自大、唯我独尊;猪八戒好吃懒惰、做事拖拉,但是,他性格温和、憨厚单纯;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但他不懂变通、沉默寡言。
这以上的三个徒弟各有特点,但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办法独自去往西天取经。去西天取经的方法是游戏规则规定的,不能更改。要想去西天,就必须经过长途跋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唐僧不怕吃苦,具有不取到真经誓死不回头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况且他又是一代高僧,知识渊博。虽然他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却拥有了成为一个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特质。所以,如果他不是管理者,那还有谁能担此大任?唐僧师徒四人就是一个团队,他们通过团体协作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才修得正果。
唐僧师徒一行叫做团队。团队拥有共同目标,有着明确分工,每位成员凝聚到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克服缺点,综合团队所有成员的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唐僧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不担心徒弟的光芒盖住了他的光芒,他让徒弟个个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第29天单打独斗过去式
【管理箴言】
一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才是大海。
【实务操作】
有一个果农,培植出了一种皮薄、肉厚、汁甜而少虫害的新果子。正当收获季节,引来不少果贩纷纷购买,使这位果农发了大财,增加了不少财富。
当地不少人羡慕他的成功,也想借用他的种子来种果子。果农认为物以稀为贵,其他人也种这种果子将会影响自己的生意,所以还是自己独享成功的喜悦为好,于是拒绝了所有借种子的人,其他人没有办法,只好到别处去买种子。可是到了第二年果熟季节时,果农的果子质量大大下降了,果贩们也都摇头不买他的果子了。果农伤透了脑筋,只好降价处理。
果农想弄清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于是就来到城里找专家咨询。专家告诉他,由于其他人都种了旧品种果子,而唯有你的是改良品种,所以,开花时经蜜蜂、蝴蝶和风的传播,把你种的品种和旧品种杂交了,当然你的果子就变质了。
“那可怎么办?”果农急切地问。
“那还不好办?只要把你的好品种分给大家共同来播种,不就行了。”
果农立即照专家的说法办了。这一年,大家都收获了好果子,个个都喜笑颜开。
果农自以为独享财富,岂料独享就那么短暂,而且还带有毁灭性的后果。后来,他把改良的品种分给大家来种,不仅自己获得了财富,也帮助别人获得了财富,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这个故事告诉管理者,个人的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团队的力量才是成就大事业的根本因素。
第30天凝聚团队有方法
【管理箴言】
让学习成为凝聚团队的方法。
【实务操作】
一个有竞争优势的团队,大多都是以学习为核心。营造一种使员工沉浸其中的学习氛围,使团队成为一个以创新为指向的学校,使工作成为被支付报酬的学习,这将成为当代管理者的首选工作。
如果一个团队的成员(包括管理者、员工)都是沉浸在学习的环境中的人,那么,这个团队就会少去许多“办公室政治”。
管理者必须向团队发起挑战,提防阻碍学习的病毒滋生、蔓延,要让“我们这里不需要创新,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做事”等词句成为禁语。管理者要使员工总是有一种对于新鲜事物的饥渴感,让每个员工早上睁开眼睛就跃跃欲试地想学习,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驱动力,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快乐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