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7600000079

第79章 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道教向具注历日的渗透(2)

“符”:符是所谓驱役鬼神以至人神合一的秘文,是道教活动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法术。《洞神八帝元变经.服符见鬼第五》曰:“符者,盖是天仙召役之神文,学者灵章之秘宝,然则符文于术无所不宗。符文已彰,鬼神何能隐伏。故道家以灵文太版真文大字及都箓鬼符并是役神之秘书,阶仙之典诰。真人隐要,莫不因符能效,诸符之力也,或致天神地只,或辟精魅,或服之长生不死,或佩之致位显达。若备言功效,则书而莫尽。”[23]所以符为道教最具代表性的法术之一,《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记经》称之为“三光之灵文,天之真信”,[24]居于道教至秘的三术(符、气、药)之首。道教的斋醮法事乃至修炼活动多有道符的使用。虽然说符产生较早,在道教形成之前已经有巫师在使用符,但这种巫符从文字重叠搭配成符的画法和使用中的功能,都直接为道教所继承并进-步发展。[25]《太平经》中有很多早期道符,《抱朴子遐览》在着录道书205种679卷之外,还有道符56种511卷,由此可见道符在道教中的地位。《抱朴子遐览》又云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於神明,符皆神明所授。”[26]说明道符十分神圣,所以道士画符用符又叫作“请符”。如《道门定制》卷2有“请符命状”,杜光庭《安宅-词》亦曰:“虔恭忏谢,拜请符文”ot27]敦煌文献中有不少符咒文卷,在占卜类、斋醮法事类文献中也多见道符的使用。

“安宅”:即是安定宅舍,解除宅舍中神灵对主人的种种不利。安宅是道教斋醮活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关于安宅的观念和宗教活动,东汉时期已经十分盛行,王充《论衡解除》里面讲到当时人们破土兴宅,落成之后,需要解谢土神,这实际上就是属于安定宅舍的宗教活动,其中有常见于后世道教安宅类文献的青龙、白虎诸神,并认为是宅中正神。《太平经》“起土出书诀”讲述了兴建土功导致灾祸的神学说教,认为行动不利会触犯神灵。所以很多道教斋醮科仪经典专门讲述或者涉及解除宅舍祸患的解谢、安宅、镇宅之法。《赤松子章历》有“谢土章”、“言功安宅章”,均讲的是对修造动土引起的居宅不利所进行的解谢、安镇之法,都讲到宅中有青龙、白虎等神灵,显然与《论衡解除篇》所讲的宗教活动有一脉相承之处;“大斋醮章”、“新亡洒宅逐注却杀章”也以安镇宅舍为主要目的。“言功安宅章”云五帝安宅,诸祸不生,……震生青龙治宅左,离生赤龙治宅前,兑生白龙治宅右,坎生黑龙治宅后,坤生黄龙治宅中央。五龙治宅,辟除不祥,消灭凶恶,扫除千殃,神龙安镇,四邻和睦……”。[2]杜光庭《道门科范大全集》卷37-2均为“安宅解犯仪”,卷43为“安宅解犯忏方仪”、“安宅解犯十方忏谢仪”、“安宅解犯都忏仪”,卷44为“安宅解犯谢灶仪”。《道藏》中还收有《太上安镇九垒龙神妙经》、{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诸经,突出诵经可以起到消鬼除病和安宅的作用,其中《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还见于敦煌文献S.12609,S.12140等卷。从种种内容看,对正神的祈求和对凶神恶鬼的镇压往往是相并而行的,所以安宅中往往含有镇宅之意,杜光庭《广成集》“安宅醮词”云按灵宝明科,修五帝大醮,虔恭忏谢,拜请符文,忏以往犯触之非,祈将来安宁之福。龙神镇守,人口清泰。”[i]“胡贤常侍安宅醮词”曰伏惟五帝临鉴,众神昭佑,敕下符吏,宣告地司,安镇龙神,削平犯触。”[30]《道门定制》卷6“斋品”中亦有“五帝安宅醮”,卷7有“安宅章”曰:“某人宅以来,居止不利,臣求拜章书,分解禁忌,安宅利居……八卦利居,五方镇宅”。[31]《道门定制》卷8有按五方、八卦、各门、井、灶等设计的“安宅归神符”。又如《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中有安宅符七十二道,其中有“符镇新宅,安七神”[M]之类的解说,可见安宅符其实也就是镇宅符。应该说,在古代民众的认识中,宅舍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活依据,欲趋吉避凶,有利于人的健康长久,理当首先观注宅舍的“吉凶”对人的影响,所谓“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33]因而古代民众一旦遭逢疾病困扰和祸患难解,往往会首当其冲地针对宅舍大做宗教文章。所以安宅作为道教的主要法事活动正好展现了道教的宗教品格。

第二组:宗教归属不确定的类目:

祭祀:即通过敬献礼物向神灵祈祷或致敬的人神沟通的方式,是各类宗教仪式的总称。中国古代在道教形成之前,各种原始宗教、民间宗教、国家祭祀等传统宗教的祭祀内容已经十分丰富,而且由于祭祀的对象、目的、时间、场所等种种不同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祭祀礼俗。道教的斋酿活动便是在继承传统宗教祭祀礼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34]在很多方面与传统的祭祀有共同、共通性和强烈的一致性,因而往往表现得难以区分;但总之,传统宗教祭祀所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多样性是道教一家宗教所无法全部包容的。所以我们要判定某项祭祀活动属不属于道教,应该看其中有没有道教特有的标志,比如看有没有道士的参与,祭祀对象中有没有属于道教特有的神灵以及是否采用了道教的祭祀仪式等。“祭”字原本具有杀牲以腥肉献神的含义,道教则在一般的祭祀、血祭基础上发展出了一整套斋醮仪式,这是道教祭祀的最大特色所在。唐末杜光庭曾对“祭”和“酿”的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他说:“牲检血食谓之祭,蔬果精修谓之醮。醮者,祭之别名也。”[35]敦煌具注历日为当地社会各界所共用,所以历注中所标示的“祭祀”项使用范围很广,既不排除道教的醮祭活动,也可以广泛地指民间的和官方的祭祀活动,包括流行敦煌的佛教祭祀和融佛、道、民间宗教乃至官方祭礼于一体的宗教礼俗活动。

“祀灶”、“祀宅神祀”即是祭祀,“祀灶”、“祀宅神”即是对灶君和各种宅神进行的祭祀。[36]如前所述,祭祀并不是道教特有的宗教手段,而为一切宗教所共有。“灶”即灶神、灶君,在传统的宗教礼俗中,对灶神的信仰和祀灶活动由来甚久。“祀灶”为古代的五祀之一,《吕氏春秋孟夏》曰:“孟夏之月,祀灶,其祭先肺”,[3]仲夏之月、季夏之月亦如之;《礼记月令》也有同样内容;《礼记祭法》述王者为群姓立七祀,也有灶神。同时祀灶又广泛见于《淮南子》、《风俗通义》等多种古籍。道教产生以后,灶神被吸收为与人的寿夭祸福有直接关系的重要的道教神灵,常见于道教经典。《道门科范大全集》卷44为“安宅解犯谢灶仪"和“安宅谢灶仪”,其中“祭灶法”日广人间灵变,灶君为先,在天为星煞,在地为直符,在人间为灶君。凡有灾祸,并由掌领,上至国人,下及庶人,若依此有信奉之心,则能致福。”[w]足见道教中祭祀灶君的重要性。从历史上看,祭祀灶君的传统宗教礼俗和道教经典科仪中对灶君的崇拜相互影响,在民间造成了广泛的灶君信仰,至唐宋以后影响愈来愈大而且愈来愈民间化、习俗化,形成复杂的灶君崇拜。所以,不结合道教关于灶君特有的宗教认识和具体祭祀方式,对见于历史文献中的“祀灶”行为,就很难判定其是否属于道教。“祀%神”也一样,尽管道教中有很多宅神的名目,但脱离了道教特有的宗教认识和科仪,也无法断定其是否属于道教。

“厌”:即“厌胜”,即用一定的物品和方法驱除鬼邪和灾害的法术。“厌胜”之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产生于原始时代,传说某种物质具有避邪镇恶的神力并用于宗教巫术活动或者民俗活动,如用狗血、桃木避邪等。一类产生于战国秦汉时期,通过阴阳五行生克关系祛除灾害、保持阴阳五行的平衡状态。如阳太盛则导致旱灾,需要闭阳纵阴;阴太盛则导致水灾,需要闭阴纵阳。[w]这种厌胜之法甚至还用于战争中战胜敌人,如王莽制作威斗对赤眉军所采取的厌胜之术。[40]汉代流行的瓦当和魏晋以后流行的一些钱币也具有厌胜的作用。道教产生后吸收了这一方术,《太平经》中便多处论及厌胜之理和方法,如天厌固与神无异,愿闻金兴厌木,何故反使火衰也善哉,子之难问,可谓人道矣。真人欲乐知其大效,是故春从兴金兵,则贼伤甲乙木行,令天青帝不悦,天赤帝大怒,丙丁已午不顺。欲报父母之怨,令使火行,多灾怪变,生不祥妖害奸滑。其法反使火治愦债云乱,不可乎,大咎在此也。”1411不过《太平经》中对厌胜之术的论述依然是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没有赋予更多的道教特性。以后道教常常以道符作为厌胜的法物,这种结合自然具有道教特性;同时,以其他物品厌胜的作法也在继续流行,一直到唐宋以后。所以没有鲜明道教特色的厌胜之术就很难归属于道教。如《颜氏家训风操》所记的“画瓦书符,作诸厌胜”,[42]无疑可视为道教活动;而如敦煌文书P.2661《诸杂略得要抄子》所记“建日悬虎头骨门户上,令子孙长寿”,“常五月上卯日,取东南桃枝悬户上,鬼不敢人舍”,S.0610背“立春日,宝鸡能僻恶,瑞燕解呈祥,立春着户上,富贵子孙昌”等则只能视为古老的厌胜遗俗。

“镇”、“镇压”、“镇宅镇”即“镇压”,在敦煌历日中“镇压”常作“镇押”,镇压是一种以物厌胜的方法,经常使用重物,多用于镇宅方面。早在《淮南王万毕术》中即有“埋石四寓家无鬼”的说法,[431道教很早就吸收了镇压的方术,但经常和其他手段配合使用,如陕西户县朱家堡发现的东汉阳嘉二年(133年)墓葬中有朱书陶罐镇墓文。反映了道教形成时期流行的镇墓方术,镇墓文云广天帝使者谨为曹伯鲁之家移央(殃)去兹(咎),远之千里。……生人得九,死人得五,生死异路,相去万里,从今以(巳)长保孙子寿如金石,终无凶。何以为信,神药厌填(镇),封黄神越章之印。如律令。”[44]其中综合了镇墓陶罐、镇墓文、药物、咒语并配合有道符,其道教特征鲜明。后世则既流行道教镇压之术,同时,早期简单的镇压方法也在沿用,如《道藏》有《太上秘法镇宅灵符》突出镇宅灵符七十二道,《无上三元镇宅灵箓》突出了灵篆镇宅,杜光庭《广成集》卷14有“嘉州王仆射五符镇宅词”,这些无疑属于道教。敦煌文书P.4522背《宅经》之“推镇宅法第十”既提供了镇宅药方,包括雄黄、朱砂、硅青、白石裔、紫石音各五两,并有咒语“急急如律令”等,显然为道教镇宅术。前文讲到道教的安宅法事中常有镇宅之意,但同时还可以看出,安宅和镇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那就是,安宅更加注重对神灵的祈祷仪式,注重与神灵的沟通;镇宅则或者在对神灵祈祷的同时,更多地突出了法物的运用,如用道符、用石等;或者直接表现为法物的运用而不用祈祷神灵,从而更加接近于比较原始的、简单的以物厌胜的巫术。可见安宅的宗教性明确,镇宅则可能仅仅是巫术层面的遗俗。如敦煌P.3594《阴阳书》中有“用石镇宅法”云:“人家居宅已来,数有亡遗,失钱不聚,市买不利,以石八十斤镇辰地大吉”等,其中就看不出明显的道教特征。总之,镇压作为厌胜的方法之一,情况也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视所有镇压之术为道教法术。

通过以上辨析,可以确定,在统计表的13个类目中,“解除”(解)、“谢”(安宅)、“符”、“符解”属于纯粹的、具有鲜明道教特征的活动。同时,这些名目也并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其具体内容有强烈的交叉互含性。其中“解除”可以囊括“谢”、“安宅”、“符”、“符解”等所有具有驱除凶邪性质的道教法事活动;而“符”、“符解”作为“解除”的具体方式,更加侧重于法术的运用;“谢”则和具体法事活动层面的“解除”之法基本相同又偏重于忏悔谢过;“安宅”则为“解除”、“谢”等方法在安定宅舍方面的运用,“安宅”中可以包括“镇宅”内容,可以运用道符等法术。至于“厌”、“镇”虽然也是道教常用的法术,但严格来讲,“镇”、“厌”是道教产生之前就已经流行而且为后世道教之外继续沿用的厌胜法术,“镇”是“厌”的方法之一,其中宗教仪式简单原始,巫术色彩更加浓厚。又,“厌”和“镇”所依据的是阴阳五行原理或者是一些原始的信仰,道教在继承“镇”、“厌”之术后并没有像对“符”、“解除”那样对这种基本法术作进一步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有的只是将“镇”、“厌”与道教的“符”、“解”等法配合使用,从而纳人道教法术体系。由此出发,我们还可以将统计表中具有道教特征的“符镇”、“符厌”、“解厌”、“解镇”之法划归道教法事活动范围;而“镇”、“厌”以至“厌镇”等所包括的活动则可能运用纯粹的阴阳五行手段而无鲜明的道教色彩,因而也就不宜一概归人道教之列。“祭祀”、“祀灶”、“祀宅神”,既可以是道教行为,也可以是其他的传统宗教行为,所以也K能视为宗教归属不确定者。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敦煌文献中还有一些佛教符咒文书,其中有些还是充满阴阳五行、安宅、益算之说的所谓佛经,如P.3915、S.2110《佛说安宅神咒经》、P.2558《佛说七千佛神符益算经》,P.3732《佛说提谓经》等;但这些文书明显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宗教观念,仿照道教经典和道教符咒制作的佛教伪经。据萧登福先生研究,P.3915、S.2110《佛说安宅神咒经》系受中土安宅观念影响的佛经,P.2558《佛说七千佛神符益算经》乃是抄袭道教《太上老君说长生益算经》而来,《佛说提谓经》系元魏昙靖所撰,所言为中土五行生克之说。[45]又如S.2498a《观世音菩萨符印一卷》、P.3874《观世音及世尊符印》、P.3835《大部禁方》等佛家符印也明显属于模仿道符绘制而成的。不过,虽然佛教徒力图吸收道教法术的核心内容为其所用,但从敦煌地区宗教存在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内容依然为道教活动的核心内容,并未被佛教夺去。典型的表现是,敦煌地区流行的占卜书总是要为问卜者指出诸如“解除”、“符解”之类的宗教方法以祈福禳灾,而相应地提供的符是道符而不是佛教徒仿造之符,这就意味着佛教对道教法术的模仿并未深人到具体的宗教实际中取代道教的法事活动;同时我们还看到,作为奉佛世家的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不止一次地采用道教符镇法术奉行醮祭活动。这就足以说明,敦煌具注历日中“符解”之类的指示对应的是道教内容而非佛教内容。

在以上对统计表中各类目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一些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东方体育国粹京剧(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东方体育国粹京剧(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回族文化概要

    回族文化概要

    回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回族人民秉承人类文化发展中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共同熏陶和滋养下,创造出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优秀精神成果,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儿,诗文画三位一体。诙谐、逗乐、风趣、自然,旨在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鲜活记忆:踩高跷、贴门神,寄托着老北京最生动的生活乐趣;锔匠、染坊、日杂挑子,串起老百姓朴素的岁岁年年;牛头肉、二锅头,蕴含着老北京的老礼儿老习俗;编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见不到的困苦;穿“的确良”、戴“羊剪绒”,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是新时代的新时髦。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再现了老北京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
  • 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本书收录作者有关艺术、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与学术随笔,共分了六章,反映了作者在上述领域的学术观点与造诣。
热门推荐
  • 我们曾经错过的爱情

    我们曾经错过的爱情

    写一群好学生六年级时发生的一切一切,你们绝对想不到会有爱情。
  • 婚恋物语

    婚恋物语

    大多数人在处理情感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惶恐不安、不得要领。如何调适与适应对方,创造和谐美满的生活;如何能够征服情感,走出生活中的困境,成功走向幸福生活的彼岸。这正是本书要告诉你的答案。
  • 摩天轮下,爱恋

    摩天轮下,爱恋

    “璇,那是你的男朋友吗?”“不是,早八百年前就被甩了。”森言一脸嫌弃。“......“我的面子...“真的吗?璇璇竟然会被甩。”单语表示惊讶。真的很惊讶呀,甩了璇黛竟然没有缺胳膊少腿。“你们很闲嘛。”某人微笑,笑容中透出一抹危险的气息...“上官璇黛!”南宫欧辰怒吼。“我耳朵没聋,你叫那么大声是要怎样?”某女大声吼回去,美眸里闪着一股戏虐的光芒。“道歉!给情情道歉。”南宫欧辰淡淡的说,但话里透出的诡异气息却让人不寒而栗。“没门。”上官璇黛却丝毫不被这诡异气息影响。......腹黑VS腹黑,互坑到底谁会是最后赢家?
  • 我和纸灵有个约会

    我和纸灵有个约会

    一场委托婚礼令我坚持了十年的纸牌驱灵师生涯有了转折,追踪中遇到的车祸男人,以神秘莫测之姿闯入我的生活。谁料嗜赌如命的父亲更将房子连同我都输给了他,相继失踪的纸灵人,痴缠凄婉的三世前生,我试图挣脱他口中所谓的命中注定。“我就是我,不是任何人的影子。”这是我对于他的全盘否定,随之换来的却是身边的人被无情抹杀。父亲的背叛,失去灵力被解约,面临崩溃的边缘,他如施舍般指给了我一条道路:成为侍琴师。即使被伤得遍体鳞伤,我仍抽丝剥茧,愿找出他的破绽,当真相披露才明白,高冷之于我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我从不后悔用这样的方式爱你。”他抚我之首如是说。浮世经年,繁华若梦,谁又能伴我风云人生?
  • TFBOYS之悄悄爱上你

    TFBOYS之悄悄爱上你

    女主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学生,当然,有两个关注着tfboys,而另一个却是一贯的高冷。那个不追tfboys的女主角也不知为何,明明决定不能爱上他们,因为自己还有爱的人,她要继续等下去。可是后来……他情不自禁的爱上了他们。
  • 神级高中生

    神级高中生

    “李小鸭,你这么吊,你爸妈知道吗?”“不知道。但是我爸妈比我还吊!”...(本书目前还没有完本,作者还在手不停爪的码子中——ing).(点击,收藏,推荐,评论。都是好东东啊,读者大爷们,心情好就赏一个呗。心情不好也赏一个,保佑你天天好心情!)
  • 云彩悠悠

    云彩悠悠

    一个政治上的阴谋让他们俩相遇,一场追查真凶的过程却让他们陷入危险之中。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主角们,对于爱情的观念究竟是开放还是执着?书中探讨了女主从童年时期的淡淡情愫到年少时的爱慕,以及成年后爱情价值观的转变。两人在相爱、误解、相怨与化解的感情纠葛之中,渐渐找回了青春年少时的纯恋。然而,外在的危机却一步步向他们逼近,再三迫使他们分离。这是一部集合了爱情、动作与喜剧的浪漫小说,让我们一起跟随主人翁们历经危险,克服困难,从岁月的洗礼中体会爱情的真谛。
  • 万里独生

    万里独生

    漂洋万里,只为独生。一个载着三十人的破船在大海中漂泊数日,这一船人都因民族矛盾被奴役,他们渴望回家,一路上风波不断,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没能都会回到家乡。爱米丽,这个坚韧勇敢的女孩,在失望与希望中回到了久违的家乡。文章借此来讽刺纳粹党对外族人的伤害,同时赞扬主人翁求生的精神。
  • 拿什么拯救自己啊

    拿什么拯救自己啊

    大学毕业后,我去东海舰队当了四年兵。因为当兵这事和老爸吵得不可开交。从东海舰队退役后,我从老爸那里借了些钱,拉拢了几个投资人在2009年的春天成立了一家‘家居装饰方面’的有限责任公司。(我所居住的城市是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因大学同寝室哥们陈彦、王阚、罗明的邀约去金缘娱乐城KTV,遇到了在里面做“小姐”的“淇淇”,我第一次见她,就喜欢上了她......
  • 月凌王

    月凌王

    一场谋反,一个国家的陷落,无知少年历经重重磨难,踏上复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