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95400000029

第29章 修身养性——人生最高的境界在于“养心”(1)

对名利的过分热衷。往往会使人耽于名利追逐,而忽略自身修养。这样的人即使功成名就也难以成为人们的楷模。在名利场里打滚的人不应该忘记提高自身修养。曾国藩之所以被称为“完人”,就是因为他没有迷失在名利所编织的梦幻花园里,他在追逐名利的同时,克己修身,以高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修养方面渐臻高严的境界。

1.身心须兼治

曾国藩认为养心须先养身,主张身心兼养。想要有健全的精神,首先就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就需要了解养身之道。曾国藩说:“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减少思虑,排除烦恼,二者用来清心,就是说“君逸”。常常行步走动,筋骨常动弹,“臣劳”说的就是这个。他认为,养身不但要多多从事活动,以达到身体的健康,还应该减少烦闷的情绪,保持精神的健康。他在给李希庵的信中说:“我认为治身应当以‘不药’二字为药,治心应当以‘广大’二字为药。”曾国藩对于服药很是反感,他认为服药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人参、鹿茸等大补的药不是调养身体的最好办法。

曾国藩认为身心的舒畅对于身体是有好处的,他提倡养身与养心同步进行,以养心达到养身的目的,以好的身体作为养心的基础。曾国藩这样论述养心:“首先要心安定,然后气才安定;气要安定,然后精神才安定;精神安定以后,身体才会安定。治理身心的最好办法,是以自己的力量来战胜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顽强的意志指挥气,一种是以静制动。凡人疲惫不堪、精神不振的时候,都是由于气弱,气弱则精神颓废。然而,意志坚强的人,气也会随意志而改变。比如贪早睡,如果立志早起,就必然能够早起。如百无聊赖之时,是气疲乏四散;如果端坐而固气,气也必会振作,这就是以志帅气。久病则气虚胆怯,时时怕死,困扰于心,就是做梦也难以安静。必须将生前的名誉、死后的一切事情,以及各种杂念都全部忘掉。这样,自然心中生出一种恬淡的意味来,寂静之极,真阳自生,这就是以静制动的方法。”

曾国藩在日记里说:“养生的方法,没有比‘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个字更重要的了。”这八字箴言明确地表达出曾国藩在修身养性上的观点。

“惩忿窒欲”在于求得精神的健康。也就是说,要通过抑制愤怒和欲望来求得精神上的健康。曾国藩对于这一点论述得很清楚。曾国藩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我在《八本》篇中说过‘养生以少恼怒为根本’,又曾教你胸中不应当太苦,需要活泼快乐地修养一段生机,放弃掉所有的恼怒。既戒恼怒,又知节俭,养生之道就已‘都在我的掌握中’了。此外,寿命盼长短、有没有病,一概‘听其自然’,不必产生很多幻想去计较它。凡是多吃药、祈求神仙,都是妄想。”

“少食多动”指的就是养身,这是在饮食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保证身体的健康。曾国藩的养身之道,主要是从吃饭和睡觉两个方面来谈的,他在日记里写道:“养生的道理,应当从睡觉吃饭两个方面细心体会。平日吃饭菜,只要吃得香,就胜过珍贵药物。睡觉不在于多睡,只要实际上睡得香,即使片刻也是养生了。”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曾经提到“养生五事”:“一是睡觉吃饭有定规;二是制止忿怒;三是节制欲望;四是每夜临睡洗脚;五是每日两顿饭后,各走三千步。”从这五件事也可以看出曾国藩在养生方面提倡身心兼治。在曾国藩看来,养生就是身体与精神两者的结合,这两者都不可偏废,因此在他的养生之道里,处处都会提到精神方面的修养。他在日记里也经常提到关于精神方面的修养,主要是讲抑制愤懑的情绪。

修身养性不只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是养身和养心的结合。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养心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身体健康;而仅仅拥有健康的身体,精神层面上却是一片空白的人,也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真正修身养性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担当大任,做出一番大事业。

2.学会忙里偷闲

成大事者莫不都是把时间看做比生命还要重要,生怕浪费时间,总是忙忙碌碌。曾国藩说:古今能胜大任者,都是身心疲劳之人。殚精竭虑很容易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时间一久,就会身心俱损,这对事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好处。因此,成大事者不仅要善于利用时间,还要学会忙里偷闲,做到张弛有度。

担当大任者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经常是超负荷地运转。曾国藩一生忙碌,使他本来就不好的身体越来越差。从三十几岁起就不能多说话,神情困顿。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他更是殚精竭虑;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数万军士的性命,他不得不谨慎;战争一胜一负使他处在悲喜之中;连续的失败让他痛不欲生,不堪重负的他曾经企图自杀。他在给李续宜的信中说:“鄙人心已用烂,胆已惊碎,实不堪再更大患。”但是曾国藩坚持了下来,在那种高压的环境下,他成功地肩挑重担,这与他的忙里偷闲有一定的关系。

曾国藩是一个儒生,自然保持着儒家的思想。儒家讲究“积极人世”,但是他们往往会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留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净土,那块净土就是精神家园,他们在现实中遭受打击和挫折之后,会在那块土地上享受着闲暇、悠然自得的生活。这种闲暇正好舒缓紧张的节奏,使人得以休整。曾国藩说:“试观古往今来能胜大任者,虽身极劳、心极忙,此心必常有休暇之致。故万汇杂役,应之绰有余裕。”

曾国藩说:“盖暇则静,静则明自生;休则通,通则灵机常活。明与灵,吾心所恃以酬万事者也。”在曾国藩看来,“暇”不仅是一种休息,还是一种排除干扰、保持心静的方法,在张皇失措时,“暇”可以使人灵台清明。闲暇是成功必要的前提。

曾国藩虽然军务政务繁忙,但是他从来不是一头扎进其中,不知休息,而是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舒缓疲劳。曾国藩闲情偶寄于读诗作文,尤其是在他心情郁闷的时候,特别喜欢诵读并写作一些闲适的诗。曾国藩认为诗文的趣味主要就有两种,一种是诙谐之趣,另一种是闲适之趣。他特别喜欢陶渊明、陆游、白居易和苏轼的诗,因为他们的诗中包含着对人生朴实无华的理解,具有很闲适恬淡的风格。在繁忙和郁闷的时候,诵读这些诗,能很好地舒缓紧张的心情,而且对于个人修养也有帮助。

曾国藩的另一大爱好就是写文章,对文学抱有极大的兴趣。在军务政务繁忙之余,他总是会写点东西。曾国藩的诗文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具有很深的造诣。他在日记中说道:“古文一事,平日自觉颇有心得。而握笔之时,不经冥思苦想,作成总不称意。哪比得上除去万事,香睡数日,神清气爽,然后写作文章来抒发心中情怀的奇趣。”曾国藩的三大成就之一就是“立言”,这是他在繁忙的军务政务中“偷得浮生半日闲”取得的成果。

曾国藩还喜欢书法,他认为书法可以养心。他说:“写字时心情稍定,便觉安适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书法是一种需要全神贯注的事情,写字的时候一心不能二用,而要心如止水,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对于修身养性很有好处。

曾国藩所倡导的“暇”,包含着儒家的思想,就是闲暇不能太过放纵自己,必须要有节制。曾国藩认为,过分地追求闲暇也是导致失败的根源。他的这种思想与儒家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曾国藩说:暇心游离于事业之外,又关系到事业兴衰,所以暇心之寄要厚植根本、积功践行。

儒家虽然讲究积极人世,但是也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一个人若是一生耽于名利,忙于事务,则会阻碍个人的修养。忙里偷闲不仅是一个人缓解疲惫、纾解压力的重要方法,更是给自己提供修身养性的时间。追求名利的人想要在自身修养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忙里偷闲。

3.“慎独”是“养心”的最高境界

所谓“慎独”,就是指人在独处的时候,同样要谨慎地思考、做事,不能因为没有旁人在场而放纵自己的行为。曾国藩说:“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每个人在旁人在场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最好的一面,当独处的时候,个人的表现就千差万别了。有些人就失去自控能力,出现一些虚妄的想法和做法;另外一些人则仍然能够像有人在场一样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能够做到“慎独”的人在个人修养方面也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曾国藩是一代大儒,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在个人修养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一生没有在道德修养上出现过什么大的差池,虽然身为朝廷重臣,依然保持着学者的气度与修养。这与他善于做慎独的功夫有很大关系。

曾国藩早年的时候在“慎独”方面做得也不是很出色,他只是在零零碎碎地做慎独功夫。因此早年的他狂傲,喜好与人辩论,作出成绩就沾沾自喜,结果得罪了很多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十四日,曾国藩拜访唐鉴,向他请教修身的要领。唐鉴让他以《朱子全集》为课程,身体力行,同时向他介绍了当时著名理学家倭仁修身的办法。曾国藩听了唐鉴的话之后,大有裨益。他在当天的日记里道:“昭然若发蒙也。”然而曾国藩当时并没有身体力行,也没有在慎独方面下工夫。一直到第二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国藩的日记里只出现过两次自我批评的内容:一次是发誓要戒烟,另一次是责备自己“聪明日减,学业无成,可胜慨哉!……自今以始,吾其不得自逸矣”。后来,曾国藩身体不好,吴竹如教他静坐之法,曾国藩坚持了5天,大感有用。他在日记里这样说:“竹如教以静坐法,谓可不药有喜。”这个时候,曾国藩的静坐也不是为了“慎独”,而是为了治病。

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一日,曾国藩拜访了倭仁之后,他才开始真正地在慎独方面用工夫。他在日记里这样记载拜见倭仁的收获:“拜倭艮峰前辈,先生言‘研几’工夫最要紧。颜子之有不善,未尝不知,是知己也……失此不察,则心放而难收矣……又教予写日课,当即写,不宜再因循。”倭仁在这里讲的“知己”与“慎独”的意思大体相同。知己就是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包括那些一闪而过、不为人知的。曾国藩非常认同倭仁的观点。在倭仁的督导下,曾国藩开始用倭仁的办法来“养心”。从那以后,曾国藩经常在日记里写关于检视自己行为和心理的事情。

同年十月二十六日,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书信中介绍了他那一段时间在“慎独”方面做的工夫:“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功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着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要之药……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余自十月一日起记日课,念念欲改过自新。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恰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十三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故,前嫌尽释矣!”

自此以后,曾国藩在“慎独”方面下足了工夫,在他后来的日记里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记述。曾国藩在“慎独”上的修养越来越高,使得他的道德趋于完善,为人处世越来越有原则,在官场上也顺风顺水。尤其重要的是,“慎独”的功夫让曾国藩杜绝了很多虚妄的想法,没有行差踏错。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势力滔天,拥有半壁江山,其部下很多人都劝他拥兵自立。但是曾国藩没有这样做,这使得他保全了忠君爱国的美名,没有在道德上留下瑕疵。

一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心如止水,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依照道德的标准来做人处事,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心猿意马。人最容易产生虚妄念头的时候,就是在没有人的时候。说一个人道貌岸然,就是说这个人在人前一本正经,在人后却男盗女娼。“慎独”就是在这一方面下工夫,使人们能够保持人前人后一个样,都能谨守道德。曾国藩之所以能够达到道德修养的高境界,就是因为他在“慎独”方面下足了工夫。

4.“主静”为慎独的前提

一个欲火炽烈、心粗气浮的人,是难以在“慎独”上有所作为的,唯有主“静”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静”字在修身养性上奥妙无穷,在我国许多学术经典著作中,“静”成为了立论的基础。事实上,“静”不只是表象上的安静,而是一种为人处世哲学的智慧。曾国藩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心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素有忿狠不顾习气,偏于刚恶,既而自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务当力主求静,使神明如日之升……知此而不行,真暴弃矣!真小人矣!”由此可见,曾国藩对于“静”字在修身养性上的重要作用是非常看重的。

同类推荐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本书以散文的笔法,记述世界首富的夫人与丈夫作为志趣相投的伴侣、宏伟事业的搭档,其辅助丈夫的高超处世艺术和贤妻良母形象。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 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

    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

    她是我国20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她是著名诗人、作家,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人生不算长,可是经历了繁华与优渥,贫困与疾病;收获了亲情、友情与爱情;也获得了圆满的婚姻。她,就是林徽因。《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是一本优美动人的文学传记,以时间为脉络,用清澈的文字、全面翔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人生,进而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给人积极的人生启示。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精忠报国凌云志:岳飞

    精忠报国凌云志:岳飞

    从细节人手,为你描绘了岳飞峥嵘的铁马生涯,描述了他青年时代的贫苦生活、辗转求生的艰辛路以及他不灭的壮志。精彩地描绘了岳飞参与和指挥的各种激烈的战役,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大将的风采,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看出一颗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为你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立体全面的“战神”岳飞。
热门推荐
  • 浮世瞳

    浮世瞳

    为了隐埋在双瞳深处的真正秘密,他毅然走进都市……国术与异能的碰撞,异术与超术的对决,谁主沉浮!阴谋阳谋,诡计百出。前世今生,轮回不止。以强者的决心笑傲花都,以帝皇的姿态俯瞰世界!浮华乱世,浮沉俗世,浮萍若世,浮生随世,它名——浮世瞳。
  • 极关

    极关

    大型武侠网络游戏《天下归一》内测在即。制作组成员常宇向运营要了个顶级的机关师账号用做测试。但在输入账号密码的时候被一道闪电劈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为了天炉谷田家的家生子。他原本以为自己将在另一个世界度过余生,结果不想树欲静而风不止,上天让她来到这个世界,是另有安排。
  • 大理寺少卿的宠物生涯

    大理寺少卿的宠物生涯

    别人穿越都是吃香喝辣,为嘛她穿越却要整天吃死老鼠?别人穿越后身边都有美男相伴,为嘛她却要变成傲娇男的药引?浑身上下都被他摸遍了不说,最主要的是他需要的药引居然长在她的关键部位上……大哥,能不能打个商量,伦家好歹也是一只娇小呆萌宇宙无敌的小香狸,你怎么能对伦家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来!泥们都闪开,让喵静一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灵女主播

    探灵女主播

    从网上买了一台二手电冰箱,收到冰箱之后,却发现里面有一具尸体……随着直播行业越来越火爆,我也加入了直播这个行业,然而对于一般直播已经疲倦了的你,有没有听说过探灵直播?让我带领你走入神秘的地带……微商鬼藏,莲花死潭,蜂巢鬼城,香岩天寺,高沟古树等,一切尽在《探灵女主播》。
  • Tfboys偶遇

    Tfboys偶遇

    一位美丽的少女,她转到了TFBOYS的学校,她是学霸,比班里的人大部分都小2岁。——(tfboys和南宫晴雪的偶遇)
  • 武皇之路

    武皇之路

    当一个男人确定自己梦想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当温如玉确定自己要成为武皇的时候,整个江湖都跳出来阻止他……(温如玉:“为毛差距这么大?”“命!”)
  • 生若缝时

    生若缝时

    一些东西,是否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是否所说的因果而造就了前世今生。一段简单的情,一场平凡的爱,想要得到,真的难吗?前世,他是大唐第一高手,肩负着造福天下的己任。然时世弄人,最后,他与至爱未能厮守终身,为了天下,二人坠崖葬情!!后世,他成了一个平凡的小伙,有的只是与常人一样的梦想,有点小成就,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就够了。既如此,那前世今生会不会不一样呢??且看相恋的二人,如何造就他们的一生,毕竟,幸福很简单,简也单很容易……
  • 殇易泪墨

    殇易泪墨

    那年的她,清纯可人,那年的他,温暖迷人。可是,现实一直都在不断的摧毁着现实,他和她也没能幸免。分开六年,心能否修复,能否彼此原谅?他的出现再次打破宁静,他又是谁!
  • 浦江吴氏中馈录

    浦江吴氏中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父母要懂点心理学: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总结了77个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心理规律,配有实用案例作解释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心理规律就是家长了解孩子和塑造孩子的有力的心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