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9100000005

第5章 祛暑药

香薷

【处方用名】陈香薷、嫩香薷、香薷。

【入药部分】全草。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胃二经。

【效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证治】

1暑天感寒:恶寒发热,头沉病无汗,脘闷腹痛,吐泻,常配伍厚朴、扁豆,如香薷散(《和剂局方》)。

2水湿溢表:水肿无汗,头面为甚,苔腻。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如深师薷术丸(《外台秘要》)。

【用量】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禁忌】凡表虚有汗及暑热证无暑邪束者当忌用。

【按语】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本品还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香薷既能解表发汗,又能和中利湿,有彻上彻下之功。香薷配姜制厚朴、炒扁豆治伤暑吐利;与白术同用,治通身水肿;配黄连、滑石等治心烦,小便不利;香薷有“夏日麻黄”之称,麻黄治风寒,多与桂枝同用,香薷治暑湿,单用就能发汗。

藿香

【处方用名】广藿香、鲜藿香、苏藿香、藿香叶、藿香梗、藿香。

【入药部分】全草。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三经。

【效用】解表清暑,利湿醒脾。

【证治】

1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湿温初起:寒热头痛,胸闷,痞满吐泻。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暑湿证者,配紫苏、厚朴、半夏等,如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若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者,多与黄芩、滑石、茵陈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2湿浊中阻: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本品最为捷要。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藿香半夏汤(《和剂局方》)。若偏于湿热者,配黄连、竹茹等;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等。

【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

【禁忌】凡阴虚血燥无湿者不宜用。

【按语】藿香芳香而不猛烈,温煦而不燥热,是一味气味芳香,性力平和的化湿浊要药。配砂仁、木香治腹痛泄泻;配半夏、生姜治胃寒呕吐;配党参、白术治胃虚呕吐;配黄连治湿热呕吐。

藿香与香薷均为夏令解表之要药,藿香芳香重于微温,偏于由里达表,能祛阴湿浊邪;香薷辛温重于芳香,偏于发散走表。

佩兰

【处方用名】佩兰叶、佩兰梗、鲜佩兰、省头草、佩兰。

【入药部分】全草。

【性味归经】辛平。归脾、胃二经。

【效用】清暑祛浊,醒脾和中。

【证治】暑湿内蕴:治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等的脾瘅症,可单用煎汤服,如兰草汤(《素问》),或配伍黄芩、白芍、甘草等药。治暑湿证常与藿香、荷叶、青蒿等同用。湿温初起,可与滑石、薏苡仁、藿香等同用。

【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

【禁忌】阴虚血燥,气虚者不宜用。

【按语】本品气味芳香,其化湿和中之功与藿香相似,治湿阻中焦之证,每相须为用,并配苍术、厚朴、蔻仁等,以增强芳香化湿之功。又因其性平,芳香化湿浊,去陈腐,用治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等的脾瘅症。

藿香、佩兰功用类似,都有芳香化湿祛浊之效。藿香偏于由里达表,止呕兼解表;佩兰偏于走里向内,醒脾而开胃。鲜佩兰香气尤浓,清暑祛浊其功更著。

青蒿(附:青蒿子)

【处方用名】青蒿、青蒿梗、香青蒿、纯青蒿、嫩青蒿。

【入药部分】全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二经。

【效用】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证治】

1阴虚热郁: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邪伏阴分,伤阴劫液,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热病后低热不退等,常与鳖甲、知母、丹皮、生地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用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常与银柴胡、胡黄连、知母、鳖甲等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2暑湿内蕴:治外感暑热,头昏头痛,发热口渴等症,常与连翘、滑石、西瓜翠衣等同用,如清凉涤暑汤(《时病论》)。

3血分伏热:鼻衄。

4疟疾寒热。单用较大剂量鲜品捣汁服,如《肘后方》,或随证配伍黄芩、滑石、青黛、通草等同用。本品芳香透散,又长于清解肝胆之热邪,可与黄芩、滑石、半夏等药同用,治疗湿热郁遏少阳三焦,气机不利,寒热如疟,胸痞作呕之证,如蒿芩清胆汤(《通俗伤寒论》)。

【用量】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禁忌】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按语】本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长于清透阴分伏热,具有清退虚热,凉血除蒸的作用。主入肝胆,截疟之功甚强,尤善除疟疾寒热,为治疗疟疾之良药。青蒿与柴胡功用相近,能入少阳厥阴血分,去胆肝经伏热,为清热凉血退蒸之良药。青蒿能治风疹瘙痒,又青蒿之芳香,能振动脾胃清阳之气,而化暑湿,虽苦寒而不伤脾胃。

附药青蒿子:尤宜于虚劳发热,临床多用于骨蒸劳热。

白扁豆(附:扁豆衣、扁豆花)

【处方用名】白扁豆、炒扁豆、扁豆。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胃二经。

【效用】健脾化湿,清暑解毒。

【证治】

1暑湿伤脾:霍乱吐泻,腹痛,口渴。如《千金方》单用本品水煎服。偏于暑热夹湿者,宜与荷叶、滑石等清暑、渗湿之品配伍。若属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阴暑”,宜配伍散寒解表,化湿和中之品,如香薷散(《和剂局方》)以之与香薷、厚朴同用。

2脾不运湿:脾虚湿浊下注之白带过多,宜与白术、苍术、芡实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

【用量】煎服,10~15g。炒后可使健脾止泻作用增强,故用于健脾止泻及作散剂服用时宜炒用。

【按语】本品能补气以健脾,兼能化湿,药性温和,补而不滞,适用于脾虚湿滞,食少、便溏或泄泻。唯其“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以本品作为人参、白术等药物的辅助,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本品还可用于暑多夹湿,夏日暑湿伤中,脾胃不和,易致吐泻。本品能健脾化湿以和中,性虽偏温,但无温燥助热伤津之弊,故可用于暑湿吐泻。白扁豆为扶脾胃正气之药,并能消暑和中止泻,补而不腻,温能化湿,为病后轻补药。白扁豆配白术、茯苓、白芍等治脾虚泻痢;配香薷、厚朴、甘草治伤暑头痛发热、吐泻腹痛。

附药扁豆衣:即扁豆壳。性味甘微凉,功用与种子相同便药力稍逊,而能健脾利水。治暑湿吐泻,一般炒用。用量为45~9g。

扁豆花:功能解暑化湿,可治感冒暑湿表证,泻痢脓血,带下诸症。用量为3~6g。

绿豆(附:绿豆衣)

【处方用名】绿豆。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甘寒。归胃、大肠二经。

【效用】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

【证治】

1暑热内迫:烦渴肿胀,热泻赤痢。治暑热烦渴尿赤等症,如绿豆饮(《景岳全书》);亦可与西瓜翠衣、荷叶、青蒿等同用,以增强疗效。

2热毒在里:本品甘寒,善解热毒,为附子、巴豆、砒霜等辛热毒烈之剂中毒及食物中毒等的解毒良药。可用生品研末加冷开水滤汁顿服,或浓煎频服,或配伍黄连、葛根、甘草同用,如绿豆饮(《证治准绳》)。《普济方》以本品与大黄为末加薄荷汁、蜂蜜调敷患处以解毒消肿。若与赤小豆、黑豆、甘草同用,又可预防痘疮及麻疹,如三豆饮(《世医得效方》)。

3水肿,小便不利:本品有一定的利水消肿之功,《圣惠方》以本品与陈皮、冬麻子同用煮食,用于治疗小便不通,淋沥不畅,水肿等。

【用量】煎服,15~30g。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患处。

【禁忌】脾胃虚寒,肠滑泄泻者忌用。

【按语】本品甘寒,清热解毒,以消痈肿。可广泛用于热毒疮痈肿痛,单用煎服有效,或生研加冷开水浸泡滤汁服;还能清热消暑,除烦止渴,通利小便,故夏季常用本品煮汤冷饮。大多豆类都有解毒作用,但以绿豆之解毒力为大,遇附子、砒霜、巴豆等药中毒时,急火煎清汤,冷服,用量不限。近年有用本品预防麻疹。配黄连、葛根泻胃火;配甘草解药毒;配防己、桑皮、通草、牵牛子治阳水水肿。

附药绿豆衣:即绿豆皮,功用为利湿消肿,治水肿腹胀,并清暑热,而退目翳。解毒用绿豆全部,清暑宜绿豆衣。

西瓜翠衣(附:西瓜)

【处方用名】西瓜皮、西瓜翠衣。

【入药部分】干燥果实外衣。

【性味归经】西瓜皮甘凉、西瓜瓤甘淡寒。归心、胃二经。

【效用】清热解暑,利尿。

【证治】暑湿内蕴:烦渴小便不利,余热不尽,头胀目昏者。

【用量】9~30g。

【按语】西瓜翠衣味甘性凉,善消暑热,能解烦渴,对暑热引起的小便短赤或小便不利等效果佳,西瓜皮的糖分,确有利尿作用,又西瓜能降低血压。

附药西瓜:大多在盛夏成熟,新鲜瓤甜汁多,为清暑解渴利尿之品,有“天然白虎汤”之称。

用于暑温,温热病,热盛伤津,汗出,心烦口渴,腹水,小便不利之征。然暑病而有寒湿者不宜服用。

小结

香薷偏于发散走表,用于暑天感冒无汗;藿香偏于由里达表,祛暑止呕,佩兰偏于芳香化浊走里向内而开胃;青蒿芳香透阴分伏热外出,扁豆补而不腻,温能化湿为轻补剂;绿豆清热解毒而祛暑;西瓜翠衣解暑除烦止渴而利小便。

【使用注意】

1此类药物多具有芳香之气,煎时宜后下,以防芳香之气随煎煮而挥发。

2暑热极易伤津耗气,证见心烦,舌燥,脉虚,故在应用祛暑药的同时,应配用生津益气药。

【禁忌】祛暑药宜用于暑湿疾患,凡阴虚者不宜用。

同类推荐
  •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本书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能,突出基本技能和可操作性,贴近实际,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三基内容和要求,全书共15章。
  • 揭开谜底防治近视

    揭开谜底防治近视

    本书以光学知识为基础明确提出学生近视眼是几何光学的生物效应所致,从理论上揭开了学生近视眼之谜。是众多处于近视苦恼的学生和家长的好朋友。
  • 传世名著百部(第55卷):脉经

    传世名著百部(第55卷):脉经

    本书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炉,总结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谋略、修身养性的智慧,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 步入中医之门2

    步入中医之门2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非针灸学专著,而是以讨论经络辨证在临床上对处方用药的指导为主要内容。全书共20讲,分上、中、下3篇。上篇主要阐述经络辨证的基础知识、经络诊法、如何学习好经络辨证、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并结合大量病案,阐析了具体运用经络辨证方法的要领,平实地阐明经络辨证精义与理、法、方、药。
  • 安全用药心中有数

    安全用药心中有数

    本书由三甲医院的一线临床药师编写而成,共3章,主要涵盖安全用药、合理服药、科学管药三部分内容,有利于广大读者对一般用药有更科学的了解,明明白白地用药、管药,确保用药安全、科学、合理。全书文字流畅,内容丰富,涉及药品为日常用药,贴近生活。
热门推荐
  • 大汉吕后笑红颜

    大汉吕后笑红颜

    江山多娇,红颜易老曾经的山盟海誓比不上新人的浅浅一笑爱情像一只鸟,曾经在手,如今却飞走了婚姻像一道枷锁,把两个曾经沧海的人紧紧的锁在了一起在世人看来她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在世人看来她也是世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她的夫君及儿子都是皇帝她历经坎坷终至富贵至极她可以掌握别人的生死!可是她却并不快乐!曾经以为紧紧握住的到头来也落得灰飞烟灭她就像一个绝路上的过客不知为何,从来不曾来过千年一叹红颜曾为谁笑!明镜愈悲青丝白发骤如雪!只落得沧海月明泪海茫茫!金楼玉阙皆幻影怎如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霸道总裁的倔女人

    霸道总裁的倔女人

    女大学生偶遇富家公子哥,是幸运还是不幸?苏颜颜原本可以安安稳稳的毕业、工作,却因为刮花了风逸骏的豪车需要支付50万的天价赔偿,从此,苏颜颜为了这恶作剧的赔偿四处奔波。然而,命运似乎硬要把她和风逸骏拉近,她成了这个花花公子的贴身秘书,还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难道是风雨之后的彩虹吗?还是彩虹之后隐藏着暴风骤雨,以及无法抽离的伤痛……
  • 灯火

    灯火

    《灯火》跌宕起伏,缤纷饰灯,相陪漫漫征途。《灯火》爱恨情仇,不灭灯火,照亮长长归路。激情叙述,温暖阅读。
  • 小学生立志传

    小学生立志传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神奇之旅马上开始了哟~!就让我们和小鸣同学一起踏上一段搞笑热血的冒险旅程吧~看一个平凡的小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奇遇,谱写一段不朽的传奇!
  • 轻松故事,轻松读

    轻松故事,轻松读

    每天“朝九晚五”,忙忙碌碌,许多人很久没有放松,甚至很久没有甜美的笑容!《轻松故事,轻松读》一书提醒你,忙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松弛自己,会工作还要会休息。
  • 暗夜迷情:总裁,请你温柔点

    暗夜迷情:总裁,请你温柔点

    遭好友暗算,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一个不知名的宾馆……可是,最惨痛的,还是自己的男友,和自己的好友苟且,不仅仅将自己的家产败坏,甚至还将自己的父亲亲自送进了监狱……
  • 天邪传

    天邪传

    天邪降世,究竟是福?还是祸?亦或是神话。
  • 我和杨贵妃的爱情战争

    我和杨贵妃的爱情战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他叫关长卿,小名羌笛,最爱的是在塞外的风沙里悲伤。而我是柳言言,小名叫做春风。我追你,从二十一世纪追到唐朝,如果不能追到,就让春风不再到长安!
  • 探索未知-化学与环境

    探索未知-化学与环境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异世剑神重生

    异世剑神重生

    一位剑客,因为一场车祸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而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在这里狂虐各种天才,扮猪吃老虎,为了红颜努比天,为了保护之人,不断变强,最终成为一代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