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7000000021

第21章 “炎黄认同”与“大一统”政治价值观的理论建构(1)

——以“炎帝”身份转换和“大一统”观念为中心的考察

夏增民

一、战国秦汉时期炎帝身份的转换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中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象征和文化认同的源泉。早期中国对炎帝和黄帝的文化认同,体现了时人在政治和文化上对“大一统”理念的认知和实践。那么炎帝和黄帝形象和身份的转变,就代表了“大一统”政治价值观的认识深化。本文即以炎帝在战国秦汉时期身份角色的变化入手,探寻“大一统”的思想建构和政治实践。

“炎帝”始见于文献,约是《逸周书·尝麦解》,其中云:“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西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参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这里的“赤帝”,即是指“炎帝”。另外,较早关于“炎帝”的记载,还见于《国语》和《左传》。

《国语·晋语》载:

司空季子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另,《左传·哀公九年》载:

(宋公伐郑)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诸史赵、史墨、史龟。史龟曰:“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墨曰:“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姜则可。”

此四条记载反映了当时人对炎帝最早的认识,应该具有相当的可靠性。陈立柱先生认为,春秋以至战国早期,氏族组织依然存在,氏族祖先的起源传说、事迹和谱系不仅在族人中通过长老的代代传诵,而且也掌握在巫、史、卜、祝的口头与记述中,巫、史、卜、祝世官其职,代代相传,家法谨严,几十代的谱系常常背诵不爽陈立柱:《两种视野下的炎帝研究与其给出的启示》,《安徽史学》,2006年第6期,第23页。因此,《国语》和《左传》这样成书较早的典籍所载事迹往往相对准确。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五帝本纪》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由于年代久远带来的撰述上的困难,感叹“其言不雅训”,但他仍以良史的品格完成了对上古史事的记录。关于炎帝和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载: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由以上资料可以得到的基本事实是:神农氏在黄帝和炎帝之前;黄帝和炎帝同时,且为兄弟;黄帝和炎帝曾发生阪泉之战;炎帝为蚩尤所败,黄帝与之联兵杀蚩尤;炎帝与火的关系。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国语》所记“成而异德”一语,并且认为“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异德”至少指出黄帝和炎帝在文化上的异质性,并导致了战争,当然,最终二者还是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

但自从战国中期以后,文献所载炎帝形象和身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和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两个问题上。

早期文献提到黄帝和炎帝,均是“黄炎”。如《国语》云:“生黄帝、炎帝”,黄帝在前;另,《国语·周语下》曰:“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至《吕氏春秋·荡兵》亦曰:“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固用水火也。”仍是“黄炎”,“黄炎”的称谓是符合早期历史记载的。但到秦汉之际,“黄炎”即为“炎黄”所取代,《汉书·魏豹田儋韩王信传》赞曰:“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炎黄”称谓的出现,是上古帝王次序更改的产物。

上古帝王次序的更改,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符合“五德终始说”的需要,确立了黄帝为先的禅位次序,如《大戴礼记》中之《五帝德》和《帝系》。但同时,这样就出现了炎帝(火德)不好安置的难题,为了解决五行相生相克的秩序,只好把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神农氏是战国时期人们心目较重要的古圣王,且在黄帝之前,这样,“炎黄”次序的更改就顺理成章了。

在先秦文献,炎帝与神农氏本无直接关系。如《管子·封禅》载: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参见赵守正《管子注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开始之时,神农与炎帝皆不相混,比如《山海经》喜言炎帝,但绝口不谈神农,《庄子》侈谈神农,然闭口不言炎帝,周及徐先生认为炎帝与神农合二为一,始自刘歆《世经》,刘歆采缀《左传·昭公十七年》和《易·系辞下》,为配合五德终始说的需要,改易五帝次序,以遂政治变革。刘歆的五帝次序是:太昊(伏羲)、共工、炎帝(神农)、黄帝、少昊周及徐:《“炎帝神农氏”辨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71页。就文献而言,较早把炎帝和神农氏合在一起的,可能是《竹书纪年》,其曰“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另据《左传·昭公十七年》唐孔颖达疏曰:“《帝系》、《世本》皆为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唐刘知几《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亦云:“楚汉之际,有好事者,录自古帝王、公侯、卿大夫之世,终乎秦末,号曰《世本》。”如此,则至晚在秦汉之际,炎帝与神农氏即合称了。

王树民先生认为,战国之时,古帝王之名号多被合并。“春秋以来,各国贵族不仅有姓有氏,且有名有字。战国时人受此影响,于本为单名的古帝王,多以二名结合为一人。如黄帝与轩辕氏相结合,炎帝与神农氏相结合。”王树民:《黄帝和炎帝的历史地位》,《文史知识》,1999年第10期,第19页。这可能的确是战国时人的思路。然而,炎帝名号的合并有好几种,根据汉人的记载,炎帝曾被称为厉山氏或烈山氏,如《礼记·祭法》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又曾称大庭氏,如《礼记·月令》郑注:“炎帝大庭氏也。”而在早先,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在谈到炎帝神农氏时,先列烈山氏,后又列归藏氏。《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则说炎帝“号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那么炎帝为何与神农氏的结合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首先是因为在传统的帝王次序中,神农氏在黄帝前,而且事功大,《易·系辞下》载:

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神农氏在传统的知识体系中,是农业、医药、商业的发明者,其功劳可与黄帝相比。而且关键是,炎帝属火德,早期农业刀耕火种,因此炎帝之火与发明农业之神农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使双方合二为一成为可能。至于炎帝与神农氏的关系,当另文着重论析。关于火作为二者的纽带,在高光晶《神农、炎帝和黄帝考辨:兼谈“炎、黄成为中国人祖先”的原因》(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一文中在谈及神农、炎帝的古义时曾从字义上有所考证,惜其不详。

西汉以后,炎帝号神农氏,基本成为共识。《说文》云:“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吕氏春秋·慎势》高诱注曰:“神农,炎帝也。农植嘉谷,化养兆民,天下号之曰神农。”《国语·晋语四》韦昭注引贾逵曰:“炎帝,神农也。”《左传·昭公十七年》杜预注曰:“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是为其证。另,《太平御览》卷七十引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厘、帝哀、帝榆罔。”以后诸史皆称炎帝神农氏。炎帝与神农氏名号的结合,提高了炎帝的地位,炎帝与黄帝由弟兄关系,转换成了继承关系。所以,《越绝书·计倪内经》载:“臣闻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云云。

这样看来,炎帝身份角色的变换,是因为战国秦汉时人以黄帝为先,变易五帝次序,因此,五帝均成为黄帝之后。《礼记·祭统》:“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效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夏商周都奉黄帝为祖先神。然而,黄帝与炎帝明明是“异德”,是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为了二帝的和谐,一定要给炎帝安排合理的位置。田兆元和明亮看出这一问题,他们提示应该注意到《史记》中的一个问题是:“五帝中除黄帝外,称谓都叫帝某某,如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而不是叫颛顼帝、喾帝,但是,《五帝本纪》里却提到了炎帝。这里的含义是:黄帝外,其他四帝均为黄帝之后,五帝是一个血统,一个系列,这在叙述中十分明白。五帝是从黄帝开始的,故称黄帝,而不是帝黄,其他继承者,都是帝某某,既表现为血统的一致性,也表现为文化的一致性。《大戴礼》有《五帝德》篇,五帝之所以为五帝,在于德,这是一种文化认同。而炎帝和黄帝不一样,是“异德”,因此,炎帝不能和五帝并列在一起。炎帝是另外一个系列。我们在《帝王世纪》里发现了这样的叙述,炎帝称谓是某帝,但是,炎帝的后裔则是帝某,如所谓的炎帝八代,帝临魁、帝直、帝榆罔等,和《史记》对黄帝系列的称谓一样。显然,黄帝和炎帝是不同的两个系列。”田兆元、明亮:《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与两汉文化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35页。在新的古史系统里,黄帝居于主要地位,炎帝无法安排,所以炎帝和黄帝均上升为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云“三皇”为天皇、地皇和人皇,是战国即有“三皇”之说。汉初,伏生传《尚书大传》,所记三皇则为:燧人氏、伏羲和神农。三皇已有炎帝。至东汉,《吕氏春秋·执一》高诱注曰:“神农,炎帝,三皇之一。”《国语·晋语四》韦昭注曰:“神农,三皇也,在黄帝之前。”炎帝为三皇成为主流意识。

战国秦汉时人引入“皇”的概念,不仅是为了解决新古史系统内炎帝和黄帝次序的困难,也是现实政治中权力集中的表现。初,周天子先称王,为天下共主,战国之世,礼崩乐坏,诸侯纷纷称王,王已不足贵。所以一些大国开始称帝,《史记·苏秦列传》载:“齐伐宋急。苏秦乃遗燕昭王书曰:……秦为西帝,燕为北帝,赵为中帝,立三帝以令天下。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则燕赵伐之,天下孰敢不听!”可见战国后期,各诸侯均有称帝的打算,而事实上,秦王和齐王两大国都曾互称“东西帝”。帝是高于王的称谓。《说文》:“禘,王天下之号也。”《易·益》“王用享于帝,吉”句注曰:“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也。”《礼记·郊特牲》“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注曰:“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因此,帝有“生”之意,明显比“王”要高贵。而“皇”则更为突出,《公羊传·成公八年》引孔子曰:“德合天地者称帝,河洛受瑞可放。仁义合者称王。”《太平御览》卷七十六引《帝王世纪》转述孔子之言:“天子之德,感天地、动八方。是以功合神称皇,德合天地称帝,[仁]义合者称王。”所述与《公羊传》略同,惟提出“皇”字,皇与神相关,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而《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曰:“功合神者称皇。德合地者称帝。德合人者称王。”结合《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天皇、地皇、泰(人)皇的“三皇”,可以看出时人心目中皇、帝、王的权力结构。正因为如此,秦始皇才认为“人皇”不足贵,才“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这样看来,三皇说的出现,也是现实政治的反映,是中央集权神化的需要。

二、炎帝身份转换的社会背景

同类推荐
  • 今日美国

    今日美国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再结合湖南人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解读了湖南人,并提出了湖南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热门推荐
  • 愿时光待你好

    愿时光待你好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也许时间是好的,愿时光待你好。
  • 幻心剑帝

    幻心剑帝

    一段用鲜血铺成的强者之路;一段用生命演唱的绝世爱情;杨修谨踏碎了一个又一个的白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迷醉红尘奈何不了幻神之心;刀光剑影阻挡不了心神之剑;古老的寓言终于降临,沉睡龙族,大荒神族,深渊魔族,一个又一个的传说从沉睡中醒来;渺小的人族又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内斗,还是一致对外?
  • 男主有特殊的吃糖技巧

    男主有特殊的吃糖技巧

    “…司璟我去你个大西瓜!糖,给,我!——”“不给不给我不给。lalalla!”-沈糖觉得自从在街上遇到一个帅(zhi)哥(zhang),她整个人都不好了。——“喂,妖妖零吗,来收了这个妖孽。”
  • 追梦的星:蝴蝶之梦

    追梦的星:蝴蝶之梦

    一个失去前世记忆的少女,在一只蝴蝶的引导下,找回了自己的爱人和父母
  • 灵元大陆之灵女

    灵元大陆之灵女

    灵元大陆,修炼的大陆,在这有个家族,叫夜家,家主嫡女叫夜、潇、灵。穿越时空,麻雀变凤凰,修炼王者,受人欺凌?不,向来只有她欺凌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欺负她的份。自从接管了身体,夜萧灵就将低调这个词完美的演绎了出来,上任之后,不是对着城门口那头神兽喊:“歪!你现在回头改过,我可以让你做我的宠物!”就是碾压斩杀各路大能,待到大能们都被她虐怕的时候,她却来了一句:你们怕我干啥,我就是一个无能小公主,一群怂货。对此,属下们表示,好吧,他们跟了一个脑残主子。某神表示,嗯,这么有精力,昨晚是不是没有满足她,所以过来抗议了?【入坑时要谨慎,作者没有良心的。】
  •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盲点和误区,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 重生之混沌无敌

    重生之混沌无敌

    我虽受欺,不慎而亡,拜神雷所赐,迷失在空间裂缝!我乃凡人,却天赋极佳,领悟空间法则,误入混沌始源地,感悟混沌,融入混沌,习得<<混沌神决>>!看我如何靠此在这宇内纵横!
  • 时空垃圾星

    时空垃圾星

    未来星际,苏白坠落于垃圾星,捡垃圾捡到一个垃圾宝藏。一个小米手环,让苏白轻松突破了身体限制。一块魔兽肉,凶恶的变异生物成了苏白的看门宠物。一家垃圾公司,销售的各式垃圾连联邦总统都熬夜排队。全联邦都在买我们的垃圾。垃圾星宣。……微博:安静烦恼多,书友群187145663。
  • 红发安妮系列1:绿山墙的安妮

    红发安妮系列1:绿山墙的安妮

    描写卡斯伯特兄妹向孤儿院申领一个男孩,但却错误地送来了一个红头发的女孩。这个女孩以其活泼乐观的精神,不但感染了年迈孤独卡斯伯特兄妹,也照亮了整个绿山墙的生活。她奇妙的幻想生活、与戴安娜纯真的友谊、与吉尔伯特的斗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无不展示着一个小女孩快乐的童年生活。
  • 莲宠:妃要倾天下

    莲宠:妃要倾天下

    木紫菡失足掉下崖,大难不死却离奇穿越到了异朝国度,梦境中观音菩萨说要她去完成曾经欠下的情债。她本是虔心向佛的一朵莲,菩萨却说她与佛无缘只因红尘有爱,此生只为还清异世的姻缘。从此一副娇躯两片魂,她无情胜过多情,有情却又绝情,无爱似曾有爱,穿梭于王公贵族间的她们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