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最知名、最诚恳的演说家之一查尔斯·F·吉特林被问到曾否将讲演的部分或全部写出时,他回答道:“我宁愿将自己一身的每分每毫都写在听众的脑海里,记在他们的情感中。区区一纸讲稿,在我和我要用以感动听众的东西之间,并无容身之地。”
4.使演讲富含例证
我们怎么能够获得使用实例的技巧呢?有五种方法:要人性化、个人化、翔实化、戏剧化和视觉化。
(1)使讲演充满人性
假如你老是谈事情或观念问题,很可能让对方感到厌烦。但当你谈的是人的问题时,肯定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我们都不愿听人说教,没有谁会喜欢这样。请记住,一定要让人们感到愉快和有趣,不然,你说什么人们都不会注意。同时也请不要忘记,世上最有趣的事情之一,莫过于精炼雅致、妙语生辉的名人轶事。因此,请告诉人们你所认识的两个人的故事,告诉人们为何其中一人会成功,而另一人会失败。人们会很高兴去听。同时请记住,人们或者还能因为此例而获益匪浅。
平淡的讲演如果能富含人情趣味的故事,必然更能引人入胜。讲演者应是讲述少数观点,而后以具体的事例做为引证。这样构建讲演的方法,一定能吸引听众的注意。
假如可能的话,这些故事应该谈及奋斗,以及经过奋斗而获得胜利的过程。我们全都对奋斗及战斗拥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有句老话说“世人皆爱情人”。世人都爱打架。人们最喜欢看两个男人为追求一位女性而大打出手。
当然,这种人情趣味材料最丰富的源泉,正好是自己的生活背景。不要因为觉得不该谈论自己,便踌躇着不敢诉说自己的经验。只有在一个人满怀敌意、狂妄自大地谈论自己时,听众才会起反感。要不然,听众对讲演者所叙述的亲身故事是兴趣极大的。亲身经验是掌握注意力最稳当、最可靠的方法,千万不能忽视。
(2)说名道姓,以使讲演个人化
说故事,中间牵涉到别人时,无论如何,应以使用他们的姓名为佳;或者,如果想保护他们的身份,可以杜撰假名。
假如你的讲演中出现许多名字与个人的代称,便可以确定它具有高度的可听性了,因为在你的讲演中,已经有了人情趣味这种无价的要素。
(3)要明确——使演说充满细节
怎样才能确切知道是否在讲演里放进了足够的细节呢?我们可以利用新闻记者所遵循的“五要素公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果能做到这点,你的举例便会鲜活、多彩。
自然,细节过多比没有细节更要糟,人人都有曾经被冗长、肤浅而不切题的细节搞得厌烦不堪的经验。假使讲演中全是一些杂乱的、鸡毛蒜皮的琐事,听众自然不会全神贯注,抹煞你许多的言论。抹煞一个人的讲演最严重的,莫过于听众的不专注了。
(4)利用对话,使讲演戏剧化
假设,你要举例说明自己怎样利用人际关系的原则成功地平息了一位顾客的愤怒,可能会这样开始:
“前几天,有一个人走进我的办公室。他怒不可遏,因为前一周我们送到他家里去的电器操作不灵。我对他说,我们将竭尽全力弥补这种情况,一会儿之后,他终于平静了下来。”这则小事有个优点——它十分细致——可是它缺少姓名、特殊的详情,以及最重要的能使这件事活生生呈现在眼前的真实对话。可以这样再给它添枝加叶一番。
“上星期二,我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打开了。我抬起头来,正好看见查尔斯·柏烈克珊的满脸怒容。他是我们的一位老顾客。我问他怎么回事。‘那台洗衣机根本不好用”他大吼,‘衣服全纠缠在一起,我老婆讨厌死它了。’”
“听我说,查理”我说,‘你先坐下来把情形都告诉我,我答应替你做一切你要我做的事,好吗?’听了这话,他才坐了下来,我们总算平平静静地把事情谈了个清楚。”
并不是每次都可能把对话加进讲演里去的。不过,你应该可以看得出,上面摘录中单引号里的对话,对听者很起戏剧性的作用。假如讲演者还有些模仿技巧,再加进声调语气去说,对话就更见效果了。并且,对话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会让讲演更为真实可信。它使你听上去就像隔着桌子跟他们说话似的,而不是个老学究在学富五车的学会会员面前宣读论文,或是个大讲演家对着麦克风狂叫。
(5)展现讲演的内容,使其视觉化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85%以上的知识,是经由视觉印象为我们所吸收的。这无疑说明了,电视之所以成为广告和娱乐媒介,以及它所以收效宏大的原因。当众说话亦然,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
5.利用具体、耳熟能详的字眼,造成鲜明的景象
得到并把握听众的注意,是讲演者的第一个目标。在这过程当中,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技巧能帮上大忙,但是它却被人们所忽视;一般的讲演者,也许并未注意到它的存在,也恐怕从未感觉到它,想到过它。我所指的,就是使用能造成图画般鲜明景象的字眼的方法。听起来让人轻松愉快的讲演者,是能塑景象在你眼前浮现的人。使用朦胧、烦琐、生硬的字眼的人,只会让听众大打瞌睡。
景象!景象!景象!它们就同你呼吸的新鲜空气一样,是免费的呀!把他们置于讲演中,你就会更能娱悦别人,也就更具影响力了。
赋予讲演生命力
卡耐基金言
“生命力、活力、热情”,是讲演者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听众的情绪完全受讲演者的左右。
绝对不能破坏你的精力。旺盛的体力是非常吸引人的。我在雇用演说班的演说者和指导老师时,首先要注意他们是否拥有活力、活泼、热诚这些优点。人们总喜欢聚集在精力旺盛的演说者身旁,就像大雁总喜欢聚集在秋天的麦田里。
生命力、活力及热情——这三样,我一直以为是讲演者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人们聚集在生龙活虎的讲演者四周围,就像大雁会围着秋天的麦田盘旋一样。
怎样才能做这种生龙活虎的讲演,以便把持听众的注意力呢?我给你三个妙法,帮助你把热情和热诚加入到讲演中。
1.选择自己热衷的话题
我们前面曾一度强调,对自己的题目要有深切的感受,这一点尤为重要。除非对自己所选择的题目怀着特别偏爱的情感,否则就别企望听众会相信你那一套鬼话。道理非常明显,假如你对你所选择的题目有实际接触和经验,列它充满热诚——如某种嗜好或消遣的追求等;或者你因对题目曾做深思或有着个人的关切(举例说,像是认为在自己社区里有设立一所好的学校的必要),因而满怀热情,那么就不发愁讲演时会不热心了。
几乎所有的讲演者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题目能不能提起听众的兴趣。只有一个方法能保证让他们感兴趣:点燃自己对题目的狂热,就不惧怕无法掌握人们的兴趣了。
历来雄辩的最大吸引力,都出于一个人深切的信念和感觉。真诚建立在信仰之上,而信仰则出于一心对自己所要说的事情的真挚情感,出于脑子对于所要说的内容的冷静思考。
2.重视自己对题目的感觉
我们去看话剧、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见到、听到感情的表露。我们非常害怕自己会当众流露感情,因此去看话剧,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当众说话时,你便会接着自己倾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而表现出自己的热诚与兴趣。不要压抑自己真挚的情感,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面加个闭气闸。让听众看看,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么热诚,这样,他们的注意力便在你的掌握之中。
3.表现热烈
当你走上台去要对听众讲演时,应该是满心期盼的神态,而不是像个要上绞刑架的人。轻快跳跃的脚步也许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可是却会为你创造奇迹,并会使听众觉得你有自己非常热切想要谈论的事情。在开讲前,做一个深深的呼吸,不要靠着讲桌。头抬高,下颔仰起。你就要告诉听众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因此你全身每一部分都应该清楚无误地让他们知道这点。现在你是大权在握,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要表现得好像是如此。若能设法将声音传到大厅的后方,这样的音效会让你更有所把握。一旦开始做起手势来,它们更能使你振奋。
总之,记住这句话:表现热烈,你便会感到热烈。
与听众共同感受自己的讲演
卡耐基金言
听众的反应,决定演讲的成败。把他们当作“企业里的伙伴”,谦逊地包容,就已掌握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只要显示出自己决心要尽力讲好,何妨略提自己才识有限,听众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罗素·康威尔著名的讲演《如何寻找自己》,先后讲过近600次。他在一场接一场的讲演中是如何维系讲演者、讲演与听众间活泼愉快的关系的呢?“当我去某一城或某一镇访问时,”他写道,“总是设法尽快抵达,以便去看着邮政局长、理发师傅、旅馆经理、学校校长、牧师等,然后走进店里去同人们交谈,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和他们拥有的发展机会。然后,我才发表演说,对那些人谈论适用于他们当地的题材。”
康威尔博士深深地懂得,成功的沟通,依赖于讲演者使他的讲演成为听众的一部分,并使听众也成为其讲演的一部分。你可藉此例而有所领悟:准备讲演时,脑海里应想着特定的听众。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法则,有助于你建立与听众间强烈的和谐和密切之感。
1.根据听众的兴趣来演讲
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你的谈话内容和他们有关;和他们的兴趣有关;和他们的问题有关。这种和听众最感兴趣之事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联系,将肯定可以获得听众的注意,并且能保证沟通的线路畅通无阻。
很多人无法成为一名谈话好手,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只会谈一些他们自己感到有兴趣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却令其他人感到无聊透顶。把这样的过程倒转过来吧。引导其他人谈论他的兴趣、他的事业、他的高尔夫成绩、他的成就——或者,假如对方是位母亲的话,谈谈她的孩子们。要这样做,然后专心地聆听对方说话,你将给予对方乐趣;最后,你将被认为是一位很好的谈话对手——即使你话说得很少。
2.给予诚实、真心的赞赏
听众由个体组成,因此反应也如个人。公然批评听众必然导致愤慨。对他们做过的值得称赞的事表示赞美之意,你就已经赢得了通往他们心灵的护照。这是需要你自己去研究一番的。夸张、肉麻的词句像“各位是我曾面对的最有智慧的听众”,也为大多数的听众以为是空洞的阿谀奉承而感到厌恶。
要确实百分之百的真诚。没有诚意的话语,或者偶尔会骗过个人,却永远骗不了听众。
3.与听众化为一体
尽快地,最好是一张口说话便指出自己与听众之间的某种直接的联系。假如觉得很荣幸能应急发表演说,就照实说吧!
另一种可以打开沟通线路的方法,是使用听众中的人名。要小心的是:假如要在演说里用上奇特的名字,这些名字是为了这个场合经询问而得知的。就必须确定它们准确无误;必须确实而完全地明白自己使用这些名字的原因;必须只能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来提到它;而且使用它们时应有节制。
另外,还有个法子可以让听众的注意力保持在颠峰状态,那就是采用代名词“你们”而不是用“他们”、这种方式可以让听众维持在自我感知的状态中。
4.让听众参与讲演
你是不是想过,用点小小的表演技巧,便可让听众亦步亦趋地注意着你的每一个词?在你挑选听众来协助你展示某个论点,或将某个意念戏剧化一一表现出来时,听众对你的注意便会显著地提升。由于觉知自己是听众,当听众之一被演说者带入“表演”中时,听众们便会很敏锐地觉知所发生的事。假使如很多讲演者说的,讲台上的人和讲台下的人之间隔有一堵墙,那么利用听众的参与,就可推倒这堵墙。
5.采取低姿态
能够激起听众敌意的方法,是指出你自认为在他们之上。当你讲演时,就好比展示在橱窗里,你个性中的每一面都一览无遗,稍有自夸的显示便会功败垂成。而就另一方面言之,谦虚谨慎可以激发信心与善意。你可以谦虚,却不必显出患得患失、动辄得咎的样子。只要显示出自己决心要尽力讲好,何妨略提自己才识有限,听众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亨利及丹纳·李·托马斯,在他们的《现代宗教领袖伟人》一书里,这样说孔子:“他从不以自己独具的知识去炫耀别人;他只是以自己包容的同情心去设法启迪他们。”我们如果也能有这种包容的同情,我们就已掌握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了。
沟通的艺术
发表演说的适当态度
卡耐基金言
就一场演说来讲,最重要的有三件事:“是谁在发表这场演说,他怎样进行这场演说,以及他说些什么。”
演说者最宝贵的财产,就是他个人的特色。
好演说家绝不认为自己再无法增广词汇,再无法丰富意想和措辞,或再无法变化表达方式,或再增强表达的效力。
信不信由你,有四种方式,而且只有四种,让我们与世界发生接触。我们以这四种接触而为人所估量、所归类:我们做什么,我们起来是什么样子,我们说些什么,以及我们怎么说。本章将处理最后一项——我们怎么说。
1.打破羞怯不安
要在听众面前自然、流畅地讲演的确很不容易,必须多次练习,才能达到。不过,一旦你能在人群面前感觉安适随意,你就不可能再退缩。无论是在个人面前还是在人群面前,都能以正常的、平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你突然感觉到的这种自由,就像是一只小鸟从拘禁的牢笼中挣脱,振翅高飞。你看人们为什么蜂拥着上剧院、上电影院呢?因为在那里他们能见到自己的同类一无禁抑地表演呀;在那里他们可以见到人们坦白地流露感情呀。
2.切勿模仿他人——只要做自己
我们都非常羡慕有些演说家。他们能在讲演中加入表演术,能够毫无畏惧地表达自己,能够毫无畏惧地使用独特的、个人的、富于幻想的方式来说出要对听众讲的话。没有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新生命,全是阳光下的一件新事物,在此以前没有和他相同的东西,以后也绝不会有。年轻人应该培养出这种观念,他应该寻求独特的个性,使自己与众不同,并且能发挥出他自己的价值。社会以及学校可能会企图改造他,它们习惯于把我们放在同一模式中,但我不会让个人的那点火花消失,这是你个人重要性的惟一而且真实的凭证。
对演说者而言,上面这段话更是正确无比。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另外一个人是与你相同的。几十亿人都有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但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是跟你完全一样的,而且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具有和你相同的思想及想法,很少有人能够像你在自然谈话时那样谈话及表示自己的意见。换句话说,你有独特的个性。身为一名演说者,这就是你最宝贵的财产。抓住它,珍惜它,发挥它。就是这点火花人使你的演说产生力量与真诚。“这是你个人的重要性的惟一而且真实的凭证。”我请求你,千万别试图把自己迫入模子里,而丢失自己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