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01800000034

第34章 大明官场乱斗之张居正搏杀高拱(3)

比如,根据帝国的正统观念与制度,作为外廷的官员,张居正不能与内廷的宦官相结交。在理论上讲,外官交结内侍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罪名,认真追究起来,当是可以处死的罪过。因此,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是帝国规范所不允许和为人所不齿的。这是我国历史上,那些与宦官合作的大臣们,通常很难留下良好名声的重要原因。然而,另一方面,在如此僵硬的体制之下,不这样做,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什么都不要做。揆诸历史,这可能是太多的人们,不顾后果地如此行事的重要原因。

问题是,以张居正的性情而论,人们肯定会认为,至少他不应该做这种事儿。然而事实上,他不但在做,而且做得相当周到严密。这种周到严密,肯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深思熟虑,应该是出于格外强烈的政治抱负,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帝国政治运作周密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他与皇帝身边的宦官相谋请回高拱,只是牛刀小试。当他与政治能量大得多的大太监冯保相结交时,便注定了他与高拱之间的决裂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这个问题上,张居正对帝国政治机制的认识、深谋远虑的布置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决心,都是高拱所远远不及的。

应该说,张居正抓住了大明帝国政治体制中最关键也最脆弱的那个环节。

追根溯源,这个环节是由朱元璋所铸造的。

大明帝国创立以前,我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曾经发生过宦官为祸的情形,严重时,甚至可以杀死或者更换皇帝。因此,朱元璋对此有着相当程度的警惕和戒备。他曾经多次表达过对宦官的轻蔑,认为这帮家伙很多都是坏蛋,难得挑出几个良善之辈。用来做耳目,则耳聋目瞎,用以为心腹,则为心腹之患。是故,他们只能从事挑水、扫地、奔走、传达之类的工作。据说,在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中,有一条针对宦官的规定,即禁止宦官读书。掌管图书典籍的宦官,只许具有识字而已的初级水平;具有一定文字能力的,只限于那些需要记录皇帝诏令的宦官。并且,据说他还在皇宫中竖立过一块铁牌,上面书写到:严禁宦官干预政事,预者斩。

如此防范,不可谓不严密了。

然而,当朱元璋制定出力图将大权独揽到皇家,从而确保朱家天下万世一统的政治制度时,其交互作用的结果,却使大明帝国变成我国历史上,宦官为害国家最为惨烈、最为深重的一个时代。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来自宰相制度的废除。

朱元璋大约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旨在加强皇家权威的举措,竟会演变成彻头彻尾、完完全全地增强了宦官权威的结果。仿佛就像朱元璋成心如此设计一般。历史老人喜欢捉弄人、特别是喜欢捉弄强人的品性,在此得到了完全的印证。

朱元璋心思细密,考虑重大问题时,常常绕殿徘徊,正思逆想,反复斟酌。当他自以为一切安排都完美妥帖、天衣无缝时,偏偏就忘记了自己那些子孙们,不会都是像他一样的工作狂。他们是要在深宫膏粱中出生、在满身脂粉香气的女人怀里和不男不女的宦官堆儿里长大的。于是,在后来的世代里,朱元璋的如意算盘大都演变得面目全非。其中,以宦官的作用,在制度与实际运作中变化最为巨大。

大明帝国宦官的令人畏惧之处,大体上发生在两个部门:一个是诞生在公元1420年,即永乐十八年八月的东厂;一个是创制于洪武年间,但在宣德年间脱颖而出的司礼监。后来二者合流,变得威力巨大无比。

东厂是对帝国臣民进行侦缉与刑狱的机构,与锦衣卫齐名,常常被并称为“厂卫”。不同的是,东厂由宦官掌控,地点设在东安门北,可能也是为此,所以称为“东”厂。在东厂中,大约是为了进行敬业精神的教育,所以悬挂岳武穆即岳飞画像,并供奉有历任首长的牌位,上面大书“百世流芳”四字。这个机构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只对皇帝负责,有权力对皇帝之外的任何人进行侦察,同时,其侦察结果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直达皇帝手中。其最高首长则必定是由皇帝最信任的宦官充任,一般称之为“提督东厂”或“东厂提督”。按理说,有一个锦衣卫,已经差不多足够皇家用了,朱棣何以还要再设立一个东厂?对此,至今没有人能够有效地解释清楚。

我们已经知道,在永乐皇帝朱棣手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极其著名的“诛十族”和“瓜蔓抄”故事。知道了这些,再看看那些热烈赞颂这位皇帝雄才大略的历史著作,我们才会明白什么叫心理变态。同时也就会明白,东厂这样一个机构,孕育在他做皇帝的永乐年间,该是多么的恰如其分。

司礼监则是在朱元璋时代设置的。当时,其职能就如其名称一样,是负责皇宫内礼仪事务的。后来,在宣德皇帝时代,与内阁制度大体成型的同时,司礼监也同样脱颖而出,变成了一个与内阁表里相应的重要机构。

大明帝国的宦官组织极其庞大,号称有二十四衙门。而在这些衙门之下,还有遍布首都与全国、很难统计清楚的分支机构和外派机构。据说,到清朝的康熙时代,皇宫中还有明代遗留下来的宦官在执役。所以,康熙皇帝曾经告诉他的大学士们:“关于明代的知识,你们都是在故纸堆里得到的,而我是在万历时代的太监嘴里知道的。那时,有宫女九千人,宦官十万人。”司礼监就是这些宦官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余金《熙朝新语》卷4,转引自丁易《明代特务政治》19页)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内阁发展起来的奥秘在于其票拟权。现在,我们则需知道,司礼监发展起来的奥秘与此密切相关,这就是属于皇帝的批红权。

在理论上讲,内阁的票拟只是为皇帝发布诏令起草的草稿,必须由皇帝用红笔批示后,方才具有法定效力,下达执行。宣德皇帝则在正式开办内书堂,教导宦官读书学习的同时,将批红的权力委托给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并形成制度,成为此后帝国政治的正常决策程序。由此,皇帝的权力在实践层面上而不是在理论层面上转到了太监手中。之所以会如此,在很大程度上,与宣德皇帝的个性有关。

在大明帝国诸帝中,人们习惯上认为宣德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此人天赋极高。难得的是,还兼具了政治才能与艺术天才。有论者认为,他在书、画、诗、词、文学方面的天分与造诣,当在艺术天才宋徽宗赵佶之上。除登极之初,其叔叔想仿效其爷爷永乐皇帝朱棣给他找了点儿麻烦、后来被他装进大瓮活活烤死之外,他基本上是一个幸运的太平天子。于是,也就有了不少精美传世的书画作品、让人读不下去从而无从记忆的诗词文章、炉火纯青的宣德炉和“蟋蟀天子”的不朽名声。

我们的宣德皇帝对斗蟋蟀的喜爱程度,堪称独步古今。

况钟是进入了我国民间传奇的一位清官。此公担任苏州知府时,曾经接到过皇帝的一份手书密令,命他协助专程前往江南采办蟋蟀的宦官,弄它一千只上好的回来。皇帝相当郁闷地告诉苏州知府,以往弄来的数量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结果,江南蟋蟀价格狂涨,达到了十几两黄金一只,约合几百两白银、几万元人民币。以至于帝国军队中盛传,某某人捕献蟋蟀,可以得到和杀敌立功同样的官职提升云云。

这位皇帝时常只亲笔批红几本奏章票拟,其余全部授权太监们代理皇帝签批实行。遂成为帝国定制。宣德皇帝在位十年,三十七岁时病死。结果,他所手创的这套制度,到他儿子正统皇帝时代,便产生了重大后果——培养出了帝国第一位大太监王振,由此,引发了“土木堡之变”、皇帝成为蒙古族骑兵俘虏、南宫复辟、于谦被杀等一连串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事件。

正统皇帝曾经充满深情地给王振写过一道敕文,极有助于我们理解帝国皇帝与宦官之间的关系。从而,稍微运用一点联想力,就能明白上述一切发生的机理。

这道敕文并不长,语言也不晦涩,故抄录如下:朕惟旌德报功,帝王大典。忠臣报国,臣子至情。尔振性资忠孝,度量弘深。昔皇曾祖时,特用内臣选拔,事我皇祖。教以诗书,玉成令器。眷爱既隆,勤诚弥笃。肆我皇考,以尔先帝所重,简朕左右。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几二十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实至。特兹敕赏,擢尔后官。诗云:‘无德不报。’书曰:‘谨终如始。’朕朝夕念劳,尔其体至意焉。(《明史纪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

于是,在帝国史册上,便记载了许多这位王振的事迹。

下面的这个小故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上面谈到的那些大事件。

据说,有一位官居工部侍郎——相当于今日中央工程建设部副部长的高级官员,没长胡子。王振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老爷您都没长胡子,儿子辈的我当然不敢长。”史书上还记载了这位大太监私下里将反对自己的官员剁碎后,弃置荒野的事迹;记载了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副院长的大理寺少卿,由于没有当众向他行礼,而被抓进监狱判处死刑的故事;记载了一位反对他的军人,是如何被凌迟处死的经过。还有属于运气较好的一位,他是当时特别有名的大学者,官居国子监祭酒,就是帝国中央大学校长。王振认为此人对自己不恭,就找了个理由,用一个百斤大枷,把他枷锁在帝国大学门前示众,他的学生们哭号奔走,据说是惊动了太后,才终于在示众三天后获释。

从皇帝呱呱落地开始,王振就日夜陪伴着他,在几近二十年时间里,夙兴夜寐,废寝忘食,苦口婆心,忠心耿耿。由此,皇帝认为他禀性忠孝,度量宏大是合乎其观察角度的。同样,当九岁就继位的皇帝,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面对着一个上亿人口的国家时,依靠和信任这样一个人也应该是不难理解的。

既然如此,皇帝的权威和他的权威当然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这种权力的转移与合二为一,已经没有任何不可理解之处。

继王振之后,到张居正的时代,帝国至少出现了曹吉祥、门达、汪直、李广、刘瑾、钱宁等大太监,每一个都有其身手不凡之处,个个都有本事足以将满朝文武百官折腾得死去活来、斯文扫地。

嘉靖一朝四十五年间,少见宦官为祸。可能与嘉靖皇帝在外省长大、并对宦官心存戒备有关。其朝局情形已经说了太多,不再啰唆。

而在此时此刻,张居正已经与大太监冯保达成深刻默契。从而,掀开了帝国历史上极为奇异的新篇章。

据说,冯保时常焚香沐浴之后,弹奏古琴,水平相当高,且很有儒者风度。他属于那种一眼看上去知书达理、颇有文化素养的宦官,琴棋书画都能来,诗词文章也不错。由于学识涵养在宦官们当中确属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因此,嘉靖年间就已经做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

今天,人们时常使用的“太监”这个词,其实是一种高级宦官官职的名称,出现的时间很晚。

我国令阉割后失去男性性能力的人在宫廷中做仆役的历史,十分悠久,可能在春秋时代以前很久就开始了。对这种人的称呼极多,包括了统称、尊称和蔑称。宦官是最一般的统称,其他如:奄人、奄寺、奄宦、奄竖、阉人、阉宦、阉竖、寺者、寺人、宦寺、宦者、宦人、宦竖、中侍、中官、中贵、中竖、内官、内臣、内侍、内监、内竖、貂珰、竖珰、貂竖、竖貂、大珰、小珰等等,看到这些词汇,全部都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宦官。我们知道,“竖”这个字眼,在古代用在人身上时,带有一种极度蔑视的成分。其含义已经超过了今天“那小子”、“那家伙”、“那东西”之类,具有骂人“不是个东西”、“不是个玩意儿”的味道,不屑与不齿的意思很重。

太监这个词在辽代最早出现时,是一种官职称谓,为宦官管理机构太府监的最高长官。元帝国因袭之。到了大明帝国,宦官机构大幅度增加,于是,二十四衙门中的十二监便全部设立了掌印太监这个官职,为各监之最高首长,正四品;其他四司首长为司正,正五品;八局各设大使一人,也是正五品。从此,人们就用最高一级的官职名称,来通称宦官。拍马屁的味道很重。因为,绝大多数宦官可能一辈子都当不上太监。

司礼监的最高首长掌印太监,此时,早就被称之为“内相”了。在人们的眼中,其地位与内阁首辅是同样的,二人“对柄机务”,就是内阁首辅与司礼监掌印太监相对掌管国家军机大事的意思。第二把手,则是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被看成相当于次辅兼刑部尚书。然后是秉笔太监、随堂太监,相当于内阁诸成员。这些太监地位崇高,二十四衙门的其他太监见到他们时,是要叩首礼敬,视为上司的。而且,按照帝国制度,这个级别的太监每人所配备的工作班子加生活侍从,人数在六十人左右。这只是正式制度规定的人数,实际情况可能会远远不止如此。

隆庆元年,即公元1567年,冯保晋升为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成为司礼监的第二把手。这使他在帝国官场中的地位,与张居正在内阁中的地位已经差相仿佛。

这时,掌印太监的职位出缺。按道理说,应该由冯保依序递升,谁知,大学士高拱偏偏向皇帝推荐了御用监太监接任司礼监掌印。

同类推荐
  • 逆世贼王

    逆世贼王

    一觉醒来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是皇帝,王爷,还成了山寨的小当家?草寇就草寇吧,给小爷劫持来了个公主当夫人倒是不错,可山寨外面那几千兵马是怎么回事?嘿!且看小爷我如何智退敌军横空出世,平定天下!当皇帝?不稀罕!皇帝想要做什么得征求小爷的意见!公主,不!陛下,为啥要一夫一妻制?
  • 涿州翼德张

    涿州翼德张

    在本书的历史中,项羽战胜了刘邦,从而建立大楚,从此历史不再和我们的熟知的历史相同。在另一个世界,张飞从虎牢关消失,来到了本书的世界。且看他如何在那里诠释自己的忠。且看他如何诠释自己的义。且看他如何用手中的张八蛇矛,杀出一条通天大道。且看他如何再一次高呼那句“某家涿州翼德张!”看这本书的男儿,必顶天立地!看这本书的女子,乃巾帼红颜!写这本书的作者,叫九命狂猫!
  • 明末乱世江山

    明末乱世江山

    崇祯十一年冬,满清分两路南犯,一路如入无人之境,整个华北就像不设防一样,被满清攻城七十余座,掠夺人口五十万,牲畜、财物不计其数。其中一路避开重兵,直至真定府,李爽本来是真定府获鹿县五品兵备道之子,机缘巧合下,思想被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教师李塽占据。华夏沉沦,神州腥膻,野蛮倒退,百年欺凌,熟知历史的李爽拼尽所有也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从此,拿笔的手学会拿刀,教人的书生要学会杀人!乱世求存,便要遵守乱世的法则。
  • 关羽若是还了荆州

    关羽若是还了荆州

    历史长河,缓缓留息。回想起一段一段遗憾的历史。关老爷若是还了荆州,那还会败走麦城吗?历史又会如何变迁?一举进攻中原,还是灭掉江东。
  • 回到古代去逍遥

    回到古代去逍遥

    一个当今社会微不足道的小小公务员,却因为一场飞来横祸,而魂飘天外。一块毫不起眼的玉牌,把他的魂魄始终凝聚在一起。一次稀里糊涂的选择,让他到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过去。一场如梦似真的经历,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段即相似又不同的历史,却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一代捉鬼人

    一代捉鬼人

    一个捉鬼人,与人斗,与鬼斗,与天斗。六道破灭,轮回不再,人间厉鬼横行,十八年前就注定的宿命使他必须变得更加的强大,收鬼王,灭赶尸人,重建轮回,看主角如何成为一代捉鬼人
  • 熊猫精在都市

    熊猫精在都市

    作为一只熊猫精,熊圆圆曾打遍峨眉无敌手,然而到了人间都市,她不得不收起自己的爪牙,峨眉山大王,最后居然只能靠卖萌为生!影帝陆时渊,还有一个少为人知的身份:茅山道士,秉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信条!但凡落到他手里的妖精不死也要褪层皮!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有一天会因为一只妖精辗转反侧,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他如月光

    他如月光

    “十八岁之前,我们奋力向前,在这青春的年华里,如同一把利剑,披荆斩棘。十八岁之后,我们各奔东西,在这浩瀚的世界里,如同一粒尘埃,随风飘散。”十八岁之前的穆羽,意气风发,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自己达不成的事,然而十八岁之后,亲情、爱情、金钱、利益摆在眼前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是那样的渺小,甚至就连曾经那些最为牢固的情谊到后来都变成了勾心斗角与相互猜忌。我们不断的成长,迫切的想要长大,却忘记了时间这个词,是这个世界上治愈伤口最好的良药,却也是这个世界面对人生最为残忍的词汇。等多年之后,回首相望,才发现,原来最残忍的事就是时过境迁。成长二字预示着时间的老去,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的未来。
  • 豪门盛婚之诱娶娇妻
  • 屌丝的逆袭

    屌丝的逆袭

    那些对我冷眼、嘲笑的人,赶快祈求得到本帅哥的原谅,因为屌丝逆袭现在开始了!
  • 重型突击

    重型突击

    刘涛,本愿游山玩水戏耍一生,无奈家中巨变,恩怨分明的性格使得他走上了一条复仇逃亡的不归路,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甚至于说历史都因为他的改变而走的快了一些,详情如何,还请各位书友耐心观看。
  • 上古世纪之完美神魔

    上古世纪之完美神魔

    或许永远也回不到那个生我养我的世界,可是既然我来了这《上古世纪》那么就让我在这里雄霸天下,号令四方诸侯,独尊星河,唯我不灭。这天再也遮不住我远眺,这地再也挡不了我前进。日月相竞,谁主浮沉?六道沉沦,群雄并起。烽火燃天,岁月纷乱。八荒六合,笑傲江湖。河图洛书,天谴神机。撼天之路,惟我独行。
  • 一击超神

    一击超神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铁血飘零

    铁血飘零

    当晨曦的第一道刺眼的光芒照在夏雨生的双眼的时候,他便知道战斗要来临了……是现实还是幻想,幻想与现实的对撞,究竟是现实影响幻想还是,幻想影响现实,雨生,我们一起战斗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春暖香浓

    春暖香浓

    陆明玉重生了。最初她嫁的是楚国公世子,重生后,她直接嫁给了楚国公。至于两个相公的差别,陆明玉:更高更帅、更甜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