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7400000032

第32章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变迁(1)

自人类学创始以来,“文化”一直是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民族或族群特点的文化表达。与此同时,作为人类适应客观环境的一种手段,文化也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

一、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文化概念的来源

文化本身是一个历史概念,要了解文化的概念,必须先了解文化概念的来源。

据英国学者克里斯·简克斯(ChrisJenks)的研究,文化概念的来源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克(JohnLocke)、维柯(GiambattistaVico)、屠格(Tung)和边沁(JeremyBenthan)的哲学传统,另一个是从柯立芝(Coleridge)到卡莱尔(ThomasCarlyle)和阿诺德(MauhewArnold)的文学传统。前者充满思辨的色彩,后者充满了浪漫的情调。概括起来,文化概念的起源有四个方面:

(1)文化为一种知识,或认知的范畴。文化被理解为一种普遍的心态,其中包含着完美的理念,即对于人类个人成就或解放的目标或渴望。我们在柯立芝、卡莱尔,以及后来的马修·阿诺德等浪漫主义文学及文化批评作品中,最能清楚发现其根源。

(2)文化为一种更包容的与集体的范畴。文化代表着社会中知识与/或道德发展的状态。这个立场把文化与文明的概念相连,是由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所启发的,后来则由一群现被称为“早期进化论者”,并为人类学研究先驱的社会学家所接收。这种观念将文化概念纳入集体生活的领域,而非个人意识层面中。

(3)文化为一种叙述与具体的范畴。文化被视为任一社会中艺术与知识作品的集合体,这几乎就是日常用语中的“文化”一词,并且蕴含独特性、排他性、精英主义、专门知识与训练或社会化过程等意义。包括一种对文化牢不可破的既成观念,视文化为人造的、经过沉淀的象征物。

(4)文化为一种社会范畴。文化被视为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这就是文化的多元论,并隐然有民主意涵的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人类学关切的领域,而在较地区性的层面上,也是文化研究的关注重点。[1]

2.文化的定义

我们曾经介绍过人类学之父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除此之外,许多学者对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A·克鲁伯(A.L.Kroeber)与C·克拉克洪(C.Cluckon)就已经在各种人类学的文献中收集到数以百计的文化定义。在当代人类学中,文化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从行为角度所下的定义和从认知角度所下的定义。

(1)从行为角度下的文化定义

从行为角度下的文化定义包含着行为、感性与物质三个主要方面。行为的要素指人们如何行动,尤其是那些与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的行动;感性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以及一切人类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方式与准则;物质则是指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有代表性的是:罗斯曼(AbrahamRosman)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研究又要以整体、整合的总的生活方式为研究重点,它包括对人类行为,人类制造的物件以及人类观念的研究。在总体上,文化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演变的,同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前后阶段上的连续性。霍华德(MichaelC.Howard)认为,文化本身是一种习俗性的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人类群体学习如何协调其行为,思想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2)从认知角度下的文化定义

从认知角度来界定文化,它认为文化是由抽象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对世界的感知所组成,而所有这些又都为某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同享有。文化是以语言为中介通过学习而得的,学习的作用大于生物遗传。文化各个部分在功能构成上将组成有机的整体。人们用文化来解决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文化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提供有序的生存方式;同时它具有应变的能力以适应新的环境。如: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WilliamA.Haviland)认为,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而是人们用来解释经验和导致行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上述种种关于文化的定义都十分学术化,最近一位法国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十分形象,他说:“文化就是坚如磐石、持久不变的整体,将个体裹入其中,个体间维系着特有的联系。”[2]

3.文化的特征

作为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为一个群体内人们所共享的一系列观念、价值和行为准则。通过这些观念、价值、准则,一个集体内的每一个成员就可以知晓自己应该在群体内有怎样的行为,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也就有了大家可以同时理解和接受的共同行为标准,并预知在特定环境下人们相应的反应。虽然文化是为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所共享,但在认识特定社会的文化时,我们却不能将所有的文化因素等量齐观。按照当代人类学家的看法,在构成社会文化的各种因素中,性别、年龄、社会的亚文化等都是占有核心地位的要素。

[2](法)P·M·得法尔热:《国际社会与文化多样性》,载《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04页。

(2)文化是学而知之的

文化是人类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则是由生物在一定环境背景下的经历所积累、演变而来的行为。所有的生物有机体都有学习的实践,然而没有任何生物具有人类这样巨大的学习能力,也不像人类要如此多的依赖学习以求得生存。林顿(RalphLinton)把文化视为人类的“社会性遗传”。文化由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递的过程叫做“濡化”(Enculturation)。通过濡化,人们学到了满足其生物性需要的恰当方式。

(3)文化基于象征符号

人类学家怀特认为,所有人类的行为起源于对象征符号的使用。艺术、宗教以及货币都与象征符号的应用有关。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符号是语言——用字词来代替实际的客观事物。萨皮尔(EdwardSapir)认为,语言是纯粹属于人类的非本能的交流观念、情感、期望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受意志控制而产生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因而人类能够把文化一代代传递下去。

(4)文化是整合的

为了比较和分析,人类学家习惯于将文化分为许多具体的成分,但这种区分带有随意性。当人类学家观察文化的一个方面时,不可避免地也要涉及文化的其他方面。文化的所有方面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趋向称为整合(Integration)。我们假定文化的各个方面必须时刻处于完全的和谐状态,恰如一台机器,所有的零件都要各在其位,机器才能转动。一种文化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经常引起其他部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显着特征

文化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又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或族群间区别的“遗传基因”。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或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独具的文化特色,这就形成了人类文化多样性(culturaldiversity)。

文化多样性,反映了人类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存共荣的事实,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显着特征。有的学者论述文化生态系统时就分析说:在文化生态系统中,构成人类各族群及各社会阶层呈现出各自的独特性,并且其全部独特性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就是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多样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9月11日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2]

2.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

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启蒙得较晚,甚至是由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的严重丧失,关系到生命能否在地球上持续存在的根本问题,从而引起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行动之后,才引发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和讨论。因为在讨论中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如果说生物多样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地球生物圈与人类延续的物质基础,那么,文化多样性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地球生物圈与人类延续的精神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庄严宣称: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3]

3.保护文化多样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民族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引起了人们对保护文化多样性问题的关注。何星亮认为人类之所以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原因在于:

(1)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文化多样性是各种族各民族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

(3)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

(4)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它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5)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具有相对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别。[4]

当前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处在危机之中,主要表现一是语言种类的减少,作为文化载体和表达文化的语言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还有8000种,而现在只剩下6000种了。二是文化的统一现象,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某些西方大国在世界上推行它们的文化理念,以达到强势文化一统天下的目的,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小民族的文化处在危机之中。[5]

在这样的背景下,认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思想的一次飞跃。正如郝时远所说:“文化多样性观念的出现,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观念变革中最重要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的一次思想解放,它所针对的正是千百年来帝国霸权消灭多样性所造成的后果,它所批判的正是将文化差异放大为‘文明冲突’的西方文明观”。[6]因此,保护文化多样性有着重大的意义,其有利于解决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使之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借鉴,在接纳现代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保持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要求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因此,保护文化多样性,就要提倡文化共处和特色储存的政策,确保属于不同文化特性的个人和群体的和睦关系,理解、尊重、承认和肯定各民族及其文化,并且给予每一种文化存在、传承和发展的平等权利,这是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7]

三、文化变迁与涵化

1.文化变迁的原因与动力

“文化变迁”(culturechange)指的是任何足以影响文化内容或文化结构的变化。文化既然是人类适应客观环境的一种手段,那么当客观环境改变时,文化也会随之改变。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化的后天习得性,乃是文化变迁的基础。文化变迁的原因,宏观地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部因素,社会内部的变化引起的;二是外部因素,由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的改变等而引起的。这两个因素通常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具体来说,引起文化变迁的有发现和发明、传播、涵化、革命等诸多因素。只有当个体对环境的新文化所作出的新反应方式为群体普遍接受时,才能认为文化已发生了变迁。

文化变迁的原因如此之多,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呢?有的人类学家把变迁过程当动力,或者只注意外部的影响,而忽视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文化变迁只有根据他们的生产关系的一定历史结构才能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由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而构成的合力系统;经济条件是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这一主要因素起作用的。

2.文化变迁的种类

同类推荐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一个民工的江湖

    一个民工的江湖

    本书是80后著名民工万小刀的首部作品,收入了万小刀近年来二十余篇散文、小说。其内容以童年的乡村记忆、打工历程为主,文风独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本人是一名民工,曾从事过多种工作,目前在南方一家鞋厂做鞋,辛苦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近年来在文学圈展露头角。
  • 温暖的芬芳

    温暖的芬芳

    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一生必读的文学经典,名家荟萃,精彩纷呈;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温暖的芬芳》分五辑,分别为“永远的妈妈”、“眼里有泪”、“春光美”、“咱们的孩子”、“想象病”。
  • 走马看黄花

    走马看黄花

    对于农业发展是这样,对于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这让我想起经济学上讲的“木桶定律”。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工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热门推荐
  • 次元世界冒险记

    次元世界冒险记

    “你想要什么?”“我满手血腥,只为......追求那至强。”大反派的成长史。
  • 恶魔校草:甜心爱他99次

    恶魔校草:甜心爱他99次

    从小就生活在一起的落晴天和寒夜冥,他渐渐的对她有了感情,有一天落晴天丢了,他发了疯一样在找她“落晴天,我他妈上辈子是欠你了么?”前面会有点虐,后面爆宠,喜欢看的宝宝们快收藏。
  • 爱的挽歌

    爱的挽歌

    她放任自己任性肆意地活着,只为了刻意掩藏心底的悲痛。一出华丽的舞台剧引出那样一个温柔的他,另两个俊美妖异的男子也被她或他所吸引。那么多的纠葛,那么浓烈的感情。但是,这些都是她想要的吗?等一切终结,尘埃落定,原来,所有都是过眼云烟,她什么都没抓住……
  • 君临天上

    君临天上

    偶然之间,命运完全改变。平凡少年,踏上修仙路。重重危机,步步走来,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 你好,青梅竹马

    你好,青梅竹马

    一个普通的校园,一对普通的人。一场不可能的恋爱,一场如梦似幻的他。六年前,和她表白的他成了医学界人人皆知的白衣天使;六年后,和她坦诚相待的不良少年成了他的老公。为了她,他不惜一切和他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那么你……选择谁?”
  • 深情厚爱:家有萌妻初长成

    深情厚爱:家有萌妻初长成

    初见,唐晓言破败着衣衫,面色枯槁的站在林书函的公司门口,四下张望。林书函皱了皱眉,心想最近保全的工作是越发不到位了。再见,林书函将唐晓言撞倒在地,却不想从此之后身份变换,多了个他从想到过的头衔。“林书函,我是来投靠你的,我爸妈留书给我,说只要给你看这个,你就会照顾我。”唐晓言的话,让林书函一时语塞。有没有搞错!她居然是自己的未婚妻?天知道,他对幼齿娃娃绝对没兴趣。面对没有家人的唐晓言,林书函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来做唐晓言的“监护人”。听着:“丫头,我可以照顾你,但我不可能娶你。”“好,一言为定。”面对他的拒绝,唐晓言答应的极为痛快,在唐晓言的心中,她同样不想找个大叔做老公!
  • Holle,高冷竹马

    Holle,高冷竹马

    又名《自行车上的青春》。自行车上的男孩和女孩,谁曾爱过谁?爱错了是青春,爱对了是爱情,那他们的是爱情还是青春?可是无悔,因为青春有爱。
  • 香仙传说

    香仙传说

    “香者,乃天地之正气也”。在魔气入侵的日月大陆,修真界荡起了一场掠夺真气的暗流。随着魔气的逐步渗透,异域魔头降临,进而掀起了波及整个溟星界的旷世大战。在修真界生死存亡之际,许沐风统率香盟力挽狂澜,聚上古神兽之精魄,炼远古奇香,最终以香证道,补天地之正气,驱外侵之魔族,谱写成了空前绝后的香仙传说。
  • 逐鹿王者

    逐鹿王者

    旷世奇才,遭遇强敌。当所有人都以为结束了,其实……
  • 万字绝杀咒之谜

    万字绝杀咒之谜

    巫师界着名企业——展天集团发生一起凶杀案。财务总监萧正成为“万字绝杀咒”的牺牲品。巫师大战之后,万字绝杀咒已经成为禁咒,究竟是谁在暗中制造新的恐慌?白领巫师东方溯,受被害人女儿之托,与身为巫警的高中同学毛逑合作,对案件展开侦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