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0300000008

第8章 逻辑联结词

【教学目标】

一、了解含有“或”、“且”、“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二、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三、能用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构成不同形式的复合命题;四、能识别复合命题中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及其联结的简单命题;五、会用真值表判断相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六、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

命题逻辑联结词复合命题真值表判断复合

命题的真假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1)复合命题

含“或”、“且”、“非”的命题有的不是复合命题。如:(1)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零;(2)若x>1或x<-1,则x>0。

不含“或”、“且”、“非”的命题有可能是复合命题。如:有两个解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既要看它是否含有“或”、“且”、“非”,又要看它是否隐含着“或”、“且”、“非”,还要看“或”、“且”、“非”是否为两个命题之间的联结词或某一命题的否定;既要与集合运算中的“并”、“交”、“补”联系起来,又要与“或”、“且”、“非”命题的真值表联系起来;既要看原命题,又要看它的等值命题。

(2)真值表是根据简单命题的真假,判断由这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复合命题的真假的工具,它并不涉及简单命题之间的具体内容。例如,已知命题p为“0是自然数”,命题q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尽管p和q的具体内容毫无相干,但仍不妨碍我们讨论和判断“p 或q”、“p且q”的真假,也不妨碍我们接受p真q假则“p或q”为真、“p且q”为假的结论,这里特别要注意对“或”的理解。

(3)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三个真值表:

pq非pp或qp且q

为了正确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首先应该确定复合命题的形式,然后指出其中简单命题的真假,再根据真值表判断这个复合命题的真假。

三、教法建议

1.从学生在初中熟悉的一些例子引入,如:“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是简单命题;“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是“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不等式(a-b)2≥0”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π非有理数”是“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

在开始先给学生一个似乎熟悉的印象,学生容易接受,使得逻辑联结词这一节抽象的数学概念由易到难,方便逐步深入理解。

2.学习本节内容时,可以运用复合命题的结构形式,分析初中学过的一些定义和定理,既可加深对逻辑联结词的理解,增强对复合命题的认识,又可体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和知识的连贯性与实用性。

3.教科书中,三个真值表是按先易后难顺序编排的。先讲“非 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再讲“p且q”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p或q”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理解起来最困难,放后面讲。

4.在讲述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时,可以适当联系集合中的“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实际上它们的密切的关系。例如,并集、交集、补集的定义分别是:A∪B={x|x∈A或x∈B};A∩B={x|x∈A且x∈B};CSA={x∈S|xA}5.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理解,与判断复合命题真假分不开的。逻辑中的“或”、“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且”、“非”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要直接讲清楚它们的意义,比较困难。例如,像3≥3与3≥2的关系式,初接触时,学生可能不容易接受。因此,开始时,不必深讲,可以在学习了有关复合命题的真值表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对“或”、“且”、“非”加以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教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习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

初一平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习逻辑的有关知识。)

学生举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师提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不是命题?……(3)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由于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命题有真假之分,命题(1)、(2)是真命题,而(3)是假命题。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答案

1.对顶角相等(真命题)

2.内错角相等(假命题)

3.画线段AB=CD(不是命题)

4.对顶角相等吗?(不是命题)

命题一定要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3)、(4)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初中所学的命题概念涉及逻辑知识,我们今天开始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介绍简易逻辑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从第25页至26页例1前,并归纳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有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有些语句中含有变量,如x2-5x+6=0中含有变量x,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

(2)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除这三种形式外,还有“若…则…”和“当且仅当”两种形式。

对“或”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并集”的概念。A∪B={x|x∈A,或x∈B} 中的“或”,它是指“x∈A”、“x∈B”中至少一个是成立的,即x∈A且xB ;也可以x∈B且xA ;也可以x∈A且x∈B。这与生活中“或”的含义不同,例如“你去或我去”,理解上是排斥你我都去这种可能。

对“且”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交集”的概念。A∪B={x|x∈A,且x∈B}中的“且”,是指“x∈A”、“x∈B 这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的意思。

对“非”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的“补集”概念,若命题P对应于集合P,则命题非P就对应着集合P在全集U中的补集CUP。

(3)命题的分类简单命题

复合命题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简单命题是不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题)的命题。

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如“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就是由简单命题“6是自然数”和“6是偶数”由逻辑联结词“且”构成的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 p,q ,r ,s ,……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我们接触的复合命题一般有“p或q”、“p且q”、“非p”、“若p则q”等形式。

给出一个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应能说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和弄清它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应能根据所给出的两个简单命题,写出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复合命题。

对于给出“若p则q”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p和结论q。

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看有没有“或”、“且”、“非”。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此命题字面上无“且”;命题“5的倍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无“或”,但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三、巩固新课

例2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构成形式以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12≥5;

(2)0.5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线不相交;

(6)若ab=0,则a=0。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例3写出下表中各给定语的否定语(用课件打出来)。

若给定语为

等于

大于

都是

至多

有一个

至少

有一个

至多

有n个

其否定

语分别为

分析:

“等于”的否定语是“不等于”;

“大于”的否定语是“小于或者等于”;

“是”的否定语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语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两个”;“至少有一个”的否定语是“一个都没有”;“至多有n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n+1个”。

(如果时间宽裕,可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置疑:“或”、“且”的否定是什么?(视学生的情况、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辨析与展开。)

4.课堂练习:第26页练习1,2。

5.课外作业:第29页习题1,2。

【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如果命题“p且q”与命题“非p”都是假命题,那么命题q一定是。

2.举一个反例,说明命题“方程2x+12x+1的解集是R”是假命题:。

3.命题“x=±2 都能使2x2-x-7有意义”是形式的复合命题,用真值表判断,它是命题。

二、解答题

1.分别指出由下列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p:由澳门回归祖国的日期组成的数19991220是3的倍数;q:由澳门回归祖国的日期组成的数19991220是4的倍数。

2。命题“π≥3”是由哪两个p,q构成的什么形式的命题?判断此命题的真假。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假命题。2。如x=-12,则方程无意义。3.p或q;真。

二、解答题

1.“p或q”、“p且q”都为真,“非p”为假。

2.p:π>3 ;q:π=3“p或q”是真命题。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若xy=0,则x=0,且y=0;

(2)若x2+y2=0,则x=0,且y=0;(3)任何集合都有一个子集;

(4)若x=5,或x=-4,则(x-5)(x+4)=0;(5)x2-9≥0。

解:(1)由xy=0,只能推出x=0,或y=0,x=0,且y=0不一定成立。所以此语句是假的,则它是命题。

(2)由x2+y2=0,则得x与y必同时为0(若x、y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那么x2+y2>0),即x=0且y=0。此语句为真,则它是命题。

(3)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一个子集。此语句为真,则是命题。

(4)由x=5,或x=-4都能推出(x-5)(x+4)=0,所以此语句为真,则是命题。

(5)因为x2-9与0的关系随x取值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判断x2-9>0的真假,则不是命题。

例2分别指出由下列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复命题的真假:(1)p:x2+1≥1;q:3>4

(2)p:3是163的约数;q:-3是方程x2+5x+6=0的解。

(3)p: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q: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4)p:x2+x+1≥0;q: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解 (1)因为p真q假,所以,“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 ”为假。

(2)因p假q真,所以,“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3)因为p假q假,所以,“p或q”为假,“p且q”为假,“非p”为真。

(4)因为p真q真,所以,“p或q”为真,“p且q”为真,“非p”为假。

例3填空题:分别用“p或q”“p且q”“非p”填空,并指出命题的真假。

(1)命题“1997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又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为形式,此命题为。

(2)命题“方程2x-12x-1=1没有实数根”为形式,此命题为。

(3)命题“矩形有外接圆或有内切圆”为形式,此命题为。

(4)命题“A(A∪B)”为形式,此命题为。

解:(1)“p或q”的形式,其中p:1997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q: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因为p真q 真,所以“p或q”是真命题。

(2)“非p”的形式,其中p:2x-12x-1=1 有实数根。因为p真,所以“非p”是假命题。

(3)“p或q”的形式,其中p:矩形有外接圆;q:矩形有内切圆。因为p真q假(为什么),所以“p或q”是真命题。

(4)“非p”的形式,其中p:A(A∪B)。因为p真,所以“非p”是假命题。

例4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2)A∩B的元素既是A的元素又是B的元素;(3)若x是A的元素或x是B的元素,则x是A∪B的元素;(4)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或正方形;(5) x=3不是方程|x-4|=1的解。

解:(1)这个命题是“非p”的形式,其中p: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因为p是假命题,所以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2)这个命题是“p且q”的形式,其中p:A∩B 的元素是A的元素,q:A∩B 的元素是B的元素。

因为p、q都是真命题,所以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3)这个命题是“p或q”的形式,其中p:若x是A的元素,则x是A∪B的元素,q:若x是B的元素,则x是A∪B的元素。

因为p、q都是真命题,所以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4)这个命题是“p或q”的形式,其中

p: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q: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因为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所以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5)这个命题是“非p”的形式,其中

p :x=3是方程|x-4|=1的解。

因为p是真命题,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例5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1)p:2 在集合{x|0<x<2}中,q:2在集合{x|x>1.5}中。

(2)p:方程x2-3x-1=0有两正根,q:方程x2-3=0有两实数根。

(3)p:集合{x|1<x<2}是集合{x|x>0}的子集,q:集合{x|1≤x<2}是集合{x|1<x<4} 的子集。

解:(1)因为p为真,而2<1.5,q为假,所以“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2)因为方程x2-3x-1=0中两根之积为负,所以p为假,q为真,所以“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3)因为p为真,而1{x|1<x<4},所以,{x|1≤x<2}{x|1<x<4} ,即q为假。

注:(1)当p、q均为真命题时,“p且q”才为真命题。(2)只要p或q中有一个为真命题,“p或q”必为真命题。即“p或q”为真命题的要求“不高”。

例6选择题

1.p和q都是简单命题,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真,则“p且q”一定真

B.p假,则“p且q”不一定假

C.“p且q”真p一定真

D.“p且q”假,一定假

2.命题“ 且 ”与命题“ 或 ”都是假命题,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命题“非p”与命题“非q”其值不同

B.命题“非p”与命题“非q”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C.命题“非p且非q”是真命题

D.命题q与命题“非p”真值相同

3.若命题“p或q”与命题“p且q”都是真命题,那么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②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③命题p不一定是真命题

④命题p与q的真值相同

A.1B.2C.3D.4

分析:由真值表知:

(1)“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2)“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均为真;(3)“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均为假。

解:(1)选(C);(2)选(C);(3)只有①、④正确。选(B)。

同类推荐
  • 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局面。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首先是开发创新能力的差距,也就是创新的差距。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最有力的“武器”。历史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生活品味

    生活品味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
  • 小学只考三道题作文

    小学只考三道题作文

    上篇通过大量作文考题,对小学生作文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从大量考题中分析出小学生只考三道作文题: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下篇分三大章。作者通过对大量小学作文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小学生作文考试的三种类型,即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并通过大量材料的分析,对这种总结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证。本书实践性较强、总结系统,非常适合用于应试作文考试。作者武丽平为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作文考试的审读把握。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阳光味道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阳光味道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酒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酒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热门推荐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本教材是根据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新需要进行编写的。本书以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技能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对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作了“够用、适用”的阐述,注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管理发展的趋势,单列了“创新管理”与“创业管理”两章,以满足当前形势下的实际教学需要。该书可供高职高专以及成人高校开设管理课程的专业使用,也可以作为基层管理岗位的在职人员参考书使用。
  • 废柴重生:腹黑太子逆天妃

    废柴重生:腹黑太子逆天妃

    谁说没有因果报应?这不,报应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当她感觉到浑身一股钻心的疼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到异世,一个废柴大小姐的身上,而她将要面对的正是害自己前生未嫁被休的恶妇林玉珠,废柴?且看她怎么与仇敌腥风血雨,又怎么让跋扈绝情的二皇子为之癫狂?
  • 成功一定有方法习惯决定命运(白金版)

    成功一定有方法习惯决定命运(白金版)

    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传奇,它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是一门可以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的学问。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职业经验,系统讲述了成功者应该具备的思维模式、信念和态度,如何制定并按步骤实现成功的目标,如何有效开发潜意识,如何养成成功的习惯和练习成功等,将积极、正面的成功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传达给每位梦想成功、立志成功,以及正在成功的道路上苦苦摸索的人们。
  • 万人之上

    万人之上

    一个贵族公子,父母被家族迫害,自己又被人栽赃被赶出家族。一段奇遇让他拥有了无上法宝,从此走上了复仇与顶峰之路。
  •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你的礼仪价值百万(超值金版)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你的礼仪价值百万(超值金版)

    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也是口才的竞争。口才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成败。无论你从事何种行业,无论你身居什么职位,也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你是年轻还是年老,你都必须重视礼仪。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现给人们的是自信、尊严和实力。个人形象是昂贵的,有的时候它价值连城。本书深刻地点明了形象、礼仪、口才在人生中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形象、礼仪、口才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指出了提升自我形象、修炼优雅礼仪、练就口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从交际到生活、从求职到工作、从说话到办事、从推销到谈判。
  • 穿越之醉红颜

    穿越之醉红颜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历史的车轮始终是不会因为一个意外而有所改变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悲歌
  • 落飞沙

    落飞沙

    《落飞沙》若说是三千浮华,也不过飞沙扬长散落,如浮生,亦如转瞬轮回,我还是我,你却早已羽化成仙。落飞沙书中的主人公,一枚小萝莉,在洛阳城内可谓是一个人见人畏的麻辣厨娘,她希望自己可以找回多年在江湖上漂荡的父母,却一不留神卷入一场逆天的血雨腥风,从此便开始踏上修行路,无法回头,一场轰轰烈烈的江湖闯荡使他明白了所谓的至死不渝。
  • 笙起梦落

    笙起梦落

    后灵墨记前传。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四个主角,四个视觉。四个人,讲述一段历史爱恨纠葛。
  • 十年维夏

    十年维夏

    爱情,亲情,人生,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十年一瞬陪欧阳冰夏成长。
  • 绝世王侯

    绝世王侯

    一个杀手为夺一件至宝与被刺杀的人在一次打斗中意外穿越到上古时代,他们起初互相厌恶,但在一次次的危情中互相扶持,在太古荒域中逐渐强大起来,至宝的蕴藏能量也被揭开,两人的感情也渐渐深厚,最后两人终于摒弃恩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