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5400000028

第28章 知过改过——躬身自省,进德修业

任何人都是在知过改过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逐渐地臻至较高的境界。曾国藩不是天生的强者,更不是圣人,但是他始终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就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知过改过的心态。曾国藩在向自己所想要的成功迈进的时候,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地检视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反思,改正自己的缺点。这种知过改过的心态使曾国藩一生都在不断地进步。

1.知耻是必备的素质

古人说:“知耻而后勇。”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知耻的心态都是必备的。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误,关键是犯错误之后要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做错了,有羞耻之心,改正过来,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一个人如果没有羞耻之心,对任何事情都麻木不仁,就不可能有进步。曾国藩资质平平,但是却能一步步地向前发展,最终位极人臣,这与他知耻而后勇有很大关系。曾国藩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不断地批判自己,戒除弊病,一步步地完善自己,最终成就了成功的曾国藩。

曾国藩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正在读书,一直没有睡觉。当晚,有一个小偷到他家里偷东西,那个小偷想等曾国藩睡觉之后再偷,于是就在房梁上等着。可是那个小偷左等右等,曾国藩就是不睡。原来,曾国藩正在读一本书,可是读来读去都不会背,所以就一直不能睡觉。那个小偷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跳下来,当着曾国藩的面将那一段话背了下来,然后扬长而去。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连那个小偷在房梁上听他读书都已经会背了,而曾国藩却依然不会。但是曾国藩没有就此放弃读书,而是知耻而后勇,更加勤奋。曾国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仅考上了秀才,这中举人,中进士。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只要做错了事情,他就会有一种耻辱的感觉,会狠狠地责骂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更加上进。曾国藩后来能够养成早起的习惯,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反省。以前,曾国藩贪睡,经常会睡懒觉。曾国藩对此深以为耻,他在日记里写道:“一无所为,可耻。”从此以后,要是再睡懒觉,曾国藩就会责骂自己。就这样,曾国藩很快就克服了这个毛病,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知耻就是具有判断事情对错的能力,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了好事要给自己以鼓励,做了坏事就要引为自己的耻辱,时刻提醒自己,才能避免犯同类的错误。年轻时的曾国藩气盛,喜欢与人辩论,经常会因此而闹得不欢而散,很多朋友因此而疏远了他。曾国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就将这样的事情作为耻辱,他自责“好妄语”,并发誓若再犯就“神明殛之”。有一回,曾国藩看见朋友的小妾漂亮就动心了,他即进行反省,责骂自己“真禽兽”。曾国藩“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时候,就“将水烟袋锤碎”,“从此永禁吃烟”。这就是曾国藩的知耻精神。

统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曾国藩将这种知耻的精神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曾国藩在战争初期,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这种无穷的勇气就是来源于他知耻的精神。曾国藩将自己的每一次败仗都当做自己人生的耻辱,他在每一次失败后都深刻地反省自己,决心雪耻。于是,他在每一次失败后都能重整旗鼓,再一次发起挑战,最终赢得了胜利。

古往今来,大多成功者都有耻辱的经历。太史公司马迁惨遭宫刑,知耻而后勇,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孙膑被挖去膝盖骨,装疯卖傻逃过一死,逃亡齐国,成为军师,将庞涓射死,报仇雪耻,千古流芳。而曾国藩也是遭际坎坷,受辱于人,但他知耻而后勇,最终成就大业,成为晚清第一名臣。

千百年来,几乎人人都在回避耻辱,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躲开。有些人能够正视耻辱,将耻辱作为动力,再一次鼓起勇气,发起挑战,一雪前耻;而有的人则漠视耻辱的存在,消沉下去,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耻辱就永远镌刻在这样的人的身上。

2.保持知悔的心态

曾国藩被人誉为“千古第一完人”,在他的家乡被称为“乡圣”。世上并没有天生的圣贤,被人尊为圣贤的人也是在不断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曾国藩也是这样,他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他不像普通人一样放松自己,而是一生严格地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曾国藩之所以能够臻至那个时代的圣人的境界,诀窍就在一个“悔”字上。

“悔”是提高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难能可贵的是做错事后,能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对自己的错误忏悔。曾国藩也是经常犯错误,但是每一次做错事情后,他都能知悔,在知悔之上进行改正。

当年,沈葆桢上奏朝廷,拒绝把江西的厘金给湘军。江西的厘金是湘军的军饷来源,曾国藩自然是不能放弃。结果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虽然最终事情解决了,但是曾国藩还是深刻地反省自己。曾国藩认为自己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太过急躁,结果导致这件事情处理得不好。曾国藩在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和十八日的日记中描述自己的焦急心情并内省:“皆由平日于养气上欠下功夫,故不能不动心。”“实则处大乱之世,余所遇之僚属尚不十分傲慢无理,而鄙怀忿若此。甚矣,余之隘也!余天性偏激,痛自刻责惩治有年,而有触即发,仍不可遏,殆将终身不改矣,愧悚何已!”

曾国藩一生都保持着知悔的心态。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就要有知悔的心态,深刻地反省自己,否则,就很难有进步。没有知悔的心态,就会事事以为自己做得对,刚愎自用,将来肯定会犯下更大的错误。李元度与曾国藩是生死之交,但是曾国藩曾经数度弹劾李元度。在道德修养上严格要求自己的曾国藩对此非常后悔。

咸丰十年,李元度奉命镇守徽州,他不听曾国藩的忠告,贸然出兵,结果惨败,徽州失守。曾国藩向朝廷参奏李元度不听调度,结果,李元度被革除按察使之职。咸丰十一年五月,李元度因率安越军援鄂有功,经总督官文、巡抚胡林翼奏请,赏还按察使原衔。后来,李元度在进攻江西的战斗中立下功劳,经巡抚敏科奏请加赏布政使衔。当年九月浙江巡抚官升藩司,李元度不顾胡林翼的劝阻,改投王有龄。同治元年二月,李元度被擢升为浙江按察使。李元度上任19天,曾国藩第二次参奏李元度虚报战功、援浙不力,结果使从厄运中解脱的李元度被革除新授的官职。同年五月十七日,曾国藩在参奏“私行远扬”的陈由立和贪生怕死、扰乱地方的总兵郑魁士的同时,参奏李元度薄有时名、轻于去就、失之过严,有违恕道。

李元度并非一个贪生怕死之人,也不是一个朝秦暮楚的人,曾国藩数度处在危难之中,李元度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后来,曾国藩对于自己3次参奏李元度感到非常后悔。同治四年,曾国藩在《加李翰章片》中写道:“次青之事,鄙人负疚最深。在军十年,于患难之交,处此独薄。近岁事机大顺,悔之无及。”他于三月二日的日记中写道:“因李次青来一贺禀,文辞极工,言及前此参奏不少留情,寸心怦怦,觉有不安。”

此后,曾国藩在书信、日记里多次表现了后悔之意。同治元年六月,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余平生朋友中,负人甚少,惟负次青实甚。两弟为我设法,有可挽回之处,余不惮改过也。”同治三年,曾国藩给清廷上《密陈录用李元度并加恩江忠源等四人折》中说:“臣兄弟叨窃异数,前后文武官员,无不仰荷殊恩,追思昔年患难与共之人,其存者惟李元度抱向隅之感……臣对之有愧,不得不略陈一二,上干圣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不做错事情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待错事的态度。道德修养高深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道德修养高深的人做错事后能够深刻反省,而普通人则死不悔改。一个人只有保持知悔的心态,才能使自己的修养不断地提高,降低犯错的可能。

3.要有改变不良习惯的决心与勇气

曾国藩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戒除不良习气的决心与勇气,就不能够担当大任。一个置身官场的人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习惯,善于自省,力戒恶习。其实,习惯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只要人们善于反躬自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就能将它除掉。

不良习惯会阻碍人们的进步。曾国藩虽然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是他善于自省,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恶习,及早地改正,因此他没有因此而耽误到自己进步。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曾国藩鲤鱼跃龙门,以第二等第十九名留在了翰林院。当年曾国藩30岁,这么年轻就进入翰林院的人很少。翰林院是清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多数的朝廷高官都是出自翰林院。因此,很多人都想谋得进身翰林院的机会。在翰林院有很多机会接近朝中重臣,甚至可以直接接近皇上,只要能够得到他们的赏识,就可以青云直上、前程无量。为此,曾国藩踌躇满志。

在翰林院本应该用功做事,以博得赏识,但是曾国藩“日日玩憩,不觉过了四十余天”。他每天都在吃饭喝酒、读书、闲聊中度过。他曾经这样感叹:“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后来,曾国藩意识到这样做不对,开始检讨自己的行为,他在那段时间的日记里充满了对自己的批判。曾国藩知道,如果不能改变生活方式,就不可能成就事业。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的一天,曾国藩读完书后,就出门拜客。他这一出去就是一天,白天会客,庆贺他人生日,晚上欣赏昆曲,直到三更半夜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中。曾国藩在当天的日记里就对自己一天的行为进行了检讨,并告诫自己,一定要改掉这种习惯。他在日记里写到:“写此册而不日日改过,则此册直盗名之具也。既不痛改旧习,则何必写此册?”

曾国藩有济世救民的胸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针对自己的不良习惯,给自己定下了“三戒”,即:一戒吃烟,二戒妄语,三戒房闼不散。他后来都做到了。

曾国藩认识到应酬过多会分散自己注意力,难以做好事情,于是就尽量减少应酬。此外,他认为吸烟对精神的影响也非常大,他说“说话太多,吃烟太多,故致困乏”,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开始,他开始戒烟,并且坚持下来。他在日记里描述自己戒烟时的生活:“即宜守规敬事,乃闲谈荒功,不溺情于弈。归后数时,不一振刷,读书悠忽,自弃至矣。乃以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存一番自恕的意思。此一恕,天下无可为之事矣。急宜猛省。”

曾国藩认为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终会妨碍大事业。为了能够有所作为,他严格控制自己情欲,就是正常的夫妻生活也很有约束,更没有纳过妾。他的这种生活作风,与当时的士大夫完全背道而驰,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大成就的原因所在。

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想要改过来却难如登天。一个不善于自省的人,恐怕连发现自身坏习惯的能力都没有。曾国藩一生立德、立言、立行,这三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曾国藩通过自省发现自己的换习惯,然后靠着惊人的意志力克己修身,将坏习惯改掉,更好地为立业做准备。

4.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够正视错误的人,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就能够改正错误、战胜自我。一个人通过自我反省,不断地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不断地完善自身,就足以成就大事。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提出“悔缺”之道,即不断地反省自己的缺点与过错,然后坚决彻底地改正。

一个人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就难以改变错误,那么错误就会越积越多,最终成为一个失败者。相反,一个善于发现自己错误并不断改正错误的人,就会不断地进步,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曾国藩躬身自省的武器就是他的日记,这些日记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大多都是关于自己错误的反省。

曾国藩的夫人欧阳氏身体不好,经常患病。有一回,曾国藩参加进士同学的团拜,他所拜之家是钟鸣鼎食、姬妾如云,他“大开眼界”,“喜色”之心油然而生,东张西望,颇失大雅。

当晚回到家后,曾国藩听到夫人正在犯病,呻吟不断,这使得他情绪烦乱。他满脑子里想的都是白天旖旎的情景,听着夫人的呻吟声,这种剧烈的反差让他无法忍受。此时的他全身都被私欲填满,难以用功读书。后来,他后悔莫及,他在日记自责自己“是日,目屡邪视”,“耻心丧尽”。

后来,好朋友吴竹如来访,与曾国藩谈论理学。曾国藩就这件事情谈了自己的体验。吴竹如认为此事当从“敬”字处下手。曾国藩认为很有道理,他承认自己“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且三月初二日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

曾国藩脾气暴躁,易发怒,他虽然一直努力改正这个缺点,然而总是重蹈覆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曾国藩的两位同年来看他。饭后,有一个下人做错事,曾国藩立刻发怒,大声斥骂。朋友们在旁苦劝,他仍然是肆口谩骂、毫无顾忌。事后,曾国藩大感后悔,立刻检讨自己的行为。同年正月,湖广籍的举人同学在文昌馆举行团拜,曾国藩当时主持会馆事宜,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他都应尽力招待好昔日的同学,但他“陪客时,意不属,全无肃敬之意”。事后,他承认自己怠慢了同学,并且“忧悔并生”。

曾国藩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但是却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他为了少发脾气,就尽量避免和朋友接触,因此又疏远了朋友。好友吴竹如开导他说,交情虽然受天性投缘的影响,但是好多种情况下,交情也是由人力所决定的,所以,人能胜天,不要把一切“归之于数”,“如知人之哲、友朋之投契、君臣之遇合,本有定分,然亦可以积诚而致之”。

曾国藩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在待人处世方面逐渐成熟,改掉了暴躁的脾气。与此同时,他坚持写作《治心经》,以惩戒自己不好的习气,并且告诫自己尽力改正。

曾国藩有一个好的习惯,就是每天都反省自己一天的行为。他不仅仅逐日检点,而且事事检点,严格要求自己。曾国藩很崇敬儒家大圣人孟子,因为孟子就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曾国藩表示“愿终身私淑孟子”。他认为检点自己的行为是关乎进德修业的大事。

曾国藩一生在严于律己中度过,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进行深刻的反思,只要发现错误就立刻自我检讨,并改正错误。他的人格在这种反省中逐渐完善,渐至最高的境界。对于每一个人,过错是难以避免的,有错必改就好。曾国藩认为,知己之过失,勇敢地承认它,并且努力地改正它,这是最难得的。

同类推荐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阳光梁艺

    阳光梁艺

    本书记录的是原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综艺节目主持人梁艺,在其主持生涯最光芒四射的时候,突然被病魔击中,五年过去了,坚强可爱的梁艺以自已的努力,最终荣获“第九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
  •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我们脚下的锦绣河山,并非自古皆然,与生俱来。国土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与之相伴的主题始终是征服、被征服,入侵、反入侵。试想,如果没有白起、乐毅、王翦、韩信等人的赫赫战功,当时的中华大地,该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里有辉煌的汉疆和唐土?《中国将帅传》精选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将帅,通过介绍将帅的生平,展现了他们在治军方面的见识作为、在运筹决胜方面的深谋远虑,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创下的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 太空步

    太空步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本书是迈克尔·杰克逊首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他自己的故事,记录了他的生活、思想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使读者能够真实地了解到是什么驱使着他成为世界级巨星。在给读者再现真实的迈克尔·杰克逊的同时,通过浅显语言讲述故事的方式去感化读者的灵魂。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热门推荐
  • 轮回:三世之情

    轮回:三世之情

    古时候你爱的人是我吗?如今的你去了哪里?为什么我找遍了所有地方却还是找不到你的踪迹?!下一世我好想忘记你,好想有个人好好的爱我……
  • 保镖之简单任务

    保镖之简单任务

    [花雨授权]司徒真,专业的“送货员”,从邮件到活人,只要是付得起价钱、说得动老板,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以送的。乍看之下,将这个惹人讨厌的男人送到目的地只是简单任务,哪知……另类公主与骑士的故事精彩纷呈!
  • 封印之忆

    封印之忆

    纵使冠古才惊艳,难消轮回宿命黯。无论是重权在握的王侯,戎马疆场的战将,还是腰缠万贯的富商,平淡如水的百姓,都难逃天命的安排,宿命的捉弄。一个原本拥有无忧童年的男孩,因为一场突来的灾难,失去了所有,为了生存,为了未报的仇恨,他踏上了一条注定不会平静的修炼道路。无处不在的危险,步步紧随的杀机,他用搏命的死战化解危机;凶残蛮族的侵扰,不世天才的挑战,他用鲜血的挥洒破除万难。击杀仇敌,独战王者,他又能否踏上此间大陆的巅峰?魔族入侵,生灵涂炭,他又怎样拯救苍生于危难?天命昭昭,轮回迢迢,他又如何破解千年难变的宿命?封印英魂,一缕残念,他又能否解开埋藏在自己体内的秘密?
  • 碧络倾城

    碧络倾城

    碧络宫,琉璃瓦,千年幽梦泪成塔。碧络千年,泪落千年。何似相忆,何似相离。
  • 杠上归国公主

    杠上归国公主

    从法国回来的多变女王,在圣思莱雅遇到自己的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人完落熙。学校展开女仆活动,可怜的安若心和自己的敌人完落熙分在一组,成为了学校所有女生的公敌。在一次次接触中,安若心发现,自己已经完全离不开他。安若心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自己为什么会频繁遭受攻击,完落熙为什么每一次都在自己的身边?来了一个新学生,与完落熙做对。发誓要把安若心抢过来,两个男生谁会是安若心的真命天子?迷糊的安若心会选择谁?又会有什么样的麻烦阻挡着他们
  • 再见乌子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再见乌子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所属组别:小说组作品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建筑系学生暑期测绘古建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整篇小说由三个短篇组成,短篇各自独立,各有主题,每一篇的风格都相差很远,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可能是同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甚至不在一个维度里,正因为意义的空间化,所以三篇连起来看又会形成一个崭新的主题。古斯塔夫,1981年出生于上海,在同济大学建筑系读的本科,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但写作是中学时代就确立的梦想,断断续续地笔耕了十几年,竟然从未发表,也竟然从未放弃。
  • 天天恐怖

    天天恐怖

    在这个繁华的世界上,科技发达的今天。总会有一些事情是科学无法解释的。我的职业是帮助客户处理一些事情。那些听起来让人头皮发麻的事件,就是我和我的团队从容应对的工作。而此刻,那些的事情正在发生............
  • 凰临天下:极品祖师

    凰临天下:极品祖师

    她生而知事,一双天眼能见天下气运,世间灵物,却偏偏看不透人心。家族血亲背叛,她惨死在未婚夫剑下。再睁开眼,她跪在断头台上即将命赴黄泉。天道在上,我即活着,欺我辱我伤我者,谁都不能安心!她笑,“知道你不痛快,我就痛快了。”
  • 花颜错

    花颜错

    此书以弃,之后会以另一本书和书名出现。(对不起对不起,我真不是有意要弃的
  • 魔法奇迹:甜心公主秘密恋

    魔法奇迹:甜心公主秘密恋

    她,魔界公主,拥有绝世容颜、全系元素。民间传说:宁惹君子不惹小人,宁惹小人决不惹魔界公主,因为只要惹上她的人不被气得吐血,就是到阎王爷那报道了。不过,每次她惹完祸后,都舒舒服服的躺到椅子上,看着几位哥哥和一些不知哪儿来的烂桃花收拾后场,而且惹完祸后,众人也不敢拿她怎样,除非他们自个找死去招惹几个大魔王。可是,为什么总是有一些神经病出现在她面前叫她风镜公主?她和什么风镜公主根本不认识好吗?什么?什么?什么?重要的事说三遍,她怎么会是传说中拥有灭毁天地能力的风镜公主?而且风镜公主还是魔法界的创造者呀?太吓人了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