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65100000012

第12章 作客保安人家(1)

在积石关关门东南方向不远处,有三个阡陌相连的村庄,这便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保安族的聚居地一“保安三庄”。

早就有这样的愿望,想来“保安三庄”实地看看,在积石山的黄金季节里得以如愿,我和几位朋友更觉心情非同一般。

“保安三庄”是对大河家镇的大墩、甘河滩、梅坡三个村庄的俗称,寻觅这一俗称的由来,须从远比如今这三个保安人家聚居地历史更为久远的另一地的“保安三庄”说起。

保安人早先并不住在这里,而是居住在距这里100多公里远的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畔的一个叫“保安城”的营堡里。据记载,明万历年间,为了加强边防,明廷在边防地区增设了许多城堡营寨,同仁地区设置的这个“保安营”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保安城”便是其中的一个。当时,保安人主要居住在这个保安城和相邻的下庄、尕撒尔三个地方,时称“保安三庄”。

从青海省同仁地区的“保安三庄”辗转迁居至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甘河滩一带,只是晚清同治年间的事,距今约有140多年。当时,保安城内的清朝地方官员,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寻找借口挑拨土、藏、汉等族与保安人之间的关系,致使民族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有的人甚至强迫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安人改信喇嘛教。面对极为不利的生存环境,保安人在头人舍力布、力保山尕、夷拉西、尕拉孜等带领下,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举族迁往当地撒拉族群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循化地区;三年以后,又因这里人多地少,保安人再次沿着积石峡谷东迁,最后在今天积石山下的大河家甘河滩一带,按照在青海同仁时的居住习惯,尕撒尔人落居大墩,保安城的妥加人落居梅坡,下庄的保安人落居甘河滩,另有尕马家的保安人最后到了高李村,重新建立了新的家园。于是,大墩、梅坡、甘河滩仍沿袭称之为“保安三庄”。

在保安族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同仁隆务河畔有三个庄子,名叫保安庄、上庄、下庄,三个庄上居住着汉、藏、保安、土四个民族。因为保安族来这里最早,人口也比较多,这三个庄就统称为保安三庄。这里,各族兄弟喝的是一条河里流来的水,吃的是一块地上收来的粮,和睦共处,就像一家人一样。

俗话常说:“奶子里掺了血喝不得,地方上有了坏人安宁不得保安城里有一家姓田的大财主,是个狼心狗肺的坏蛋。有一.年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下庄的一个叫开吉尔的保安族兄弟,因为家里生活困难,就将自己祖传的一把“什样锦”腰刀,拿到保安城里打算先当上点青稞糊口,等麦收后再赎回来。当开吉尔拿着“什样锦”走到城里大街上时,没想到恰好遇到了田财主,田财主一见这把刀顿时起了歹心,就皮笑肉不笑地说:“开吉尔,你手里的这把刀,像我家前些年丢失的那一把,当年为这把刀差点把我想疯了,没想到今天在你手里看到了。快把刀还给我,不然我传出去是你偷了,名声不好啊!”开吉尔听了大吃一惊,说:“田财主,这刀是我们祖先从西域带回来的,你怎能信口胡说呢?”田财主说:“这是我家的宝刀,确凿无疑,刀柄上有十二种宝石、七种颜色,刀柄不长不短三寸三分,刀口不宽不窄一寸七分。刀光分白、青、黄三种,早上太阳升起时闪白光,中午日照当头闪青光,晚上夕阳西下时闪金光。不信,由众人作证,我来舞刀,若差分毫,我认输,若不差,你把刀乖乖还给我,免得吃官司。”

田财主说的是真是假,开吉尔莫名其妙,但他坚信刀是自家的,这绝对不会有假,就说:“那也好,有众位乡亲在场,我不怕你吓唬。”田财主把刀在众人眼前“刷刷”地挥舞,果然一道道青光从众人眼前掠过,大家一看日照中午,正好闪青光,和田财主说的实在分毫不差,田财主见众人都被他欺哄住了,就拿走腰刀,在几个狗腿子的护卫下扬长而去了。

这事立刻传遍了保安三庄,各族穷人都气愤难平,三庄上有位年纪最长的保安族老人叫索南尔,他对众乡亲说:“田财主的心虽是狼心狗肺,但是,只要我们众人心齐,就能斗倒他。我是庄上的年长者,这事我拿主意,保准让他把刀乖乖还回来。”

第二天天刚亮,田财主打幵他家的大铁门时,只见门上插满了保安刀,和昨天抢来的开吉尔的宝刀一模一样,他又惊又喜,便双手抓住刀柄要拔下来,可是这一把把长刀插进铁门里,就像生了根,他又觉得这一把把刀,就像插进了自己的心窝里,吓得“嗷嗷”直叫来人哪,快把这些刀拔下来,扔到沟里去。”几个狗腿子拼命拔也拔不出,累得死去活来,动弹不得。田财主吓得六神无主,一闭眼就看见几十把大刀直向他的胸前插来。无奈,只好将开吉尔的刀乖乖送归原主。说来也巧,就在他把开吉尔的刀送还后的当天晚上,铁门上的刀也无影无踪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久,田财主把这事偷偷报告了隆务的大头人。头人早就听说保安腰刀名扬四海,但总是弄不到手,就对田财主说:“传我的话,限三天叫保安人把所有的刀都交出来,过期不交我自有办法。”田财主说:“他们拿我的话当耳边风,还是你自己去一趟吧!”于是,大头人亲自带了狗腿子,到保安庄来抢刀。

索南尔老人料事如神,他和大家早有准备。当大头人和田财主进庄时,所有的乡亲都躲藏起来了。大头人找不到保安人,更得不到宝刀,就命令狗腿子放火烧庄。当第一把火点起的时候,索南尔老人突然出现在大头人面前,大声说:“你要的刀,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但你要是这样害我们,这刀就别想得到手!”大头人为了得到刀,便下令灭了火。这时,索南尔老人又高声喊道为了我们保安人的尊严,为了上下三庄的乡亲,飞吧,保安人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宝刀!”一听到索南尔老人的号令,保安人把自己身上的腰刀和挂刀,一起掷向空中,只见三庄的上空,有“什样锦”、有“一道线”、有“波日季”、有“飞龙”和“丹凤”,宝刀飞舞,五光十色,像是早晨的彩霞。大头人干看拿不着,气急败坏地抓住开吉尔和几个保安兄弟要杀头。这时,索南尔老人出来了,他对天空招招手说:“下来吧,我们的宝贝,你们分清善恶,明判是非吧!”

老人的话音一落,一把把宝刀便慢慢落下来,刀口直对着大头人和田财主的脑袋、脖子刺过来,吓得这些坏蛋抱头就跑。宝刀赶跑这群坏蛋后,各自又回到了主人的手里。

“狼吃不到人心更狠”。大头人和田财主又施出一条毒计,他们切断了上下三庄的水,不让老百姓活命。索南尔老人坚定地说:“我们保安人从来不向恶势力折腰,正像青松不在风雪中低头一样。但是,为了不连累各族乡亲,我们把三庄和草滩留给大家,把我们保安人祖传的宝刀赠给汉族、藏族和土族兄弟,作为他们的护身武器,我们走吧,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走遍天下总有活路。出路就是远走高飞。”保安族兄弟们都同意老人的话。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在索南尔老人的带领下,保安族兄弟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上下三个庄子。

后来,保安人翻越大山,来到甘肃这边定居了,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而索南尔老人则为自己民族的生存,耗尽了心血,殁在了迁徙的路上(参见《保安族文学》,马克勋编着,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

以保安腰刀为主线,描述保安人迁徙甘肃积石峡地区之前生活境况的这则传说,其中负载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对于保安人来讲,青海同仁隆务河畔的“保安三庄”,是他们居住了很久的家园,在长期的岁月里,他们一直和那里的汉、藏、土等民族相处得很好。引发矛盾的根子在大财主和大头人的贪婪、霸道,是这帮家伙相互勾结,串通一气,一心想夺走保安人的心爱之物,切断保安人赖以生存的灌溉水源,逼迫保安人顺从他们的旨意。面对极为不利的生存境况,保安人既是勇敢、坚强的,同时也是善良、智慧的,他们没有选择以死相拼的莽撞斗争方式,而是采取了“远走高飞”、“寻找出路”的理性态度。历史证明,作为处于弱势状态的保安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出如此特殊的抉择,是明智的、实际的。这便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对于保安族的历史由来,我曾经请教过当地研究整理保安族历史的几位先生,但说法尚无定论。其中有一种主导性观点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部分蒙古人和中亚回回人,在青海同仁地区屯垦戍边,同当地藏、土、汉等民族通婚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在1949年以前,保安人被人们一直称为“保安回”,之所以称其为“保安回”,一则在于这个语言有别于其他部族的人群住地名曰“保安三庄”;二则因为保安人信仰伊斯兰教(旧称回教)。保安人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1952年3月20日,由政务院批准定名的。从这一点上讲,保安族是一个年轻而幸运的少数民族。

走进“保安三庄”的大墩村口,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地处积石山麓下的偏僻村庄,有一种整洁、静谧的感觉。小村的沙石路面被整理得平平整整,日前刚下过的一场透雨,将乡间小路洒扫得一尘不起,村头巷尾几乎看不到在别的村庄司空见惯的麦草、秸秆、树枝之类的杂物,那些令人生厌而在别处随处可见的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地膜等白色垃圾,在这里决然不见;而特别使人羡慕的,是那长在乡间道路两旁、农家房前屋后的高大挺拔的杨树、柳树、核桃树,浓密的树冠,如一把把绿色巨伞,为夏日里的乡村童叟,慷慨地奉献出一片片休憩嬉戏的阴凉。我相信,城里人引以为豪的大功率空调,在如此的清凉世界里,也显得黯然失色。

村口有一户人家,院门修的挺有些特点,高墙阔门、雕梁画栋,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征得主人的同意,我们方进屋聊起天来。

主人是一位保安族老人,姓马名长毛,想来长毛一名,该是小时候父母亲给儿子起的奶名,长大以后,也就以奶名代大名了。老人走路轻快,精神矍铄,看不出已是年近八旬的老耄之人。我询问老人年轻时干什么活计。

老人说广过去贩了很多年的马。做贩马生意,我们保安人懂行。”由于交流的需要,“保安三庄”里大墩、甘河滩的保安人除了在内部用保安语外,通常都能用熟练的汉语与他人交流;梅坡的保安人基本都讲汉话。

我问?“保安语管马叫什么?”

“老人说我们保安话把马叫‘毛日’。”

说到马,老人的神情顿时变得更加精神了,我看得出来,有关马的故事,在他的记忆中必定很多。老人说我们保安人,要往早了早了再早了说,该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人啊!我们的祖先跟着成吉思汗打过多年的仗,成吉思汗占了积石州的同仁后,他们就留下来在那里镇守。我们保安人勇敢、强壮、能吃苦,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屯牧。我见了马心里就痛快,骑上一匹快马飞起来,那是什么劲啊!真不晓得比坐汽车要舒坦到哪里去了呢!直到时下,我一有空还要到草坡上去转转,出去眼亮,心里不憋闷,见到牛群长精神,见到羊群心上也甜乎乎的……”说着,说着,老人干涩的眼窝里涌出了泪花。

我被老人对草原、对牧人生活的那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

望着院内果满枝头的香梨树,我突发奇想,思忖着保安人为什么管马叫“毛日”的缘由?“马”的叫法与“毛日”的叫法究竟有没有点联系呢?我猜想,这种称谓该是出自对与人为伴的战马灵性的理解,这绝对是一种最有文化内涵的叫法,正像汉语中把与人为伴的“马”和生养自己的“妈妈”说为同声一样,但我却无法解读语言的发生之谜。

这一瞬间,我猛地意识到,人类的语言,最初可能来自对某种客观事物与情感行为的主观感受上,这种感受,有的是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有的则是抽象的、会意的、类比的,总之,无论是叫“猫”还是叫“咪”,都不是随心所欲之语。问题是,我们应如何来解读某一种语言的发生之谜、发展之谜和交流融会之谜;应当对 民族与另一民族或诸多民族的语言,在最大可能上探究出它们之间的某种客观的与主观的,生理的与心理的,社会的与地域性的联系和区别。这样,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相互之间或许可以增加更多的沟通与理解。这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工作。须知,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的割裂意味着文化信息的割裂;语言的丧失意味着文化信息,尤其是历史文化信息的丧失;而语言方面的相互联系与沟通,也意味着文化信息的相互联系与沟通。

为我们作“导游”的小赵,在大河家镇上工作,他说家在甘河滩的他的一位同事邀请我们中午在他家作客,喝个茶,吃顿农家饭。客随主便,我们欣然接受了。

主人马鹏飞的家也是一个非常整洁幽静的农家四合小院,正面坐北朝南有正房三间,东西各有两间厢房,南墙中间新装上的入时的油漆钢质大门,显示出屋主人善于管家理财的本领。刚刚进院坐下,热情的主人便请我们“刮碗子”。“刮碗子”是当地人对喝“三泡台”盖碗茶的一种很形象、很潇洒、也很休闲的说法,临夏的穆斯林家庭,招待来客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刮碗子”。

主人端上一盏盏颇具穆斯林特点的盖碗茶具,茶盘中盛有陕西青茶、云南沱茶和冰糖、桂圆、枸杞、红枣等,按照各自对青茶和沱茶的喜好,主人依次为我们选配放好,接着,便从屋前的简易太阳能反射灶上,取下一壶滚烫的开水,往盖碗中加人少许,浸泡片刻后,再添至满而不溢的程度。

围坐在小院中间一棵枝茂果繁的香梨树下,我们一边刮着香气四溢的碗子,一边聊着保安族的风俗人情。

保安族由于没有文字,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他们生活中发生过的许多事情,因而限制了保安族文化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保安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自己历史的、现实的记忆,他们以神话、故事、说唱等口头文学的方式,在讲述本民族的历史、描述居住地的山川形胜、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的同时,也为族内人传承了本民族的语言,这确是保安人的一个突出优点,保安族也由此而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陪同的朋友向我们介绍,有一则《三邻舍》的传说(参见《保安族文学》,马克勋编着,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在“保安三庄”普遍流传,故事是这样讲的:

从前,在靠近黄河岸边的地方,有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叫大河家,大河家居住着三家人,风来三家挡,雨来三家顶,同甘共苦,互帮互助,勤勤恳恳地过日子,谁也不敢把他们来欺负。

同类推荐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果从龙凤文化原初的象征拓展开去,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的文化含义排成两个相对的系列;龙:天、帝、父、权利、凶悍、战斗、伟力、进取、崇高、威严、至尊等等;凤:地、后、母、幸福、仁慈、和平、智慧、谦让、优美、亲合、至贵等等。龙凤的精神其实也可以乾坤二卦来象征: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代表中华民族刚毅、进取、万难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智慧灵魂的一面。龙凤文化相对、互补、相渗、互含、合一,深化出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蓝色的国度

    蓝色的国度

    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作者阿绮波德·立德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10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大量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
热门推荐
  • 兰薰儿的野望

    兰薰儿的野望

    自幼无父无母的兰薰儿与爷爷相依为命,谁知被赵公子逼迫得家破人亡。万念俱灰下,坠落悬崖,遇到改变自己一生的木头师父。年幼的兰薰儿对生活要求甚少,即便如此上天仍然如此残忍。野望,是惆怅,是无奈,也是幼小心灵成长的开始。单纯的兰薰儿与木头师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喜欢豆豆的,可以加入豆豆的书友群欢迎加入豆豆的书友群,一同探讨情节,群号码:136515003)
  • 晨曦在遥远的地方

    晨曦在遥远的地方

    晨曦,一个在早晨,一个在晚上,就像棉曦和邱郗晨的距离。晨曦,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平民,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身份的差距成了他们跨越不了的距离,他们该怎么办?是服从各自的命运?还是勇敢的在一起?
  • 特工女票复仇记

    特工女票复仇记

    本文讲述一名平凡的少女苏樱,因遭遇亲人离世以及胜似亲人的叔叔背叛,走上复仇的道路,剧情颠沛流离扣人心弦,男主与女主的虐恋引爆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好戏后头,高能预警。
  •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紫青春校园

    墨紫青春校园

    她,是高高在上的墨氏集团大小姐;而他,只是一个沦落家族的少爷。(或许他们的身份不仅仅如此哦!)是那一次偶遇?究竟是人为还是缘分?第一个敢挑战她尊严的他;第一个敢反驳她的他;第一个敢主动亲吻她的他;第一个敢在她面前嚣张的他.......这对欢喜冤家会磨出怎样爱的火花?!你爱我,那就永远保护我,珍惜我——
  • 吾心唯剑

    吾心唯剑

    九七少时某日,夫子来到屋里,拿出三梨子桌子上对着宴九七说:“晏九七啊,我这有三个梨子,可怎么分给你们四个学生呢?”九七用心想了想,一声剑鸣几道流光闪过,眼前梨子切成十二块。“夫子这样就好分了。”九七如此认真说道。夫子脸黑的要滴水,他期待的孔融让梨在哪?“出去!”九七头一歪嘴角一勾,欢快的小跑出去。随后在夫子上课时,外面传来阵阵练剑声。这就是晏九七,一个本心唯剑、坚信一切问题有剑就可以解决的家伙。
  • 女总裁的男神

    女总裁的男神

    草根帅哥小农民做了比自己大七岁的美女总裁的专职按摩保健师,被她视为男神,但遭人非议,压力山大。在同各色人等特别是同美女们的纠缠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实现了事业和精神的双重崛起,发生了许多精彩非凡的故事……
  • 勇士觉醒

    勇士觉醒

    这是一个科技最为发达,已经成为巅峰的世界,却被一个外来物种弄得意外连连。
  • 幻世集

    幻世集

    羽陆世界,幻术与造梦术是必备的生存技能。充斥着欺骗和邪恶梦境的世界中,伴随着美女妈妈游走在每个国家之间见招拆招,成长中的正太救世主,腹黑程度与日俱增。
  • 谁的等待:不复存在

    谁的等待:不复存在

    不是所有的暗恋都会有结果;不是所有的灰姑娘都会有王子为她穿上水晶鞋;不是所有暗恋都会像电视剧中的情节那么美好,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结果。我为你留起了长发,穿上了裙子,学会了安静,习惯了淑女。我以为逃离你的世界就可以忘记你,后来才发现是我错了,你拿余生陪我赌,我怎么忍心让你输?可是有好多事情我们都左右不了,记得你以前问过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那那时候的梦想就是陪在你的身边和你一起幸福,现在是看着你幸福就好了。我以为,我以为有你没你都一样,后来才知道你是命丢不了。我以为你是空气,后来才发现你是氧气。原来有好多都是我以为,还好,没有错过你。苏醒,在我最好的青春里。遇见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