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冒险绝不等于铤而走险
对于有勇有谋的人,我们常常会说这种人有胆识。所谓“胆识”,就是“胆量”和“见识”的结合,只有胆量没有见识的人,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莽夫,这样的人在生意场上只会处处碰壁;而只有见识没有胆量的人,在生意场上也不能成功,因为他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的勇气。只有有胆有识的人,才能将自己的卓越的见识转化为勇敢的行动,在生意场上一展自己的风采,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生意场上,我们的确需要胆量,因为我们必须去冒险,可是冒险不等于铤而走险。如果要让自己的冒险有价值,就必须具备见识,就要将冒险活动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内,才能够降低失败的可能性。聪明的冒险是建立在了解其可行性,并能够准确地预测到自己承受损失的情况下的,这样的冒险活动即使是失败,也不会使自己伤筋动骨。
生意场上的那些有勇无谋的人,总是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的冒险活动能够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看不到其中的巨大危机,意识不到冒险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可承受的损失,结果导致生意的失败。胡雪岩在生意场上虽然是一个冒险家,但是他的冒险几乎每次都成功了,原因就是胡雪岩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在每次进行冒险之前,他都能正确地分析冒险活动将会给自己带来的利与弊,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尽量地降低失败的风险。
胡雪岩开钱庄,好友王有龄曾经劝他说,时局不稳,银价时涨时跌,不是开钱庄的好时候。胡雪岩却认为正是因为银价不稳定,所以钱庄更有可能趁低吸纳、高价放出,赚取较高的差价,关键是要能够预测到银价上涨和下跌的趋势,因此他坚持开了钱庄。
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在战乱年代,粮食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胡雪岩在太平天国时期做粮食生意。战乱年代做什么生意都有危险,尤其是粮食,无论是官军还是太平军,都非常需要,一不小心就会被抢走,弄得血本无归。胡雪岩虽然有官场上的靠山,不用担心官军区域内的人会无偿地占有他的粮食,但是却没有太平军的保障。所以胡雪岩进行粮食交易之前,首先打听清楚粮食要运到哪里去,如果是去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那么无论给多少钱,他也不会做这笔生意。
冒险并不是看到一个赚钱的机会就立刻扑上去,而是要审时度势,把这个机会看清楚了,想明白了再去做。胡雪岩是聪明的,虽然做粮食生意赚钱,但是太平天国的占领区很不稳定,往那里运粮食等于送羊入虎口,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胡雪岩坚持不做太平军势力范围的生意。
当我们打算做一件生意的时候,一定要先思考这件生意的成功性有多大,如果成功的可能性大于失败的可能性,而且我们又无法承担失败的后果的话,这样的生意最好是不要做。因为一旦失败,我们将一败涂地。冒险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而不是不计后果地横冲直撞,在冒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懂得如何控制风险,将失败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要降低冒险的失败的可能性,就必须在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清楚,越是风险大的生意,越是不能着急着去做。一件生意能否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做这件生意之前,一定要将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只有想清楚了动手去做才能有把握。
太平军围困杭州的时候,胡雪岩受王有龄的委托,到上海购买了一批粮食,准备运回杭州城。那个时候的杭州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根本没有进城的机会,胡雪岩的运粮船只能停在钱塘江上。
这批粮食是杭州城救命用的,胡雪岩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粮食运进去,他让萧家骥去打探消息。萧家骥正要出发的时候,胡雪岩叫住了他,并问是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想清楚了。萧家骥莫名其妙,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要准备什么。
胡雪岩说:“我们现在在钱塘江上,怎样到对岸去,怎样进杭州城里去,遇到太平军怎样对付,这些问题你都想清楚了吗?”萧家骥一时之间答不上话来。胡雪岩说:“让你去冒险,并不是要你去打无准备的仗。你要知道,这时候做事情不能碰运气,要想妥当了再动手。”
胡雪岩明白,这件事是拿身家性命在冒险,万一不小心被太平军知道是给杭州城送粮食的,自己的小命恐怕就保不住了。所以做这件事情必须事先想清楚,准备好应对的万全之策,即使不能打探出消息,也可以全身而退。
冒险是为了在险中求利、险中求胜,而不是纯粹地为了冒险而冒险。所以,在进行冒险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以应对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商业冒险,就要避免做那些失败后会让自己一蹶不振的生意,要给自己留好退路,一旦失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7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众所周知,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了保证投资的收益,我们必须学会规避风险。投资领域有一个规避风险的金科玉律,那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意思就是说,在投资的时候,我们要把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投到不同的行业中,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所以在做生意的时候,一定不能局限于一个行业,否则,一旦这个行业不景气,很可能会导致自己生意的全军覆没。
但凡成功的商人都是经营多种生意的人,他们从来不会限制自己的投资领域,相反,他们会不断地拓展投资领域,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他们进行分散投资不仅是为了扩大经营的规模,还为了降低经营的风险。胡雪岩在鼎盛时期,生意的经营范围涉及了很多的门类,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
早在胡雪岩的钱庄越做越好的时候,钱庄的掌柜刘庆生就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万一发生挤兑风潮怎么办?万一放出去的款子收不回来,从什么地方调集资金来补足?这两个问题让胡雪岩意识到了钱庄潜在的危险,只有经营其他的生意才能彻底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因为有了其他的生意,就多了资金周转的可能性,一旦钱庄资金吃紧,可以从其他的生意那里调集资金。钱庄的经营方式也给胡雪岩提供了做其他生意的资金来源。吸纳储户的存款,然后将其放贷给其他的人,赚取其中的差价,这是钱庄赢利的方式。而胡雪岩想到将这些钱放给其他的人不能保证全部收回,不如拿来自己做生意,自己经营生意赚取的钱比收取利息要高得多。
于是,胡雪岩开始关注哪一项生意的利润丰厚,最后他决定投资生丝行业。因为当时清王朝的大门已经被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处在工业快速发展时期的西方对于生丝的需求激增,生丝行业的利润陡然增加。为了做好生丝生意,胡雪岩不仅动用了湖州公库的款子,甚至还和洋商叫板,最终奠定了他在生丝行业的地位。
生丝生意的高额利润没有绊住胡雪岩投资的脚步。在做生丝生意的过程中,胡雪岩和上海生丝行业的巨头庞二结识。庞二手下有一个叫朱福年的人,这个人曾经一度和胡雪岩作对,后被胡雪岩制伏。朱福年为胡雪岩提供了另外一条生财之道。
朱福年是安徽人,在安徽有很多人做典当行,他的叔叔就是一个典当行的“朝奉”,虽然朱福年没能做“朝奉”,但是他对典当行知之颇深。胡雪岩从他那里了解到了典当行的经营方式,而且最终认定典当行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
当时朝廷正在和太平军鏖战,天下不太平,造成了很多地方十室九空、土地荒芜,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都会经常陷入窘境当中。那些家境殷实的人家,为了渡过难关,经常会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拿出去典当以救急,这使得典当行业在那个时候十分红火。胡雪岩打定主意之后,就在杭州开了自己的当铺——公济典。几年以后,他的当铺发展到了23家,分布于多个省份。
在经营生意的过程中,胡雪岩总是在留心什么样的生意能够赚钱,只要是能够赚钱的行业,他就敢于去投资。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胡雪岩又陆续投资了军火、粮食、房产等行业。
胡雪岩所经营的每一项生意虽然都有着极大的风险,但是由于他经营的生意范围广泛,这些风险相互抵消,使得他的生意能够始终保持向前发展的态势。比如,生丝行业赔钱了,钱庄却在不断地赢利,钱庄的赢利就能够抵消生丝行业的亏损。况且胡雪岩所经营的粮食、军火等都是短线的、不固定的投资,这些生意几乎都是在赚钱的。所以,除非所有投资的生意一起出现问题,否则胡雪岩的生意不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很多人认为做一个自己比较在行的生意是有保障的,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能够经营好,就可以保证不断地赢利。其实,市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我们经营得多好,一旦该行业的整体市场出现萧条的状况,我们也难以幸免于难。所以,仅做一个行业的生意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比如,我们投资房地产行业,当房地产市场红火的时候,自然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但是一旦出现楼市萧条,我们的所有的资金就会被套牢在楼盘上,想要重新再来的机会却没有了。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把手头的资金投放到不同的产业中,就算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产业出现了不景气的状况,导致了亏损,还有另外的一些红火的产业作为资金的来源。有了这种保障,我们要东山再起也不是什么难事。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分散投资,虽然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在每个产业都赚钱,但是在出现经济动荡的时候,起码能够保证我们不至于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