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7400000034

第34章 文化适应与文化自觉(1)

人的文化使同一国家、民族或族群的成员凝聚在一起,达到文化认同而和睦相处,同时也使不同文化的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通过文化适应而生存和沟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变迁范围更广也更深刻,文化适应的程度也更广更深刻,人类将在和谐中走向文化自觉。

一、文化适应

对于文化适应,李亦园先生在“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曾经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他说:

地理学家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人类学家与地理学家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在人与自然之间加入了文化。人类学家之所以被称为人类学家就是因为他们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还研究人与文化的关系。上述的两个系统,不能够完全百分之百地或者非常漂亮地把环境跟文化完全扣连对称,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与环境之间不是这么简单的关系,假如这么简单,人就不是人而是动物了。这是因为我们有文化,所以影响生计的虽然与依山或依水有密切关系,但是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就不一定有那么密切的关联,这是人类学家最根本的一个认识。我做过田野的台湾南岛五族,每一个族都有它的文化来作为跟环境之间的缓冲,进而适应或改变环境。这是因为文化跟环境之间以及跟人之间是互动的,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文化是以人为主,人可以适应环境(adapttoenvironment),但是也可以改变环境,更可以用自己的文化来创建新的环境。所以我们在谈依山依水这个题目时,不要很快地就陷入环境决定论的胡同,我们必须要体会人类学的研究,文化才是我们思考的关键。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人类学家我们要研究文化怎样在环境跟人之间互动,造成人的适应,不需要像动物那样改变身体的器官来适应环境,而是用文化来改变并创造环境。[1]

李亦园先生说的这一段话,道出了人类学视野中文化适应的价值取向。

1.适应的涵义

在人类的自下而上中,环境是与人类最息息相关的生存条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范围。

在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中,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适应”(adaptation)。“适应”一词本来是应用于生物体,指的是经由某些过程,具有生命的有机体适于自然及有机的环境。在这一体系中,适应过程的结果就是个别有机体、群体得以生存。人类的适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就生物学的遗传来说,突变(mutation)与天择(naturalselection)往往为生物之类(species)与种(race)适应的变化,如现代人种的差异正是各人种对不同环境之不同情况的适应;另一种是来自有机体之外,或来自其内部威胁有机体生存的来源,如寒冷、食物缺乏、细菌、放射性等出现时,有机体以某种方式组织内部有机能以适应,如用火取暖,发展农业、畜牧业解决饥饿,用药灭菌等。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不仅因地理环境,以及群体成员的年龄、性别、数量等分布不同而异,而且还来源于社会组织、社会团结、社会整合,以及文化本身所引起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的观照下,芮逸夫主编的《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10册《人类学》中界定“适应”说:

“适应”可界说为一种过程,其在有机体、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所发生的变化的结局,有助于有机体人格、群体、文化或其他方面的生存、功能、持续或目标之达成。[2]

总之,适应是生物有机体和文化有机体对环境控制的保持和保障,是存在于生物界和人类文化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

2.文化适应的概念

自从“适应”一词引人人类学后,在人类学家眼中适应是指人格、文化或社会中因需要求生存而发生的变迁,所以有的人类学家把适应解释为文化涵化的一种结果,即缀合本有的和外来的文化特质,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或者抑制冲突,使日常行为在特殊的情形下相调和。因此,从文化的观点看,适应是指一个文化元素对于另外一些文化元素或一个文化丛所生的调适作用。[3]这种调适作用及过程就是人类学中的文化适应(aeeulturation)。

文化适应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拉尔夫·林顿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提出,他们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中对文化适应作了解释:“文化适应指一些具有不同文化的个体集团发生长期而直接的联系,因而一个或两个集团改变了原来的文化模式所产生的现象。”[4]

20世纪70年代有的学者认为文化适应就是对“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5]或对“新文化的思想、信念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6]

中国学者从自己的话语方面对文化适应作出了自己的界定,如:有的学者认为:文化适应是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相互吸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文化会失去原来的一些特质,获得一些新的特质。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学习和扬弃的过程,也是产生新文化和建立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7]

有的学者认为: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要求,即要求个体去适应新的文化模式。具体地讲,文化适应是指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8]

有的学者认为:文化适应主要是指一种特定文化对生产力系统、社会关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等文化组织因素的适应。[9]

上述种种界说大多从各自的认知角度出发而定,依笔者之见,文化适应简言之,就是个体或群体对异文化或新文化调适的过程和结果。

3.文化适应的过程

文化适应首先是一种过程,其有时空的阶段性。对于文化适应过程的阶段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根据王亚鹏、李慧的研究和归纳,文化适应的阶段有五种不同的假说。

(1)阿德勒的阶段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Adler)从跨文化适应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说:

接触阶段:刚进入异文化时,个体对异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异文化的许多方面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同时,由于他们刚进入异文化,因而他们还没有感受到来自异文化的冲击和压力。

不统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觉察到异文化与母体文化的差异,并且体验到了来自异文化的压力。在异文化的压力下,他们感到混乱、困惑、无力、孤独,并且易于产生抑郁感。在这一阶段,他们理不出适应新文化的头绪。

否定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否定文化差异,并且时不时地会产生攻击的意愿,他们对异文化开始产生疑问和否定性行为。个体在这一阶段产生疑问和否定性行为是其坚持主见和自尊心的表现。

自律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承认文化差异,他们原先怀有的心理防御态度在这一阶段也开始解除。在自律阶段,个体已经能比较自如地应付新异的环境。这一阶段是安定期的初期,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变得沉着而自信。

独立阶段: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进一步确立,能够体验丰富充裕的感情生活,能够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在这一阶段,个体不但能担负起社会职责,日常生活也变得日渐顺利。

(2)葛兹的阶段说

跨文化研究专家葛兹,根据进入异文化环境个人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四个阶段说:

第一阶段为兴奋期阶段。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短,它就像蜜月中旅行的新婚夫妇,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新奇,他们看见周围的新鲜的环境觉得非常兴奋。

第二阶段为文化冲击阶段。这一阶段个体在新环境中开始了实际的生活,他们也慢慢地体会到了新文化与母体文化的差异,初步体验到了文化冲击。

第三阶段是文化变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对新的环境有所认识,同时也接受了一些新的价值观,自信有所增长,开始融入新的文化背景。文化变化阶段是文化适应过程中最为漫长的阶段。

第四阶段是安定状态阶段。在经历了兴奋、冲击和变化三个阶段以后,个体最终进入了精神安定状态。

(3)奈斯戴尔和安尼塔的阶段说

奈斯戴尔(DrewNesdale)和安尼塔(AnitaSMak)认为文化适应往往具有个人依赖性和情景制约性,但是对于任何一位处于文化适应情境中的个体而言,他/她一般要经历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欣快阶段(euphoriastage)。在这一阶段,个体以一种新鲜好奇的眼光和心态感觉和看待异文化。

第二阶段是文化休克阶段(culturalshockstage)。随着与异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多,个体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这种差异感和陌生感促使个体产生了一种包含多种负性情绪的心理不适感,其中包含有愤怒、敌意、挫折、过敏、疏离等情绪成分,甚至还会引发个体的生理疾病。经历了文化休克阶段的个体往往以愤恨的眼光看待周围新异的环境,他们有时愤恨别人,有时又不理解自己,并且内心充斥着一种自怜感。

第三阶段是反常期(anomiestage)。在这一阶段,个体体验到了一种沉重的文化压力(culturestress)。在他们身上,一些早期的文化适应问题解决了,一些问题还有待他们继续解决。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承认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他们对那些身处异文化中的个体产生了一种同情感。处于反常期的个体有一种游子的感觉;一方面他们感觉自身与母体文化没有太深的联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感觉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异文化。

第四阶段是同化或适应阶段(assimilationoradaptationstage)。在这一阶段,个体对异文化变得越来越熟悉,异文化引发的不适感在他们身上慢慢消失了,他们开始在新异的环境中塑造和发展新的自我。[10]

(4)利斯加德的阶段说

利斯加德(Lysgad)等人提出文化适应阶段的u形模式,认为适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适应期、双文化期。

(5)麦哲罗的阶段说

麦哲罗(Mezirow)认为文化适应过程可划分为十个阶段,即面临新环境而产生的困惑;带有负罪或羞耻感的自省;对认识途径、社会文化及精神观念的分析和评价;认识到不满和变化的过程并非自己所独有,他人也同样经历类似的变化;对新的角色、关系和行为的可能性的探索;计划行动方案;掌握实施行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新角色的临时性承担;在新角色和关系中建立能力和自信;在新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重新整合。

上述文化适应阶段的各种假说虽然各有千秋,但从实质上来说都反映了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大体上都要经历文化接触-→文化震撼-→文化变化-→文化适应的阶段。

4.文化适应的模式

文化适应一般要关注两大问题,一是文化维持(culturalmaintenance)情况,二是接触和参与(contactandparticipation)情况。由此美国学者贝利(J.w.Berry)和金(V.Kim)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

(1)整合模式(integration)。当一个人认识到适应所在国文化,包括认同东道国的重要性时,他就会选择在保留其原有价值观和认同的同时,要求获得种族平等待遇,这就是整合模式。

(2)同化模式(assimilation)。一个人极端地一味适应东道国文化而抛弃其原有的文化就是同化模式。

(3)游离模式(seperation)。一个人对其原有认同的保持达到了排斥东道国文化和拒绝认同于所在国的程度就是游离模式。

(4)边缘化模式(marginalization)。一个人既排斥自己原有的文化也排斥东道国的文化,便游离于两个群体的边缘之间,这是边缘化模式。[12]

同类推荐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在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还是被亲朋好友催婚,焦头烂额?或者被工作折磨得痛不欲生,恨不得对着老板说fuck?信用卡过期却忘记还款,电视机终于在被敲了N次之后彻底罢工,好不容易从超市买回来的榴莲回家发现烂了一半,连平时3分钟一趟的地铁也等了半个小时才来……的确,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可难道因为这些就要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吗?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脸上始终会带着柔和的微笑。将世俗中种种不堪与险阻,在微笑中稀释、溶解。她知道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享受一杯红酒,也知道如何为爱人下厨做一碗羹汤,越是懂得生活的女人,越接近朴素的生活真理。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滩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滩纪实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对“11·24”特大海难进行记述,如实反映了其整个求助过程和事故原因,对教训进行总结,并呼吁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 放飞的心

    放飞的心

    本书是作者原创性抒情诗歌,分为景之赞、情之咏、心之诵三部分,分别是写景状物、抒情感怀、智慧哲思。
  •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本书作者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
热门推荐
  • 回忆那五年

    回忆那五年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生最在乎的是什么?人生是什么?当兄弟背叛,爱人的离开,被全世界抛弃时你会选择什么?牢狱之灾过后,他会选择什么?坦然面对人生,从此平平淡淡,还是从滔覆辙直面惨淡的人生,豪饮淋漓鲜血?
  • 总裁大人,求求你

    总裁大人,求求你

    她这个千年冰雪美人,她不是什么千金小姐,当她遇到她时他时
  • 冰冻之火

    冰冻之火

    在一个妖魔神怪纷乱的时代,一个穿越者用地球知识融合修真知识,和友人们打造一个妖,人共处的国度,一少年说:我知道改变一个的思想很难,但我绝不退缩,这只是一条冰封之路,决不是绝望之路,我们是永不熄灭的火焰,让我们携手开始破冰之旅吧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逍遥小农场

    逍遥小农场

    苦逼小菜农张一田家遭厄运,先有无耻大伯咄咄逼人,后有权贵恶少无理欺辱,正所谓么欺少年穷!一夜之间得到神农传承,从此穷屌丝开始逆袭人生!种良田、开农场、打权贵、泡美女……我是张一田,我为自己的农场代言!
  • 最高命令

    最高命令

    “没办法,这是首长的最高命令。”他似笑非笑的看着我说道。每个人都有善变的面具,在僵硬的世界里苟延残喘,我只不过是解放他们。因为无能为力,所以顺其自然。因为心有所属,所以随遇而安。
  • 债爱

    债爱

    直到失去了她才懂得他于她是多么地重要,前世是她没有好好的珍惜他,那么就让她今生还于他,不管是情还是前世他为她而死的那颗心!
  • 废物总裁:丫头,还想跑

    废物总裁:丫头,还想跑

    “我不结婚了,我反悔了。”苏狸瞪着水灵灵的眼睛看着上官轩皓。“那可由不得你,一开始是你拉着我结婚我就陪着你来,现在反悔迟了。”领完证之后出来苏狸发现她喜欢很久的人和她亲妹妹吻在了一块。“我当什么呢,这么急着拉我结婚原来的和小男友吵架置气呢。”上官轩皓笑着嘲讽苏狸。行不就是结婚么,老娘答应了,答应了。来吧,我不怕你,就算世上的男人都死完了我也不会从了你。几个月,上官轩皓望着身下的小女人。“不是说世上的男人死绝了,也不从我的吗。”上官轩皓笑的人畜无害。哼!我不管你睡了我就得对我负责,你就是我老公了,一辈子都别想跑。
  • 凰女逆天:帝妃不好追

    凰女逆天:帝妃不好追

    【已完结,放心阅读】推新书:【狂妃NO.1:尸皇逆宠小僵后】一朝重生异世大陆,她照样混得风生水起。灵宠异兽自己送上门,那她就勉强收了吧!打怪、升级、寻找身世之谜。她长相亦男亦女,一袭男装,美女为之倾倒,美男为之苦恼。他回到她身边之时,她身边花花草草多到碍眼。他霸气宣言“凰儿,今生你是跑不掉的。”“嗯,我不跑。”“真的?”“嗯,我不跑,我走。”“…………”
  • 梦幻西游之职业玩家

    梦幻西游之职业玩家

    当梦幻西游化石级玩家意外重回梦幻西游内测之时,注定的,梦幻西游的历史,将会为他改变!小猪妮妮:环怪和女儿村门派被改的帐,凭什么都算我头上?你妹滴,这些都是我从无天小号那偷学的!暴躁外皮:好吧,既然大家都知道了,我就承认了,魔天宫的玩法,开创的始祖确实就是无天。无天:都怪我咯?三刀结束:你不结束我结束。无天:很可惜,服战遇上了我,你可以结束了!丁三石:我承认,无天是让我最头疼的梦幻玩家,没有之一。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