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抑郁的高职学生往往对学习、交往和活动失去热情和兴趣,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由于自我估价偏低,常常自怨、自责,认为自己无能无用,愧对父母师友,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严重抑郁情绪还可能导致抑郁性神经症、肿瘤、胃溃疡、结肠炎等多种身心疾病。
某高职院校三年级一女生,其男友在与她恋爱近两年后提出分手。此后,她情绪低落,寡言少语,常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由于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所以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期末考试多门课程不及格。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她的自我否定和内疚感,终于有一天她从11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该女生因失恋的打击导致抑郁,最终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2.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表现
1)行为方面
工作提不起精神,丧失学习兴趣,反应迟钝,无精打采,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娱乐活动,对家人、朋友也感到厌烦。
2)心理方面
对自己与外界持有消极的态度,没有理想,对人冷漠。抑郁者思维迟钝,性格内向孤僻,怀疑心重,自尊心过强,有不同程度的无价值感,常有一种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和莫名的负罪感。
3)生理方面
抑郁者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睡眠或多或少。有些抑郁者能很快入睡,但醒后再也难以入睡。随着饮食和睡眠问题的出现会感到疲惫不堪,全身疼痛,甚至有身体要垮掉的感觉。
3.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
由于高职学生心理发育没有完全成熟,导致在遇到挫折时,往往难以接受,认为是不该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对自我、他人和社会进行评价时,容易片面化、极端化,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非好即坏,且多看消极面、阴暗面,因而极易陷入悲观沮丧、情绪低落的抑郁状态中。遭受重大不幸事件或灾难,如亲人亡故、罹患重病、家境贫困、负担过重,以及长期努力却不能得到回报,也是导致抑郁情绪的原因。此外,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依赖性强、易悲观,使部分高职学生陷入抑郁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4.抑郁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一般来说,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如能对其自身遭遇作恰当的分析与认识,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符合社会常规,并有一定的自信与自尊,虽有忧郁体验但无异常行为,即属于正常情绪反应。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体验的时间比较短暂,时过境迁也就消失了,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少数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就会出现抑郁性精神症,使其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责任感而不能正常学习和工作,行为偏离社会常规,甚至产生回避社会和企图自杀等极端的意念和行为。
5.缓解抑郁情绪的方法
1)积极交往,参加各种活动
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一般都过分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缺少对外界事物和他人的关心。
因此,当一个人无所事事时,便会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忧思。所以,摆脱忧郁的最好办法是让自己动起来、忙起来。①积极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职学生消除抑郁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增强交往的主动性,改变孤僻、退缩的行为方式,主动与同学微笑、致意并进行简短交谈,多关心帮助他人。②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融入到集体的愉快气氛中,同时选择几位知心朋友进行深交,在互帮互助、友爱关心中感受友谊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③参加体育运动。运动能够改善与心情息息相关的生理状态进而改善心情。
2)改善认识
当抑郁情绪较轻时,可采用以下方法改善思考问题的方式:①质疑忧思的内容是否有根据,努力朝着有建设性的积极方向思考;②刻意安排较愉快的事情以转移注意力,可以采用“移情制情”法。严重抑郁者要寻求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
3)善待自己,热爱生活
享受生活也是一种摆脱抑郁的良方,如吃顿美食、听音乐、逛街、旅游等。
4)学会幽默
幽默能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幽默是克服抑郁情绪的一剂良药。
(三)恐惧
1.恐惧的定义
恐惧是当个体面临危险或威胁时,产生的一种过度害怕的情绪反应。恐惧情绪的生理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出汗等。
2.高职学生恐惧情绪的表现
高职学生的恐惧情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交恐惧,二是就业恐惧。
1)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是指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紧张、畏惧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①赤面恐惧。例如,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异性面前害羞脸红。②面部表情恐惧。例如,面部肌肉僵硬、两眼发呆或有其他令人厌恶的表情。③视线恐惧。不敢与别人的目光对视,害怕别人会从自己的目光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除此之外,社交恐惧者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回避行为,例如,尽量坐在教室最不起眼的角落,甚至不愿到食堂吃饭等。
2)就业恐惧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企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一线高级技术人员。有些高职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缺乏明确认识,没有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所以在就业时往往不愿意面对即将成为技术工人的现实,由此产生恐惧感。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本科生、研究生大量涌入就业市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担心自己毕业立即失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因而产生恐惧感。有些高职学生由于在学校虚度光阴,没有好好学习专业技术,在面试时紧张、畏惧,不敢与别人的目光对视,答非所问,因此多次受挫、屡遭失败。
3.恐惧产生的原因
①遗传因素。据有关研究表明,大部分易产生恐惧情绪的人都是遗传性性格脆弱,天生的神经质。
②性格特征。具有恐惧情绪的高职学生往往是幼稚、胆小、害羞、依赖性强、性格内向。尤其是社交恐惧者,他们性格一般比较孤僻、敏感。
③社会家庭因素。对特殊物体的恐惧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等有关。例如,小文一看到同学转笔心里就不舒服,产生恐惧感。原来小文在读小学时,曾阻止同桌转笔,同桌不但没有听从他的劝阻,反而动手打了小文,还说他老土,不会转笔。此后,多少年过去了,只要一见到有人转笔,小文就感到恐惧。
④缺乏充分准备。例如,有的高职学生在面试之前没有做充分准备,没有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没有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不懂面试礼仪,因此在面试时感到恐惧。
4.恐惧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一般来说,恐惧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感成分,恐惧情绪反应具有自我防护、回避危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但对常人一般不害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常人反应的范围,就是一种不正常的情绪状态。恐惧对高职学生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适度的恐惧可以使学生规避风险,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过度的恐惧会使学生畏缩不前,例如,在社交和就业过程中,遭到拒绝是正常的,但因此而产生恐慌、惧怕甚至逃避,严重者发展成为恐惧症,就会影响学生的社交及就业。
5.缓解恐惧的方法
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多看一些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如《卡耐基成功学》)、礼仪修养方面的书(如《金正昆礼仪讲座》)及企业用人需要方面的书(如《成为高效能人才的七种能力和七种习惯》),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②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卑,树立自信,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缺点,而要努力发掘自己的长处,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班团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树立自信。不要给自己定位太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避免盲目攀比,树立一个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以此来激励自己,发展自己。
③采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是利用条件反射原理,在放松练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使过敏性反应逐渐减弱直至消除。
具体方法如下。
使全身肌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深度放松的程度。如让咨询者处于安静的环境中,舒服地躺在沙发上,排除一切杂念。咨询师借助于专用的音像资料或者直接用口头语言指导咨询者学习用意念和控制呼吸节律来放松全身的肌肉。放松的顺序依次为:额头的肌肉-面部的肌肉-后颈部的肌肉-胸部的肌肉-腹部的肌肉-双手手臂肌肉-大腿的肌肉-小腿的肌肉。
列出恐惧程度不同的事件。在肌肉放松的基础上,列出害怕事件的层次,由干扰程度最轻的事件到干扰程度最大的事件,共分为10个等级。例如,前面提到的小文,最轻的级别就是让其想像转动着的风扇。不同级别之间的事件不能差别太大,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对于小文的“转笔”恐惧,咨询师可使用想像系统脱敏。也就是用小文头脑中想像的情景作为刺激。
分级脱敏。按照制定好的恐惧级别表,从最小的恐惧刺激开始进行脱敏。当要求小文去想像一台转动的风扇时,小文有轻微的紧张,这时指示他运用已经学会的肌肉放松技术去进行抵抗,直到不紧张为止,那么第一级的脱敏就算完成了。这样循序渐进,刺激-放松,再刺激-再放松,逐级脱敏,直到最高一级的主观干扰刺激不再引起焦虑为止。每一次脱敏不超过三个等级,每次脱敏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然后,要求小文在现实生活中多加实践运用,例如,看见同学在转动手中的圆珠笔时,马上开始放松,努力回想自己在咨询室内的表现,鼓励自己进行对抗,这样治疗效果才能巩固。
(四)嫉妒
1.嫉妒的定义
嫉妒是指因为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焦虑、愤怒、敌意、羡慕、悲哀、失望和怨恨他人。根据嫉妒发生的速度与强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激情相联系的嫉妒,被称为“激性嫉妒”。这种嫉妒带有强烈的激情性质,来势凶猛,发展迅速,难于控制。另一种是与心境相联系的嫉妒,被称为“心境嫉妒”。该嫉妒缓慢而持续,对人体的影响不如前一种明显,但可改变人的性格。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忧心忡忡,产生孤独情绪,乃至积愤成疾。
2.高职学生嫉妒情绪的主要表现
①嫉妒别人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如对别人入党的嫉妒,对别人竞选班级干部的嫉妒。
②嫉妒别人学习上冒尖。如甲同学学习成绩名列班级第一,乙同学学习也很努力,但总是赶不上甲同学,于是产生嫉妒心理。
③嫉妒别人在某一方面的专长。如一些同学有唱歌、跳舞、书法、写作、演讲等方面的特长,自己没有,因而感到不快。
④嫉妒别人生活上的优越。如看到某同学家里经济条件好,自己就感到不舒服。
⑤嫉妒别人社交上的活跃。如某同学人缘好,有事大家都帮忙,而自己也努力去做,但是没什么效果,自己感到很难过。
⑥嫉妒别人仪表上的出众。如嫉妒某同学漂亮、身材姣好。
⑦嫉妒别人恋爱上的成功。如某同学由于长得漂亮,尽管学习成绩不突出,但很受异性青睐,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但却没有异性的追求,因此感到痛苦。
3.嫉妒产生的原因
①客观上的差距。有些高职学生在家庭条件、相貌、才华方面都很出众,他们往往容易受到众人的关注。而有些高职学生与之相比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于是出现心理失衡,嫉妒他人的家庭出身,嫉妒他人的美貌,嫉妒他人的人际关系,嫉妒他人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