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2800000033

第33章 太阳神话(4)

首先,是农作物或其产品。我国北方民间祭拜太阳的食品主要是农民曰常的食物。比如,山西大同县人用大饼祭拜“炎光星君”;河北三河县在“太阳生日”的时候,用白菜作为祭祀供品;辽宁海城县则以碗盛米祭拜太阳。到了草原游牧部落那里,则用奶、奶茶来祭拜太阳。

其次,是饲养的家畜,主要包括牛、羊、猪、狗等。据古代文献记载,我国多以牛祭日。比如,殷墟卜辞中就有“出人日岁三牛”的记载。据《史记·封禅书·索引》载:“祭日以太牢”。据《礼记·王制》载,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可见,所谓“太牢”是古代最丰盛的祭祀,是祭祀中最高的礼节,所献牺牲也是最全的。狍也是古代祭拜太阳神的牺牲品。比如,殷墟卜辞中有“奈于东母系三犬三”的说法。

其他物品主要包括:酒、血、人的心脏甚至活人生命等。我国云南永宁纳西族人祭拜太阳时用甜酒。根据《旧唐书·吐蕃传》卷一九六及一四六(上)等记载,古代藏族人用牛、羊、犬、驴、猕猴等动物的血祭祀太阳神。古老的印第安部落有每年向日神献祭一个年轻健美的俘虏心脏的习俗。这实际上也是活人祭日。不过,南美印加人主要用年轻美貌的少女祭献太阳神。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有用女人作牺牲的例子。比如,《九歌》中的“贤姱”,就是指作牺牲的女子。

祭拜太阳神的方位一般是东西两个方向,其中以东向为主,但也有南向的时候。这与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有关。坐北朝南是我国封建王朝的皇帝政治统治的方位,所以祭拜太阳,便与这种方位统一起来。

通过对太阳神祭拜的考察,我们确信,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文明发源地一样,曾经存在过太阳神崇拜的原初宗教信仰。而且,这种太阳神信仰是与父权制度的建立,以及后来的封建王权专制制度的强化有着密切的。

三、太阳崇拜的终结

古代中国的确曾经存在过太阳神的崇拜和信仰,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不过,与其他文明发源地的太阳崇拜相比,我国古代的太阳崇拜自有其特殊之处。这种特殊性在于中国古代的太阳神崇拜源自于生殖崇拜,最后又消失于祖先崇拜的祭祀之中。太阳代表光明和善,这一点中国古代的太阳神话与其他文明区域的太阳神话一样,但中国古代太阳神话里善恶的对立更为强烈。中国古代太阳神崇拜的最大特点是射日神话。对于射曰神话的寓意,学者意见不统一,有学者甚至以此为中国古代没有太阳崇拜的理由。笔者认为,射日神话虽然没有世界性意义,但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还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证实了中国古代存在太阳神话,而且意味着盛行的太阳崇拜的最后终结,甚至远古神话历史的结束。射日神话的存在,不仅不能证明中国不存在太阳神崇拜,反而证明中国古代的太阳神话有着不同于其他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太阳神话的独特之处。

(一)日神崇拜的特点

就人类文明史的历程而言,太阳神信仰属于自然神崇拜,它是朴素的原始信仰。但是,中国古代的太阳神崇拜却源自于生殖崇拜,即使是作为自然崇拜的太阳神信仰,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浓郁的生殖崇拜的意味。这是中国古代太阳崇拜的最大特点。

太阳神同时又具有始祖神的神格,这是中国古代太阳神话与生殖崇拜的特殊形式——祖先崇拜——相互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太阳被赋予创世者的功绩,或者被誉为某个王朝的始祖。比如,中国古文献中所载的伏羲、羲和、帝俊、太昊、少昊、黄帝、炎帝、颛顼等帝王,可以说都是上古时代的太阳神。所谓“泰一”、“太一”、甚至秦皇等等都与太阳神有关。被称为“一足”的夔,也被视为商朝的始祖神,据中外学者们研究认为,也是太阳神的变形。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周代之前漫长的中国远古历史时期,曾经存在过独立一元的太阳神信仰,而伏羲、黄帝作为太阳神,成为诸神中的最高神。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称“天子”,这“天”并不是天空之天,也不是天神之天,实际上就是太阳神。所以,所谓“天子”也就是太阳的后代。这一点,与埃及的法老、日本的天皇、古代印度尼西亚的王以及印加帝王自视为太阳的子孙的观念,如出一辙。

但是,中国古代太阳神却常常以动物的形象出现,当然,这并非中国古代太阳神崇拜独有的现象。古埃及的太阳神崇拜也有类似的地方。比如,古埃及太阳城赫利奥波里斯的太阳神拉是鹰的形象,古代埃及人确信,太阳神就像雄鹰。不过,埃及《金字塔铭文》却记载太阳神是一头金色的牛犊。而古埃及文明中心底比斯的太阳神阿蒙,却是尼罗鹅或绵羊。另夕卜,占埃及太阳还有鳄鱼、巨蟒或蛇、鹅、猫、牛、公羊等不同的动物。对于古代埃及太阳神为什么会以动物的形象出现,却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远古中国太阳神的动物形象基本可以归结为鸟和兽两大类。第一类是鸟。如前所述,太阳与鸟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符号。这些形象,在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大量发现。古代文献和各类文饰图画中,远古的太阳神又被表现为三足乌。可以说,对鸟的崇拜就是太阳神崇拜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这也许与埃及人将太阳神视为雄鹰的意味是一样的。中国以凤凰表现太阳神,这凤凰实际上就是鸟的神化与变形。而殷人崇拜玄鸟,实际上是太阳崇拜的遗存。

第二类是兽。表现太阳神的兽的形象,主要是龙、蛇、鳄等。比如,伏羲就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的。他与人类之母女娲神的交尾形象,是汉代画像表现的重要母题,也是太阳神格与始祖神格交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这两类动物之间具有共同的性质。如果,仅从这两类动物本身思考,的确无法理解太阳神为什么会与其建立联系。但是,如果结合人类的生殖崇拜的文化传统理解,这两种形象就与太阳有了自然而形象的联系。如前所述,无论是鸟,还是蛇(龙)都与男性生殖崇拜密切相关。可以说,太阳神崇拜是生殖崇拜与自然崇拜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生殖崇拜由母性,经双性,最终转化为男性专一形象的结果。太阳神崇拜的出现,是原始生殖崇拜的终结,也是祖先崇拜的开始。

太阳神崇拜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且最终取代人自身的生殖崇拜而成为一元大神的崇拜,这与产生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太阳崇拜的发生和发展区域,都是农业文明最早出现和发展的区域。古代尼罗河流域如此,古代黄河流域更是如此。这就说明,古代太阳崇拜与古代的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农业的发展,需要天文历法的进步,而观测太阳是天文历法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定居的农耕文明,生活在这种方式下的民族,必须以太阳为参照物,以确定他们的起居与生活节奏。因此,太阳的运行规律自然成为农业文明方式下的民族的主宰。白昼与黑夜,一年四季的变化,决定着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先民的时空观念。而这些最终决定了他们形成一种传统,一种记事、记时与观测天气、天象相结合的传统。可以说,对太阳的观测是从对太阳神的崇拜开始的。比如,距今6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创造了最初的太阳历;同样,农业文明及历法的关系也表现在远古中国的太阳神信仰和神话传说中。比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可见,太阳神在远古中国民间是生活节奏的决定者,也是远古原始历法的司掌者。农业文明需要太阳历法,而进行天文观测及历法制定又需要相当水平的科学知识,完成这一任务的人绝不可能是普通先民,只能是具有一定社会权力和地位的部落首领或具有相当权威的部落成员,因为历法事务是部族最高权力。这也就是太阳神与部落首领,进而与祖先神相互整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的太阳神崇拜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衰落的过程。这种过程大致可以从两个层面分析:

第一,从时间的发展顺序上看,中国古代太阳神信仰经历了一个由多神到一神,即由多个太阳神到一个太阳神的发展过程。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帝王往往将远古太阳神与自身形象杂糅在一起,并且与自己的祖先建立血缘上的联系,为自己的氏族寻找一个久远的血脉依据,成为自己统治诸氏族的意识形态的辩护。这种历史化的思维方法,最终将太阳神崇拜送人历史的坟墓。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太阳神话消逝过早、缺乏系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各类史料中,几乎无法确认其记载是纯粹的神话构思,还是现实生活背景的写实,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故事,还是纯粹的民间传说。虽然《楚辞》《淮南子》《尚书》等古代文献都记载了太阳神的内容,但是却缺乏有系统的记述。我们知道殷商时代有着发达的太阳崇拜,但是限于资料,至今我们无法了解商之前的夏朝是否也信仰太阳神。然而,秦朝建立大一统的帝国之后,正式的太阳神信仰起码在形式上消失了。

第二,从发展层次上看,中国古代太阳神信仰经历了从自然力的崇拜,到精神象征力的崇拜的过程。当然,最终发展到一神的、精神或伦理的象征意义的阶段,太阳神崇拜也就衰落了。虽然,中国古代的太阳神信仰没有一个完整而分明的理性发展层次,而且中国古史中大量有关太阳神的材料又缺乏系统性,但是,仔细分析起来,这些极为零散而无序的材料之间,是可以理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理路的。

中国古代太阳神崇拜,最初的源头是男性生殖崇拜。从男根的象征到鸟的形象,从鸟到鸟与太阳的结合,这是生殖崇拜与自然崇拜的融合。走向一元神之后,太阳神的自然力与物质形象逐渐消失,开始向抽象化和纯粹精神意义的方向发展。然而,这时候的太阳神已经与祖先神和上天的概念结合在一起。传统悠久的祭天仪式,民间普遍存在的祭祀祖先的家族活动,这些虽然已经看不到物质形态存在着的太阳崇拜,但是源自于生殖崇拜的太阳信仰,又与对祖先信仰和本原追求的心理定势结合在一起,最终融合在中国哲学最基本的范畴“天”、“道”之中,成为主宰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和文化心理的重要力量。

正是这种源于生殖,归于祖先的发展脉络,使中国古代的太阳神话,以及一切与生殖有关系的神话都消融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无论是女娲神话,还是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神话,以及伏羲的太阳神格,都无法在叠加与重合的历史描述之中消失。神话中的神,都被降为人间氏族的祖先,尤其是帝王世系表中的始祖。神话也就由此被改造为历史了。

(二)一日与多日观念

太阳神话与日神崇拜,都是与男权社会、国家的建立密切相关的,所以太阳崇拜自然会成为王权的象征,国王总是将自己的形象与太阳神联系起来,一般情况是将太阳神填补在自己祖先谱系的始祖地位上。这正是太阳神崇拜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原因。中国古代社会的皇帝们,都自称是“天子”,这是皇帝们自视为太阳之子的真实写照。我国古代封建皇室及官府大堂正中都有太阳从大海中升起的背景;皇帝的龙袍上,皇帝的龙座上,也都绘有太阳的图饰;皇帝又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视为天下的中心,皇帝的金銮殿上总会装饰着龙衔太阳的图案。这些都是太阳崇拜的政治化形态的表现。

孟子援引孔子的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这在远古中国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只有一个太阳的传统观念反映了政治上要求统一的愿望,更是封建制度强化集权的政治要求的意识形态表达,是太阳神崇拜的政治意义的典型形态。

同类推荐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浩然孟子

    浩然孟子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

    本书精选了泰戈尔、卢梭的关于人生哲理的论述:有“人生的意义”、“追求幸福”、“生命的完美”、“文明的衍生”、“生存的孤独”、“万物的根源”等。
热门推荐
  • 火影十厘米

    火影十厘米

    卷一:我爱罗~失去守鹤的我爱罗与天然呆田梨的日常,平淡带点小温馨卷二:旗木卡卡西~任务中一个意外而穿越的卡卡西与腹黑面瘫妹子的斗智斗勇,只是,属于忠犬治愈系~卷三:迪达拉~与佐助的对决中,自爆后穿越,好像这个穿越法最悲剧啊,与天生吐槽党的生活,嘛,果然会卖萌的孩纸最可爱了!或许本文没有佐助,没有鸣人,但,平淡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不是吗?或许平静,也是一种和谐。
  • 逆天行道:斗神将

    逆天行道:斗神将

    不知多久以前……广阔的大地上,无数形态各异的生物忘我的厮杀著,残肢与鲜血在天空中飞舞,大地早已变成了红黑色的泥浆,那是流淌下的鲜血与泥土混合,然後被无数人来回践踏才形成的死亡之地。作者:狗狗执政官
  •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文学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描摹,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艺术表现和思考,是一个民族的心灵之窗。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产品的一座宝库,她时贯古今,地连八方,浩如烟海,璀灿辉煌;在这里不是珍藏着一颗珍珠,而是各民族珍珠美玉的荟萃,踏入这座殿堂,你的面前会出现无数个新的领域,你可以从此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等也会透过纸缝,活跃在你的面前。文学作品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教育。文学也是人学,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作品,总是或多或少地阐述人生的道理,有的甚至有着深刻的见解,虽处异国异地,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启迪,爱到教育。·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异世龙魂

    异世龙魂

    陆明龙说:“问鼎昆仑,谁与争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话落,红狮摇晃大脑袋,一个水系——水柱,从口中喷射而出,直喷射陆明龙的脸上。陆明龙意外穿越异界,为了完成敖帝给他的任务,与天魔生死较量。他巧夺天书,失意后的他是否能成功打败天魔拯救三界?又是否能回到属于自己的家?他能做到吗?
  • 青灯鬼卷

    青灯鬼卷

    一张画着鬼灯的野兽皮子包含了多少秘密?一件件诡异的事情背后又有多少隐情?幽深的墓道,墓中的黑影。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鬼神之事,还是处心积虑……有的时候就算是你亲眼看见的,也不一定是真实!
  • 北夜歌

    北夜歌

    用七个夜晚换一生的眷念,你怕吗?我不怕。从困兽之野的战场上醒来,我便遗失了过去的记忆,我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也记不起我是谁,但杼墨告诉我,他会带我去世界的尽头,找到被我遗忘的曾经。于是我跟着他,走上一条不知终点的路。路上有暮沧渊,路上有枯荣树,路上有黑色的舜华,路上有成群的往生蝶。一棵树,叫重难树,树上结着一种果,叫生生果。传说它凝结着众生的记忆。我吃下四颗果子,看见了属于他们的执念和羁绊……一枕黄粱,浮生一叹。有人选择铭记,有人选择遗忘。铭记或遗忘,其实都不重要,一切终究会成云烟,消散在洪荒世界里,变成野火燃剩的灰烬。寂雨凉风,岚云绣景。霏霏烟雨下盛开的彼岸花和曼陀罗。都是寂寞的影子。
  • 我们就这样

    我们就这样

    90后的宣言:你有你的“小时代”,我说——我们就这样!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子,苏娇娇,看起来特别像男生,从外表你根本就看不出来她是男是女;安然,非常依赖沈嘉。沈嘉家里很有钱,性格用杜若妍的话来形容就是“慈禧太后”,和安然很要好,而且成绩也很好。杜若妍,嘴巴有一些些坏。她们四个之前是非常非常要好的,但后来……就不像以前那样了。沈嘉的家里破产了,生活过得异常艰难;苏娇娇转学了,而杜若妍更是抛弃了以前这个圈子变得不认识她们而进入了新的圈子……
  • 永嘉郡记

    永嘉郡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限之随想

    无限之随想

    无限恐怖的故事已然结束,未来又将演绎出怎样绚烂的乐章。蓦然回首,留下了几多怅惘。主神空间,这个一切的起始之地,悄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又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