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700000025

第25章 从方济各·沙勿略客死上川到耶稣会士大举入华(4)

在1600-1650年间,主要有彼埃蒙特、伦巴第、萨瓦、热那亚和尼斯。但这些地区当时仅仅在名义上属于意大利帝国。当时从属于意大利的某些岛屿,如科西嘉、萨丁岛和西西里出发入华的耶稣会士人数不少。教皇国和意大利东北地区的入华耶稣会士人数却比较少。利玛窦却出生在亚得里亚海岸教皇国领土上的马切拉塔,卫匡国诞生在特兰托。中国“文化适应”政策的首倡人是意大利人。中国“礼仪之争”在巴黎爆发之前,这场争论在意大利就已经酝酿很久了。

佛拉芒血统的耶稣会士人数不多,但却成了对荷兰勃勃雄心的一种制衡力量。众所周知,新教的加尔文教派与16世纪使七省的荷兰人脱离了西班牙王国,同时也独立于天主教传教区。西班牙于1648年才根据蒙斯特条约而承认了“联合省”的独立,同时又禁止国人在印度与荷兰人做交易。当时与西班牙人关系密切的葡萄牙也利用“保教权”而限制荷兰人。那些选择赴中国的佛拉芒传教士,大都为操法语者。如上文提到的杜埃人金尼阁和诞生于佛兰德西部彼特海姆的南怀仁。南怀仁本来精熟法语,但他在致书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时,却用佛拉芒文书写,以使葡萄牙人安文思(G·deMagalhses)无法看懂这封有关大清“钦天监”的书简之内容。因为安文思认为,南怀仁支持北京观象台,实与其宗教人士的身份不相容。至于佛兰德那慕尔的安多(AntoineThomas),他却完全融入的北京的法国传教区了。荷兰耶稣会士的数量自1670年后便锐减,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出自北方总铎府的传教士,从此之后均被算作法国人了。另一方面是由于荷兰的许多地区被法国占领,比利时又政局不稳。这就是佛拉芒在华传教士人数很少的原因。

来自欧洲中部国家的入华耶稣会士人数也很少,却极其忠诚于葡萄牙的保教权。他们从17世纪初叶到18世纪末叶,其人数倾向于逐渐地增加。他们的总人数要比佛拉芒人多近两倍。德语国家提供了传教士中的较大份额,其中不乏汤若望这样的着名耶稣会士。中国礼仪之争,更刺激了那些在半基督新教和半天主教地区大城市中的传教士们的思想。如慕尼黑、雷根斯堡、科伦和科布伦茨。相反,在路德派信徒占优势的地区,却很少有耶稣会士,如斯特拉斯堡与汉堡等地。由加尔文派信徒占优势的瑞士只向中国提供过数名耶稣会士,大都为钟表匠。如林济各(FranzStadlin,1658-1740年),他在北京度过30年,是钟表匠和自动机械的匠人;何纳爵(walterIgnaziodeMonte,1612-1680年)与徐日昇(NikolausFiva,1609-1640年)。出自当时属于哈布斯堡帝国(Habsbourg,今属奥地利)领地的传教士数目与出自德语国家的人数基本旗鼓相当。在书简和刊本着作中,均称这些人为“奥地利人”,实际上却是指中部欧洲的日耳曼语地区的人。

波兰的耶稣会士们也在中国留下了几位名人,如穆尼阁(J·N·Smogulecki,1610-1656年)和卜弥格(MichelBoym,1612-1659年)。波兰是天主教重新征服的一个堡塞,那里有许多耶稣会士申请赴远东,但被耶稣会本身拒绝者甚多。据在克拉科夫耶稣会档案馆的统计,在1649-1722年之间,共有61名申请人遭拒。因为耶稣会总会长们,更喜欢让波兰传教士们于其周边国家布道。经过1710年的大瘟疫之后,波兰传教士们的精力都消耗在救助病人的繁重工作中了。此外,当时的交通运输代价昂贵,波兰又不具备任何海上交通的手段。中国传教区的候选人都必须首先赶到里斯本,需要穿越整个欧洲。如若取海路赴华,那么他们就必须极其忠于葡萄牙的保教权。波兰王国的领土于17世纪上半叶一直扩张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波兰在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创办了一座耶稣会大学。基辅与斯摩棱斯克(Smolensk,现属俄罗斯)于1667年成为波兰的领土,这两个城市成了波兰入华耶稣会士们的出发地。有许多所谓的“波兰”入华耶稣会士,实为立陶宛或者是现已属于俄罗斯的毗邻城市的人。

在耶稣会中国传教区中,也会接受亚洲人晋铎和加入耶稣会。这其中也曾经历过不少波折。1563年的特兰托第23届主教会议发表的第18号教谕,要求每个教区都要拥有一所教会学校或一座修院,而且传教区国也不例外。当耶稣会士们进入中国时,有的人仍坚持教廷敌视中国人的或种族歧视的成见,但利玛窦和罗明坚却主张由中国人归化中国人并简化由特兰托主教会议制订的布道方法。他们并不等待由小修院来缓慢地培养中国的耶稣会士,而是在文士中直接招募有德之司铎,并允许他们用中文作祈祷、弥撒、唱日课经和举行圣事。利玛窦在1590年于其初修院中接受了钟鸣仁(s·Fernandez,1562-1621年)和黄明沙(MartinezHouang,1570?-1606年)两名华人耶稣会士)。

耶稣会在华修院于1608年又接受了8名中国修士,于1634年接受了17名,于1700年接受了30名。

但这些初修修士最多也是助理修士,从未被晋铎。范礼安在澳门初修院中接受初修生,其条件是他们永远不觊觎司铎位。

当时正在杭州的金尼阁曾请求罗马允许他们用中文做礼拜。此后经过许多曲折,教廷传信部仍采取了支持传统布道方法的立场,拒绝了用中文做礼拜和培养本土神职人员的想法。

据亚历山大·布鲁(AlexandreBrou)的统计,在18世纪初叶(康熙时代),在华天主教传教士人员的阵容大致如下:

当时共有30万中国基督徒。在117名欧洲司铎中,有59名耶稣会士,29名方济各会士、8名多明我会士、6名奥斯定会士、13名未参加修会的司铎。

在19世纪初叶(嘉庆时代)的形势如下:

当时共有20万中国基督徒,有30名欧洲司铎,还有80名这个司铎,其中8名是前耶稣会士。

在18世纪加入耶稣会的中国人,有四分之一晋铎为耶稣会神父,其他人始终为助理修士,充任传道员(教经先生)的职能。他们的祖籍城市在广东省主要是广州市,还有江南的上海、包括安徽和江苏在内的南京省、包括北京与河北在内的北直隶省、湖广和四川等地。此外,18世纪的中国传教区中,还有一些东京湾(北圻)人,如李良(LeonGonzaga,后退出耶稣会)和许方济神父(FranoisxavierCuinh,1717-1770年)。还有一名朝鲜修士VincentCaun(1578-1626年)。

(二)入华耶稣会士们的社会出身

入华耶稣会士们在中国热衷于“上层路线”,侧重于与中国皇帝、文武百官、皇亲国戚、文人士大夫、知识精英、社会名流门打交道。这其中有许多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由他们自己的社会出身所决定。入华耶稣会士中有许多人出身贵族,包括穿长袍贵族(官僚贵族)和佩剑贵族(军人贵族)。据迪岱先生统计,现在至少可以复原247位耶稣会中国传教区的神父与修士们的社会出身,其中有64位是贵族出身。

在法国旧制度时代(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王朝)的社会中,贵族出身的人共代表耶稣会成员的四分之一。依纳爵·罗耀拉即乡绅出身,他模拟军事组织而创建了耶稣会(耶稣连队或耶稣军),其目的本来就是“为基督而战”。依纳爵·罗耀拉对传教士们的精神训练,始终与训练骑士和军人一样。

依纳爵·罗耀拉的弟子中,有一半出身中产阶级(市民有产阶级)。在法国入华耶稣会士中,有21位出身大学界,有16出身医生家庭(有的还是国王御医)。依纳爵·罗耀拉的弟子们特别喜欢与欧洲大学交往,特别在是由天主教改革而在那些“令人质疑的”地区建立的几所大学(杜埃、格拉兹或英格尔斯塔特)中,耶稣会士的先生们讲授的是介于文艺复兴与17世纪上半叶之间的知识。

17世纪时,市民知识界向中国传教区提供的高水平的科学,主要是以来自意大利和中欧的传教士所代表。启蒙时代的大部分法国耶稣会士均出身法律界,他们本人也往往是法律专家。如张诚曾任法国国王的谋士,刘迪我(JacquesLeFaure)曾任巴黎议会的参议员,鲁日满(FranoisdeRougemont,1624-1676年)曾是默兹省的航海巡视员,其中有许多又是与有产市民阶级(中产阶级)联姻的乡绅,如汤执中(Pierredlncarvile,1706-1757年)。

在中国传教区的247名耶稣会士中,有134名出身中产阶级(有产市民阶级),包括公证人、大学教授、药剂师等。在1582-1776年间,出身议员界的法国入华耶稣会士有22人。

根据迪岱先生的统计,欧洲各地中产阶级的入华耶稣会士人数大致如下:

(1)伊比利亚半岛出身中产阶级的入华耶稣会士(35套完整档案卡片)

(2)出身中产阶级的意大利入华耶稣会士(共包括24套档案卡片)

(3)出身中产阶级的来自中部欧洲、德国和荷兰的入华耶稣会士(13套完整档案卡片)

(4)出身中产阶级的法国耶稣会士(包括62套完整档案图片)

出身平民的入华耶稣会士人数很少。在入华耶稣会士中,有些手工业匠人出身者。在我们可以查清其社会出身的247名耶稣会士中,出身平民者只有27名,包括手工业匠人出身者(18人),耕农出身这4名,海员和士兵出身者共5人,总计27人。

当然,我们也不应认为耶稣会只从含中产阶级和贵族出身的人员中征募会士,也可能是由于这些人被提及的机会多一些。

由此看来,16-18世纪的入华耶稣会士们,基本上都是属于中上层社会出身的人。这样一来,他们在中国热衷于走“上层路线”,注重科学文化与艺术事业、采纳“中国文化适应政策”,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四、结论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第一次高潮是唐代的景教,其主要人物都是拜占庭的叙利亚和波斯的人。基督宗教第二次在华传播高潮在元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其第三次传播高潮即由方济各·沙勿略客死上川到耶稣会士入华,其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来自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拉丁文化圈的国家。

各国入华耶稣会士的人员多少寡、成绩大小,明显地影响了于18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中国热”风潮。这场中国热风潮尤为法国和意大利为甚。葡萄牙虽占他天时、地利与人和,却未在葡国掀起可与法国等相媲美的中国文化传播高潮,但也毕竟造成了某种影响。欧洲18世纪各国的“中国热”风潮之发展程度,与入华耶稣会士们的多寡及其活动密切相关。

入华耶稣会士门大多为上流和中层社会出身,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故入华后懂得并采取了“中国文化适应政策”,注重钻研中国文化并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事业。他们在华从事的宗教之外的活动,大都与他们的家庭出身有关。

由入华耶稣会士们掀起的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既与欧洲继文艺复兴与产业革命前后,迫切了解和争夺外部世界有关,也与中国名末清初,特别是“康乾盛世”时代的世界目光有关。这场首次文化撞击的终止,也与西方殖民主义政策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清代趋向于“闭关”有关。

同类推荐
  • 民主的奇形怪状

    民主的奇形怪状

    本书作者家中的沙发上,接待过来自15个民主国家的39个普通人,他们中有纽约警察、德国记者、葡萄牙白领,也有打黑工的比利时女招待……他们都是来中国游玩的普通游客;作者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生动有趣的聊天,透过这些聊天,读者可以一窥民主制度下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在澳大利亚,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哪怕这一技之长只是捡垃圾,甚至可以有闲钱环游世界!在美国,小镇教师一人的收入可以养活一个七口之家;而在好莱坞电影中那些骑哈雷摩托的凶神恶煞的“大胡子”,在现实中其实都是温和的中产阶级!在波兰,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巨大的丛林,改革使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以社会和谐构建为目标,对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理论研究,对社会和谐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设计出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依据,对实践中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分析。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主席工作手册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主席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趁有心

    趁有心

    我们都是一样的,认定了一个人就不会放手,在爱情面前,爱与被爱,从来就不公平,我爱你,就像你爱她一样。你可不可以偶尔给我一个微笑,让我知道,这场赌博,不是没有任何回报的。你可不可以偶尔给我一道伤疤,让我明白,这场爱情,不是只有回报。你的背影我看够了,你很爱她,可你能不能放过我?让我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忘记你。哦,对不起,我弄错了,我很爱你,能不能不要甩开我?让我在你身边就好,我不在乎你心里是谁。为什么人都是这么贱?要得到,又怕伤害。既然我抓住了,我就不会放手,我愿意,我什么都愿意,十五年算什么,我还有一辈子去赌,去爱你。可是我也会累,我会逃避,所以,能不能趁我还有心,给我一个拥抱,一个就好……
  • tfboys之火红彼岸

    tfboys之火红彼岸

    她,悲惨的家庭,父母的辱骂,姐姐的唾弃,被父母拐卖,她忍了,但她不认,她不服,她的心不允许她这么做,她遇见她们,由于他们结缘,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体会到了世界留给她的最后一丝爱,那是温暖的,如梦,如幻
  •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魁纹

    魁纹

    有骑牛小童踏青而来,有武林异士纷然而至,遂称为江湖。
  • 万能的无限系统

    万能的无限系统

    章朗,一个18岁的少年。在学校操场上意外的捡取了未知的戒指,从此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伟大的成长历险,,,要钱?不好意思不缺!要美女?不要意思身边美女云集!要人?不好意思!狼组的人遍布全球各地!---欢迎加入交流群:320044544抱歉,以后每周一更我还是学生,没有备用存稿,请大家见谅。莫怪。
  • 尸祸:匈奴本纪

    尸祸:匈奴本纪

    二十一世纪,科学思想已普及全球,理智与快节奏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主体,有人曾说,或许,数年之后,这个世上将不会再有神话。但是,我却是个例外,作为上一代茅山道士的孙子,就算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传说,我却必须相信,因为,它们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身边,只不过,它们远没神话故事中那么美好,它们带来的,只不过是无限的恶心、恐惧!这是一片战场,道术、堪舆、丹药、机关、盗墓……百家争鸣,贪婪、无知、嗔痴、欲望、爱恨……相互纠缠,精灵鬼怪更是层出不穷,一幕幕古代疑云渐渐展开,一场末日即将到来……
  • 浦之上:一个王朝的碎片

    浦之上:一个王朝的碎片

    有时候忍不住问自已:历史究竞有什么用?人生背负的东西已经如此之多,为什么还要把那些破砖烂瓦强行留在身边?有说服力的答案一直没有出现,可是那些古人,宋朝的人,他们已经不可遏止地呐喊挣扎着向笔端跑来了:三百多年的王朝历史有些庞杂,千头万绪的陈年旧事有些凌乱,在最初的彷徨之后,一条叙述的路出现了:小小的林浦村是个支点,通过它.再将目光往宋朝深处望去。小说?散文?口述实录?新闻纪实?文体的界限此时真的无关紧要,且让它们都交汇在一起,历史给我制造的琐碎而复杂的感慨与多种文体的交汇竟是这般畅快地不谋而合了。
  • 读故事学投资

    读故事学投资

    本书分别从投资理财者的心态和投资工具的具体应用方法,以及科学的投资理财观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完全呈现给读者一部实用、全面的理财指南。追求完美生活,创造美丽人生,打造精彩瞬间,是每个人的梦想,这是一本为工薪族量身定做的投资理财书,是一本可以实现你梦想的书,是一本珍贵而难得的财富秘籍。
  • 签订终生

    签订终生

    某天,酒足饭饱的某男实在懒得挪窝,斜倚在沙发上,抚摸着某女的秀发,含情脉脉的望着怀里娇小的身影,“媳妇儿,把碗洗了吧”。“不要!”拱了拱在某男怀里的身子,某女瘪瘪嘴,别想再骗我!一个月后......某女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老公,不洗碗,我的脸真会变球球的吗?”“当然啦......”一年后......“老公,为什么是你娶我,而不是嫁给我呢?”“......因为......我取(娶)的结婚证啊。”“可,是我付的钱啊!”
  • 妖之后都

    妖之后都

    这才是感情的极致,比希望更炙热比绝望更深邃,死亡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