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公司想跟Vis a合作。但跟Vis a 合作,给他们带来不了丝毫的直接利益。公司的高层认为,Vis a 是全球性的支付技术公司,联接着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如果自己的公司能够跟这样的大公司合作,就能够提升自己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而且跟Vis a的人多接触,也可以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甚至有其他的收获。这个公司的领导高层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果然,在他们跟Vis a合作之后,公司的业绩大有提升。因为与Vis a合作让他们公司有了增值服务,客户觉得使用他们的产品,又多了一项方便和保证,而且Vis a能够跟这个公司合作,证明这也是一家大公司。
不管客户的理解是否正确,但这个决定的确为公司带来了好处。我们发现有些高级销售员也跟公司的高层一样,会做一些普通员工不能理解的事。比如说,有的销售经理会给客户送东西,但实际上这个客户早就没有跟这个单位合作的可能性了;还有的销售经理甚至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客户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 ?这些事,在普通员工眼里都是些吃饱了撑着的事。客户跟自己只不过是合作关系,又不是亲娘老子,干吗要为他们的事穷操心呢?
曾经有个下岗女工,迫于生计去做了销售。做销售要跑客户,但她的客户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对销售这行又不了解。没办法,她就问一个老销售员要了一份客户资料单。一般销售员都不会把客户资料单给别人,但看她着实可怜,而且这些客户又是被他判为“死刑”的客户,也就顺手给她了。下岗女工就把这点希望抓到手里,不辞辛苦地去跑客户。这天,她跑了一家建筑公司。因为天气太热,办公室的水也喝完了,员工都渴得不行。下岗女工就自掏腰包,请这些人喝水。一来二去也就熟了。但建筑的现有工程都已经定下来,下岗女工公司的产品根本就进不去。她心里虽然着急,但也没办法。一个多月后,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在路上偶遇这个女工,竟然将一个曾经是烂尾楼,但现在有资金注入可以重新开建的工程给了她。她靠这笔业务一下子赚了一百万,摆脱了贫困的生活。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运气在销售工作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明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在销售工作中的重要性。对于大客户来说,一个合作动辄涉及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金,他们看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看重合作者的品行。因为产品重复性高,这个公司能生产这个产品,别的公司也可以生产同品质的产品,客户选哪个都是选。可是人不一样,客户需要的是值得信任的人。故事中的女工一个小举动,让客户觉得这个人值得信任。刚好,烂尾楼的资金入注了,客户也乐得把这个工程交给她。在客户眼里,他看到的自然不是一个下岗的可怜女工,他看到的是一个能够自掏腰包为员工买水喝的女人。他会觉得这个女人是个实在人,值得信任。
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什么销售经理要多管客户的闲事了吧。一方面,是想让客户欠自己的情。世界上钱债易还,但人情债难还。客户欠了你的情,以后遇到点啥事,你想找他,那自然就容易说话;另一方面,是想让客户觉得你值得信任,可以做朋友。朋友的事只要力所能及,自然愿意帮一把。面对品质相差不大的产品,当然跟朋友合作更可靠。大家都知根知底的,出了问题,也好解决。这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虽然客户不一定说出来,却“认定”了你这个人。在建立了铁一样的关系之后,跟你合作不合作,就不是看产品,而是看你这个人了。只要是你的产品,即使不是同一家的,他也不会在乎。这个客户就成了你的客户脉,也将可能协助你成就更大的事业。
那怎么来操心客户那点事呢?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可循,主要还是看个人是否用心。要收集客户的资料,多与客户交流,但不能引起客户的反感。有的信息不能直接从客户那里获得,而要从客户身边的人那里获得。有一点要注意,帮助客户不能做得太刻意。有个销售员帮了客户点小忙就一天到晚念叨,让客户记他的情买他的产品。客户十分厌恶,最终跟他断了联系。没有人希望有个恩人一天到晚对自己耳提面命。所以,做了好事,要低调。你做了什么,别人是知道的。不管报恩还是报仇,都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功亏一篑。如果再做得好些,甚至要做到让客户觉得你帮他的忙,不是可以去帮助,而是“恰好”碰到了。这个效果是最好的,这样的话,客户对你的整体印象分提高了,今后谈合作就比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