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进行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5.腰部叩击疗法
坐姿,身体微向后仰;用手背或空拳拍打腰眼穴,每次拍打30次,间隔5秒;腰部发热为止。
6.曲踝
平躺,双腿伸直,两臂屈肘握拳放在身体两侧;脚尖用力回钩;放松还原。
7.翻身转动法
仰卧;从健侧翻身转动于俯卧位,再从患侧向健侧翻身转动于仰卧位;反复5~10次。
8.抬臀挺腹运动
仰卧,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双膝尽量弯曲,腹部、臀部高高抬起,悬空保持5~10秒,然后轻放下;休息5~10秒,如此反复做10次。这项运动,一方面能够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另一方面利于椎体关节回复解剖功能位。
肾虚
养肾治虚的方法很多。例如可多晒太阳,多吃热量高和温补肾阳的食品,还可适当地选服补肾的药品等等。但从“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养生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运动疗法养肾治虚,是值得学习的积极措施。以下是几种有助于养肾治虚而又简单易学的锻炼养生方法:
1.腰部按摩操
第一,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热感为止。早晚各l遍,每遍100次。第二,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拇指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内做环形旋转按摩,逐渐用力,以出现酸胀感为好,持续按摩10分钟左右,早、中、晚各一次。健身功效:腰为肾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补肾纳气,防治中老年人因肾亏所致的慢性肌劳损、腰酸背痛等症。
2.脚心按摩操
每天我们在临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天100次左右,以搓热双脚为宜。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此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症都有一定的疗效。
3.强肾健身操
我们先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回原位。可连续做3—5次为一遍。做动作前,全身需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以稍微快一点;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健身功效:活动腰膝,可益肾强腰,使腰、膝得以锻炼,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颈肩部疾病
颈肩是现代人最容易忽视的部位,由于不当的姿势往往会造成颈部和肩部的一些病痛,所以,现代人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时间来锻炼,以保持颈部和肩部的健康。
1.左右观肩
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正眼平,含胸拔背,将两手重叠放于肚脐上;向左转头观看左肩3秒钟;向右转头观看右肩3秒钟;重复做18~36次。我们在做以上动作时,呼吸自然,动作要轻缓,不能做得太快。
2.左右摆动
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两肩平行;双手叉腰;头部缓缓向左肩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稍停留片刻,头部返回到中位;再使头部缓缓向右肩倾斜,同样让右耳贴于右肩,稍做停留,再回到中位;头部做左右摆动,反复4次。做头部摆动动作时需吸气,回到中位时应慢慢呼气,做操时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
3.颈部活动体操
身体挺直站立,两个拇指顶往下颌,慢慢向后抬,使头部保持仰伸状态6~10秒,重复做6次;身体挺直站立,用一手绕过头顶,置于对侧耳部,来回左右方向扳头部6~10秒左右,交替各3次;身体挺直站立,十指交叉抱头后部,使劲将颈部往后拔6~10秒,重复做6次。
4.颈部松弛操
站立,两肩慢慢紧缩(夹肩)3~5秒后两肩向上,坚持3~5秒,重复6~8次,以放松背部肌肉,接着进行头颈部各方向摆动,重复数次以放松颈部;两手撑着桌面两足腾空,两肘支撑全身,头后仰5秒,重复3~5次,每日坚持1~2次。
腰痛
通过加强腰腹部相关肌肉的适宜锻炼,可全部或部分恢复腰椎的固有功能,改善腰背部的工作方式与能力,既可缓解或消除疼痛,防止腰痛反复发乍,又可大幅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旱地划船操
身体挺直,双脚开立。由髋处上体前倾,塌腰挺胸,抬头向前看,双手前举如抓住划船的双桨;双手从前位向后,如拉船桨的动作,此时后背肌肉用力夹紧;上身前倾,双手由前向后运动。大约做50次左右。每天做一次。对颈椎、胸椎、背部肌肉是一种综合锻炼。可缓解颈、背部许多问题,有效缓解和根除伏案工作者和中老年人的背部疼痛问题。
2.抬脚运动
俯卧;将单脚肌肉挺直并从地面抬高,维持单脚高举,坚持10秒,然后放回地面;另一脚也做相同动作,两脚各重复运动5次。
3.举脚运动
仰卧,膝盖弯曲,且脚掌平放床面或地面;双膝举高到胸部,双手置于膝部下方,并且尽力拉向胸前。运动时不可抬高头部,在平放时不可伸直腿部。刚开始做时,每天从事数回,每回重复运动5次。
4.踢脚运动
双手扶着椅背,将单脚向后上方抬高,另一脚则伸直;缓慢复位,接着抬高另一脚,再复位。两脚各重复运动5次。
5.抬膝触胸
仰卧位,双膝弯曲;一侧腿屈膝上抬,并尽量使膝部靠近胸部,左右腿交替进行,各做5-10次;再双腿屈曲,并保持这种姿势5秒钟,复原。可重复做5遍。
6.仰卧侧腰
预备姿势同上,略屈双膝,双肩着床;两手按床不动,双下肢及臀部交替向左右侧倒,各5次;两腿伸直,一侧下肢上举,再连臀部一起侧倒向另一侧,左右腿交替做5遍。
7.坐抱单膝
坐在椅子上,两腿稍分开;两手用力抱起右膝,把膝尽量贴近胸前,稍停5秒钟,慢慢放下,恢复原状;换左腿,方法同前。每次可做5遍。
腿衰老
俗话说:“早起练腿好,九十也不老。”要想防止腿衰老,一定要勤练“健腿操”。
1.甩腿法
一手扶墙,先甩动小腿,将脚尖向前向上翘起,接着向后甩动,然后将脚尖用力向后,保持脚面绷直。交替进行3分钟。甩腿法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身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2.扭膝法
双脚并拢,屈膝微蹲。双手盖住膝盖,顺时针扭按20次,逆时针扭按20次。扭膝法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身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3.压腿法
脚的前端放在高起的平台上,脚尽量往下压。然后小腿用力向上踮起,使整个人提高。有节奏地重复此动作,做30次,做到有点酸痛效果为佳。压腿法有利于拉伸腿部肌肉,起到活络筋骨、强身健体的功效。
4.扳脚趾法
躺在地上,脚向上伸直与身体呈90℃,用一条长毛巾跨过脚背,两手伸直,脚尖踮高。两手用力将毛巾压下,脚掌也同时压下,保持手与脚都伸直。重复这套动作30次。扳脚趾法有利于拉伸腿部肌肉,起到活络筋骨、强身健体的功效。
慢性胃炎
人们常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而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胃粘膜血管丰富,具有对食品的贮存、消化和运送功能。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类型。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要以说已治愈了一半。宜慢。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宜节。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宜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粘膜的侵害。宜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对于较严重的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仅依靠注意饮食是不够的,应配合适当的中药治疗。中国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上运用中医“活血托疮”的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来改善胃内血流循环以消炎解毒来解决胃内炎症,配合正确饮食,对治愈慢性胃炎是有帮助的。
正确的锻炼养生可以有效改善大脑皮层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改善胃肠系统的血液循环,消炎止痛。可见,这是治疗慢性胃炎,简便、经济、实效的方法。
1.散步
晚饭后半小时,可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自由自在地散步;散步时,整个内脏器官都处于微微地颤动状态,再配合有节奏的呼吸,可使腹部肌肉有规律地前后收缩,横膈肌上下运动,可以对胃肠起到按摩作用。
2.按摩腹部
站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右手手掌在腹部上下左右按摩,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每日按摩2~3分钟,以空腹时按摩效果最好。在按摩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为害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痛效果较好。慢性胃病发作时,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3.搓胃
坐位,五指并拢,用右手手掌从右胸直搓至左大腿沟,后用左手手掌从左上胸直搓至右大腿沟;按摩100次左右为宜。
4.扣击、按揉足三里
坐位;右手握拳(拇指在外);用拇指的指关节敲击同侧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在胫骨和腓骨之间),叩击一百次,再换另一只手操作;或者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待有酸麻胀感后持续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5.捏腹直肌
仰卧,以两手拇指侧面放在右侧的腹直肌上;食指和中指相对,捏提起腹直肌;由上到下慢慢进行,随捏随提,进行1分钟;换左侧。
胃下垂
治疗胃下垂目前尚没有特效药,一般只是对症治疗,疗效欠佳。健身以卧位锻炼腹肌和腰背肌肉为主,效果比较显著。
1.仰卧起坐
仰卧在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向上抬,用腹肌的力量使身体坐起来,然后再躺下。若不用手扶床坐不起来,可用手稍加帮助,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仰卧起坐也可治疗其他内脏下垂,如肾脏和肝脏下垂。
2.仰卧挺胸
仰卧在床上,以头和腿支撑身体,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来,一起一落,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3.仰卧抬头
仰卧在床上,两手交叉扶住后脑勺,头尽量往上抬,停两秒钟后落下,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4.抬双腿运动
仰卧位,两腿并拢,直腿举起,悬在离床20~30厘米高处停止不动,静止约10秒钟,还原。早晚各做10~20次。
5.腹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