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700000024

第24章 从方济各·沙勿略客死上川到耶稣会士大举入华(3)

在大批卢西塔尼西亚传教士们的支持下,中国传教区中广泛使用葡萄牙语的习惯,一直维持到中国早期耶稣会传教区末期。教会的语言拉丁语在口语交往中似乎成了一种“死语言”。当时不同国家耶稣会士们之间的交往都用葡萄牙语。继使用葡萄牙语的阶段之后,传教士们才开始大量使用拉丁语。拉丁文本来只用于向罗马教廷,耶稣会总会和欧洲某些国家宫廷在写报告时,才被入华耶稣会士们使用。拉丁文从16世纪起,便具有了一种“法律”特征。如利玛窦便用意大利人致信耶稣会总会长阿瓜维瓦(Acquaviva),而又用葡萄牙文致信范礼安(Alexandrevilignano,1539-1606年)。他有关中国的年度书简却于事后被从意大利文译成拉丁文,然后便以《年度书简》(LetteraeAnnuae)的标题在欧洲天主教国家中发行。在华民(N·Longobardo,1565-1655年)的书简集《中华大帝国新观》(RecentissimadeamplissimoRegnoChinae)于1598年用拉丁文出版,它只于1601年出版过一个法译本,从未出版过佛拉芒文本和德文本,甚至在安特卫普也是直接用拉丁文所制。

另外还有一个谜,即利玛窦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是利氏用意大利文写成的,金民阁却拒绝用意大利文出版此书,而是将它翻译、修订并润色为拉丁文和法间本出版。这一方面可能为了荷兰的佛拉芒语和莱茵河流域的日耳曼人知识大众阅读,但其中也很有可能是利玛窦的意大利文本并不令人满意。正如石省三所指出的那样:

金尼阁在翻译和刊布利玛窦的日记时,明显提高了这部着作的文学质量。事实上,利玛窦是于1608年开始撰写其日记的,也就是在他离开意大利的30年之后,因而他很久以来就不使用其母语了。

此外,17世纪中国传教区的一部基础着作——有柏应理(P·Couplet,1624-1693年)、恩理格(C·Herdtrich,1625-1684年)和殷铎泽(F·Intorcetta,1626-1996年)所着的《中国的哲家孔夫子》(1762年)也是用拉丁文写成的,它是供欧洲学术界阅读的。其法文译本的标题改为《中国的科学或孔夫子的书》(1688年)。但在这个时代,拉丁文在中国传教区中替代葡萄牙而占据了优势。

到18世纪时,拉丁文在中国传教区中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了,法语的地位骤升。这既与来自意大利和中欧的传教士人数的减少有关,又与在欧洲掀起的“中国热”高潮有关。

法国入华耶稣会士的人数在开始时很少。操法语的两位早期入华耶稣会士之一金尼阁实际上是佛拉芒人,当时该地区尚隶属于西班牙国王;罗历山(AlexandredeRhode,1593-1660年)是犹太人血统,当时的阿维尼翁人,是教皇的公民,而不是法国国王的臣民。法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存在,是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向远东派遣的科学传教区而开始的。在“启蒙时代”,大部分法国入华耶稣会士们的作品都是采用布瓦洛语(NicolasBoileau-Despreaux,1636-1711年,古典语言原则的坚持者)和沃热拉(ClaudeFavreSeigneurdeVaugelas,1585-1650年,语法学家,上流社会文学语言标准化的倡导者)式的古典式雅语。

法国入华耶稣会士们的着作,在路易十四时代,与中国礼仪使争密切相关,并且还得到了迅速发展。李明的《中国现势新志》(1696年)、《耶稣会士书简集》(34卷,1702-1776年)、《中华帝国全志》(4卷,1735年)、宋君荣的《成吉思汗及其中国的继承人大清王朝史》(1728年)、冯秉正的《中国通史》(1777-1785年)等,都是法国入华耶稣会士们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汉学的奠基性着作,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性着作。所以,17-18世纪,“法国现象”似乎是成了入华耶稣会士们的一大特征。事实上,此时的欧洲的在华传教区,根据其所使用的语言而分成了两派。以法国入华耶稣会士为主的北京北堂的耶稣会士们,几乎只用法语写作,而且也不再经里斯本的海路来入华了,他们甚至还在设法开辟途经莫斯科的陆路与欧洲联系。以葡萄牙人为主的东堂耶稣会士则主要是使用葡萄牙语。入华传教士们的墓地也因语言不同而分成了3个墓园。“葡萄牙墓园”即为北京栅栏墓园,尽管此地原来是由明朝皇帝赐葬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法国传教士的“墓园”便设在京师西郊的正福寺。意大利墓园则位于距葡萄牙墓园一街之隔的地方。

语言、着作、教堂、墓园,这一切都反映了欧洲不同国家入华耶稣会士们之间的竞争。

由于多种原因,法国在中国耶稣会传教区中形成了一个显着的例外。法国进入中国舞台似乎较晚了。1664年,由于法国创建了欧洲的第4个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它才派遣船舶赴广州。在路易十四执政之前,远东几乎没有法国耶稣会士的身影。但到17世纪下半叶,法国入华耶稣会士却突然间大量增加,达到68名,甚至超过了同时代葡萄牙入华耶稣会士的数量。从路易十四的整个执政期到奥尔良公爵摄政期(1715-1723),在中国呈现了一个“法国传教区的时代”。从路易十五(1715-1774)时期到“启蒙时代”之末,法国入华耶稣会士的数量,略高于17世纪初叶。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路易十四的财务总监和国务大臣柯尔贝尔(Jean-Bapti-steColbert,1619-1685年)曾想让入华耶稣会士们把他们的天文、地图、水利和欧洲之外文明的知识,充作一种联络媒介。当柯尔贝尔于1684年逝世后,耶稣会士们被派往中国,是为了在那里从事天文观察,以补充法国科学院在法国的完成的观察成果。正是为此目的,克莱芒学院的数学教授洪若翰(JeandeFontaney,1643-1710年),被路易十四的陆军大臣卢瓦侯爵(MarquisdeLoucvois,1639-1691年)选中,被派往暹罗与中国去充任法国国王的代表。他于1685年3月3日乘“猎禽”号船从布雷斯特出发。同行者有白晋(J·Bouvet,1656-1730年)、刘应(C·visdelou,1656-1737年)、张诚(J·F-Gerbillo,1604-1707年)、李明(L·-D·LeComte,1655-1728年),这就是着名的六位“国王的数学家耶稣会士”。他们于1688年2月8日到达北京,受到康熙皇帝的召对。康熙留下了张诚与白晋留在自己身边工作,让其他人自由地去各地布道。1693年,清朝皇帝派遣白晋赴巴黎以携归新的传教士。在此之前,由柯尔贝尔于1664年创建的法国东印度公司未曾派遣过任何船舶赴中国,当时法国东印度公司的经理儒尔丹便购买了安菲特利特商船(Amphitrite,海神号),托名法国国王的钦差御船,于1699年3月6日自拉罗歇尔港口出发。白晋带去了8位教友,包括雷孝思,马若瑟和巴多明等人,于1699年10月5日到达广州港,这是法国派往中国的第一艘商船。安菲特利特号船于1701年3月7日自路易港二航中国时,又带去9名耶稣会士。法官船驶华,是对葡萄牙“保教权”的一种挑战,路易十四成了敢于公开无视这种“保教权”的天主教君主。这就使法葡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从1700年1月3日起,耶稣会总会长贡萨雷斯(ThyrseGonzalez)将副省会长的权力交给了法国耶稣会士张诚,以管理所有在华的法国耶稣会士。从此之后法国在华耶稣会传教区与葡萄牙在华传教区彻底分离了。

在依纳爵·罗耀拉于1556年7月31日逝世时,耶稣会共包括1000多名会士。可是到1580年左右,耶稣会士的人数已过5000人,到1615年,其人数已经猛涨到13000多人。

耶稣会的这种迅速发展,是在埃维拉尔·麦尔库里安(EverardMercurian)任总会长期间,通过“两条道路”派遣巡案使而促成的。一路是派巡按使若望·德·拉·普拉扎(JuandeLaPlaza),去巡视葡萄牙在拉美行使“保教权”的地区墨西哥和秘鲁,另一路是派遣范礼安(Alexandrevalignano)赴亚洲葡萄牙的“保教权”地区巡视。范礼安在一次巡视中,就带去40名耶稣会士。在1580-1773年解散耶稣会为止,在所有定期航线上的葡萄牙船舶中,都会运载耶稣会士。所以,从16世纪末直到18世纪末,有三分之一的耶稣会士为葡萄牙人。葡萄牙航船载运到远东的两大名人,其一是方济各·沙勿略,客死于上川岛;其二就是《卢西塔尼亚之歌》(Lusiades)的作者卡蒙斯(LuisdeCamoens,1524-1580年),被载至澳门。早期葡萄牙定期航班船舶运往远东的传教士,有半数停留在印度。但随着中国大陆和澳门传教区的发展,印度逐渐仅仅变成了赴中国、日本、满剌加和马鲁古群岛的传教士们的一个主要转运站。但继17世纪的前三分之一年代之后,由于荷兰人的存在,葡萄牙船舶渡过满剌加海峡变得很危险了,澳门便形成了葡萄牙定期航班的终点站。

葡萄牙的贝拉省(Beira)是三分之一以上葡萄牙耶稣会士们的故乡,甚至在16-18世纪期间还在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天主教改革的重镇——科英布拉(Coimbre)大学的存在。科英布拉大学自1537年起,由里斯本迁至科因布拉之后,那里便成了葡萄牙的文化中心。耶稣会士们在乘船出发之前,都要在那里度过1~2年的学习时间。

里斯本是四分之一的葡萄牙耶稣会士的故乡,因为卢西塔尼亚的这个大港口是赴远方的传教士们的最大必经港口。他们有时要在那里等待数月,及至数年才能轮到在出航的葡萄牙船上得到一个舱位。葡萄牙各地或中欧的传教士们,也都经陆路或海路到达那里,以等待合适时机出发。耶稣会被解散后,耶稣会士们又曾被关押在那里的阿儒达堡监狱中。

随着葡萄牙的衰落,大西洋中的小岛马德拉和亚速尔,又为中国传教区转运来了多名耶稣会士,如鄂本笃等人。

在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国合并期间(1580-1640),西班牙入华耶稣会士的人数还比较多。但从总体上讲,西班牙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教区中只占5%的比例。但自麦哲论于1521年发现菲律宾之后,马尼拉既成了耶稣会士们的一个避难中心,又是一个挑起争议的策源地。在中国和日本受教案牵涉的传教士们都前往那里避难。1619年,在那里创建了圣多默教皇大学,它始终反对耶稣会士们对中国的“文化适应”政策,并极力挑起各修会之间的纠纷。

意大利入华耶稣会士们有一个光辉的开端,他们曾通过里斯本而向中国派遣了100多名耶稣会士,于16世纪末是从利玛窦到卫匡国。17世纪上半叶,是意大利中国传教区的鼎盛时代。当时意大利的入华耶稣会士主要来自该岛的西北地区。

同类推荐
  •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在时下,全国各级企业都以学习中央的安全生产与管理精神为契机,掀起了安全生产的学习与教育高潮,确保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稳定地发展。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公共行政与行政责任、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制度性质、规则系统的内在弊病及矛盾性、发展和完善行政责任制的理论启示等内容。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党建工作实务:邓小平理论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热门推荐
  • 一山文集

    一山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命桃花劫

    本命桃花劫

    那帅气而幽默的男人,对她步步紧逼,却一步步勾起她对前男友的回忆.记忆与现实逐渐模糊,挣扎过后,心里的天平逐渐倾斜。面对极力挽救她们爱情的未婚夫,她该何去何从。如若没有相遇……如若没有那醉酒后的一夜……如若没有那记忆深处的伤痛……是不是清雨的桃花劫就不会发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25岁前必须要懂的79件事

    25岁前必须要懂的79件事

    《25岁前必须要懂的79件事》是专门为青年人写就的一部关于如何面对成长、如何快速融入社会、如何尽快度过“入世”过渡期走向正常发展等问题的著作。本书告诉了年轻人“世界上到处是机遇,但却并非人人都能抓住”的事情是正常的,但也是有原因的,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这种情况得到改变。《25岁前必须要懂的79件事》对于如何才能对自己的运气、命运和机遇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如何实现寻找幸福、圆满的生活途径等年轻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描述和解答。
  • 残月挽歌

    残月挽歌

    魔幻大陆,人与魔的冲突,器的故事,矛盾的能力,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生命来奏响残月的挽歌,重新规则。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诸夏志

    诸夏志

    尘封已久的世界,远古神魔,太古大帝,上古氏族,华族异民,且跟随云空探秘诸夏。
  • 九年一班

    九年一班

    像是一场浩大的闭幕式,烟尘喧嚣,彼此的面孔沉静在久远的时光后,神情模糊。再回首,就看见我曾经看似开怀的笑容,所有的歇斯底里都被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沉默,然后无声地死亡。我是那么地想要逃离你们;我是那么地想要亲近你们。
  • 权女为妃

    权女为妃

    一世为后,她兢兢业业,贤良淑德,到头来却独守冷宫,夫君弃她如敝履,挚友视她为仇敌,家人更是与她断绝关系。当初那个男人说,当我为帝,万里江山为聘,千里红绸为媒,娶你风风光光入我帝阙,此生笑看天下,享尽大好时光。可后来,那个眉眼温柔的男人,却是硬生生的杀了她和他的孩子,搂着另一个女人,看着她从凤吟宫跳了下去。万人敬仰的后位有什么好,她受过的苦,她心底的痛,都是这后位带来的,如果还有来生,她重活一次,宁为妃,不成后,不为天下人所诟病,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一个祸国殃民的权妃!
  • 立唐

    立唐

    【起点】一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牺牲后穿越到了隋朝,成为混世魔王程咬金,他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一个全新的唐朝,一个更强大更独立更有侵略性的唐朝,征高丽,灭日本,平突厥,收吐蕃,征南方群夷,收西域诸国,对抗大食,平分东西天下。这个唐朝注定要与众不同,因为他的创立者是一名八路军战士,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本人第一次学着写点东西,蒙起点编辑青眼,竟然顺利签约,这是给我的最大的鼓励!让推荐和收藏来得更猛烈些吧!!!谢谢“随便聊聊”支持的群53682688
  • 炎破天空

    炎破天空

    一个废材青年,从现实世界穿越到了一个只有各种元素的世界,但他很特别,因为他十三岁之前并没有元素,但他以为自己是个废人,不断的训练,在一次进入深山时,遇到了他的师傅——龙晨,他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成功...............元素未觉醒、元素者、元素师、元素大师、元素灵魂、元素之王、元素战神、元素战皇、元素尊者、封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