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0100000013

第13章 劝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1.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a.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

b.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名词用作动词: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d.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2.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a.青,取之于蓝。

b.冰,水为之。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e.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正反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同类推荐
  • 开阔眼界的寓言故事

    开阔眼界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历史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历史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电子商务法实用教程

    电子商务法实用教程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涉及电子商务领域的域名、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电子支付,以及电子商务的税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正当竞争、著作权、隐私权等法律问题。每章以案例引出问题,在对相关知识讲述后对前引案例进行分析。每章后均提供实务案例分析,在部分章节后还推出一些相关案例,可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原告和被告,以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讨论,也可供从事电子商务法律实务的读者结合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本书不以教材形式为限。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是作者在法律教学和法律实践中长期思考和探索的结晶。
  • 自然辩证法纲要

    自然辩证法纲要

    本书共分11章,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自然辩证法与创新人才培养、自然观的演变与创新、科学观与知识创新的规律、科学认识与知识创新方法、技术观与技术发展的规律、技术的创新模式与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主要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本科生文化素质选修课程的教学用书,对党政干部科技知识和创新理论的培训同样也是一本很有现实意义的教材。
  • 流光·青春糖衣

    流光·青春糖衣

    收录了多篇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一等奖作文。作者都是最具活力的90后新生写作力量。其作品文笔优美写实,见解独特,独具其自身的写作特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作文合集。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初高中生提高作文水平,还可以给青春文学爱好者带去全新的阅读体验,更能从作品中体会90后的青少年的思想感悟和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她的薄薄面具

    她的薄薄面具

    她叫冰羽落雪,是一名孤儿不知父母是谁,她被一富人家给收养了。那富人家里有一个比她大2岁的姐姐而那个姐姐处处欺负她直到7岁那年她遇到了一位老爷爷,那位爷爷是一位至尊,那位至尊爷爷对她很好,又送她去到了孤独岛上10年后她成了一位黑道上、商场上…………很多人都知道了她,而今天她……冰羽落雪回来了!那么她能找到亲身父母吗?那么学院里的那位好姐姐会怎样呢?………………
  • 逆战星域

    逆战星域

    苦苦挣扎着的世界,曾经的文明早已经烟消云散,一个生活在新世界的孤儿捡到曾经文明社会科技结晶虚拟游戏主端芯片。
  • The Hunting of the Snark

    The Hunting of the Sn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驭兽妖后:废柴大小姐

    驭兽妖后:废柴大小姐

    她是宰相府的草包大小姐,美貌倾城,却是废柴一个。一遭身死,迎来强悍的灵魂。驭兽,炼丹,治男色,样样得心应手。他是西元国出了名的智障皇帝,生这挑花眼,却是一个傻子。她被迫嫁给他,新婚之夜,却差点被吃干净。原来,是狼扮羊,腹黑到底,偏偏扮可怜。她奋起反抗,还不知道谁扑倒谁。
  • 极品罂粟妃:午夜媚杀绝情王

    极品罂粟妃:午夜媚杀绝情王

    她不过是去找记忆中的某个绝世美男而已,怎么就被‘水鬼’给缠了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被‘鬼’压?嗷嗷嗷,太恶心了,逃跑是必须的,‘水鬼’却从水中走入凡尘……“女人,十八年来你不来找我,十八年后你还要逃开我,你活腻味了?”女人默……十八年前,她不是还没出生咩
  • 三世魔

    三世魔

    一笑长空飘渺,一怒万里寂寥,踏今朝,天涯海角,我自逍遥。武破虚空寰宇惊。算破时局九天应。三十三天谁为峰?一人一枪覆苍穹。苍龙觉醒前的呼吸,越来越重。百战百胜的威名,谁人能懂?一曲乱世辉煌,刻进这本书中。【感谢千里寻封免费提供的封面,免费精封,尽在千里寻封。】欢迎加入天下书友群,百位小伙伴期待你的加入,71595955
  • 一诺情书

    一诺情书

    一场世俗的阴谋,一个天才的陨落,一段浮夸年纪里关于爱情的故事。情书给你,收下。只是,时隔多年,你还会记得那个让你痛哭流涕的无情少年吗?也许……,也许他的离开,还有隐情。
  • 素界狂尊

    素界狂尊

    三个少年在意外中落入另一个世界,就此三人踏上修炼的道路。。。。。。。
  • 妃常妖娆:上品香妃

    妃常妖娆:上品香妃

    太傅之女薛天香,被身为皇后的长姐薛天意谋害致死,重生后她却变成了誉满京城的陆香传人陆逊的小女儿陆七夕。抱着对薛天意的满腔恨意,就此她便以陆七夕的身份踏上了复仇之路。初显才智,使得陆府众人纷纷对她侧目,妙手调香,更令她名震京城,精明睿智,执掌家业,研制新香…这期间更是机缘巧合结识了天下无双的九王爷冷寂。一笔交易将陆七夕重新带回了皇宫,而此时心如止水的她却感觉到了自己对冷寂似乎有了莫名的情愫。之后,复仇开没开始多久便以群臣进谏要求处死她而告终,正当要行刑时,九王爷突然从天而降,对众人宣布陆七夕已经怀了他的孩子!一夜之间,宠妃成为阶下囚,阶下囚又摇身一变成了九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笔录

    仙笔录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间修炼宗门为地位相争,正魔各派更是势如水火。凡间王朝兴起兴灭,庙堂换了一座又一座。人间人本该自管人间事,奈何,天要管人间,而人间最大的敌人是天,人间本该同仇敌忾,与天相斗,独管人间。林枫,被灭门的将军世子,入修行界,又转入庙堂,开启自己的人间之旅,在人间,而敢于同天作战,天不容他,他便不容天,汇集人间之力与天作战,且看他如何破了高高在上的仙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