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推出的《吉祥三宝》,像一缕春风,一扫歌坛俗气,以民歌新唱的原生态,给广大观众奉献一道温馨美味的文化小吃,悦耳的天籁,着实让听众耳目一新,心仪神旷。
细碎的铃鼓“先声夺人”,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蓝天白云的蒙古大草原。牧包点点,牛羊似云,绿草展茵,彩人如花。身着五颜六色蒙服的男男女女,翩翩的舞姿,凝脂的笑容,袅娜的像花葩!浑厚粗犷的说白,恰似欢快的鼓点,跳跃着生活的兴高采烈。抒情的马头琴,好似一位长者,呷一口奶酒,捋一把长须,叙一段古老的童话;又像一位哲人,慢条斯理、饶有兴味地,演绎一条万古不变的教训。
奶声的童音,如雏凤鸣涧,初涉人世的新鲜,跃然面前,吸引了无数的眼眸,抓挠我们的耳朵。拟人的回答,慈祥、浑厚的如牛羊鸣哞;甜美、厚实的似奶油般粘稠。那快乐的叠唱,述说着家的和谐与温馨,像是呼啸前行的汽笛。莫非是两千多年前孔子与“两小儿辩日”的问答,撞上宇宙的墙壁,还是鹤发神叟和大头仙童的笑谈,折回广漠的穹庐?日月星辰,恰似现代三口之家,多么妥帖的喻寓。
“阿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对了。”“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啦?”“在天上。”“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它回家了。”“太阳、星星、月亮就是吉祥的一家!”
蒙古位于北国,春姑刚刚露脸,夏哥接踵而至。“人间四月芳菲尽”,蒙古花儿“始盛开”呵!俗说,“早晏睡觉,一齐天明”。寒冷的北方草原,迟为春播,亦作秋收呢。儿童认知,当以视听为先,超出了闻疆和视界,那是揠苗助长!丈夫是花儿,妻是绿叶,小宝贝不就是开心果嘛!那种“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的干泣,显得多么践耳!
“阿妈”“哎!”“叶子绿了什么时候开花?”“等夏天来了。”“花儿红了果实能去摘吗?”“等秋天到了。”“果实种在土里能发芽吗?”“它会长大的。”“花儿、叶子、果实就是吉祥的一家。”
太阳照着月亮,绿叶托着红花,种子正在发芽。“天地人”三位一体;“爹娘儿”三人一家。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吗?生机勃勃啊,兴旺发达呀,幸福美满吆!吉祥三宝,三宝吉祥!
“宝贝”“啊?”“爸爸像太阳照着妈妈。”“那妈妈呢?”“妈妈像绿叶托着红花。”“我呢?”“你像种子一样正在发芽。”“噢!明白啦。”“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西方摇滚振得人心烦,西洋美声吼得人意乱,靡靡之音哼得人乏力的当儿,一曲清新的蒙语“吉祥”,真让人“如闻仙乐耳暂明”,“她”能带你的灵魂到天堂。这不是果味色素饮料,而是来自大山的一湾清泉。“她”承接了德德玛,发展了斯琴格日勒,还原了腾格尔,把民族的乐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衷心祝愿她越走越远,衷心祝福我们的人民和祖国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