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患者起病急骤,但发病前常有明显的诱因,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突然高热、寒战、呼吸急促、胸痛、咳嗽,体温迅速达39摄氏度以上,开始为刺激性干咳,没有痰或仅有少量黏液痰,随着病情的发展,咳铁锈色脓痰,可作为诊断的一个依据。胸痛与呼吸有关,为缓解疼痛,病人只好取患侧卧位。有些病人还会有恶心、呕吐、腹痛,如果病情较重,则表现出烦躁不安、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当并发感染性休克时,病人还会有面色苍白、意识不清、脉搏细数、少尿、四肢冰凉、紫绀等休克症状,称为休克型肺炎,这时病情危急,要马上进行抗休克治疗。
其他类型的细菌性肺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多继发于某种感染疾病或自身免疫力低下的群体,全身中毒症状较肺炎球菌肺炎重,痰液的性质为黄色脓性,而且易并发脓胸和气胸。
【预防】
多数肺炎球菌肺炎的发病都有一定的诱因,由于病人的机体消耗比较大,所以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病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发病,因为每一次的复发或并发其他疾病,都会导致机体的耐受力下降。在早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治疗,防止病菌向下侵及肺部,引发肺炎。
在细菌性肺炎多发季节,也就是春冬的时候,要严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护室内空气流通,及时增加衣服,同时避免接触已经患有感冒的人。
病毒性肺炎
在上呼吸道感染中,多数为病毒感染,如果病毒继续向下侵犯肺部时,就会引发间质性肺炎,同时伴有气管和支气管炎。导致本病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其中最常见的为流感病毒。病毒性肺炎多发于入冬、初春时,好发于婴幼儿和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
【症状】
病人初起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和全身中毒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全身无力、肌肉酸痛,当累及肺部时,就会出现咳嗽、胸痛、气急。病毒性肺炎常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在病人的症状好转以后,突然又高热、寒战、咳脓痰,应该考虑是否合并有细菌感染。
【预防】
在患了病毒性肺炎后,防止并发细菌感染,因为某些细菌性肺炎就是继发于病毒性肺炎。
在患病期间,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过度,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接触刺激性的气体,也不要吸烟。
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不要吃辛辣的东西。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胸膜炎及胸膜渗透
此病是指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的炎症,正常人的胸膜腔内有少量的液体,但如果胸腔内渗出的液体量超过吸收量就会产生胸腔积液。由于胸膜与胸内器官连接紧密,当胸内器官发生病变时,特别是肺部的炎症、结核、肿瘤和创伤,皆可直接累及胸膜,引起各种病变,最常见的是结核性胸膜炎。另外,胸外器官的病变也会累及胸膜。
临床上胸膜炎有结核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肿瘤性胸膜炎、真菌性胸膜炎、胆固醇性胸膜炎等。
胸腔积液有不同的分型,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肿瘤性、变态反应性、化学性、物理性等;根据病理变化的发展,可分为纤维蛋白性、浆液纤维蛋白性、脓性等类;按积液性质可分为血性、乳糜性、胆固醇性和脓性等渗液;按渗液发生机理,可分为漏出性和渗出性胸腔积液。
【症状】
由于引起胸膜炎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临床上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起病急,发热,盗汗,乏力,干咳,针刺样胸痛,且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当胸腔内有积液时,胸痛减轻,但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2.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很少有渗液,临床上以胸痛为主,为局限性针刺样胸痛,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所以病人喜欢侧卧,来减少疼痛感。
3.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以结核病引发的较多见,开始的症状与干性胸膜炎相同,当胸膜内出现积液时,即为渗出性胸膜炎。初起胸液不多,故胸痛明显,待胸液增多时,胸痛可消失。但随着积液的增多,压迫肺组织时,病人会感到胸闷、气急。
【预防】
在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可用酒精或温水擦身、降温。
可食用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应控制食盐用量。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人来说,由于结核病易反复复发,所以要严格按医嘱坚持治疗,还应该定期检查肝功,因为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比较大,而且还应该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所以要切断传染途径,少接触结核病人。
需要提醒的是,在穿刺抽液时,注意避免胸膜反应。
结核性胸膜炎疗程较长,要坚持治疗,否则病情会反复。
如果发生呼吸疼痛,有异常的气促现象,或在呼吸疼痛及异常气促的同时还伴有发热现象。另外,不管发热现象有多轻微,都应去看医生。对有胸膜渗透症状患者,医生会作采样检验并加以治疗。
肺脓肿
此病是由肺组织坏死而产生的局限性有脓液的空洞,同时伴有周围肺组织的炎症。病理过程以肺组织坏死为主要内容。如果以厌氧菌感染引发的肺脓肿,则表现为腐败性恶臭痰,而以需氧菌感染引发的肺脓肿,则表现为非腐败性痰液。但总以咯吐大量脓液痰为特征。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且男性多于女性。
【症状】
1.起病大多急骤、周身不适、畏寒、寒战,高热可达39℃以上,咳嗽带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可有胸痛。
2.发病持续一周左右,开始咯吐大量脓性痰。每日终痰量可达数百毫升。体温下降。
3.如发展为慢性消耗性病变,仍有咳嗽,咯脓痰,痰量时多时少,且有反复咯血及不规则发热,消瘦等,甚者出现贫血。
【预防】
平素体弱者,注意避免受寒,忌烟酒及辛辣饮食。
肺结核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是排菌的病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人体感染给核菌后在抵抗力低下时发病。肺结核分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包括浸润性肺结核和慢性纤维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症状】
(1)多有肺或肺外器官结核病灶和与结核病人接触史。
(2)全身症状起病缓慢,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进展播散期可急起发病,高热。慢性迁延期多有消瘦,贫血,衰竭,气促等。
(3)呼吸道症状干咳或少量黏痰;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大量黏脓痰,胸痛,气急;咯血,可引起窒息或失血性休克。
(4)病变范围小可无体征,病变范围大时肺上叶及肩胛区叩诊略浊,深吸气或咳嗽后有湿性罗音,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侧可有胸廓下陷、气管移位及对侧代偿性肺气肿征等。
(5)并发症脓气胸、结核性脑膜炎、支气管扩张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实验室检查】
(1)结核菌检查
①痰抗酸染色涂片和24小时痰浓缩集菌检查:结核菌阳性是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方法。
②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痰液、胃液洗检标本均可进行结核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及菌型鉴定。
(2)胸部X线检查胸片基本改变为纤维钙化的硬结灶(密度增高,边缘清晰的结节及条索状阴影)、浸润性病灶(边缘模糊云雾状阴影)、干酪性病灶(浓密稀疏不一的阴影)及空洞(环形边界透光区)形成;多发生在肺的上部,单侧或双侧,可有不同的病灶同时存在。活动性病灶以浸润、干酪样变,空洞为主,非活动性病灶以纤维增殖为主。
(3)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强阳性,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4)抗体检测血中抗PPD–IgG抗体(抗结核菌素的纯蛋白衍化物抗体)增高。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确诊。
阻塞性肺气肿
此病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的病理状态。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慢性感染等因素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发展而成。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也可逐渐演变为本病。
【症状】
1.有多年的咳嗽、咯痰史、症状多在冬季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气短、气促、胸闷,劳累后加重。
2.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咳嗽、咯痰、气急明显迅速加重,并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及肺动脉高压症。
3.病情进展至后期,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预防】
进行体育锻炼及呼吸训练。
避免受凉感冒及情志刺激。
忌烟酒肥厚饮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此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病因有的明确,有的未明,明确的病因有吸入无机粉尘如霉草尘、棉尘;气体如烟尘、二氧化硫等;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药物影响及放射性损伤。
【预防】
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进行性气急,干咳少痰或少量白黏痰,晚期出现以低氧血症为主的呼吸衰竭。查体可见胸廓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或捻发音。有不同程度紫绀和杵状指。晚期可出现右心衰竭体征。
【预防】
注意避寒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避免接触病因明确的异物。
人参、蛤蚧、川贝粉、红花、冬虫夏草适量,研粉入胶囊,适量服用,或每日食用核桃仁2~3个。
肺栓塞的治疗
此病是由于栓子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血栓;其余少见的栓子为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等。临床分急性和慢性肺栓塞两种,如受阻部位发生出血性实变称为肺梗塞。大多数肺栓塞不一定引起肺梗塞,形成栓子的病因有血栓形成,心脏病,肿瘤,妊娠和分娩期,长骨骨折,寄生虫及异物栓塞。
【症状】
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胸痛,突然发生者提示肺梗塞,慢性肺梗塞可有咯血,病重者可迅速出现紫绀、心慌、血压下降和晕厥。常见体征为呼吸困难、紫绀、湿罗音或哮鸣音,肺血管杂音,心动过速,P2亢进,休克及急性肺心病体征。
【预防】
长期卧床者应做四肢被动运动,改善周围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抗凝溶栓治疗后,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每天注意适当抬高下肢,或穿弹性长袜,促进静脉回流。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此病是由于胸膜因慢性肺部疾病而破裂,胸膜腔与大气相通,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当胸膜腔积聚了大量气体,从而使肺被空气压缩而萎缩。
【症状】
1.常有咳嗽、提重物、剧烈运动等诱因。
2.急骤发病,典型症状为患侧胸痛、锐痛,可放射至肩部、背部、腋侧,咳嗽或深吸气疼痛加重,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
3.肺压缩小于30%时,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张力性气胸可突然气急、严重呼吸困难、大汗、紫绀,甚至出现意识丧失、休克。
【预防】
有慢性肺部疾病者,注意体育锻炼,禁忌剧烈运动。禁烟戒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此症是由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多种肺内外疾病引起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上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特征为呼吸频数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病理生理主要改变为弥漫性肺损伤、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泡群萎缩。ARDS是各种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症状】
早期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气促,肺部无异常体征或吸气时少量湿罗音,X线显示肺纹理多模糊,PaO2和PaCO2偏低。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呼吸窘迫,吸气费力,紫绀,烦躁不安,X线显示双肺广泛间质浸润,Pa02明显降低以及PaC02降低。如病情继续恶化,呼吸窘迫和紫绀继续加重,X线显示肺部浸润阴影大片融合,并出现混合性酸中毒,心脏停搏和多器官衰竭。
【预防】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纠正呼吸循环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