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再温驯的宠物,也绝不要让它与宝宝单独相处。
抱宝宝时,手里不要拿剪子、刀子、针之类的物品;绝不可猛烈摇晃宝宝,或是将他抛到空中再接住。
宝宝身上或是他的玩具、使用的物品等,都不要系上任何绳子或链子。衣服上的收缩绳、腰带,都应打个结以防止被拉出来。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婴儿床千万别离电话线、窗帘的拉绳太近。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导致意外。
绝不可以把宝宝放在离床沿很近的地方,或毫无遮蔽保护的窗口附近。
外出时,要让宝宝坐在汽车安全坐椅上,父母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切忌将宝宝单独留在车内。
新手妈咪最常见的问题
脐炎、脐茸
症状表现:
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臭味或脐带表面发红,甚至发热时,可能已发生脐炎。脐带脱落后,脐部不干燥,呈粉红色,有绿豆大小的新生物,犹如葡萄串,表面常有渗液,甚至有脓液,这是脐茸。
预防和护理举措:
脐带未脱落前,要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每天可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并轻轻擦去分泌物。每天1~2次即可,不必包裹纱布,不要用胶布粘上,这样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脐炎乃至脐茸。一旦出现脐炎和脐茸病症,应尽快请医生诊治,不可在家盲目给宝宝治疗。
新生儿发热
症状表现:
新生儿体温超过正常,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
预防和护理举措:
新生儿发热,不可随意用退热药,若体温不超过38℃,无需服药;若属脱水热,可多喂温开水。当体温超过39℃,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办法辅助治疗。若小儿发热且伴有嗜睡、惊厥等症状,或发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0~1个月
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
新生的宝宝究竟什么样
即将成为父母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想象过自己即将出生的宝宝究竟是男是女?长得是什么样?像自己还是像对方?
其实,刚出生下的宝宝就是一个小毛孩:一颗约占了身长近1/3的脑袋瓜;细小的腿;麻秆似的小胳膊;鼓起的肚子和一张被羊水浸泡的小脸。新生儿的头发也许茂盛,也许是个小光头;发质有的平滑顺贴,有的却是天生的扎扎毛。你还可以看得到宝宝头皮下密布的血管,以及天灵盖上方中央,有随着脉搏跳动的前囟门。新生儿出生时承受到来自母体的压力是巨大和难以想象的。正因为如此,宝宝的眼睛可能充血,或是浮肿得睁不开;鼻子扁平,两颊可能不对称,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新生儿的皮肤非常薄,皮肤底下藏着的血管使皮肤泛着一种粉红色。皮肤上或许还黏着尚未脱落完全的胎脂,另外,还可能附带胎记。母体激素有可能使许多新生儿的乳头肿胀,甚至流出乳汁;有些女婴阴道还会排出一些分泌物。
这些属于新生儿的外貌特征,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会逐渐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宝宝即将度过新生儿期的时候,父母就会看到心中向往已久的小天使了。
新生的宝宝都有哪些运动反射
年轻的父母们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尽管你的宝宝还处于新生儿期,但当你身体的某一部分刚一接触宝宝的手心时,他的小手就会抓过来,并且抓得死死的。平时,宝宝的小手也是攥着拳头。这就是新生儿的握持反射。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新生儿期宝宝的运动功能发育尚不健全,因此宝宝的运动几乎仅仅是一种反射活动。但这种握持反射几周内就会消失。
吸吮反射,使宝宝可以找到食物的来源。饿的时候,宝宝就会移动头部,当任何物体接近宝宝嘴角时,他都会将头转过来张开嘴,认为是妈妈的乳房。
父母应该怎样抓住时机和宝宝交流
新生儿的听力很敏锐,尤其对父母的声音更敏感。这是因为当宝宝还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他就熟悉了父母的声音,因此,宝宝会立即对父母快乐的声音做出反应,并表现出极度兴奋的样子:有时是双手双脚进行舞动,有时头来回扭动,甚至眼睛追随着你,嘴巴还一张一合。
年轻的父母们千万不要错过和宝宝交流的机会,宝宝一出生,就要开始和宝宝说话,为宝宝唱歌,不要怕他听不懂。当你用抚慰的语气和宝宝讲话时,宝宝会变得很安静;如果你说话的声音很大,宝宝会很惊恐。当宝宝受到惊吓的时候,会伸展开他的手臂、五指和腿做拥抱状来保护自己。因此,千万不要大声对宝宝说话,要表情柔和、慢声细语。在与宝宝说话的时候,眼睛尽量看着宝宝,不但要用语言,更要用心灵与宝宝交流。
新生儿能看到多远的物品
刚出生的宝宝眼睛一般是闭着的,但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睁开还浮肿的双眼,新奇地看着眼前的世界。父母不要以为新生儿什么也看不见,而忽视与宝宝眼睛的交流,其实,新生儿期的宝宝能够清楚地看到20~25厘米范围内的物体,会通过移动目光和转动头来回应你的声音。
因此,每当父母和宝宝说话时,要与宝宝保持这样的距离,以使宝宝能清楚地看到你。时间一长,父母就会发现,每当你出现在宝宝的面前时,宝宝就会手舞足蹈地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这说明宝宝已经认出你了。
新生儿有哪些心智反应
几乎大多数人都认为,新生儿是个什么也不懂,只知吃、喝、拉、撒、睡、哭闹的小家伙。其实,新生儿是有自己的心智反应的。当宝宝把注意力集中在妈妈脸上的时候,宝宝的心跳会加快,还会突然摆动身体,嘴也会欢快地动,这是宝宝试图说话的最初表示。
新生儿会对强烈的光线和巨大轰响作出皱眉头、啼哭或停止活动等反应。闹钟响时,宝宝会注意听。宝宝被父母抱起、摇晃,或者听到亲切的话语时就会安静下来。
宝宝最敏锐的感觉器官是皮肤,哺乳时与妈妈皮肤的接触,以及洗澡和包裹时的触摸,都会使宝宝得到一种舒适的安全感,但这时脸上所出现的微笑还仅仅是一种反射。
0~1个月
身体健康成长攻略与
宝宝的成长都受哪些因素制约
首先是遗传因素。比如,父母的身材高矮对下一代的影响较大;父母的气质、性格等也会部分地遗传给下一代。
其次是营养因素。如果宝宝出生后的营养供给不足,不仅影响宝宝的体重和身高的增长,而且对宝宝智能的发育也有影响。如果宝宝营养过剩,不仅会导致肥胖,而且还会留下健康隐患。比如,宝宝缺铁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性格上的改变;缺碘可致甲状腺功能减退,造成体格发育落后及智能迟缓;严重的缺锌对智能也有影响。
第三是教育因素。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宝宝的心理发育。现代育儿理论认为,在宝宝出生后的一个小时内,宝宝和妈妈的第一次接触,对宝宝今后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情感有着重大的影响。
第四是环境因素。要充分利用日光、新鲜空气和水,对宝宝进行体格锻炼,以促进体格发育。
第五是疾病和药物因素。宝宝不仅在患某些急性疾病后体重明显减轻,而且患慢性疾病后对体重、身高也会产生影响。有些内分泌疾病可以造成身材矮小、智能落后。脑部外伤及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后可能留有后遗症而影响智能。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对宝宝的听力有一定的影响。专家解疑
如何与新生儿交流
为使开发宝宝的智力工作卓有成效,首先就是要把宝宝当成懂事的大孩子。当妈妈说话时,正在吃奶的宝宝会暂时停止吸吮,或减慢吸吮的速度。当爸爸逗宝宝时,宝宝会报以喜悦的表情,甚至微笑。这是宝宝与父母建立感情的本领。宝宝对父母及周围亲人的抚摸、拥抱和亲吻,都有积极的反应。
在对宝宝的护理中,父母无论做什么,都要边做边对宝宝讲,不但讲实际操作过程,还要讲你的感受和心得,语调轻缓,充满柔情。比如当宝宝哭了的时候,你可以把宝宝抱起来,问宝宝是不是饿了?是不是尿了?或者是哪里不舒服了?然后根据你的判断,一边喂奶、换尿布或者按摩,一边和宝宝讲你在为宝宝所做的事。就是在平常,你也要夸赞宝宝真是父母的好孩子,或用拥抱、亲吻、抚摸和对视等动作不断表示出你对宝宝的喜爱。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宝宝似乎能听懂你的话,用更加热切的动作和表情回应着你。而你所做的这一切,都能够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
可以给新生儿裹蜡烛包吗
过去人们习惯把新生儿,甚至两三个月的宝宝包在襁褓中,宝宝的胳膊、腿和身体都被裹得紧紧的,人们认为这样宝宝的腿将来才不会罗圈,而且宝宝睡得才会踏实。这样做虽然会让宝宝很安静,避免了宝宝的肢体抖动和身体颤动,但却会极大地限制宝宝运动能力的正常发育。因此,给宝宝裹蜡烛包是不可取的。应该让宝宝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增强宝宝的呼吸功能、情绪和运动能力。
如何训练新生儿抬头
由于新生儿的颈部和背部肌肉无力,因此他是无法自己抬头的。即使宝宝满月,也只是趴着的时候头可以抬起大约2.5厘米的高度,而且支撑的时间也很短,仅仅几秒钟。所以还需要父母的帮助来训练宝宝抬头。
竖抱抬头的方法:妈妈在喂宝宝吃完奶后,竖抱宝宝,让宝宝头靠在肩上。为了避免宝宝吐奶,妈妈轻拍宝宝背部,让宝宝打嗝。之后,抱稳宝宝,但不扶宝宝的头部,让宝宝的头部立直片刻,每天进行4~5次。这种训练在宝宝空腹时也可以做。
俯卧抬头的方法:在宝宝空腹时,父母任何一人坐好,或者靠在沙发上,把宝宝放在胸腹前,让宝宝自然地俯卧在那里。将宝宝的头扶至正中,两手放在头两侧。父母用手按摩宝宝的脊背部,通过话语等吸引宝宝抬头。还可以在旁边摇晃带响声的玩具,逗引宝宝转头。这样可以促进颈部肌肉的发育。
如何训练新生儿的视觉能力
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对视法:宝宝最喜欢看妈妈的脸。当妈妈注视他时,宝宝会专注地看着妈妈的脸,眼睛变得明亮,显得异常兴奋,有时甚至会手舞足蹈。这是人类最完美的情感交流,也是最基本的视觉能力训练。
玩藏猫猫法:训练时妈妈可用一条薄纱布盖住宝宝的眼睛(注意时间不能太长),然后,妈妈把脸躲到一旁,一边跟宝宝说:“妈妈在哪?”一边迅速将薄纱布从宝宝的眼睛上拿开,把脸凑近宝宝的脸说:“妈妈在这儿呢!”
迷你手电筒法:大多数宝宝不仅喜欢看父母脸孔,而且喜欢看亮光。由于新生儿的视力还比较微弱。你可以用支迷你手电筒(有点光就行,光千万不能太强)来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先将迷你手电筒摆在宝宝视线的一侧,距宝宝的面孔25~30厘米,在第1个月,宝宝会稍加凝视;到1个月大时,如果你慢慢将手电筒往旁边移动,宝宝的视线会追随你的动作,一般要等长到3个月大以后,宝宝才能完成左右180度捕捉物体的动作。
静态玩具法:当宝宝睡醒时,他会睁开眼睛到处看,这时可以为宝宝预备几幅挂图,最好是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也可以是条纹、波纹等图形。挂图要放在距宝宝眼睛20厘米处。由于新生儿对新奇的东西注视的时间比较长,对熟悉的东西注视的时间短,所以每隔3~4天应换一幅图。另外,也可以在宝宝的房间悬挂一些彩色气球、小灯笼等彩色玩具。悬挂的玩具品种可多样化,还应经常更换品种和位置,悬挂高度以20~25厘米为宜。
动态玩具法:让宝宝学习追视,宝宝喜欢左顾右盼,极少注意正前方的东西。这时父母可以慢慢拿些玩具在宝宝眼前移动,宝宝的眼睛和追视玩具的距离以15~20厘米为宜。训练追视玩具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2~3次为宜,否则会引起宝宝的视觉疲劳。
这些锻炼不但可以练左右转脸追视,还可以仰起脸练向上方的追视,甚至环形追视。这样不仅锻炼了视觉能力,而且也使宝宝的颈部得到了锻炼。
如何训练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可这样训练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音响玩具法:可供宝宝进行听觉能力训练的音响玩具很多,如各种音乐盒、摇铃、拨浪鼓和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以及能拉响的手风琴等。在宝宝醒时,父母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进行听觉训练时,要注意声音要柔和、动听,声音不要连续很长,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而不予配合。
音乐欣赏法:人的左脑是逻辑的语言脑,而右脑是感受音乐的脑组织。在宝宝学会说话之前,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不失时机地为宝宝右脑的发育增加特殊的“营养”。选择音乐的标准有三条:优美、轻柔和明快。中外古典音乐、现代轻音乐和描写儿童生活的音乐,都是训练宝宝听觉能力的好教材。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播放一首乐曲,每次5~10分钟为宜。播放时先将音量调到最小,然后逐渐增大音量,直到比正常说话的音量稍大点即可。
如何给宝宝晒太阳
晒太阳可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佝偻病。所以宝宝,尤其是冬天出生的宝宝及人工喂养、双胎或多胎的宝宝,要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