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39000000051

第51章 功臣谱(5)

韩信以为皇上会大笑称赞。可是没有,皇上只是默默点头,然后一挥手。

几个随车护驾的卫士走到韩信身边,一个卫士接过韩信手中的匣子。韩信心里有些失望,看来皇上并不看重他的这个特殊礼物。突然,两个卫士闪电般出手,一人扭住韩信一只胳膊,将他牢牢制住。

韩信大惊,头脑中一片空白。

这时就听刘邦大喊:“绑起来,带上车!”

韩信回过气来,大叫:“为什么抓我?”

没人回答他。几个卫士七手八脚把他弄到刘邦后面的车上。

韩信气得脸色发白,不知怎的,他突然会想起那个蒯通说的一些话。

韩信不顾一切地喊道:“好!好好!怪不得古人说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项羽死了,我韩信也就该死!你们杀了我!你们烹了我!!”

韩信的这几句话充满悲愤,也喊得令人惊心动魄。满是汉朝君臣车马的大路上刹那间静寂无声。人人都在吃味。只听见马匹喷鼻子的呼呼声。

刘邦吃不住劲了。刘邦扭头对韩信也喊起来。刘邦喊道:“你他娘的装什么疯!不是老子要抓你,是有人告你谋反!”又对卫士说:“他再喊,把嘴堵上!娘的!”

韩信一时不由自主,喊出这句在潜意识中深藏着的话,话一出口,他的人也就松弛了,也就不再喊。再说喊也没用,还得被人堵口。

刘邦带着韩信打马回程。车到洛阳,他又下令把韩信放出来。他知道韩信并没有谋反。其实刘邦信的是韩信有能力造反,信得狠了,就把“能造反”和“要造反”搅到了一起,所以会怕。等他在陈郡一 见韩信,看他还是那老样子,顿时就放心了。审都不用审。虽然刘邦觉得韩信古怪,但这也不同于深仇大恨,韩信被抓时喊的那几句话也让他有所反省。做人不能做过分了。因此刘邦决定还是要善待韩 信,只是要把他放在自己身边,免得五心不定地惦记。这样对大家都好。

韩信在陈郡莫名其妙被抓,到洛阳又莫名其妙被放,还被莫名其妙撸掉了楚王的封号,又被莫名其妙新封了个淮阴侯。而且事先对他讲明,不能去封地居住,要住在都城,因为皇上很关心他。

从王贬为侯,从称王称霸变成形同软禁,公开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有人告他谋反。天下那有这种道理?韩信实在想不通。韩信就去请教张良。张良只是微笑,并不与他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好讨 论。张良说:“慢慢你就会明白的。”于是韩信就慢慢想,反正他也没有别的事情好做。

韩信一面在想,一面就见刘邦把原来属于他的楚国一分为二,分成了荆国和楚国,封了他的异母兄刘贾去做荆王,他的小弟刘交去做楚王。另外又封了他的哥哥刘仲为代王,他的没名分的大儿子刘肥为 齐王。刘肥是刘邦在和吕雉结婚以前与他的某个情妇生的儿子。韩信眼看着刘邦要弄得天下都姓刘,心中忽忽如有所感,便去对张良道:“看来是皇上对我不放心。他只放心他的刘家人。对不对?”

张良还是微笑,只说:“差不多吧。”差不多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不准确,不完整。

韩信没有细想张良话中的含义,他只顾表达他的不满。韩信道:“皇上立他的儿子做太子,那是理所当然,可是把他们刘家人都弄成诸侯王,这也太过分了吧?打天下的时候说论功行赏,立大功者封王 拜侯,真得了天下却又只顾他自己那一家,还诬陷我,贬我,这叫什么道理?怎么叫人服气?”

韩信拿眼睛瞪住张良,想要得到他的赞同。张良有些尴尬。他不知道怎么对韩信说才好。张良并不很赞同韩信的说法。人生的,还有天下的最重大的事情,好像都不能、因而也不应该拿通常的道理去衡 量,去作标准。只是这种悖论似的话不容易讲清楚,更何况韩信又恰好是这种悖论的最大受害者,你就是对他讲清楚了,他也会觉得不通。于是张良就想转移话题。

张良笑道:“天下事有时无道理可讲。韩将军,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曾说过有机会要一道来编辑天下的兵书。现在正是机会,将军想做么?”

韩信看出张良是在躲避。韩信不让张良躲避。这也是韩信的风格。

韩信道:“子房先生,我是认真来向您请教的。皇上这么对待我,我实在想不通。打天下的人坐天下,这样想未必还错了?我听说皇上要赏您三万户封地,被您拒绝了。您想的好像和我不一样。请您告 诉我,这天下的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良被韩信恳切的眼光顶住了。张良想了想,勉强开口道:“韩将军,我年轻时反秦,是觉得秦王无道,以强凌弱,破灭我韩国,我要报仇,光复韩国。后来我反项羽,是看出项羽尽管天下无敌,却不 是一个能安天下的人。慢慢我又发觉,要恢复从前的诸侯国,已经不可能。所以,项羽一灭,我的事情就做完了。我身体差,也无意去做诸侯王,这就是我拒绝封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说到将军您, 您是军事天才,灭项羽,平天下,您的战功无人能比。您的志愿也和我不太一样,您是要凭您的本领做个人上人,封侯拜相,名满天下。我也不能说,您的志愿是错误的,您的奋斗和功劳是无价值的。 ”张良突然住口不说了。

韩信正听到最用心处,他哪能容许张良停下来。

韩信急道:“您往下说呀。如果我没有错,那就是皇上错了。他凭什么把他的家人都封作诸侯王,是凭功劳还是凭本领?”

张良半天不说话,然后很轻的说了一句:“皇上封他的家人为王,是不是可以避免或者减少今后的战乱?”

张良此言,像是在自问,又像是在问韩信,也像是在回答韩信的问题。

韩信连连摇头,断然道:“他这么做,不能让人心服,总会闹出乱子的。再说,如果他不这么对我,我做楚王,不但不会反对他,还只会帮他。现在他这么对我,别的诸侯王难道不寒心吗?”

张良苦笑道:“韩将军,我实在是回答不了您的问题。在我看来,皇上对您有些不放心,这是可以肯定的。您的才能使人害怕。不过,皇上对您,我看也就到此为止了。您还是个侯嘛。我有一句劝告, 不一定对,说给您听听。您的军事天才,也只有遇到皇上这种人物才能发挥。所以,尽管您的功劳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偿,您的才能已是世所公认,您会青史留名。这也很难得。您应该知道,人世间不会 有绝对的公平。我劝将军静下心来,我们一起来编辑兵书。这也是一件可以青史留名的事业。”

张良终于把心里的话差不多都说出来了。虽然有些偏袒皇上,也还算是客观,也有些说服力。韩信知道这些话的分量,他也就不再提问,脸上的表情也显得平和多了。临走时,韩信从张良那里拿去了很 多兵书。

刘邦仍然没有放松他对韩信的关怀。直到得悉气鼓鼓的韩信终于开始和张良一起编起兵书来了,他才大松了一口气。张良总是能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帮他,而且不求回报,人世间这种好人实在太少了。

刘邦想,这次整韩信也确实整得惨了点儿,有些对不住人。韩信这家伙本事大,还是要与他和和稀泥,说不定以后还要用他呢。于是刘邦就传韩信进宫喝酒。那意思是说,过去的不愉快就一风吹了吧, 今后咱还是哥儿们。

君臣喝酒。刘邦当然是热情洋溢,韩信的模样却很尴尬。心灵的创伤还未平复,面对伤害他的人,他没法装出笑脸。可这人是皇上,今天又主动向他示好,他也不应苦脸做出怀恨在心的样子。韩信不知 道他的脸上究竟应是什么样子,才合适今天的场面。最后只好拿个麻木脸出来,眼睛也避免和皇上的眼睛对视。刘邦看不懂,心里嘀咕说不知这家伙又在搞什么鬼。刘邦就七言八语地乱岔,只想让韩信 表情生动,开口说话。

说到说话,当然说什么也不如说人、特别是背后说人,能使人兴趣盎然。于是刘邦在转移了几次话题都不见反应之后,就要韩信评价一下朝中将领的军事才能。军事是韩信的专题,那些将军们韩信也熟 悉,多数他都用过,他能够讲,也愿意讲。所以韩信一边慢慢喝酒,一边回忆、思考而且评论。樊哙的勇猛是天下皆知的,这也是他的特点,要他做先锋官最好,作主帅就差一点,他不能谋。曹参几乎 是最全面的大将,勇猛、冷静、细致,很少重复错误,只可惜对兵法不太熟,用兵不能做到恰好。灌婴的骑军现在可称最好,周勃执行军令扎实无误,也都是富有经验的将才。相比而言,要说独当一面 领军出战,曹参是最合适的人选,让他带个二三十万人马,应该不会有问题。

韩信顺口而道,但是说得很认真。刘邦听得也认真,也觉得韩信的评论很恰当。

也许就是因为韩信评论的恰当,刘邦就忍不住还要提一个问题。

刘邦兴奋地问:“那你说说看,朕能带多少兵马?”

这个问题问得很自然,特别是在喝酒闲话的时候。听得此问,韩信便斜了眼将刘邦看定,因为他是坐在刘邦的侧边。

韩信斜眼看定刘邦,半天不开口,他是想判断得更准确一点。这个人是皇上,当然需要用心。韩信看着想着,不知不觉,连身体也跟着斜起来,那模样,倒像是在估摸一堆大白菜的价钱。刘邦被他看得 又有些发毛,只因为这问题是自己提的,他只得忍着。何况刘邦也真心佩服韩信的军事才能,他说你能带多少兵,那绝对错不了。

刘邦想,我是皇帝,带他个五六十万人马,那还不是轻飘飘的。

就听韩信吐了一口气,断然说道:“陛下可以带十万兵,不能再多!”

刘邦不觉一愣。连曹参都能带二三十万,我反而只能带十万?你有没有搞错!

刘邦心里起恼,又不好表达,想想便没好气问道:“那你呢?”

韩信素来是一进入专业就专心,他丝毫没有觉察刘邦此问中所含的恼火。

韩信坐正身体,从容回答道:“我吗,我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韩信这个迅速的回答没带一点显摆或骄傲的调子,他说得很冷静,很自然,好像在说一件大家都熟知的事情。

这个回答是有事实作依据的,韩信指挥六十万以上兵力打的那场垓下之战就是依据。

刘邦更恼了,恼得脸红脖子粗。原来你这小子这么小看我!你可以带无数兵,我只能带十万,那我岂不只是你的一个零头!怪不得你在那年定三秦时就不服,后来又逼我给你封王分地!直到今天,你小 子还是这么大的口气!看来整你小子还没整够,还够整!瞧你斜眼看老子那付样子!你这家伙如此狂妄,以后岂不要翻天!

刘邦越想越火,可又不好发作,他们原是在喝酒聊天。可不把这小子给罩住,那我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做头!

刘邦憋了一阵,终于嘎嘎地怪笑起来,并且说道:“你这么了不起,怎么最后还是被老子给逮了?”

这个尖利、刻薄的问题,不,不是问题,应该说是威胁,尽管是用玩笑方式提出的,它也足够让还陷在学术研讨状态的韩信惊醒。韩信连忙又斜了眼去看皇上,就见刘邦满脸赤红,一对眸子正凶凶盯住 他,冷光闪烁,全是嫉恨。韩信心里连喊糟糕,同时他又觉得自己的脑袋刹时大开其窍。皇上岂止是对我不放心,他是在怕我防我恨我!我真傻,我竟然还把他当自家人看!

韩信慌得张口结舌,吃吃地答道:“陛下虽然不能带很多兵,但陛下却最会用将。而且陛下的这个本领是天生的,是我等凡人学不会的。所以我只能效力于陛下。”

韩信的这几句貌似脱口而出的恭维话,其实事先在潜意识中也有准备。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皇上是凭什么当皇上的。又不是先皇或诸侯的后代,又不会带兵打仗,说不上品德高尚,又说不上才学超人, 他凭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韩信也想不通,又不敢去请教别人,所以他也只好归之于天意。这个皇上非凡人也,乃是怪胎。

韩信的这个回答似乎让刘邦感到满意,而且他也只能满意。不然就没有合适的话了,只能说,你皇上背信弃义,突然袭击,卑鄙无耻,不择手段。

于是刘邦只好哈哈笑地点头,赶快翻过这一页。

后来的酒就喝得很没味道了,话也说得很没味道了,于是匆匆散席。

韩信出宫,也不回家,他直接去找张良。韩信把他和皇上的谈话作了一番转述,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新感觉。

张良心中嗟叹不已。他一直盘算着怎样不露声色地保住韩信,现在看来是没戏了。这一番谈话,把这两人的关系弄得性质全变了。刘邦那里且不论,就看这眼前的韩信,原已平息下去的怨气不但重新上 脸,而且还新添了别的气,那是更危险的恨气。

张良只能笑着说:“我看是你们君臣今天都喝多了,乱打嘴仗。”

韩信鼻孔里哼出一声,冷道:“您别安慰我了。今天我才明白,皇上当年在修武、在定陶两次趁我睡觉时夺我的兵符大印,他是早就对我嫉恨防范了。只有把我弄成今天这种样子,手无寸铁,他才甘心 !”张良的心凉了。

韩信已经开窍了。像他这种人,只要开了窍,就会把事情看得比你还透彻。

张良苦笑,轻轻道:“明白了也好。明白了,才能真正往开处想。韩将军,你我这种人,是不会被人轻视的。现在只看我们自己,是愿意做人做得很复杂很困难呢,还是愿意做得很简单。”

韩信看着张良,又有些迷蒙。韩信从来没想过什么简单做人和复杂做人,他从来想的是合理的做人。凭本事做,没机会或失败了,自认倒霉,成功了,就应该获得相应的报偿。现在不是做人做得简单或 复杂的问题,而是皇上不让他合理地做人。

韩信突然觉得心里冷。他不想多谈了,于是告辞回家。张良也没留他。能不能看清楚想清楚事情,这是一回事,看清楚想明白事情以后,还能不能想得开,这又是一回事。想明白和想得开,并不是顺理 成章的一回事,并不靠同一个道理。有时候,甚至很多时候,越是想得明白,反而越是想不开。这其中,有个性问题,也有悟性问题,是不能强求于人的。所以,虽然张良觉得不妙,也只能听其自然。

韩信说,皇上对功臣不公,会令诸侯寒心。此言不无道理。似乎就为了印证他这句话,这年的秋天,韩王信在太原以北反起来了。

韩王信最初是由张良从韩国的旧贵族中选拔出来的一个将领,一直跟着张良和刘邦,能打仗。原韩王韩成被项羽枉杀后不久,刘邦便封了韩王信。韩王信在多年的楚汉战争中,对刘邦一直是忠诚的,也 曾出生入死,立下战功。所以战后他就得了韩国故地,建都颍川。不想随后刘邦看中了洛阳,虽然最终决定汉王朝的都城还是建在关中,但他也要把洛阳抓在自己手里。不过这样一来,韩王的地盘因其 紧邻洛阳东南,就对洛阳形成潜在威胁。刘邦也不含糊,他在跑到陈郡把楚王韩信抓了之后,返至洛阳,就乘着胜利余威,对另一个韩信即韩王信也下了手。刘邦划出黄河以北太原郡三十一县地方,令 韩王信把韩国整体搬迁过去。韩王信不敢不给皇上腾地方,只得遵令去了太原。可去时未久,就遭遇北边匈奴大举围攻。韩王信打不过凶悍的匈奴,他一面向刘邦告急,一面就与匈奴谈判,以求缓和。 谁知刘邦却又怀疑他与匈奴私下勾结。韩王信从中原故国迁到北边苦寒之地,心中原是不平,此时深陷危难,又被怀疑通敌,他也就不能不考虑一些敏感性问题,例如皇上是不是有意要拿我开刀,我的 下场是不是要比那位同名同姓的淮阴侯更惨,如此等等。猜疑给人造成的伤害往往大过事情本身。韩王信越想越心寒,也就越发抵挡不住匈奴的猛攻,他便把心一横,干脆向匈奴竖了降旗。

同类推荐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当梦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多少人望而却步?然而,一个女子,她用身体与灵魂追寻着了无数人未完的梦,将那些最美的梦,尽数变成了她真实的生命。她是三毛,一个拥有不羁灵魂的女子,一个勇敢的逐梦人。她如同一只追梦的精灵蝴蝶,敏感、纤弱、勇敢……所过之处,皆是花海。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爱上了那个超然脱俗的女子——她是三毛,为爱奔走,为自己而活,浪迹天涯,精彩一生……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热门推荐
  • 邪王抢妻:倾城少主动天下

    邪王抢妻:倾城少主动天下

    。。。。。。。。。。。。。。。。。。。。
  • 仙都大战

    仙都大战

    天元革新,时代巨变,修仙也要跟上潮流,一个师父俩徒弟的门派作坊已然落伍,所以我们要——上太学!———————————————天朝鼎革,仙都玉华定鼎天下,玉山执政殿中的绝世强者们统治着神州大陆,而曾经不可一世的大门派纷纷衰落。执政殿之下,州牧、郡守、县令……学宫中走出的修士组成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在这个世界上,想要成就无尚大道,请先去考大学。
  • 佳仪传

    佳仪传

    人类历史是一部文明史,更是一部战争史;他的出现,也许只是出于人类最初的目的,生存,然后更好的生活。
  • 徒儿,为师这厢非礼了

    徒儿,为师这厢非礼了

    他是在中原武林盟面前侥幸逃脱的八岁孩童,是身负杀母灭门之恨的漏网之鱼。他,一个可爱的四岁小男孩,是圣琅宫的少宫主!那一日,一个茂密的小树林,一伙猖獗的强盗,一次偶然的相遇。天陷雪山,十年的相依为命,当两个孩子慢慢成长为少年,他与他的命运又将会有怎样的交集?
  • 都市纪元

    都市纪元

    德国在搞工业4.0,美国在搞互联网联盟,哥就趁机在中国发动科技革命。泡妞?弄权?金钱?都不需要!哥都是被泡!哥赚钱,是要把钱废掉!至于弄权?哼!哥是低调,哥低调不是逃命,而是逃婚!为了找到回家的路,项临找了26年。他本想老实打份工,独自体验镜湖村的平静生活,打工归来,却鬼使神差交了个“鬼上身”的少妇女友;重返城里,却意外收到神秘人送的一套硬件和软件都近乎科幻的系统,这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惊天计划……既然该来的都要来,那么,照顾好她们,顺便改变一下世界吧!
  • 凡界之皇

    凡界之皇

    自古以来空间被分为上界、凡界、下界,上界灵气浓郁为神魔所住之地,凡界灵气稀薄为人、妖所住之地,下界几乎没有灵气为鬼物积聚之地,这三界各行其道,不能随意跨界,所有生灵都向往上界,只有到达上界才能与日月同辉,拥有无限的生命,而生灵想到达上界必须要不断修炼,只有修炼成神魔之身,才可真正羽化成仙魔进入上界,然而在无数生灵悠悠岁月的修炼当中真正能去上界的人可谓凤毛菱角,少之又少。一个一心向往修仙的店小二,被魔宗大小姐绑入了魔宗,又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一个蒙面的女魔头为师,从此卷入了一场正道、魔道、妖族之争。命运从来都是非常残酷的,在经过师徒别离,好朋友反目,感情迷惑后,云恒终于站在了凡界之巅成为了凡界之皇。
  • 麻辣情人:王妃不逊

    麻辣情人:王妃不逊

    一朝穿越,她成了王妃,只是她的相公是个花心大萝卜,不过这难不倒她!不就调教个好相公出来,这难不倒她这个新新人类。没事闯闯小祸,勾搭,勾搭美男,再不成来个离家出走,不气你就醋死你要不就急死你,看你还敢得瑟不!
  • 莲境

    莲境

    诸神灭迹,却留下了一道沉睡的神印,在那白莲初绽,细雨纷飞里,莲境迎来了一个异世的她。十四岁,懵懂如她,得遇上古真神,如莲妖芳华,如云端飘渺。温柔缱倦,是谁温暖了寂寞?是谁写意尽了谁流年?......莲橙之约,永世不灭。我以上古之神的名义发誓,我与甘橙生生世世永不离弃。你死了,我去地府寻你,你投胎,我去你的那一世守着你。无论你在哪,你都不寂寞,你等着我,我寻着你。ps:小隼是新人,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是小隼写下去的动力,如果觉得文章还可以,情点击收藏,推荐,谢谢大家。小隼文风优美清雅,希望大家喜欢,我会越写越好的。
  • Uncle Vanya

    Uncle Vany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两世凤求凰

    穿越两世凤求凰

    高考结束后,被分手的富二代在假期开始后意外穿越,为返回现代挽回女友的心,他卯足了劲要从古代脱身,甚至不惜爬上风流山庄庄主的床。然而历经重重艰辛终于如愿,他却再次穿越,只为凤求凰。风流山庄,经营着令男人快活无比的天堂,不过是她为父报仇精心设计的棋局。一把桃花扇,一张易容的美男脸,竟将死缠滥打的追求者,从小收养将其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护卫,半路拣来忠心耿耿的狗腿男宠牢牢吸引。崇尚“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富二代,相信父亲的那句“隐藏,就是最好的保护色”,虽然他穿越全程一弱到底,但懂得护主就是护命,从而感动庄主荣升为狗腿心腹,甘愿被庄主利用号称为其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