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7000000018

第18章 龙凤——凝聚炎黄子孙的图腾

彭曦

在中国人的起名中,男以龙、女以凤的起名者,数以千万计。在地名中,以龙凤命名者,亦多不胜举。以龙凤为名的审美观念,世界上唯我炎黄子孙所独有。对龙凤的崇拜,传承数千年。龙凤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深化、美化。龙凤己成为凝聚炎黄子孙最神圣的古老而弥新的图腾。

一、图腾的涵义和先贤的论述

1、图腾的涵义。图腾“totem”一词本是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氏族社会中每一氏族或部落认定某种动物或植物与他们有一种极为神圣而又神秘的关系。信奉崇拜某种特定的动物或植物(绝大多数是动物),会给本氏族、部落带来平安吉祥、兴旺发达、驱妖除魔。所以,图腾崇拜成为氏族社会中最神圣的宗教信仰。

可以说,这是因为人类氏族制早期文明社会生产力还很低下,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中,对大自然界的一种敬畏而产生的自然崇拜。

据考证,“totem”一词最早是英人龙格所着的《印第安旅行记》中之词汇。英国学者甄克思在其所着《社会通诠》中将其引入。我国学者严复先生在翻译这部着作时,将其音译为“图腾”。之后,我国的社会学、民族学、史学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古代社会,甚至近代一些后进的民族中也普遍存在着“图腾”崇拜。

2、我国最早用图腾理论和观念研究龙凤崇拜的是闻一多先生。他在《神话与诗·龙凤》《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一文中说:“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商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以说是再恰当没有了。”他并且在《神话与诗·伏羲考》一文中说:“龙是一种图腾,并且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

闻一多先生这一早年的论述,可谓大师先贤之论,中国的考古资料,印证了闻一多先生的这一论述的基本正确。

二、中国考古中发现的龙凤崇拜和文献中有关龙凤的典型资料

1、辽宁省阜新市查海遗址中的石摆塑龙。龙身长达20多米,昂首弓背,动态逼真。其腹部位置是一处氏族祭坛,祭坛周围是氏族墓葬。年代约为距今7600多年。

2、陕西宝鸡北首岭的水鸟啄鱼彩陶壶,被众多学者认为是龙凤的雏形。年代约为距今7100多年。属前仰韶时期。

3、河南濮阳市西水坡45号大墓中,用精选蚌壳摆塑的龙和虎。墓主人为男性,生前身材高大魁伟,身高在1.8米,约45岁。墓中殉葬三个少男少女。墓主人显系一部落酋长之类的领袖人物。时代约为距今6500多年。

4、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精绘的燕形鸟图,学者们认为实乃凤的雏形精品。年代距今6100年至4600年之间。

5、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的鹰形牙雕,学者们亦认为是凤的雏形。年代距今为7000多年。

6、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属庙底沟文化),出土的大鲵(娃娃鱼)龙形彩陶瓶。学者们认为是“鲵形原龙”。年代距今5500多年。

7、内蒙赤峰市三星他拉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雕龙,年代距今约5000多年。

8、安徽含山市凌家滩遗址(属良渚文化)出土的牛头形玉龙。年代距今约为5500多年。

9、辽宁省建平县红山文化出土的猪形玉龙,随今约为5000多年。

10、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已出土多件精美的龙纹玉琮和虎纹玉琮。琮是中国古代部落酋长和后世帝王祭祀中的礼器之一。

11、山西襄汾县陶寺文化出土的蟠龙纹彩绘盘距今约4400多年。有学者认为是先夏文化。

12、甘肃大地湾中期文化陶瓶上的龙形图。年代距今约为5500多年。

13、甘肃康乐县马家窑文化出土的蜥蜴形彩陶龙纹瓮。学者们认为是“蜥蜴形原龙”。年代距今约为4000多年。

14、河南省临汝县闫村出土的鹳啄鱼图陶缸,学者们认为是凤的雏形。年代距今约为6000年。

15、湖南、浙江、江苏、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中已出土多件玉凤饰品。

16、浙江良渚莫角山遗址出土刻画纹龙形黑陶罐。年代约为5000多年。

17、湖南洪江市高庙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凤鸟距今约5000多年。

18、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下层,属于夏文化中的夏朝都城。在遗址的宫殿群中发掘的一座大墓,墓主人应当是一位夏王,殉葬有多件极为珍贵的殉葬品。其中最令考古学家震惊的是有一件精琢的绿松石片缀成的龙。斯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先生撰文称“中华第一龙”。距今3800多年。

19、河南安阳殷墟着名的妇好墓,出土的精美玉器中有多件玉龙和一件红玉玉凤,栩栩如生。妇好是见诸殷商甲骨文的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王妃之一。

20、四川三星堆文化中出土的一尊高2.6米的铜神像,其服饰是件左袵龙纹长袍。年代距今为3000多年。

21、素有“中国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宝鸡周原,自西汉至今屡屡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的花纹纹饰,其母题花纹是龙纹和凤纹。其中多件大型礼器的錾,多为蟠龙。

以上所举,仅为考古中的典型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氏族社会,从距今7800~7600多年开始,直到夏、商、周三代,龙凤是由多种形态,不断演化融合的轨迹。

三、多元一体文化融合的史实,龙凤图腾形成的轨迹

大量的考古与文献互证,氏族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之间不断融合的过程。我国氏族社会的多元文化之多为世界所罕有。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总数己超过万余。其中最密集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其次是长江流域。仅渭水流域的新石器遗址,已发现6000余处。再次是北方草原区的南沿赤峰至辽河中下游一带。珠江流域的发现也已引起关注。

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也正是氏族制社会的早、中、晚期。氏族文化从早期就已不断发生相互融合,至中晚期,已发展到部落联盟的大族群阶段。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每个氏族、部落都会顽强地将自己所崇拜的图腾融人新的族团之中。而这个融合过程的客观规律是优胜劣败,存优汰劣。那些占有优势文化的氏族、部族,才会将自己的图腾融人新的族团之中。于是原先许多单相图腾如牛、马、猪、熊、鹿、蛇、鱼、鲵、鳄、雉、燕、鹳、鹰等逐渐消失了,而一种综合性的新图腾出现。新生的龙,便是由牛、马、蛇、鹿、鳄、鲵、雉(爪)、虎、鱼组合成的新图腾,而凤也是由多元鸟图腾纽合而成。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龙凤是由多个单一图腾糅合而成。

四、为何说龙凤是凝聚炎黄子孙的图腾?从中国历史上的“中原逐鹿”说起

《逸周书·尝麦》和《史记·五帝本纪》都记载了有关炎帝、黄帝和蚩尤战于阪泉、涿鹿的所谓“逐鹿”大战。研究考证,历史上确有其事。大约在距今5000多年前,由渭水流域发展壮大的伏羲一炎帝一黄帝部落族群,沿渭水向东发展至中原地区,与东夷部落族群和发祥于长江淮河流域以蚩尤为领袖的“九黎”部落族群相交于中原地区,发生了一次争夺最佳生存空间的大战。大战结果是以黄帝为首领的炎黄族群取得最后胜利。从此历史便进入到“黄帝时代”。在战争中,黄帝的联军中有熊、罴、貔、貅、虎、应龙,而“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这些记载都说明各个联军中有许多以猛兽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见《史记·五帝本纪》。据《帝王世纪》记载炎帝是“人身牛首”,说明炎帝族是以牛为图腾。黄帝是“有熊氏”,说明黄帝族是以熊为图腾。《史记·集解》中又载黄帝有四妃,“次妃彤鱼氏女”。彤鱼氏应是以鱼为图腾。极可能就是仰韶文化中的西安半坡氏族部落。《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述少皞氏以鸟名官,共二十四种,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雎鸠氏、皞爽鸠氏等全是鸟名。又说太皞、少皞的部落为“鸟夷”。可知皆以鸟为图腾。所以大汶口的燕形鸟,学者们认为就是少皞族的图腾。

以黄帝为首的炎黄部落族群在取得“逐鹿”的胜利后,必然促使多元文化进行新的重大融合。在这种新融合的过程中,那些具有文化优势的部落融人到新的部落族群中,亦必将其所尊崇的图腾融人新生的图腾。于是在新生的图腾龙中失去了从前那些鳄、鲵、蛇、鹿、牛、雉等单相原生龙的形态,而将众多的原生态龙脱化成具备多个动物形象的新龙。而多元鸟图腾也在新的融合中形成了具备多元鸟图腾的凤。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那件国宝级玉凤就是多元鸟图腾融合形成。

“逐鹿”而获鹿的炎黄族群,融人了更多优势文化的新血统,而新融合的龙、凤也就必然成为炎黄族群及其后代子子孙孙们最崇拜最神圣的图腾。

龙凤图腾成为数千年间凝聚炎黄子孙同宗共祖、生息与共的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期间,仍以其强大的图腾魅力不断吸纳融合周边诸多少数民族。例如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族(其中一支迁居于今新疆,即今之锡伯族)。在入主中原之后,为了尽快摆脱游牧族风俗习惯,而融人以龙图腾为代表的汉族,便采用追溯族史的办法,称自己为黄帝的后裔支系。《魏书·序纪》:“昔黄帝有二十五子,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这是说我鲜卑族是昔日黄帝少子昌意的嫡亲后裔。此后历朝历代,或修撰族史接续炎帝,或改姓换名而为汉族——亦即炎黄子孙者2000年间不少于20多个华夏周边的族群。无怪乎当今研究中国民族史的学者们说: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没有一个是纯血统的民族。2000多年间以多种方式使文化与血缘互融相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多元一体格局。这种民族互融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大特色,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五、龙凤成为人文初祖和帝王后妃们神圣的光环,更是炎黄子孙追求真善美的审美坐标

大量文献所记载的多位中华文明中的人文初祖无一不被涂上龙的神圣光环。伏羲、女娲是人首而蛇(龙)身。《帝王世纪》和王符的《潜夫论·五德志》,都说炎帝的母亲有氏女儿女登在常羊山感神龙而生炎帝。就是说炎帝是神龙的儿子。《路史·后记》:“炎帝……龙颜而大唇”。至于黄帝是“龙颜”、“乘龙”更见诸多项文献。帝尧、舜都被称为龙子。这些人文初祖被冠以“龙子”,并非主观杜撰,而是真实的还原,可以说他们都是龙凤图腾族群中所诞生的最杰出的领袖人物。

至于夏、商、周三代,其王或天子,皆以龙的传人为至荣。前文所说的偃师夏都遗址中出土的那件用多块绿松石精琢而成的“中华第一龙”,其墓主人应是一位夏王。十分清楚地表明,夏朝之王,实为龙子。进入封建社会,秦始皇自称为“祖龙”始,至于晚清二千年间,数以百计的帝王,不论其文治武功如何,无一不被称为“真龙天子”。而历代后妃们也必以凤的化身而自居。龙和凤成为帝王和后妃们最必须最荣耀的光环和最神圣的护身符。帝王们可以垄断人世间许多美好的文化符号,但龙凤图腾所蕴涵的文化美,并不为帝王后妃所能垄断。因为传承了数千年的龙凤图腾,在不断深化、美化、神圣化的历史长河中,已升华为炎黄族群的文化族性和追求真、善、美的坐标:勤劳质朴,自强不息;温柔善良,以和为贵;不惧强敌,勇拒侵暴;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善克危难,绝处逢生;胸志博鸿,敢容天下;敏学先进,殚精创造;大公弃私,乐作奉献;刚柔兼济,睿智才华;尊道崇德,明荣知耻;善于反思,以史为镜。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天灾人祸;大劫大难而熔铸成了浴火重生不断崛起的炎黄族的民族特性。这是炎黄族群及其后裔——中华民族非凡生命力的体现。这种民族特有的气质,我们可以称之为炎黄气象。这种炎黄气象,正是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文明策源地都发生了“断层”,而唯独古老的中国文明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根本原因。我们回顾五六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无数次看到每当社会发生剧变、强暴的外敌人侵,或突发的特大自然灾害降临时,便一定会涌现出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突破重重艰险勇于弃旧布新的改革派;无数个杀身成仁、舍家报国的英雄豪杰;追求真理宁死不屈而流芳万代的英烈,以及善于反思、高瞻远瞩、拨乱反正、扭转乾坤的杰出帝王、领袖。当今世界上研究人类文明史的学者们公认炎黄及其后裔——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超强生命力的民族。在2008年“5·12”突发的特大灾难之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全民之力迅医创伤,成功举办了最具文化震撼力的奥运会时,一位归国的旅美华人朋友动情地说:“中华民族真是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也是敢向九天摘星的巨龙啊!”“祖国让我们旅外华人以自己为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正是亲聆到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才激发我要撰写这篇有感而发的文章。

正因为炎黄经历数千年而孕育出诸多美好的民族特性,并且深深浸润着整个中华民族,所以人们从古至今在对天地人的审美中,总会以龙凤为审美意识的坐标。在古今的人名中会出现无数以龙凤为美的人名,在中国版图上人们会看到有难以数计的以龙凤为美的地名。这些都是炎黄及其子孙们审美的足迹。

我们探索以龙凤图腾为强大凝聚力的炎黄族史,是为了使当今每个炎黄子孙们要认识、继承、弘扬这一无比珍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加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用真实的历史使当代56个兄弟民族认识到各兄弟民族无论大小,都曾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过文化的(亦即血缘的)互融。都曾在历史上作出过不同的贡献,实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耻共荣,同衰同盛的一家之亲。当今世界形势,使我中华必须高吟龙凤之祥和,共缔和谐之大康,万众一心,奋发拼搏,振兴中华,时不我待,伟业斯任,唯我十三亿同胞。

同类推荐
  •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古老的乐器正为我们演奏着穿越时空的最强者。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中的精彩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中的精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人类的奥秘下

    人类的奥秘下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热门推荐
  • 幽冥之吻

    幽冥之吻

    一个面对各种残酷现实的少年,怎么依靠自己活下去
  • 重生之快乐的人生

    重生之快乐的人生

    宋君重生了,虽然他不想重生。但是......“我要享受生活,不想为金钱奔波劳碌。”所以他就努力的投资让别人给他赚钱。“我只要一个我喜欢的能跟我好好过日子的女孩”但是他的魅力还是招惹了很多女孩。“我只要快快乐乐的生活。”但是很多事情即使他是重生人士,也是躲避不了的。为了快乐的生活,宋君只能......
  • 国会现场:1911—1928

    国会现场:1911—1928

    1911年,辛亥风云突变,告别帝制的中国,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当此时,开国会、立宪法、建立共和政体,成为举国上下的诉求。仿佛国会一开,即可中华崛起。作为亚洲个民主共和国的*,政体的枢纽在于国会。以梁启超、宋教仁为首的议员,在国会上选总统、制宪法、监督政府、弹劾官员,距离一个宪政民主的中国,仿佛只有一步之遥。历史的吊诡,恰在瞬息之间。宋教仁被刺、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兴起、曹锟贿选,一波紧随一波,国会三度解散,议员四处流散,十年制不出一部宪法。《国会现场(1911-1928)》生动、真实地再现1911-1928年这段国会历史,探寻现代中国的首次民主转型,如何从万众期待之中,跌入万劫不复之境。
  • 一生得不到的你

    一生得不到的你

    她只不过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情感越专一的人到最后会因为面临着无法选择的感情而被唾弃
  • 如果下辈子再见

    如果下辈子再见

    一辈子的守候却是不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下世,你还愿和我相知相守吗?
  • 秋星阁诗话

    秋星阁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爱的没完

    tfboys之爱的没完

    小凯小凯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女主是明星,男主同上
  • 希望黎明

    希望黎明

    一个经历万千苦难即将获得人生巅峰的少年,却突遭末世的降临在获得一个神秘系统后的他面临着末日的威胁。究竟他能否在这危险的世界当中生存下去?丧尸,变异生物,神秘的外星生物,灾难的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
  • 我们的关系很奇怪

    我们的关系很奇怪

    《我们的关系很奇怪》是一部讲述了漫漫夏日中,两人在温暖的夏季里相遇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的爱情故事。一段懵懂的爱恋物语就此展开。(温馨系暖心之作)(短篇小说)
  • 情若相惜:残阳照孤影的泪

    情若相惜:残阳照孤影的泪

    一生太短,每一次日落都远望。月缺又满,烟华海该泛起波浪。即便感情再好的两个人,始终是无法抵挡下一个人的出现。我拼尽全力抓住时光的脚步陪你到荒芜。他不羁的脸像天色将晚,她洗过的发像心中火焰。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岁月埋葬了太多的惨淡回忆,让美好显得愈发珍重,看遍草木凋零,你还不归。遇而起,动情而续,恨为末路。像是离开一段陈腔滥调的歌曲引发的旧回忆,更像是传闻里得而诛之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