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2800000034

第34章 太阳神话(5)

从远古中国太阳神崇拜的发展历程来看,太阳神崇拜有一个从政治演化向历史化发展的轨迹。历史发展至周代,太阳神话最终走向衰落。经过诸子百家的争鸣,理性主义逐渐占据上风,当儒家思想取得独尊地位之后,太阳神崇拜最终被宗法、祖先信仰所取代。

在中国古代社会,太阳不仅有政治意义,而且还兼具公道、正义和诚实等伦理寓意,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所提倡和颂扬的道德规范。这些包含在远古中国太阳神信仰中的伦理因素和思想精髓,逐渐都演变为后世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思想。远古中国的太阳神们,都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比如,《周易》中称赞伏羲“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根本上设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先天源头;在《吕氏春秋·尊师》中,记载了作为太阳神的黄帝向尧虚心求教的事迹,这种谦逊的品德经孔子的发扬光大之后,融进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中;在《管子·五行》中记载了黄帝的“神明政治”,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国语·郑语》说祝融:“光昭四海……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意在称赞太阳神的昭示光明、维护正义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来世的观念也与太阳神崇拜密切相关。比如,《淮南子·览冥训》中讲述的羿请不死之药的故事,就是太阳神崇拜与生死观点相互关联的证据。而夸父追日的神话,则体现了我国远古先民对来世和死后归宿的思考。所谓“黄帝生阴阳”和“黄帝四面”等说法,不过是古代先民对作为造物主的太阳的理解,也是对太阳升降的循环往复、照临四方的运行不息等规律的理解,这构成了古代先民朴素的时空观。这一观念后来发展为灵魂不灭的意识,集中体现为对祖先的崇拜,构成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的太阳神崇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日观念,其表现见诸古籍文献之中。比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载:

汤谷上有扶未,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自然的太阳本来只有一个,何以会一日方至,另一日方出呢?是为后羿射日做铺垫,还是别有其他含义呢?《楚辞》中的《离骚》和《天问》以及早已佚散的《归藏》都有十日或后羿射日的记载,可见多日观念的历史在中国是很久远的。另外,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太阳神话中,也存在这种多曰观点,并且始终贯穿于各民族的文明进化历程中。比如,上古时期的“东夷族及齐地”以及后来的满族、水族、毛南族中,均有十日之说,而布依族、侗族、壮族、瑶族、苗族、土家族等则有十二个太阳的神话,有九日传说的民族更多。

一般而言,多日观念大多产生于北半球的南方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就是说,多日观念的形成与气候和地理环境密切相联。气候干旱、炎热的地区易于产生多日观念。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有人将射日神话与抗旱联系在一起。

然而,并非所有处于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民族都会形成多日观念和射日传说,而且我国北方温带甚至寒冷地区如东北、西北也出现过多日观念。这样一来,用炎热、干旱解释多日观念的产生,用抗旱来解释射日神话就说不通了。

中国多日观念存在于众多少数民族之中,也并非产生于某一固定时代,这说明多日观念的形成并非偶然。它完全是远古及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民族融合和文化传播的结果。比如,东夷地区的多日观念或射日传说自然会对其周边地区产生影响;楚文化区域的多日观念也会在南方各地区广泛传播。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长期的民族大融合使得源自不同民族和区域的神话逐渐形成民族共同的神话体系,其中多日神话几乎成为我国各民族共同的神话内容。

当然,世界其他一些民族也有多日观念,而且都以神话和民间传说为基础。比如,印第安黑足族神话中的多日之说。墨西哥人也有五个太阳的神话,而中亚阿姆河流域的奈内族有三日之说。这说明,射日神话与太阳神话并不矛盾,因为射日神话是以多日神话为基本前提的。正是在多日观念的基础上,中国远古先民在射日神话中寄寓了深刻的含义。

《山海经》里面仅有多日神话,却没有射日神话。这说明,多日神话的产生早于射日神话。而且,多日概念首先形成于一两个主要而强大的部落,因此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见,最初的多日观念,是后来的射日神话的原型和母题。

多日观念形成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远古先民的思维和认识能力比较简单,但却更具有形象化和拟人化的能力。这正是神话产生的思维方式。远古先民将万物都视为与人自身一样的有生命的存在。虽然天上只能见到一个太阳,但是对他们而言,晚上从西方落下去的太阳和清晨从东方升起的太阳是一个太阳,反而不好理解。他们无论如何难以想象,太阳是怎么从西方又跑到东方来的。如果告诉他们,有无数个太阳在大地之下排队轮流升起,这种解释对远古先人来说,更容易理解。所以,如果天气过于炎热,他们就会用“十日并出”来解释,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本来就有无数个太阳在等待着升起,一时间许多太阳同时升起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之处。所以说,天空只有一个太阳的自然现象,与多日观念和十日并出的神话传说并不矛盾。也许正是由于持续的炎热和干旱,才使远古先民产生这样的认识,这是以为几个太阳轮番上阵照射的结果。因此,赤道附近、沙漠和炎热的内陆戈壁地区,那炎热的正午时分,正是导致多日观念的缘由。在赤道一带的民族会有用巫术控制太阳的习俗,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如果太阳过分炎热,太阳神崇拜就会走向反面,太阳神就会演化为恶魔的形象,成为人们所痛恨的恶神。比如,台湾地区的射日神话,就有为人类除害,为被太阳晒死的儿子报仇的动机。

(三)射日神话的寓意

对于射日神话的寓意,早在古代就有一定的认识,近世热烈的讨论出现过两次,一是20世纪上半叶,二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传统的观点不外两种,一种说法是农业上的抗旱需要,另外一种说法则是预示着政治上的统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学者提出了新的见解。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太阳神话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射曰神话意义并不大,因为这种射日神话只存在于我国。然而,笔者认为,虽然这一神话没有世界性的意义,似乎无法展开比较性的研究,但是,射日神话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意义还是显而易见的。

人们往往会根据所谓“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民无所食”的传说做出这样的结论:射日神话的产生是因为抗旱的需要。由于酷热难耐,甚至炎热而致人于死地,就很自然地形成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反抗,从而奋起射杀多余而又害人的太阳。在农业文明比较发展的地区,定居而又靠天吃饭的农耕部落,最重要的任务除了抗洪就是抗旱。远古先民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与大自然进行斗争,这些生产和生活实践,成为形成他们直观感受和神话思维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持射日是为了抗旱这种观点的人是比较多的。这种人类学派的观点,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

张光直先生就是这样理解射日神话的。他认为,射日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古代英雄超凡的行为,救民于“焦禾稼”、“民无所食”的灾难之中的英雄业绩。比如,赫哲人的射日传说中,就有人们被三个并出的太阳活活晒死的可怕情景。所以将射日理解为救世行为是顺理成章的。这种人类学的观点似乎是有根据的。比如,刘城淮认为:“射日神话之花是开放于父系氏族社会,即原始农业社会的后期的”,射日神话主要表现的是“人们抗击旱灾的斗争。”冯天瑜先生也持这种观点,认为射日是“解除干旱和酷热的一种努力。”虽然,这种观点完全从生存意识出发解释神话的产生,有失于简单和表象化的问题,但是,因为射日神话形成于文明程度较低的远古时代和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射日神话不可否认地包含了某些与这个时代的人类意识相一致的内容。因此,人类学派的观点不但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道理的。

由于不满意于对射日神话的表面理解,许多学者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对射日神话进行了重新解释。最早从这个角度提出解释的学者,应首属明清之交的王夫之,他从文明演化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解释射日神话的含义,认为羿射九日实际上是部落统一或政治兼并斗争的曲折反映。这一观点对后世的神话研究影响很大。也就是说,随着人们对神话的社会属性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后羿射日神话所蕴含的社会寓意的解释,超出了抗旱生存需要,其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逐渐被揭示。

当代学者何新大胆地提出,后羿射日表现的是一场历法改革的斗争。他认为,上古时代实行的是一年划分为十个“太阳月”的历法,但由于这种历法极不准确,导致了时间和季节的混乱,于是尧便命羿射日。这一观点虽然新颖而且大胆,但是因为论据不足,遭到不少学者的怀疑,被认为这是一种过于武断的解释。

还有学者还认为,射日神话的原始含义是幼子继承制。这种观点认为,大多数父权制社会组织之中不仅实行长子继承制,也存在着末子继承制c长子的专横一旦激起幼子的不满,于是幼子作为十个小日神中的一个杀掉其他九个首领,最后只留自己这个太阳。这一观点虽然新颖,但是将射曰神话的寓意复杂化了。

还有学者认为,射日神话象征着家庭制度的演化。原始社会后期,人们习惯了大家庭制度,对纷纷出现的小家庭不满,认为这是大逆不道,多日并出正是这种行为的曲折表示。因此,尧命羿射杀了九个太阳。这种观点,虽然也同样新颖,但是因其太富于想象而超出了神话学研究的范畴。

也有学者认为,射日神话表现的是人类抗争大自然的主题,而羿就是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的化身。甚至认为,羿的故事表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对人类自我力量的肯定,表现了人定胜天的精神。这样的观点,似乎对射日神话的社会意义过于夸大了。

笔者认为,以上对射日神话的解释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忽略了太阳的基本神格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转化对象,本身具有祖先神的意义。政治上的统一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这统一与最高统治者必须有意识形态的辩护。历代统治者都有权力为自己的统治编造合理性的根据。为此他们不惜篡改历史,编造不存在的历史,将一些本来是太阳神的神话人物,改造成自己的祖先。统一的帝国自然只能有一个源头。而十日并出,是血脉混乱,头绪繁乱的表现。所以要正本清源,就需要建立一个自伏羲到其自身家族正统历史的嫡传血脉。笔者认为,射日神话正是现实社会宗法制度的神话反映,也是中国古代神话表现出来的,追溯本源的哲学性的思考。这一点,与兄妹成婚神话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最终的源头只能有一个。追根溯源是古代神话最重要的母题。

笔者认为,射日神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终结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是儒家历史化处理神话的滥觞。“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褅、郊、社,尊无二上”,这既是源头的确认,更是专制的建立。射日神话表达了大一统帝闰的意识形态,这个帝国只能有一个最高统治者,这个统治者的血统一定是高贵的。射日之后,伏羲才可能成为整个帝王世系的第一位,即三皇之首。或者说,伏羲正是射日之后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

总之,射日神话中所射下的不仅仅是九个太阳,而且是中国古代神话思维进一步发展和系统化的可能。这的确是人的力量在增长的表现,但不是征服自然的斗争,而是中断自然崇拜,进一步确立父权社会帝王统治权力的斗争,是宗法制最终建立的神话反映。

同类推荐
  •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重要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虽然西风东渐,西方思想成了主流,但老子的许多思维方式仍深深埋藏在中国人生命的底层。西方文明科技带来的繁花盛世,却相对使现代人的心灵更形枯竭,不知所为何来?这样的反应都因缺乏生命指引,瞬时迷失自我。《老子的生命智慧》以现代语言、贴近现代人的经验说解《老子》,浅显易懂,却蕴含至理,直探人心底层,追索生命的智慧,让老子这门探究生命底蕴的生命哲学能够帮助现代人走出心灵的桎梏,生命得以开展,寻求更豁然大度的天空。书中收录《老子》八十一篇全文,让我们藉此机会从头认识老子这位大师,在字里行间有自己的领悟。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生物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分别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这就是地球文明循环说。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性毁灭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抹掉了一切痕迹。我们现在迷惑不解的许多遗址、遗物,只不过是有幸保存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残存物而已。即使是现代文明,也是几经毁灭性的劫难,当代人类也只是那些幸存者的后裔而已!
  • 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事实与价值认同是每个生命体思想理念与行为发生的前提,所不同的是思想理念产生是以事实理性为基准,而行为的发生却是以价值性为前提的。
热门推荐
  • 灵冰遮天

    灵冰遮天

    阴谋家族衰败励志成才坚决成性最终成魔心性未泯找回本心寻找已故人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豪门圈宠:恶魔老公太凶猛

    豪门圈宠:恶魔老公太凶猛

    各位追书的亲们,这本书因为书名的原因已经停更,大家可以在搜索栏中搜索作者名“深情龙卷风”,名下最新作品《黑色豪门:撒旦老公太凶猛》即为本书,嘻嘻。
  • 六道神帝

    六道神帝

    大千世界,诸侯争霸,豪杰并起,谁与争锋?!少年风尘,出自沧海,为求寻得亲生母,战天战地又何妨?!为求博其红颜笑,戏得诸侯又怎样?为驾血歌于手掌,险坠魔道又如何?!六道之间,唯吾神帝,傲世天下!!
  • 偏偏爱上你

    偏偏爱上你

    红书:偏偏爱上你。还是无法抑制地会去思念你……想起那一年,樱花落满阡陌,就像缤纷的大雪。有时也会想,人化作齑粉,什么样?我开始和身边有交集的朋友说我们的故事,他们会听得泪流满面,唏嘘不已。而我,我只希望,记住我的人,都能记住你。这样就很美好了……
  • 日本为什么失落

    日本为什么失落

    近现代日本的崛起举世无匹,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有直达世界巅峰之势。但其后日本迅速失色,失落了一个又一个十年,几成标准的美国小弟。优劣同源,成败同因,日本的惊世成就,与其相对失落,根因都在于原始斗争本能主导下的日本幽灵文化。日本幽灵体用二分,以本能特质的斗士精神为体,以意识自觉的舶来文化为用。体用二分使得日本人能够轻松取用舶来文化,从而在跃迁时代会有超级优秀的表现。但体用二分却也丢失了舶来文化的生命活性,使日本人所得终究有限,无法登顶。且斗士精神具有紧张特质,无法持久,跃迁时代过后日本人就会趋于平庸。另外斗士激情还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灵活性要求,诸种因素的结合导致日本的失落。面向未来,随着人类养生所需得到基本保障,生活情感开始浸蚀日本精神,日本精神已是希望不再,相反,中华生活精神的春天却正在到来。在中日竞争中,日本已成必败之势。但日本精神的垂死挣扎,有可能导致人类毁灭。
  • 华夏海贼王

    华夏海贼王

    腾龙海贼团船长:陈浩。称号:神秘的修士,悬赏金:八亿三千万副船长:孙悟空,称号:石猴,悬赏金:六亿四千万厨师:庖丁,称号:胖厨,悬赏金:四亿八千万射手:后羿,称号:神射手,悬赏金:五亿三千万未完待续,当华夏文明碰上了海贼文明,会蹭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当陈浩的四皇基地圆明园出现在海贼世界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光景呢?看陈浩如何带领着华夏的文明在海贼王的世界中创出自己的一片天!撒旦管家神作(华夏海贼王)等着您的吐槽!
  • 乱世佳偶

    乱世佳偶

    兜兜转转,最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还是他,的确是很让人抓狂的婚配,先王的娇宠公主和亲手扼杀前皇室的大将。所谓的幸福,可能就是深恨痛爱过后,他放弃了江山荣华,向她展开了温暖的双臂,同样的,她也放弃了使命和仇恨,飞快地投入到他的怀抱中。
  • 无效婚约:前妻要改嫁

    无效婚约:前妻要改嫁

    婚后两年,老公每月例行公事,回家陪她一晚,却在次日无情的逼她吃下避孕药。她爱了他整整十年,坐着一个名不副实的陆太太身份,亲眼看着他和别的女人在面前如胶似漆。心灰意冷,忍无可忍,她丢下一份离婚协议。他暴怒,却不肯放手,“苏牧婉,想离婚,先给我生一个儿子再说!”
  • 渡过印象

    渡过印象

    一个摄影师在云南寻找,素材时途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