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91000000002

第2章 内科疾病(2)

【用料】紫金牛,鸢尾(鲜全草),连钱草、蒲公英、红枣各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扶脾利湿。

7.黄芪姜黄汤

【用料】黄芪、姜黄、板蓝根、怀山药、茯芩(剂量可随症酌定)。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益气活血,解毒健脾。

肝硬化

1.猪肚方

【用料】癞蛤蟆5个,大蒜49瓣,猪肚1个。

【制法】将癞蛤蟆去头及肠杂,同大蒜一起放入一个猪肚(先洗净)内炖。日分多次服。

【功效】挟正,解毒,利水。

2.加味芍甘汤

【用料】生白芍,生山药各100克,生甘草5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养肝健脾,润肠泻水。

3.刀豆壳汤

【用料】刀豆壳(干)4.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温通消胀。

4.莲消二草汤

【用料】半边莲、海金砂草、连钱草各30克,红梅消、白术各24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胀。

5.二豆丸

【用料】巴豆(去皮油)2个,绿豆、黑胡椒各7个,小枣3个。

【制法】巴豆(去皮)、胡椒、绿豆用砂锅炒成黄色并研成粉末。小枣(去核),将上药末分在两个枣内,打拌为丸(为1剂)。

【功效】泻水健脾。

6.糠糖散

【用料】谷糠(即碾小米的谷皮细糠),红糖各500克。

【制法】先将谷糠放在铁锅内炒黄,再加入红糖拌匀即成。每次12~15克,日服2或3次,开水送服。初服1日1次。按泻水情况,可加服2或3次。

【功效】健脾利水。

胆道蛔虫病

1.花椒油

【用料】花椒9克,麻油50克。

【制法】将麻油放入锅内熬热冒烟,放入花椒,待其变黑出味取出,油凉温后,1次顿服。

【功效】驱虫止痛。

2.姜蜜汤

【用料】生姜150~200克,生蜂蜜60~100克。

【制法】生姜去皮洗净捣碎或取汁,置入蜂蜜内搅拌均匀,顿服。小儿酌减。1剂瘥,可每日服2剂或3剂。

【功效】温中止痛驱虫。

3.梅楝散

【用料】乌梅肉、川楝子各40克,川椒、黄连各20克,生大黄10克。

【制法】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5克。成人每次服10~20粒,日服3次。儿童酌减。

【功效】驱虫止痛。

4.胆蛔特效方

【用料】大乌梅15克,槟榔12克,扁蓄2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剂,分4次服。

【功效】安蛔止痛。

中风

1.天七散

【用料】天竺黄3克,三七2.1克,琥珀1.5克,朱砂1.5克,牛黄、麝香各0.3克,乳香、没药各1.5克。

【制法】上药并研细末,分为3包。再用天麻,僵蚕各6克,全蝎3克。煎汤,加黄酒60克,白糖15克和化,以此汤送服上药。每次1包,日服2次。

【功效】中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2.胆沥汤

【用料】胆南星9克,竹沥60克。

【制法】将胆南星研细,入竹沥调匀,频频送服。

【功效】化痰通窍。

3.榕蛋汤

【用料】榕树倒悬须60克,鸭蛋1枚。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至1碗许,1次顿服。

【功效】清热发汗通络。

4.白兰汤

【用料】白薇15克,泽兰9克,山甲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1或2剂,分2~4次服。

【功效】清热养阴,活血通络。

5.龙根红花汤

【用料】地龙25~40克,葛根20~50克,红花15克(后入)。

【制法】水煎服,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活血通络,解痉缓急。

6.竹沥饮

【用料】竹沥、生姜各30~40克。

【制法】生姜捣烂取汁,入竹沥和匀,1次顿服。

【功效】消炎化痰镇痉。

肝脓疡

1.金钱合欢汤

【用料】金钱草50克,合欢皮15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早晚食前各服1次。

【功效】清热利湿,宁心安神。

2.白英汤

【用料】白英250克(干品减半量),鲜香茶菜根6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连服至症状消失。

【功效】消炎利湿,散瘀解毒。

3.解毒汤

【用料】柴胡6克,茵陈、蒲公英各30克,川军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疏肝解毒,排脓化腐。

高血压病

1.降压方

【用料】芹菜籽30克。

【制法】上药加水250毫升,煎至14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0天。

【功效】平肝降压。

2.泡足方

【用料】茺蔚子、桑树枝、桑树叶各10克~15克。

【制法】上药加水煎至1500毫升,倒入脚盆,稍凉后浸泡双脚约数分钟。洗后上床休息。

【功效】导热下行。

3.丹参降压汤

【用料】丹参、川牛膝各30克,酒大黄6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活血导热降压。

4.蚯蚓方

【用料】白颈活蚯蚓15条,白糖100克。

【制法】将蚯蚓剖开,洗净,加白糖淹渍;30分钟后,蚯蚓溶化成液体时,顿服,每天早晚各1次,5天为1疗程。

【功效】降压。

5.三草二明汤

【用料】夏枯草、莶草、益母草、石决明各30克,决明子35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平肝潜阳,活血降血。

6.食疗方

【用料】鲜山楂(去核)、苹果(去皮、核)各30克,鲜芹菜(去根、叶)3根。冰糖10克。

【制法】将前3味切碎用搅汁机打汁,加冰糖,约得100毫升(此为1次量)。每日服用3次。

【功效】降压。

低血压症

1.升压汤

【用料】桂枝、肉桂各30克,甘草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或顿服,或频频饮服。

【功效】温阳升压。

2.参桂汤

【用料】党参15克,肉桂10克,黄精12克,大枣10枚,甘草6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15天为1疗程。

【功效】温阳益气升压。

3.二桂甘草汤

【用料】桂枝9克,桂心3克,甘草9克。

【制法】每日1剂,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温经通脉。

4.桂附汤

【用料】桂枝、甘草、川附子各15克。

【制法】每日1剂,共泡开水,频频代茶饮服或水煎服。

【功效】温阳升压。

高脂血压

1.泽泻乌决汤

【用料】泽泻30克,炒白术15克,何首乌、决明子各30克,生大黄6克。

【制法】水煎两次,日分3次服,连服45天为1疗程。

【功效】健脾导浊,养血平肝。

2.黄精降脂方

【用料】何首乌12克,黄精20克,桑寄生30克,山楂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益气养肝,健脾降脂。

3.降脂汤

【用料】茵陈、泽泻、虎杖各15克,荷叶、瓜蒌各12克,陈皮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痰利湿,化浊降脂。

4.降脂汤

【用料】何首乌15克,枸杞子10克,草决明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养肝降脂。

5.四味降脂汤

【用料】茵陈、泽泻、荷叶、山楂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功效】利湿导浊。

6.决明茶

【用料】决明子30克,绿茶3克。

【制法】每日1剂,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降脂降压,养肝清热。

7.复方花生壳汤

【用料】花生壳100克,黄精、首乌各15克,大枣5枚。

【制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导浊降脂。

眩晕

1.清眩汤

【用料】仙鹤草50克,菊花15克,生杜仲2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滋阴潜阳。

2.桃仁芎芍汤

【用料】桃仁9克,赤芍12克,川芎5克,刘奇奴、葛根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

3.化疫降浊汤

【用料】半夏、白术、天麻、茯苓各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化痰降浊,健脾和胃。

4.平肝化痰方

【用料】生代赭石45克,法半夏、车前草、夏枯草各18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平肝潜阳,化痰消肿。

药物中毒性肝炎

1.甘草绿豆汤

【用料】生甘草30克,绿豆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或3次。

【功效】养肝解毒。

2.加味芍甘汤

【用料】生白芍9克,生甘草30克,五味子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养肝解毒降酶。

3.甘陈汤

【用料】生甘草60克,绿豆30克,茵陈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养肝解毒,利湿退黄。

高原反应

1.参苓汤

【用料】红参须700克,茯苓400克。

【制法】上药加水浸泡20小时后,煎煮4次,每次煎煮6小时,然后将4次煎煮滤出液浓缩成7000毫升,加入防腐剂,装瓶放入冰箱冷藏备用。在临进西藏前24小时分3次服完100毫升(相当于生药红参须20克,茯苓20克)。

【功效】益气健脾。

2.参麻茯苓汤

【用料】高丽参10克(另煎兑入),麻黄6克,茯苓30克,生姜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5天为1疗程。

【功效】益气健脾,宣肺止呕。

脑震荡后遗症

1.钓黄白芷汤

【用料】钓藤、大黄各15克,白芷、甘草各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平肝活血,祛风止痛。

2.田七散

【用料】广西田七粉适量。

【制法】每次3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昏迷者可用鼻饲法)。

【功效】活血散瘀,通络醒脑。

3.复方丹参片

【用料】紫丹参9克,熟三七1克。

【制法】上药并研末制成片剂。每次3片,日服3次。8周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镇静安神。

4.龟瓜散

【用料】龟首(王八脑袋)1只,黄瓜子9克。

【制法】龟首用干燥箱干燥,研为细末,黄瓜子干燥研细,二味混匀备用(为1口量)。上1日量分3次于饭后用黄酒送服。5天为1疗程。

【功效】滋阴清热,祛风止痛。

面神经炎

1.王圣散

【用料】当归7克,肉桂10克,元胡7克,全虫3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2.益气祛风汤

【用料】生黄芪50克,当归9克,白附子15克,全蝎7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3.蜈蚣矫正饮

【用料】蜈蚣(去头足)l条,地龙、当归各12克,赤芍10克,鸡血藤15克,羌活、防风、白芷各10克,川芎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散寒,祛瘀化痰,通经活络。

4.复方芍牡汤

【用料】白芍、生牡蛎各30克,丹参、甘草、葛根、生黄芪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柔肝熄风活络。

慢性胃炎

1.胃病丸

【用料】川芎、木香、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葶苈子、巴豆霜、皂角各等份。

【制法】上药并研细末,以枣泥为丸如绿豆大。成人每服3或4丸,日服1或2次,白开水送下。

【功效】活血化瘀、破气导滞。

2.良附散

【用料】高良姜、制香附各等份。

【制法】上药并研细末。每服6克,日服1或2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3.灵脂止痛汤

【用料】血灵脂15克,延胡索、制香附、佛手各9克,甘松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4.姜糖饮

【用料】鲜生姜250克,红糖、菜油各500克。

【制法】将铁锅烧热、先把红糖,菜油放入锅内,待油沸服。

【功效】温中止痛,润肠通便。

5.参灵散

【用料】党参40克,五灵脂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益气健脾,化瘀行滞。

6.三味散

【用料】蒸熟山药100克,生鸡内金100克,醋制半夏60克。

【制法】上药并研极细末。每次3克,日服3次,于饭前温开水送服。2个月为1疗程。

【功效】益脾润胃,降逆平冲。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乌甘散

【用料】乌贼骨粉3份,甘草粉2份。

【制法】上药分别研细,混合过100目筛。每次2克,日服3次,于饭前30分钟用水冲服。21天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

【功效】收敛制酸,消炎止痛。

2.楞甘散

【用料】瓦楞子75%,甘草25%。

【制法】制成粉剂。每次10克,日服3次,饭前开水冲服。4周为1疗程。

【功效】制酸消炎、止痛。

3.加味芍药甘草汤

【用料】白芍30克,甘草15克,地榆30克,黄连6克。

【制法】水煎服(勿久前),日服2次。

【功效】泻热和胃。

4.溃疡散

【用料】甘草50%,牡蛎30%,乳香、没药各10%。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克~6克,日服3或4次。3周为1疗程,必要时可服用4~6周。

【功效】制酸缓中,行血消瘀。

5.溃疡丸

【用料】金铃子10克,川芎20克,猪胆汁30克。

【制法】上药前2味共研细末,入胆汁和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消炎活血止痛。

6.蜜矾膏

【用料】白矾10克,蜂蜜30克。

【制法】将白矾研末,入蜜和匀成膏。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燥湿润胃止呕。

7.车前冲剂

【用料】车前子6克,生鸡蛋一个。

【制法】车前子水煮,取汁冲鸡蛋服。日服2次。

【功效】滋润缓痛。

上消化道出血

1.一味云母散

【用料】云母粉适量。

【制法】粉剂。每次2或3克,日服3次或6小时服1次。

【功效】止血敛疮。

2.止血散

【用料】炒蒲黄、白芨、阿胶珠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日服3次,糖开水冲服。

【功效】凉血活血止血。

3.苏葡止血汤

【用料】蒲黄炭、苏木、茜草根、鲜荷叶、侧柏叶、百草霜各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重症加童尿1盅。

【功效】凉血止血。

4.止血汤

【用料】白芨、旱莲草各30克,侧柏炭、地榆炭各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1或2剂。日服2~4次。

【功效】凉血止血。

5.一味大黄散

【用料】生大黄适量。

【制法】上药研细末。每次1.5克,日服3次。如服药后腹泻次数较多者,可改为每日2次。

【功效】凉血止血,通便泻火。

6.三味大黄散

【用料】大黄粉、地榆粉、甘草粉。

【制法】上药按3:2:1的量混匀。每次4克,日服3或4次,首加倍。服至大便潜血转阴。

【功效】凉血止血。

胃炎

1.硼砂散

【用料】硼砂9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分为6包。每次1包,日服3次。空腹开水送服,连服3天。

【功效】消炎止呕。

2.左金丸

【用料】黄连6克,吴茱萸1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克,日服2次。

【功效】清肝止呕制酸。

3.毕澄茄酒

【用料】毕澄茄10克,烧酒30毫升。

【制法】上两味入瓶中浸泡10天即可服用。每次12毫升,日饮2次。

【功效】祛寒止痛止呕。

4.丁陈散

【用料】丁香10克,陈皮2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克,日服2次。

【功效】健胃祛寒,降逆止呕。

5.陈姜煎

【用料】陈皮、生姜各5克~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温中止呕。

6.小半夏汤

【用料】法半夏、生姜各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温服)。

【功效】祛寒降逆止呕。

7.芩茹煎

【用料】黄芩6克,竹茹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冷服)。

【功效】清胃止呕。

膈肌痉挛(呃逆)

1.止呃方

【用料】黄杨木30克。

【制法】上药先洗净。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养阴泻火,降逆止呃。

2.参沉汤

【用料】高丽参、牛膝各9克,白术、云茯苓各15克,陈皮、丁香各3克,海沉香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空腹服下。

【功效】益气健脾,降逆止呃。

3.芝麻止呃方

【用料】黑芝麻、白砂糖各适量。

【制法】将黑芝麻炒熟、杵碎、拌入白砂糖,每次服数汤匙,服至痊愈。

【功效】润胃止呃。

4.灵仙汤

【用料】威灵仙、蜂蜜各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邪止呃。

5.呃逆汤

【用料】生石决、党参各30克,柿蒂30枚。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平肝和胃降逆。

6.山楂止呃方

【用料】生山楂汁45毫升。

【制法】每日3次,每次服15毫升。

【功效】消食止呃。

急性胃肠炎

1.二味乌梅汤

【用料】乌梅3~5粒,百草霜1.5克。

【制法】水煎取汁,入酸醋三、四滴内服。

【功效】酸敛收涩,止呕止泻。

2.姜连丸

【用料】黄连20克,生姜10克。

【制法】黄连研细,生姜捣烂连汁调和,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消炎健胃,止吐止泻。

3.蔻连丸

【用料】肉蔻、黄连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克,日服2次。

【功效】消炎健脾。

4.平胃散

【用料】苍术10克,厚朴、陈皮、甘草各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燥湿健脾。

5.枳实陈姜饮

【用料】枳实、陈皮、生姜各6克~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理气健胃,消炎导滞。

6.姜朴丸

【用料】厚朴10克,生姜5克。

【制法】厚朴研细,生姜捣烂连汁,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克,日服2次。

【功效】健胃宽中。

7.藿香陈皮饮

【用料】藿香9克~19克,陈皮6克~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芳香化湿,健胃止吐泻。

8.木瓜吴萸煎

【用料】木瓜,吴茱萸,生姜各6克~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寒舒筋,止呕止泻。

急慢性肠炎

1.石脂术姜汤

【用料】赤石脂18克,炒白术9克,干姜3克,麦芽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空腹温服。

【功效】温补脾肾,祛寒涩肠。

2.粟梅汤

【用料】罂粟壳1个,乌梅10枚,红枣10枚。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空腹温服。

【功效】涩肠止泻。

3.止泻方

【用料】鲜桃树叶100克。

同类推荐
  • 中医养生大宝典

    中医养生大宝典

    《中医养生大宝典》选择中医经络疗法中最实用的刮痧、拔罐、按摩、针灸、推拿、松筋等疗法,选择最适用的常见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 小儿疾病预防与治疗

    小儿疾病预防与治疗

    杨老师作为中医世家“杨氏堂”第九代掌门人,同时也兼任国际气功师联合会的首任主席,医技纯熟,经验丰富,行医数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本书围绕大众关心的常见多发风小儿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介绍,指导社区人群健康生活。全书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便于阅读,是社区人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理想参考书。
  • 无毒善其身

    无毒善其身

    本书以平民化的语言讲述了那些产生毒素的罪魁祸首及其帮凶的犯罪过程,并向你推荐科学有效的措施和你能接受的小建议。
  • 莲花自在心中:病由心灭

    莲花自在心中:病由心灭

    “病”由心生,“病”由心灭,求医不如求己,治病宜先治心。到底人生的疾病是怎么来的?有些人整天担心、害怕、着急、牵挂、盼望……各种各样的心情,很多、很复杂、这样的人,就符合一个“患者”的“患”字,心老往上窜。今天担心孩子,明天跟这个人着急,跟那个生气,跟这个人担心,跟那个人害怕……这就得了,准备做患者罢。患者的“患”字,告诉我们,心往哪里窜,哪里就会有忧患。每个人的疾病,都是由自己的心生的,心影响着人的性格,性格决定着人的命运。本书针对常见疾病成因进行了心灵层面的解读,同时还包含了事业、爱情、子女教育方面的理论,参悟方法的指导,帮助人们清扫心灵垃圾。
  • 残疾人员常见病自我保健

    残疾人员常见病自我保健

    本书内容包括:残疾基本概念;神经系统常见病自我保健;骨关节疾病与损伤自我保健;内科致残疾病的自我保健;其他残疾自我保健。
热门推荐
  • 独步,天下

    独步,天下

    一场意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意外的收获了亲情,然而在她十二岁那年一场意外,让她踏上了寻亲之路意外的发现原来家族如此神秘刺激与凶险的较量、生存与死亡的摩擦这场生命之旅,她结交了不离不弃的挚友与疼爱入骨的哥哥相遇
  • 圣噬煞

    圣噬煞

    平静安详的白元大陆,每隔999年,总会有一个神秘而恐怖的异常生物降生,他就是噬煞!人们眼里的噬煞是邪恶的存在,然而他的出现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直到后来他才明白,若是不能改变自己,那就去改变世界!(ps:修炼等级制度,由低到高,元者、元师、元王、此三境界称之为小三元境界,元灵、元地、元天、此三境界称之为大三元境界,元尊、元圣、元旦、此三境界称之为无上元境!)
  • 似是红楼

    似是红楼

    就在她当了十几年拉拉的时候,她因为一个女人挂了。到了地府阎罗王居然说她是他发小,“她”本是“他”,天上的大神。好啊,居然让他投错胎,搞得不男不女,看他不告上天去。关键时刻那阎罗王居然拉着他说什么会好好补偿,不但还他一身法力,还把他送到他自己的情人那里。结果他居然穿到一叫“贾宝玉”的人身上,他的情人居然就是传说中的“林妹妹”,好吧,他一定要费劲心机转变这个似红楼却非红楼的结局。
  • 红颜惑千古

    红颜惑千古

    Madam穿越变女尸?!千年之缘,只因一人执念,才有了再次携手的机会。真的是机会?还是再一次的肝肠寸断?纠葛千年的爱恨情仇,终于再度掀开帷幕。江山、美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爱情、责任,她的选择又是什么?一个身系天下命运的女人,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想看筹谋宫斗?想看金戈铁马?想看江湖恩仇?想看儿女情长?锁定《红颜惑千古》不会让你失望的O(∩_∩)O
  • TFboys心中有你

    TFboys心中有你

    三小只在学校里喜欢上了三个个女孩,发生了什么呢?
  • 隐魔道

    隐魔道

    正亦邪,邪亦正,正邪之间隐魔道。请大家多多支持新书。
  • 魔刀异客录

    魔刀异客录

    异客一出,天下无主……甄洪作品《魔刀异客录》
  • 明朝大富贵

    明朝大富贵

    一个现代混天度日的小公务员穿越到明朝中期的盛世,很不幸地做了朝廷和皇帝的捞钱工具。为中央财政的健康运行,为大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赚钱,努力地花钱。在封建时代,这样的工作,简直就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有身死名灭的下场。但很奇怪的时,终其一身,这个在野的新式官僚,这个皇帝的投资顾问,都有着极好的名声。鲜衣怒马,钟鸣鼎食,逍遥快活。上称之为:能;朝野称之为:贤。直到……直到四百年后,有良心的历史学家翻开尘封的史籍。被岁月染黄的的书页刚一打开,扑面而来一股盛世名臣的大奸似忠,大巧若拙。骄奢淫逸,阴险狡诈、勾搭宦官、与文臣清流联系紧密。四方讨好,八面玲珑,十分龌龊。秽乱宫闱,与寡嫂保持不纯洁的男女关系。一个嘉靖年最大的奸臣,最大的流氓,最大的皇家买办浮出水面。
  • 科技直播间

    科技直播间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因为是孤儿在高三那一年得罪了一个高富帅而在学校生活难过,放假期间去打临时工但是没谁敢要他,快要开学了学费没有,每天饿这肚子找工作。但找不到,快走投无路的时候听见了同学在群里聊什么直播间很赚钱,只要和人聊聊天打打游戏就可以有一年有个几百万啊!看到这话时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他下定决心去当主播,可是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欢迎加入时间,群号码:374375421
  • 婚非得已,男神的闪婚甜爱

    婚非得已,男神的闪婚甜爱

    一觉醒来,身边的美男让她目瞪口呆。“你……”她结结巴巴。俊眉一挑,他大手一勾,下巴抵在她的头顶,嗓音慵懒:“乖,再睡会。”她失声尖叫,为什么她暗恋过的学长男神会在她的床上!*乔瑾怎么都想不到,一次意外后,她被抱上男神的粗大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是靳安硕。他就像是战无不胜的白马王子,驾着五彩祥云来到她的身边。*民政局门口,她死瞪着手里的小红本,一脸狐疑。觉都没睡醒,怎么就结婚了?某个一路拐着她来的男人,淡定的抽走她手里的结婚证,“这个我保管。”她咂舌,小声嘟囔:“结婚证?我,结婚了?”他扑哧一笑,食指挑起她的下巴,轻轻一吻,“老婆,跟我回家。”*这就是一个男神吃掉小迷糊的故事,有宠有疼,还有点虐狗。男女1v1,身心干净,一个心黑手狠,一个傻傻的掉坑里爬不上来,欢迎收藏~推荐完结文:http://www.*****.com/?a/89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