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0700000013

第13章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夹角。

(3)能够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

(4)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5)进一步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运用直线的方程讨论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

(7)通过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探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断;两条直线的夹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难点是两条直线垂直条件的推导;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和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本节内容与后边内容联系十分紧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圆锥曲线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非常重要。

(1)平行与垂直

①平行

在讨论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时,教材先假定了两条直线有斜截式方程,根据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将初中学过的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即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转化为坐标系中的语言,用斜率和截距重新加以刻画,教学中应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②垂直

教材上将直线的斜率转化成方向向量,然后利用向量垂直的条件推出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结合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可叙述为:

l1⊥l2k1k2=-1或k1,k2一个为0,另一个不存在。

(2)夹角

①应正确区分直线l1到l2的角、直线l2到l1的角、直线l1和l2的夹角这三个概念。

l1到l2的角是带方向的角,它是指l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l2重合时所转的角,它与l2到l1的角是不同的,如果设前者是θ1,后者是θ2,则θ1+θ2=π。l1与l2所夹的不大于π2的角成为l1和l2的夹角,夹角不带方向。

当l1到l2的角为锐角α时,则l1和l2的夹角也是α;当l1到l2的角为钝角α时,则l1和l2的夹角也是π-α。

②在求直线l1到l2的角θ时,应注意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找出θ与l1,l2的倾斜角α1,α2关系,得出θ=α2-α1或θ=π-(α1-α2)=π+(α2-α1),然后由k1=tanα1,k2=tanα2联想差角的正切公式,便可把图形的几何性质转化为坐标语言来表示,推导出

tanθ=k2-k11+k1k2

再由l1与l2的夹角与l1到l2的角之间的关系,而得出夹角计算公式

tanα=|k2-k11+k1k2

这种把“形”转化为“数”的方法,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要认真揣摩。

③对于以上两个求角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交点

①求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就是求它们的方程的公共解的问题,这可以由直线的方程与方程的直线的定义来理解。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重合,相应的由直线方程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三种情况:有唯一解、无解、无数多个解。但在实际判定时,利用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更方便。若l1:y=k1x+b1,l2:y=k2x+b2,则:

l1与l2相交k1≠k2;

l1∥l2k1=k2且b1≠b2;

l1与l2重合k1=k2且b1=b2。

(4)点到直线的距离

①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研究点与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工具。教科书借助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推导过程中,把与两条坐标轴都不平行的线段的长度的计算,转化为与坐标轴平等或垂直的线段长度的计算,从而简化了运算过程。

②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推出两平行线l1:Ax+By+C1=0,l2:Ax+By+C2=0

间的距离公式:d|C1-C2|A2+B2。

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有多种方法,应鼓励同学们思考,下面介绍一种较简便的方法。

如右图,设B≠0,过点P(x0,y0)作直线l1:Ax+By+C1=0的垂线,垂足为Q(x,y),则有

y-y0x-x0·(-AB)=-1,Ax+By+C=0,

即B(x-x0)-A(y-y0)=0,(1)A(x-x0)+B(y-y0)=-(Ax0+By0+c)(2)

(1)2+(2)2得

(A2+B2)[(x-x0)2+(y-y0)2]

=(Ax0+By0+C)2,

即(x-x0)2+(y-y0)2=(Ax0+By0+C)2A2+B2,

d=|PQ|=|Ax0+By0+C|A2+B2。

当B=0时,上述公式也成立。

(5)当直线中有一条没有斜率时,讨论平行、垂直、角、距离的问题,不必套用以上结论,这时可结合图形几何性质;直接求解。

教法建议

1.本节知识与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和三角知识联系非常紧密,教学时应加强启发和引导。如学生对两条直线的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条件已经非常熟悉,因此在研究两直线平行时,应引导学生迅速建立联系:同位角-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又如,在求l1到l2的角θ时,根据图形中角的关系,建立θ与倾斜角a1和a2的联系(有且只有θ=a2-a1或θ=π(a1-a2)两种情况),进而借助三角建立与斜率的关系,得出公式。

2.本节内容中在研究两直线的垂直条件时,由于采用向量这一更高级的工具来处理,显得既简单又深刻。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向量工具的运用,可让学生尝试用向量推导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3.本节内容新概念不多,但要求推导的内容不少,教学时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思想,重点放在思路的探求和结论或公式的运用上。本节不少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和讨论,还要适当增加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公式,增强学生动手计算的能力。本节还要加强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方程的教学。

4.不仅要使学生熟悉用斜率求两直线夹角的公式,也要掌握根据直线方程系数求夹角的方法(即教材中例6的方法),同时会根据所给条件选用。

5.已知两直线的方程会求其交点即可,不必研究两直线方程系数与位置关系之间的关系。

6.在学习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时,可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生寻找更多的推导公式的方法,并通过寻找多种推导公式的方法,锻炼思维,培养能力。

7.本节学完以后学生可以解决很多较复杂、较综合的问题,如对称问题、直线系过定点问题、光路最短与足球射门角度最大等最值问题。教学中应适当安排一些这样的内容,以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2)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3)在探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推导思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过点P作l的垂线,P与垂足Q之间的长度。

问题1已知点P(-1,2)和直线l:2x+y-10=0,求P点到直线l的距离。

(由学生分析、解答)

分析:先求出过P点和l垂直的直线:

PQ:x-2y+5=0,再求出l和PQ的交点Q(3,4)

∴|PQ|=25

如果把问题1一般化就有如下问题:

问题2已知:P(x0,y0)和直线l:Ax+By+C=0(P不在直线l上,且A≠0,B≠0),试求P点到直线l的距离。

二、点到直线距离

分析1:要求|PQ|的长度可以像问题1的解法一样,利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可以求|PQ|的长度。

∵P点坐标已知,∴只要求出Q点坐标就可以了。

又∵Q点是直线PQ和直线L的交点

又∵直线L的方程已知

∴只要求出直线PQ的方程就可以了。

即:|PQ|←Q点坐标←直线PQ与直线l的交点←直线PQ的方程←直线PQ的斜率←直线l的斜率

(这一解法在课前由学生自学完成,课上进行评价总结)

问:这种解法好不好,为什么?

根据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得出

分析2:如果PQ垂直坐标轴,则交点和距离都容易求出,那么不妨做出与坐标轴垂直的线段PS和PR,如图1所示,显然相对而言|PS|,和|PR|好求一些,事实上,设P到直线的距离为d,R坐标为(x1,y1),S坐标为(x2,y2),则易求:

x1=-Bx0-CA,y2=-Ax0-CB

所以:|PR|-|x0-x1|=|Ax0+By0+CA|,

所以:|PS|=PR2+PS2=A2+B2|AB|×|Ax0+By0+C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d·|RS|=|PR|·|PS

同类推荐
  • 魅力教师的修炼

    魅力教师的修炼

    本书综合了教师的形象魅力、道德魅力、教学魅力、语言魅力、社交魅力、管理魅力,从而弥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在论述与事例中使读者更深层次地认识到魅力的重要性,使读者在教师生涯中的魅力达到极致。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数学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数学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组织心理与行为管理概论

    组织心理与行为管理概论

    以人为本,促进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是实现组织持续创新的关键。本书从人是管理的核心入手,紧紧围绕着工作环境中的员工,循序渐进地以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展开对人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剖析和探讨。本书根据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实效性的训练,将工作情景中的管理者与员工的内隐心理与外显行为改善有机结合为一体,以创造创新型组织。本书的重要特色在于全面考虑组织中人的各类心理表现,既从管理学的视角来揭示心理预测行为,又从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人的心理微妙变化以及在组织和群体中的心理与个体心理表现的不同,是从管理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阐述心理与行为的。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传统节日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折射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可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极富趣味,地域特征鲜明。各类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玉娇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传统节日》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八个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
热门推荐
  • 无情的爱

    无情的爱

    故意安排下的偶遇,让他有一个机会教给她什么是感情,让她有一个开始来明白世间的情感。夹杂着痛苦和温馨,鲜血和泪水,两个人相遇相知。
  • 娱乐之穿越七九

    娱乐之穿越七九

    穿遇到1979年,这个对张子轩来说遍地黄金的时代。那一年邓丽珺刚刚发生假护照事件那一年,红姑刚刚参加香港小姐准备进入娱乐圈那一年……
  • 鬼怪出没的地方

    鬼怪出没的地方

    刚大学毕业的何方,因一次机缘挽救了一名神秘美女肖灵。两人相恋之后何方逐渐发现了肖灵的秘密:她的诡异法术和身世。何方的人生注定变得不再平凡,在经历诸多可怕磨难之后,两人发现了一个足以毁灭天地的阴谋......
  • 恶魔校草强宠,丫头,你被捕了

    恶魔校草强宠,丫头,你被捕了

    她是千金小姐,受尽百般折磨后归来,却遇上他。。。“喂,我们之间真的没有可能了吗”“给我个理由好吗?”男孩带着悲痛的语气问道....“没理由,我已经不喜欢你了。”当女孩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心犹如刀割,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有谁能体会,有谁能知道,有谁能懂呢?要知道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女孩更喜欢男孩的了,但是,她不得不选择放弃,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才会对她失望,才会忘记她,才会使男孩受到的伤害更渺小,更微弱......
  • 与龙契约

    与龙契约

    所谓平凡,是不平凡的铺垫,我从来都这样想,虽然,这只是,我的幻想,但我依旧相信她,一定会再次与我相见(唉,没什么灵感,就这样了,不怎么会写介绍,我写一篇写景文都比这个好。。。。)
  • 奇迹师

    奇迹师

    因为你的记忆让我存在!如今你闯入了我的世界,我要你完完全全臣服于我…恩爱情仇,欢喜冤家,奇幻热血,推理冒险,各位看官何不点进来看看…
  • 青春是场不散的宴席

    青春是场不散的宴席

    晨曦微光,渺小却令人神往。少年的微笑印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本以为终是配角的少女似乎正在掩藏自己。青春过往,似乎像是一张泛黄的书页,它记录着所有的美好曾经。
  • 湘雨楼词钞

    湘雨楼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怪异小子

    怪异小子

    失去记忆的建辉,意外遇到雷光城医生,跟着医生追查出了一个雷光城的另一个秘密,这秘密背后隐藏着什么呢?他一路追查,医院诈尸,坟墓寻根,山脉兵工厂,这段丢失记忆的背后到底是谁在操作呢?
  • 万能修者

    万能修者

    豪门废柴,异世强者,争霸之路纵然遍布荆棘,仍以一颗坚毅之心,克服万难,站在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