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200000042

第42章 关中方言代词(5)

我们还从时彦的有关着述中找到客赣方言声调感染的例子。谢留文(1995:208~210)《客家方言的一种反复问句》指出于都方言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我42、你i42、ku42”都读作阳去调。王功平(2007:348~352)指出属于赣语大通片的湖北阳新三溪方言,其人称代词“我[o21]、你[n21]、渠[k21]、很[hn21]”读作上声调,其中“很”为第一人称兼第二人称,“很”字在阳新三溪赣语里是第一人称包括式,相当于官话的“咱、咱们”;三溪赣语单数形式在表示领属时,一是“我、你、渠、很”变作入声45,一是不变调的“我、你、渠、很”后加“个[ko33]”字。变作入声的“我、你、渠、很”有指代“一家(人)”的特殊功用,如“我[o21]还有开始割谷”是“我还没有开始收割稻谷”的意思,而“我[o45]还有开始割谷”则是“我家还没有开始收割稻谷”的意思。我们还调查到陕南柞水的湖北通山移民,其人称代词“渠(他)[kh44]”受到“[我o44]、你[n44]”的声调感染也读作上声调44。

张成材先生《中古音与青海方音字汇》(2006:3)指出青海西宁、湟中、湟源、大通、平安、互助、化隆、门源、贵德、乐都、民和、循化、同仁等处方言的“他”字读作上声,这是受到“我、你”两个上声字声调感染的结果。我们从侯精一、温端政先生主编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第270页可以看出山西晋语以及官话方言不同程度地把“他、咱”读作上声调,下面是山西有关方言点“他”与“我们、咱”的比较,限于读作上声的方言点;山西平顺、沁县、晋城、霍州、闻喜、运城、万荣、永济等处方言“他”字都读作上声调,汾阳、山阴、广灵、晋城、陵川、新绛、大同、天镇等处方言“咱”字都读作上声调。

他我们咱岚县tA324我们324忻州ta313俺a~313tsa~313代县ta22u22ts22五寨ta214v~214tsa214朔州tɑ312vuo312ts?312现在报道笔者于2010年8月在银川参加第四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讨论会时调查到的有关方言声调感染的类型。其一,承蒙渭南师范学院朱成华先生见告,其母语江西乐安赣语一二三人称代词的单数“我、你、其”均读作阴平调,其复数形式是后加“邻”字,依次为:我[uo34]我邻[uo34lin]你[ni34]你邻[ni34lin]|其[ti34]其邻[ti34lin]。其二,承蒙宁夏师范学院杨苏平先生见告,其母语宁夏隆德方言的“我、你、他”均读作上声调,复数形式后加“都”字表示:我[53]我都[?53tu]你[ni53]你都[ni53tu]他[ta53]他都[ta53tu]。其三,承蒙宁夏师范学院高顺斌先生见告,其母语宁夏固原方言的“我、你、他”均读作上声调,复数形式后加“们”字表示:我[51]我们[51m]你[i51]你们[i51m]他[ta51]他们[ta51m]。其四,承蒙延安大学孟万斌先生见告,其母语陕西商南西街中原官话方言的“我、你、他”均读作上声调,复数形式后加“们”字表示:我[uo24]我们[uo24mn]你[i24]你们[i24mn]他[ta24]他们[ta24mn]。

我们还于2010年8月调查了湖北宜昌方言的人称代词,其特点是“我、你儿、他”均读作上声调,复数形式后加“们”字表示:我[uo33]我们[uo33mn]你儿[nir33]你儿们[nir33mn]他[ta33]他们[ta33mn]。另外,宜昌方言把自己叫做“[各人ko21n21]”。

张邱林于2010年七八月份来信称,河南陕县原店镇方言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我[uo55]你[i55]他[ta55]”都读作上声55;复数形式“我、你、他”读作阴平的同时后加“都”字:我都[uo15tu]你都[i15tu]他都[ta15tu]。

我们调查到的甘肃定西方言人称代词类型跟关中等地不同,很值得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其一,“我151”为第一人称单数,“我2au51”为第一人称复数,“曹tsau35”指“咱们”。其二,“扭=iou51”是第二人称单数兼复数;“他ta31”是第三人称单数兼复数,其单复数只能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其三,定西方言人称代词的定格也读作上声调。甘肃方言人称代词的类型,离关中越远,跟关中的类型就越远,如黄大祥(2010)《民勤方言的代词》一文指出,民勤方言的人称代词有:

我[u/v442]我们[u442]/我们[v442m442]你[n442]你们[ni442]/你们[n442m442][pi53]/他[ta55]架=[pi53tia31]/架=们[pi53tia31m]/他们[ta55m]/[pia53]。民勤方言单字调为:阴平55,阳平53,上声442,去声31。

本书在定稿前夕,2010年10月18日,曹延杰兄来信告知:“你所了解的‘我、你、他、咱、俺’的读音,这里(德城即德州、武城、夏津、禹城、齐河、平原、陵县、临邑、宁津、乐陵、庆云等)都读上声;‘谁’都读阳平。”吴继章兄来信告知:“邯郸方言中‘他’读上声相关的书面材料不多,现在可以比较肯定的,‘他’读上声的有下列各县:魏县、广平、成安、永年,不读上声的有邱县和邯郸市。”

我国少数民族也有人称代词声调的感染问题,我们从戴庆厦先生(1999:9~17)《景颇语名词的类称范畴》一文可以看出景颇语的人称代词单数都是33调值:ai33(我)、na33(你)、i33(他)。

孙宏开先生(1982:241~264)《尔苏(多续)话简介》一文指出四川尔苏多续话一二三人称代词的单数、双数、复数以及主格、领格、宾格甚至反身代词的单数、双数、复数的声调,基本上都是高平调55。如下是尔苏多续话人称代词的数和格的有关语料。

单数双数复数主格领格宾格第一人称ɑ55ɑ55dzi55ɑ55r55ɑ55i55/ɑi55nɑ55(vɑ55)第二人称n55n55dzi55n55r55ni55ni55/ni55nɑ55(vɑ55)第三人称t55t55dzi55t55r55t55ti55/ti55tɑ55(vɑ55)盖兴之(2002:67~81)《堂郎话概况》指出云南堂郎话人称代词双数形式的声调是一致的:第一人称双数Nɑ13i55o31、第二人称双数n13i55o31、第三人称双数13i55o31。

另外,我们在研究时感到困惑的是,不少二手语料没有对所牵涉方言声调的描写和说明,有的连任何声调说明描写的内容都没有,有的只有调值没有调类的说明,这些都给我们深刻认识其类型造成一定障碍。方言语音研究是最基础的环节,方言词汇、语法的研究不应当缺少语音研究的内容,包括声韵调三者。有的二手语料出版或发表时校对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或者对特殊读音缺乏应有说明,致使无法引用。愚以为该罗嗦时不妨罗嗦几句,往往有好处。

关于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研究,刘纶鑫先生《江西客家方言概况》(2001:314~315)的表“6-1-5”所报导的信息可以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启示:其一,本地话以“众”字作为复数词缀,宁石话以“多人”作为复数词缀,这是一个特色。其二,客籍话、本地话、宁石话的“大家”又作“个个”,单体量词重叠式“个个”在官话里一般是“每个/每人”的意思,客家方言却指“大家”。其三,客家方言“自家”指自己,估计客家方言很普遍地把自己叫做“自家”;汉语方言以“自家”表自己,从地域上看,关中方言区大致是北限。刘先生该书314-318页指出,江西客家方言大多数地区人称代词“我、你、渠”同调,这是感染作用的结果;江西客家方言没有与普通话“咱们”相当的第一人称包括式,如果要把听说双方都包括进去,有一个“自家两个”的词语可以表达这个语义,例句如“你把东西搬到我该当这儿来,自家两个住还较好”,其中的“自家两个”就是官话区通常说的“咱们俩”,而没有对江西客家方言“咱们大家”即超过三个人的情况进行报导。我们无法推断江西客家方言对于群体性“咱们”是如何表达的。拿处于官话区南部而又处于江西客家方言北部的成都、宜宾等处方言来对比,江西客家方言有一个“自家两个”应当比成都、宜宾等处连个表示“咱们俩”的词语都没有,在语义表达时要清楚一些。其实,通常情况下,听说双方只有“咱们俩”,这可能正是江西客家方言没有“咱们大家”的主要原因。

我们还从李蓝(1999:35~38)所报道的湖南城步“青衣苗话”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可以看出湖南城步“青衣苗话”大致是一种汉语方言在当地苗族话里的变体。城步“青衣苗话”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可以罗列如下,其中“伊、他”有分工,“伊”的用法与现代闽语的“伊”基本相同,“他”主要用来指代不在说话人跟前的“伊”;很有意思的是“伊”字受“我尔”两个读32调字的感染也读作32调值,而“他”字仍然读作35调。我们认为第一人称复数形式“俺哩”的“俺”即客家话等南方方言的“亻”,其本字是“我”。

单数复数第一人称我a32俺哩ai21le44第二人称尔32尔哩32le44第三人称伊i32/他ta35伊哩i32le44/他哩ta35le44汉语方言人称代词声调的感染是河南、关中以至于许多南方方言比较的普遍现象。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许多类型学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调查基础上发掘未知的问题。

我们认为卢小群(2004:52)把桂阳欧阳海方言三身代词单复数o→oa(一)ni→nia(二)k→ka(三)解释为内部屈折可能有欠推敲,我们认为欧阳海方言人称代词复数主要元音为a可能是o/ni/k与“家”字合音所致。

李如龙先生《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第147页指出:人称代词虽然是词汇中的小类,但是十分常用,方言特色是十分鲜明的。客家话普遍地把“我”读为[ai],写为“亻”,粤西客家话就被周围说闽语和粤语的人成为“亻话”。闽东方言长乐话把“我”读为[ui]和其他闽东话的[uai]明显有别,福州人谑称长乐人为“长乐鬼”,因为用福州话说起来后置的“鬼”正是读为[ui]音。同理,“阿拉”有时也成了宁波话、上海话的代名词,“俺”则使人想起山东、河南和东北等地方言。可见,有特色的人称代词往往成为方言特征词。

第二节关中方言指示代词与汉语其他方言的比较关于汉语方言指示代词是两分还是三分甚至多分的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而三分的观点在小川环树对苏州方言指示代词的讨论文章发表以后,有许多学者予以赞同。小川先生的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广泛注意这是不争的事实。随即,就有类似的文章在相关刊物发表。从类似文章来看,我们以为大致都与近指以外的指代有关。诚如汪化云先生所言,孙立新1995年在武昌会议上的论文是认为三分的,即关中方言有近指(这、这搭)、中指(兀、兀搭)、远指(那、奈、那搭、奈搭);1997年的论文又认为远指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兀、兀搭”,第二层次“那、奈、那搭、奈搭”。孙立新在1997年文章发表以前,在所编着的关中地区有关县志里的方言志(章)里边,基本上都是三分观点。

那么,小川环树的文章发表以前,方言事实里边,指示代词的现象就存在着,为什么没有人提出诸如山东、山西、关中等方言里存在着三分的问题呢?这个问题可能提得很幼稚,但是,愚以为这是说大实话。

如果像我们在本书第三章讨论关中方言远指的层次问题时所指出的那样,远指的层次与实际语用有关。一般情况下,关中人进行交际,如果远指不分层次,一旦要表达远指,依说话人的习惯而定。我们在上文所举例句里,只有远指、近指对举的情况下,远指代词的使用,用“兀、兀搭”也可以,用“那、奈、那搭、奈搭”也可以。例如户县方言的如下句子语义相同,甲句可能是甲组居民的长期语言习惯而区别于乙组,乙组亦然。

(1)甲:这搭儿是康村,兀一搭儿是宋村。tei55ts5535ka31tsue~31,uei55ts31su55tsue~31。

乙:这搭儿是康村,那搭儿是宋村。tei55ts5535ka31tsue~31,n55ts31su55tsue~31。

(2)甲:这儿没有儿好。t51m31iu55去声调u51xau51。

乙:这儿没有那个好。t51m31iu55去声调n51k31xau51。

(3)甲:这儿这只有我俩人,儿儿有几个人呢?t31tts31iu513135lia31e~35,u31uiu51ti51k31e~35ni?

乙:这儿只有我俩人,那搭儿搭儿有几个人呢?t31tts31iu5135lia31e~35,n55t31tiu51ti51k31e~35ni?

(4)甲:你到儿做啥呢?你在这一搭儿来。ni51nu31tau5531u31tsu55sa55ni?ni51ts55tei55tl35。

乙:你到那搭儿做啥呢?你在这一搭儿来。ni51nu31tau5531n55ttsu55sa55ni?ni51ts55tei55tl35。

(5)甲:这是我的,是你的。t55s553151ti,u55s31ni51ti。

乙:这是我的,那是你的。t55s553151ti,n55s31ni51ti。

(6)甲:这个好,兀一个不好。tei51k31xau51uei51k31pu31xau51。

乙:这个好,那个不好。tei51k31xau51n51k31pu31xau51。

张维佳属于承认指示代词三分的学者,张先生(2005:459~467)指出:“从山西晋语的材料来看,指示代词有二分和三分两个和“那”对立,有的方言是“这”和“兀”对立。如果是三分系统,近指是“这”,中指是“那”,远指是“兀”。拿研究山西方言代词的学者的已有成果来看,山西跟陕西(包括关中)东西隔黄河相望,山西方言如张先生等所谓的三分系统与孙立新1997所谓的关中方言近指以外远指分两个层次的对当关系如下。

张维佳近指“这”中指“那”远指“兀”

孙立新近指“这”远指第一层次“兀”远指第二层次“那/奈”

我们还是认为,张维佳等认定的山西三分里的中指与关中远指第一层次语义相当,山西远指与关中远指第二层次语义相当。下面比较关中指示代词与周边(如山西、陕北等地)方言的异同,指示代词属于表数量的。

同类推荐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三)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三)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修建此陵园,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 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爷爷生前行为不端,害死了不少孤女寡妇,死的那天引来天雷劈尸……
  • 让学生勤于动脑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勤于动脑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政理

    政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岸花绽放之时

    彼岸花绽放之时

    宫本彼岸在四岁时就亲眼看见了母亲父亲的死亡,然而当时一脸天真的她还拉着那些杀害父母亲的凶手的袖子问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身上有那么多红色的液体。杀手一脸冷漠的甩开宫本彼岸,扬长而去。于是,当时什么都不会的宫本彼岸练了一手生存技巧。现在是23世纪,机器、技术比以前都好了很多。人心却越来越冷漠。就在宫本彼岸快饿死的时候,门主出现在她面前。沈依天、沈依亮、安晴、门主、吕氏……一切谜团在等着彼岸……(新增:《重生之彼岸花绽放之时》,原名《彼岸花绽放之时第二季》诸位期待!)
  • 死灵亡域

    死灵亡域

    再见了。让我为之拼命的女孩。悲伤不是结局。我想我可以说出我经历的一切,让人们嘲笑也好,让人歌颂也罢,后世,后生之世。这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是一个十八岁的班长罢了。
  •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来紫气

    东来紫气

    他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注定今生无法普通!游走于修真的世界,做着生与死的抉择!且看仙族惊天秘闻,如何在他手中一一显现!这里有“决不放弃”的豪情!这里有“永不怯懦”的壮志!这里有“金戈铁马”的杀伐!这里有“偷天换日”的阴谋!日出东方,紫气破晓,且看《东来紫气》!
  • 柠檬苏打

    柠檬苏打

    阳光下他静静的向我走来,他还是那个他,而我却不是曾经那个坐在榆树下喝着柠檬苏打的女孩了!他说我是这世界上他最爱的女人,而榆树下喝着柠檬苏打的少女只是我与他之间最美好的回忆!以后的日子他来替我经营......
  • 王牌战王

    王牌战王

    拥有属性烙印的人被称为战者,在妖魔鬼怪混世里,有一间专门杀妖除魔的学校,名为紫萝学院,主角左飞是个平凡人,因为有着烙印也被选中进了这所学校,在这里他的命运将会改变,在这里他也拥有了许多朋友,王牌战王之路就起开启
  • 帝路杀神

    帝路杀神

    戮仙,屠魔,弑圣,苍穹染血破八荒!除尊,灭族,毁界,帝路碎虚化杀神!在鲜血的海洋中沐浴,在战火的飞扬中高歌!不愿永生不灭,只求一世巅峰!本书慢热,请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