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5400000015

第15章 宽以待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2)

这种原则使曾国藩在官场中一直不去树立政敌,即使政见不合,也不会闹到互相敌对的地步。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一手将他提拔起来。但是左宗棠恃才傲物,说话尖酸刻薄,屡屡伤害曾国藩。曾国藩对此不予正面回应。在与郭嵩焘的信中,曾国藩这样说道:“盖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窃谓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固谬;乡原固谬,狂狷亦谬。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决非和协之理。故恒言皆以君子小人为要,而鄙论则谓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唵暧,即为小人。故群誉群毁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

曾国藩对待自己的下属也是采取“与人为善”的原则,这使得他的下属们对他崇拜有加,把他当做为人处世的楷模。曾国藩在父亲的教诲下,从小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他每天天不亮就起,然后召集幕僚们一起用餐。幕僚欧阳兆熊、李肃毅、程尚齐等人认为晚睡早起太辛苦了。曾国藩知道后,戏称早饭为“进场饭”。在湘军克复安庆后,欧阳兆熊在席间婉言提出自己的想法:“早晨起得太早,也太辛苦了,不如‘进场饭’就免了吧!”曾国藩笑着答应了。其实曾国藩早就发现手下的人对这做法有意见,既然他们提出来,曾国藩也就借坡下驴,干脆把这事免了,省得让大家都不痛快。

按照与人为善的原则为人处世,使曾国藩周围人才聚集,事业发达,终至达到儒家所说的“平天下”最高境界。

4.多检讨自己。少苛责别人

任何一个人与他人相处,都难免会发生冲突与摩擦,这个时候,不应该去指责别人的不是,而应该主动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不是之处。曾国藩能够拥有好人缘,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曾国藩说:“行军之道,贵在人和而不争权势,贵求实效而不尚虚名。”举大事者不拘小节,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发扬别人的优点。

当沈葆桢扣留江西厘金的时候,曾国藩写信给他,语气极其委婉地说:“幸俄顷来数较丰,为今年所未有,差强人意。若能如此,月之人款,即全停江西漕折犹可支持,特恐不可为常。且待万过不去之时,再行缄商尊处通融办理。”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里进行自我反省,说在这样大乱之时,沈葆桢这样的举动算不上傲慢无礼,自己不该忌恨,还是要以“和”为上。曾国藩还说:“军事危急之际,同寅患难相恤,有无相济,情也。”

曾国藩认为,不应该拒绝与怨恨自己的人相交往,因为这些人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最敏感的人,也是最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缺点的人,与这些人相交,可以避免犯很多的错误。当然,与这样的人相交,需要有勇气和宽广的胸怀。否则,当他们对自己进行抨击的时候,自己就会认为他们是在借故找碴儿,认为他们是不怀好意的,就可能不接受他们的意见,就会失去提升自己的机会。

曾国藩曾经与左宗棠不睦。左宗棠曾经三番两次地指着曾国藩的鼻子批评。言辞激烈,毫不留情。但是曾国藩并没有记恨他,而是依然真诚地和他保持来往,并从左宗棠那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同时,他诚恳的态度也让左宗棠很感动。

为何要以和为贵?曾国藩说:“贵在奖之以好言,伏之以禀给,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浑藏而不露一字,久久善者劝,而不善者有亦潜移而默转矣。”

曾国藩强调不言人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曾国藩认为,背后议论他人的短处,这不但不是光明磊落的君子行为,更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排挤和诽谤。反之,若能以和气待人,日久天长,人也会受到同化,就会与人为善。

要和气待人,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还必须抑制自己急躁的脾气。有一次,一个下属前来禀报事情,因为此人办事能力极差,曾国藩大发雷霆,将其训斥一番。当天晚上,曾国藩就反省自己白天的行为,他在日记里写道:“近来事有不如意,方寸郁塞殊甚”,常发脾气,足见“自己器量不容,治心之不深也”。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心高气傲,无容人之量,经常大发脾气,呵斥别人。曾国藩时常写信劝导他:“弟须多方劝慰诸将无过忧郁。凡子弟生徒,平日懒惰,场文荒谬而不信者,则当督责之;至平日劳苦,场文极佳而信者,则当然慰之。弟所统诸将,皆劳苦佳文之生徒也。余中厅悬八本堂匾,跋云: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弟久劳之躯,当极求少悸怒。”

曾国藩认为和气待人不仅是旁人的福气,也是自己的福气。暴戾之气太重,则会导致家庭不和、兄弟反目,招致祸端。曾国藩志向远大,却曾因一着不慎,被朝廷下令在家守制,于是郁结难平,经常在家里发脾气,经常与弟弟发生口角,就连弟媳妇也未能幸免。直至在三河镇战役中曾国华遭遇不幸,曾国藩陷入深深的悔恨之中。他在以后的家信里多次检讨自己的行为:“去年在家,因小事而生嫌衅,实吾度量不宏,辞气不平,有以致之,实有愧于为长兄之道。千愧万悔,夫复何去年在家,以小事急竞,所言皆锱铢细故。洎今思之,不值一笑。负我温弟,既愧对我祖我父,悔恨何及!当竭力作文数首,以赎余愆,求沅弟写石刻碑……亦足少抒我心中抑郁悔恨之怀。”

功成名就后的曾国藩逐渐开始研究老庄之学,这使得他对于“和气待人”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开始对自己的后代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养成温和的性格。曾国藩一生功业巨大,德行超拔,立言甚多,能够做到这些,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严于自省、和气待人。

5.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人们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曾氏一门盛极一时,当时天下无出其右,这种尊崇在满族贵族统治下的朝廷中几乎是不可见的,但是曾国藩做到了。曾国藩以“广大”两个字赢得人心,赢得辉煌的人生。这在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曾国藩与左宗棠在很多事情上总是意见相左,磕磕绊绊的事情没少发生。曾国藩死后,大家都以为左宗棠不会去祭奠,可是左宗棠不仅亲自去吊唁,还给曾国藩儿子的写信,表达自己对曾国藩的尊敬。左宗棠这样说:“念曾侯之丧,吾甚悲之,不但时局可虑,且交游情谊,亦难恝然也。”左宗棠送的挽联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左宗棠清楚地表明了自己与曾国藩的争执并非争权夺利:“君臣友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往去陵谷,绝无城府。至兹感伤不暇之时,乃复负气耶。‘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两语亦久见章奏,非始毁今誉。儿当知吾心也。吾与侯有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竞势也。”

左宗棠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屡试不中,科场失意,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咸丰二年(1852年),才由一个乡村塾师升为“刑名师爷”,后来又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共达6年之久。他和曾国藩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经常意见不一致,容易起分歧。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他把左宗棠的名号“左季高”3个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生性桀骜,言词尖锐,锋芒毕露,绝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他也把“曾国藩”3个字嵌在其中,并嘲笑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

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攻打太平军,却失败而归。曾国藩急怒攻心之下欲投水自尽,幸为下属所救,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省城。左宗棠听说这件事后,立刻跑到曾国藩面前,指责曾国藩说,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速死非义,何必出此下策。左宗棠的一番话,说得曾国藩无言以对。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曾国藩闻讯后,立即放下手中军务,返回家乡奔丧。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湖南当地的官绅们也都纷纷附和左宗棠的说法,这使得曾国藩一度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后来,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他特地登门拜访了左宗棠,并以“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12字为联,请求左宗棠篆书,以表谦抑之意。

尽管左宗棠与曾国藩不和,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因此忌恨他,因为他明白,两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矛盾,主要是集中在国事上,并没有私人矛盾。相反,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他说左宗棠“深明将略,度越时贤”,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因为他的保举,左宗棠才能够一展抱负与胆识。

在与左宗棠的交往过程中,曾国藩对他始终以兄相称,尽管自己比左宗棠大一岁。面对左宗棠咄咄逼人的气势,曾国藩总是以宽广的胸怀予以包容。有一回,左宗棠因为得罪满族权贵官文而获罪,即将被“就地正法”。曾国藩立刻联合郭嵩焘、陈寿荪、肃顺,联名向咸丰皇帝保下左宗棠,于是有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说。左宗棠不仅逃过一劫,而且得到咸丰皇帝的重用。

湘军打下天京后,曾国藩上奏朝廷说洪幼主已死,而左宗棠却上奏说,洪幼主逃了,两人因此闹得非常不愉快。幸好朝廷忙于太平天国的事情,没有追究曾国藩的欺君之罪。但是曾国藩、左宗棠两人却因此断了来往。然而当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平定回民起义时,曾国藩为其积极筹饷,未曾少过一两银子,做到了不因私废公。

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人虽然是有争吵,甚至最后8年间从来没有过任何来往,但是,曾国藩却以其博大的胸怀赢得了左宗棠的尊重。这就是博大胸怀的力量。曾国藩总是以其博大的胸怀来处理和别人的关系,最终赢得人心,赢得成功的人生。

同类推荐
  •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从纨绔子弟到铁血宰相,他狡猾诓骗欧洲20余载;他凭借铁血暴力三次战争一统德国,震荡欧洲格局;他独裁守旧,镇压工人运动,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他骄傲、自负,不分敌友,却是德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一个让我们今人无限遐想的时代,本书聚焦三国历史,从那个时代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谋士进行介绍,兼顾各家史料,以成一家之言。主要分析了各个谋士怎样选择君主并被所选择的君主信任重用,以致最后建功立业的过程,这些无不对我们今天的职场中人有一定的启发。不虚美,不隐恶,对人物的论及兼顾能力与人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的三国谋士群像。
  • 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本书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生动翔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省(市、自治区)委书记走上岗位的的传奇人生历程,通过这些历史记忆的片段,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第一任省委书记的革命经历,感受到建国背后的艰辛,还可以激发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持重有谋:徐达(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持重有谋:徐达(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徐达“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授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置妃。尽管劳苦功高、地位显赫,但涂达依然谦虚处世,从不居功自傲。
  •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顿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出生到登上帝位,再到他的死,都是难解之谜。三百年大清历史,充满了让人匪夷所思、难分难解的谜团,本书详实的描述了雍正皇帝的曲折起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神秘皇帝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国民校草跟我回家:相恋100天

    国民校草跟我回家:相恋100天

    两人家里是世交,为了利益,两人从死对头,被迫成了恋人,但两人却不知道大人的用意……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恒金身

    永恒金身

    少郎新书巅峰出鞘!混沌之子,逆天改命!古混沌孕育无尽天地神魔,一朝争霸,万世轮回。在混沌这片无尽大海,化肉身为船,漂浮在这苍茫汪洋,终有一日,我将吞风云变化身成龙,傲逆乾坤。
  • 邪帝娇妻:皇后不许走

    邪帝娇妻:皇后不许走

    某君:我一定会让你爱上我。某女:一年,如果一年后我没有喜欢上你,就别缠着我。某君:好。一年后……
  • 惊艳满朝:绝代天骄

    惊艳满朝:绝代天骄

    二十一世纪,她,天之骄女,绝色容貌,对外人冷如寒冰,却对他情有独钟;她和他有着杀手的身份,两人相恋,他却为了地位杀了她。她穿梭千年,回到古代,成了雪月国郡主,拥有万千宠爱,却因情而伤,冷若冰霜。他是雪月国的皇上,却假扮异国客人,被她所吸引,引她入勾,成为了倾世皇后。她冷若寒霜:皇上请让开,我看不上你。他却满脸妖孽:我乃当今皇上,我的王妃给我走吧。
  • 不如不遇,倾城色

    不如不遇,倾城色

    她本绝色倾城,荣宠无双,却因少时的一段错爱情缘,变得狠辣无情,不计一切代价誓要登上那权力的巅峰。冷倾羽:本宫不沾情爱,唯爱这高堂之上的王座。慕修寒:本是绝情之人,当第一眼见到她时,那个清冷如华的女子,他便明白,有些人一眼便是万年。当真相接开,是那么的残酷,才明白天机子的那句话: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不如不遇倾城色。
  • 绝地神灵

    绝地神灵

    如果当初我放弃当神灵是不是现在一切都会不一样,你不会为挡住恶灵而因此丧命或许你可以过的更好,也许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若当初你没遇到我没帮我,是不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如果这一切都不发生,你明明可以找到一个比我更好的姑娘成亲生子承欢在你膝下幸福美满楼来是这么想的,在死的时候依旧不忘那个傻傻的帮助她深爱她的男人许洺被钉在木桩上的她是多么的狼狈不堪,依稀记得当初那个风华绝代的女人曾近是多么的高贵不可攀,像是命运与她开了玩笑一般。在楼来努力了大半辈子逝去了最珍贵的美好时间换来的尊贵的神灵大祭司的位置,却在她想继续努力给许族带来更好的日子时被人以可笑的理由踢下职位赐以火刑致死
  • 东宫有鲤

    东宫有鲤

    他说:“若有朝一日你遇一女子,愿为她倾覆天下,方知何为守护。”“可若是那女子是一心复仇的敌国公主呢?”他笑得云淡风轻:“那又如何?”
  • 我御凌天

    我御凌天

    唯美的星空下杀机四伏,被称为千年废物的叶风辰誓与天道比高低。他在一夜之间换了另一副模样,在这之后,他的命运会有如何改变......星空中是否隐藏着什么天大的秘密?武者的身体与这片寰宇有着什么联系?叶风辰被天道封锁十五年又是为什么?......“我要凌驾于天地之上,掌御无边寰宇!”
  • 那些年风吹走的

    那些年风吹走的

    那些太早被风吹走的夏天,那些太匆匆流走的华年。我放你如鸟儿般自由飞去,独留我轻轻追忆你那最美的容颜!我盼你在幸福中老去,纵然再相聚时你我已相顾无言!风起时若你的青丝飘起,请记得,那是我对你,最深的思念!作者交流QQ群:52446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