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1800000033

第33章 大明官场乱斗之张居正搏杀高拱(2)

张居正在裕王府邸三年,“王甚贤之”,裕王特别欣赏看重他。此时,还有一个相当意味深长的细节,“邸中中官亦无不善居正者”,王府中的宦官们没有不喜欢张居正的。这个情节极其耐人寻味,似乎预示了他今后一生的基调。

值此充满变数的时刻,在拟定嘉靖皇帝遗诏前后,张居正和前两年的高拱一样,在徐阶的栽培下,飞快地晋升。从侍讲学士领院事,到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再到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最后,到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荣衔。从正五品,即相当于今日司局级的学士,晋级到从一品的副宰相,此人只用了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优美的三级跳了,根本就是在六七级之间身轻如燕地飞身而过。更其厉害的是,如此神速之晋升,并未引起朝野内外、官场上下明显之恶感。其内外双修之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张居正与徐阶的做派完全不同。

当时,在内阁中,张居正资历最浅,不但最后一个进入内阁,在名位上也是排在最后。但唯独他一个人,完全不来礼贤下士那一套,总是庄重俨然地拿出宰相的派头,很傲慢地对待朝中那些高级官员们,对任何人都不假以辞色。谈论问题时,说话不多,但只要张口,便一定切中要害,极其到位。是故,人们对他“严惮之”——特别心存畏惧,超过了对其他所有的宰辅们。这时,张居正的年龄只有四十二岁。

到目前为止,张居正表现得相当清高孤傲,才能卓越,并且有为有守,决不苟且。在他步入帝国官场,严嵩势焰熏天的十五年期间,尽管严嵩也器重他,他却谨守着这道底线,看不到他做过趋炎附势、苟且下贱的举动。这应该是徐阶特别推重他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也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特别为人敬重的品质。

张居正为人行事中的这种孤高冷峭,给人的印象相当深刻。

“仆固疑兄太冷耳”——我真的怀疑仁兄的性情实在太冷了。

张居正“此兄养邃而识精,弟心所师资者,第其性太简,不奈与人群”——张兄居正学养深邃、识见精湛,我在内心深处是把他当老师看的。只是他性格太傲,不屑与人周旋,很不合群。说这话的人名叫耿定向,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个官僚型学者。张居正死后,此人以伪善闻名,与李贽二人间相互猛烈抨击,后来官居礼部尚书。他与张居正的关系,应该属于那种既是深受倚重的下属,又是相当亲密的同志与战友。他对张居正的评论,可能与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当张居正将高拱打翻在地、“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时,在整个帝国出现的反响是:“中外想望丰采”——朝野内外的人们普遍地景仰他,对他的丰采心驰神往。

然而,当此时,事情已然埋下了向截然相反的方向转变的伏笔。其意味深长之处,甚至令四百年以后讨论这一情势的我们,仍然备感心灵上的折磨。

高拱返回朝廷重当大任,是张居正谋划的结果。当时,徐阶离开后,张居正的处境很不舒服,原因是其他几位内阁成员与张居正的关系并不融洽,有的人甚至很小看他。为此,张居正与一位当年在裕王府邸相友善的宦官联手,说服隆庆皇帝,召回了高拱。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1569年,即隆庆三年冬天。

复出后的高拱,权势极大,以内阁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不久,更以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我们知道,按照帝国制度,吏部乃六部之首,负责天下官员的考选封授,权责特重。因此,由吏部尚书而晋为内阁大学士者,所在多有。然而,以内阁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者,高拱却是到此时为止的第一个;而以首辅之尊又兼任者,更被视为一代之旷典,是大明帝国历史上,皇家对臣子从未有过的崇高信任与授权。

由此,高拱与张居正的关系进入了一个真正的蜜月期。这里面,可能有高拱对张居正感谢的成分在,但更主要的,应该是二人在治国理念上的高度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所致。史书记载了高拱极为赞赏张居正的才干,在形容二人的关系时,使用的说法是,“拱至,益与居正善”,“两人益相密”。在此期间,两人配合默契,携手并肩,在不长的时间内,做了几件极漂亮的工作,使整个隆庆一朝骤然变得生动起来,局势粲然可观。

改善北部、西北部边疆与蒙古部落间的关系,是此二人的一个大手笔杰作。

大明帝国开国以后,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就是与蒙古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一直缠绕了帝国将近两百年。正统年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帝国皇帝被俘、南宫复辟和于谦被杀等一系列大事件都是由此导致的。兵锋直薄帝国首都的“庚戌之变”,就是由蒙古部落首领俺达导演的作品。而帝国首辅夏言被杀,也与蒙古部族干系甚重。到隆庆年间,由俺答率领的剽悍的蒙古族骑兵,已经使帝国在几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精疲力竭。

另外一个历史因素也在时间中发酵,造就了一种相当普遍的传统心理,那就是北宋覆灭之后,力主抗金并战绩辉煌的岳飞被冤杀,形成了一种由痛切的同情惋惜而反弹的情绪。人们习惯上不愿也不敢把责任归结到皇帝宋高宗身上,于是,秦桧便被指为罪魁祸首,被看成是叛徒和内奸,是标准的奸臣。在一定意义上,这并非没有道理。以是之故,在大明帝国,每当出现或将要出现战争状态时,人们就会特别容易由此生发出联想,从而进入到一种普遍的激情里。这是为什么天顺皇帝复辟后,人们传说被冤杀的于谦于少保,是岳飞岳少保转世化身的重要原因。

由此,在帝国内部朝野上下,形成了一种相当难以化解的刚性思维模式:只有采用强硬手段的主张,才能够获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并被认为是忠诚与正派的;而希望通过互惠互利来缓和紧张局势的想法,哪怕这种想法纯粹是策略性的,都特别容易被指斥为心术不正或者居心叵测,并使持有这种主张的人常常面临着凶险的后果。他们时常需要冒的风险,就是被指斥为秦桧的同志。由此,在帝国官场已经形成一种无药可救的历史后遗症,导致众多的官员不愿担负责任,哪怕错失良机。我们在大明帝国的许多高级别论争中,时常能够看到这种情形,用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判断,明显表现出心理变态和智商指数偏低的症状。其最后结果,则是“华夷交困,兵连祸结”。(《明经世文编》卷317,王崇古《确议封贡事宜疏》)

双方的日子过得都很艰难,称得上灾难深重。

这时,事情突然发生了意外的转机。

勇猛剽悍的俺答,在自家内部做了一件蛮不讲理的事情。他的一门亲戚是鄂尔多斯地区的首领,家里准备迎娶一个女子,俺答发现这位女子极为美丽聪颖,便不由分说地抢来做了自己的妻子,这就是后来极有名的三娘子。然后,为了弥补人家的损失,他又把自己孙子准备迎娶的姑娘送给了人家。结果,导致他的孙子前来投降大明帝国。大同总督王崇古不顾人们的反对,接纳了这位满腹委屈和牢骚的小伙子,并建议中央政府善待之,利用好这个机会,改善边境上的局面。

为此,帝国官场大哗,立即分成两派。相当多的人认为,万万不可接纳这个敌人的子孙。更有正义凛然者坚定呼吁,终于有了报仇雪耻的机会,主张按照帝国旧制杀之,或者将其安置于远离草原的海滨之地,或者发配为奴。以此报复并打击俺答的嚣张气焰,至少在心理和士气上获得满足。

高拱与张居正则力排众议,明确支持边境地区那位聪明的地方长官王崇古,他们一致说服隆庆皇帝,并下令严厉处分了几个重要的反对者。然后,授予俺答的孙子指挥使职位,并尽力优待之。

最后,出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双方开通边境贸易,互通有无,俺答接受了明帝国“顺义王”的称号。从此,大明帝国多年梦想的和平环境突然降临,并且一直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

据说,那位美丽的三娘子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史家认为,这种和平的局面,“半系娘子”。由此,这位了不起的女性后来被册封为“忠顺夫人”,受到蒙汉两个民族的爱戴。至今,赞美这位夫人的画像、诗词和传奇故事仍在广为流传。

对于大明帝国来说,一个特别现实的好处就是:仅宣府即今日之宣化、大同、山西三镇的军费开支,每年就节省下来六十余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几乎达到了当时帝国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此外,高拱在张居正的协助下,于辽东地区的军事布置上大获成功。在一些地区性骚乱的平息上,在一系列国内事务的安排上,均显示出高水平的洞察力与应变能力。比如,贵州报告说,当地的一个土司想造反。高拱在派人去时,明明白白地告诉他:“那个土司肯定不会反。你到之后,一定不要刺激他。”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被他料中。

一时间,在二人的默契配合下,帝国原本晦暗不堪的地平线上,仿佛展现出一派诱人的霞光曙色。

当时,高拱主持了一件事情,特别有意思。其风格与后来张居正的行事几乎一模一样,以至于被人认为此事是张居正操办的。

当时,广西的一个地区长期动荡不安,时抚时反,屡抚屡反,并劫杀朝廷命官,具有了明显的叛乱性质。高拱举荐江西按察使殷正茂为巡抚,就是由主管司法的副省长提升为省长,前去主持剿灭行动。这位殷正茂素有能员之名,却也素有贪婪之名。因此,高拱的提议受到反对。高拱极果断地排除阻力,敦促皇帝下达了任命。后来,此人果然平息了叛乱,证明高拱没错。高拱的说法是:“这家伙贪虽贪,却能成事。”他是从这样几个角度思考问题的:假如有又清廉又能干的官员,当然最好。不然,宁取能干,不取清廉。否则,派一个清廉但不能干的官员去,花费一百万两银子,事情也平息不下来。那就不如派一个能干的人去,说不定给他一百万两白银,哪怕让他贪了一半,可能他很快就把事情给你办好了。然后,高拱的一个配套措施是,在这个家伙的地盘上,大力表彰清廉的官员,以抑制此人可能带来的恶劣影响。

从张居正主政之后的情形看,这也是典型的张居正式思维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此二人何以会很长时间彼此欣赏,气味相投了。

可惜,事态毕竟发生了变化,而且,到最后,变化得一塌糊涂。其演变的方向则是人们所最不愿意看到的。

综合诸多史家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印象:高拱能力极强,个性也极强;对皇帝忠心耿耿,为人直率而高傲;但似乎不是一个豁达大度、有容人之雅量的人。或者说,他肯定不是一个肚子里能撑船的宰相。

他重返政坛执掌大权之后,为了报当年的一箭之仇,对徐阶采取了一连串的报复措施,称得上不遗余力。

在政治上,只要是徐阶当年赞成的,如今他就反对;只要是徐阶当年反对的,如今他就赞成。他在隆庆皇帝面前,用一种有欠磊落与良知的方式,将徐阶当年清理嘉靖朝弊政、从而深受朝野欢迎的措施,说成是对先帝的诽谤与居心不良,试图挑起皇帝对徐阶的不满与怨恨。

在个人处境上,他起用对徐阶怀有怨恨的人来对付徐阶。史书上说,只要能够整治徐阶,则无所不用其极。我们还记得:当初,百官感激并拥戴在位的徐阶,曾经连珠炮一般地抨击高拱;如今,徐阶已经离职,地方官和有关部门的官员们为了给现任首辅高拱留下良好印象,则争先恐后地想办法修理徐阶;监察部门的官员则纷纷上书揭发、弹劾徐阶的罪恶。最后,终于将徐阶的儿子全部判罪充军,并“尽夺其田”——把徐阶家的田产全部剥夺干净。这些记载可能略有一些夸大,但大体上说的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终于,这把火烧到了张居正的身上。

此时此刻,张居正的尴尬难受可以想见,徐阶于他有知遇提携之大恩。但凡正派一点儿的中国人,都讲究滴水之恩,则当涌泉相报。他不但没有能够报答徐阶,反而间接令他大受磨难,这算怎么说的?

于是,张居正委婉地劝说高拱,大约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之类的意思吧。高拱本来已经有些动心。谁知,恰在此时,高拱听手下人讲,说是张居正收了徐阶儿子三万两银子的好处,所以要为徐阶转圜开脱。听得高拱一肚子火儿,便要寻张居正的晦气。结果,高拱兴问罪之师,以此责难张居正。史书记载说,张居正脸色大变,指着苍天发誓,“辞甚苦”——可能就是发出了断子绝孙、天打雷劈之类毒誓的意思。高拱觉出不对,请张居正原谅自己的道听途说。然而,对于张居正来说,这哪里是可以原谅的事情?就此,“两人交遂离”——多年的交情算是掰到家了。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张居正就是在此之后下决心与高拱决裂的。但可以肯定,发生了这样一些事情之后,张居正后来以相当决绝的手段对付高拱时,他大约是可以保持住自己的心理平衡了。

平心静气地观察,即便没有这件事情,高拱和张居正这样性格、意志、能力、抱负同样强烈不凡的两个政治强人能够合作多久,也的确大可怀疑。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张居正表面为人孤傲冷峭,但他实际上所作的一些事情,与他所给人的外在印象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我们也许可以将这种差距,理解成他早就在为未来的政治斗争积蓄力量。

同类推荐
  • 历代官制(上)

    历代官制(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无双布衣

    无双布衣

    白衣入乱世,相遇一开颜。举朝无旧识,入眼只青山。我在,这江山社稷就在,我亡,这江山社稷就亡了。
  • 大明旗舰

    大明旗舰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东南亚各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为背景,讲述特种兵余天佑带着3个兄弟穿越到明朝末年的马六甲海峡,利用海盗组建新军,对阵欧洲老牌殖民帝国海军,纵横海洋,然后以日本岛为跳板,挥师西进,把满清军队从南赶到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本书中的人物始于帝制崩溃的民国元年,而止于再次崩溃中的民国,那是一个枪杆子里出政治的时代,一个想和谐而不得和谐的时代,一个想共和而不得共和的时代。我们的人物经历着许许多多令人费解却又让人好奇的故事,其中有些奇异的巧合、偶然的突发事件,顺应或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 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

    本书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生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看似极短,泛泛而谈,却是全篇总领;第二编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部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评述。作者以《清实录》和《清史稿》为基础,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加以考订,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朝各个时期的诸多核心问题。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清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热门推荐
  • 不灭主宰

    不灭主宰

    诸神之下,凡人皆为蝼蚁!凡人唯有,战碎诸天,踏破神宫,以凡人之躯成就“不灭”,主宰诸天,笑傲苍穹!凡人洛尘以不败不灭之意志,战诸神,踏诸天,超脱凡尘,成就执掌诸天的不灭主宰!
  • 下一次,木瑾花开

    下一次,木瑾花开

    由于一个令人窒息痛苦的真相,她亦然地离开了那个家,让朋友代替她尊贵的身份,而她成了一个最普通的人。吃饭,睡觉,打工,一天里都是这些。直到遇到了他。两人在这场青春的盛典里,嘟嘟转转,分分合合,到最后的相守一生。在这场青春的岁月中,耗尽一切,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
  • EXO之如若生梦

    EXO之如若生梦

    女主段生梦是一个智商超人,但情商偏低的人,又不为人知的性格阴暗面。与灿烈是重组家庭的哥哥妹妹。段生梦为了鹿晗回国。来到了圣南商学院,与同为新城上流家族的十二人之间产生着友情,爱情的火花。最后他们在毕业后投入到各自的生活中。我们最后都会变成一半天使,一半恶魔的人。
  • 九头狮子旅行团之惊魂桑耶岛

    九头狮子旅行团之惊魂桑耶岛

    两名日本游客在桑耶岛上离奇失踪,旅行社员工郭一鸣上岛协助调查。他加入到了美女导游林菁菁所带领的九头狮子旅行团。这个由时尚杂志社高管、退役特种兵夫妻、社区广场舞大妈以及林菁菁昔日男友等人组成的旅行团在桑耶岛遭遇了种种诡异事件,在人性的自私、贪婪和各种欲望轮番上演中旅行团误打误撞地揭开了桑耶岛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
  • 吕祖传

    吕祖传

    我是吕洞宾,为自己代言。我还有两个邻居,他们叫许仙和宁采臣。
  • 灵鼠

    灵鼠

    他是一只鼠,不错,是一只鼠,一只前所未有的,化作人的灵异老鼠......
  • 探索未知丛书-走遍天下

    探索未知丛书-走遍天下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布衣女讼师

    布衣女讼师

    刚穿越成讼师,就碰上瑞王府内闹命案,染指高大上加冷富帅的瑞王实属一不小心。既然走不进你的心,那么,带着皇帝老儿亲赐“布衣女讼师”的封号只身走天下吧。验尸骨、破奇案、解迷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风险,一路收获各种护花使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龙谋

    逆龙谋

    一个背负家族命运的少年,太平盛世下的暗涌。一群本该生活在历史中的人,究竟留下了什么,这是一个几代人的逆龙计谋,大楚王朝究竟何去何从?
  • 爱有晴天之缘来是你

    爱有晴天之缘来是你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荒唐,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场伤心,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生幸福!纵然没有让我先于别人遇上你,但你依然走到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