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8800000020

第20章 书画(1)

《平复帖》作者之谜

《平复帖》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柬手迹,如此有名的一幅作品,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从古人对《平复帖》的题词看,曾被认定是陆机的手迹。可是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平复帖》是托名之作,不过是借用了陆机的名字。更有人认为帖的内容和陆机所处的时代不符合,而且在流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不知所踪,所以不宜过早下定论。

陆机(261-303)是西晋大文学家、书法家,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名门,祖父是吴的丞相,父亲是吴的大司马,“世皆奕奕,为当代显人”。曾经做官到平原内史,人们为了尊重他,故称“陆平原”。他才华横溢,于当时以文学闻名。同时代人张华有“人之为文恨才少,而机患其多,至有见文而自欲弃其所学”的感叹。他擅长书法,尤其是章草。但同他的文学成就相比,书法成就略为逊色。《平复帖》传为陆机所书,是他听说好友患病,慰问病情,遥祝病体康复的一封信札,整幅帖长不足一尺,纸本,无款,共九行八十四字,字形朴质,介乎章草、今草之间,是我国古代法书墨迹出自名家之手最早的字帖,比王羲之的手迹还早了六七十年,于宫廷民间流传了一千七百多个春秋,历代奉为至宝。卷前有宋徽宗亲书标题“晋陆机平复帖”,并钤有双龙圆玺,前后钤“宣和”、“政和”印玺及多位鉴藏家藏印。信札卷后有董其昌、溥伟、傅增湘的跋文,上面有自唐、宋、明、清不同朝代流传有序的鉴藏印几十方,朱印累累,满卷生辉,被天下视为“墨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书法家启功是第一个将它全文释读出来的人。《平复帖》一直以来都认为是陆机所写,但近年来有的学者对此帖提出质疑,认为是陆机同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只不过是借了他的名。于是产生了《平复帖》作者之谜。

《平复帖》最早由北宋宫廷收藏,元以来流传足迹不可考,清初归梁蕉林侍郎家、安仪周递藏,后进入内府,归乾隆皇帝的母亲圣宪皇后所有。后来乾隆皇帝又把它赐给成亲王永同治、道光年间转入恭亲王府,民国时转到了恭亲王后代溥儒手里。溥儒,字心,恭王府的袭爵将军,近代着名书画家、收藏家,与张大千齐名,近人有“南张北溥”的称法。溥儒虽说是皇子皇孙,但家道已经中落,可是身上八旗子弟的习气仍然不改,坐吃山空,手头也逐步开始拮据起来。日军占领北京后,千方百计想掠去中华文明的传宝。在时局动乱的情况下,溥儒感到祖传的宝贝留在家中不安全,加之又急需用钱,就想把宝贝变卖。当时有一姓叶的上海古董商,看中了溥儒手中的《照夜白图》(“照夜白”是唐玄宗所宠爱的御马,为唐代韩所画,是我国的传世之宝),从他那购得后又将其转卖给外国人。“照夜白”从此流落海外。

当时的收藏家张伯驹得知《照夜白图》流入洋人之手后痛心疾首,便呼吁国民政府出资收购流入民间的文物,但遭到政府的拒绝。他担心《平复帖》也将流失,心神不安。溥儒素与琉璃厂悦古斋古玩商韩博文交好,张伯驹听说后,便通过韩博文向溥儒转达,要求把《平复帖》转让给他。溥儒要价20万大洋,张伯驹无力出资,却并未善罢甘休。第二年他又通过张大千向溥儒传递心声,溥儒仍坚持非原价不让。直到抗日战争爆发那年的春节,溥儒的母亲突然病故,急需钱用,作为孝子的溥儒只好卖《平复帖》来换钱以安葬母亲,降价到4万元。虽然溥儒的要价比较低,但是张伯驹为收购流入社会的古代书画,已是囊中羞涩,只好四处筹钱。张夫人潘素为让丈夫藏宝于室,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勉强凑够了4万元,终于如愿以偿!张家驹得到《平复帖》后,曾遭到日本人雇佣的白姓中国古董商登门索购,遭到拒绝。后来张家驹又被汉奸汪精卫手下师长丁雪山绑架,面对“撕票”的威胁,他也没有把帖拿出来。1956年张家驹将《平复帖》与其他几件珍贵文物一起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平复帖》虽然被大家公认为晋陆机的手迹,但也存在不少有疑点的地方:《平复帖》本来无款,不知是何人所作,到宋时宋徽宗才开始题为陆机所作。陆机没有其他的真迹传世,在没有比较互证的前提下,我们怎么可以断定是晋陆机所作?还有的人把帖的内容和陆机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存在出入的地方。如果真是陆机所书,帖的内容应该和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相吻合,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符?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作合理的解释?最大的疑点是此帖流经乾隆皇帝手里时,他既没在此帖上题跋也没有内府诸玺,《三希堂法帖》中也没有录入。乾隆皇帝喜欢在一些名画和名帖上题跋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他叫臣下选择内府收藏的一部分历代名家书法作品编成的《三希堂法帖》里面竟然没有《平复帖》,实在令人费解。《平复帖》如果是陆机所作,年代比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还要早,并且名气上也不逊色,为什么《三希堂法帖》里却看不到,是出于什么原因?《平复帖》从元到清前这一段时间里流传足迹不明,乾隆皇帝拿到手时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基于上面这些疑问,有的学者认为《平复帖》不是陆机所作,而是出于同时代他人之手。但这些都是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平复帖》到底是陆机所作,还是他人笔墨,这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兰亭集序》下落之谜

王羲之是我国着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誉,他的字自然是千金难求。《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的代表作之一。唐太宗对王羲之作品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会不会把《兰亭集序》带进昭陵?如果是这样的话,后来有人盗掘昭陵时,是否把它偷走或者毁坏?也有人说,《兰亭集序》没有被唐太宗带走,而是被武则天得到了,且就枕在乾陵中武则天的脑袋下边,或许会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正值“禊节”这天,王羲之邀集谢安、孙绰、郗昙、支遁等41位士族名流到兰亭过禊节,饮酒赋诗。那天共得佳作三十余篇,合编为一集,王羲之用鼠须笔、蚕茧纸为该集书写了序,即有名的《兰亭集序》。当时此文并无题目,故后世标题亦不一致,有称作《兰亭序》者,亦有叫作《临河集》、《兰亭宴集》、《禊序》或《禊帖》者等等。全帖共28行,324字。这帖是王羲之信手写来,字体潇洒流畅,气象万千,其中二十多个“之”,千变万化,无一雷同,成为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后人把它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相传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及这一遍好。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唐太宗后来得到了《兰亭集序》。在他死后,《兰亭集序》被当作陪葬品埋进了昭陵。但乾陵周围的老百姓却有另外一种说法:《兰亭集序》不在昭陵,而是被武则天设法弄到手,如今就枕在武则天的头下边。这样就产生了《兰亭集序》下落之谜。

《兰亭集序》是王家的传家之宝,唐太宗是怎么得到的呢?东晋以后,《兰亭集序》为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所有,智永临终前又交付给他的弟子辩才收藏。唐太宗在购求王羲之的遗作时,知道了《兰亭集序》的下落,但辩才矢口否认《兰亭集序》在他手中,只是说师父在世时他见过此物,师父去世后不知失落在什么地方。为此唐太宗征求左仆射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建议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智慧超人,可遣他出使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智取《兰亭集序》。唐太宗召见萧翼,面授了使命。萧翼领受任务后带了几件王羲之的真迹,以书生身份前往越州。

萧翼于一天傍晚到了辩才所在寺院,见了辩才后自称是北方人,并说明到此的目的是为了销售蚕种。两人首先共谈文史,甚为投机。接着萧翼常来寺内与辩才共同下棋、赋诗、弹琴,友谊日益深厚。萧翼为了让辩才拿出《兰亭集序》,故意把话题转到书法上,说他保全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楷书,并于第二天带给辩才看。辩才看后也不甘示弱,声称手中有王羲之的佳作《兰亭集序》。萧翼故意使了个激将法:说数经乱离后真的《兰亭集序》早不知去向了,辩才手中的必是仿制的伪品。辩才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信口开河,遂从屋梁上取出珍藏的《兰亭集序》,要萧翼观看。萧翼面对真迹,故意吹毛求疵地说是仿制品。两人各持己见,不能达成共识。自此以后辩才放松了戒心,不再把《兰亭集序》藏于梁上,而是把它和萧翼带来的二王真迹都放在几案上,每天临学数遍。

由于萧翼常常出入该寺,寺中的其他僧人也都不把萧翼视为外人,不加任何猜疑。有一天,辩才外出,萧翼单独前往辩才住处,对一个小和尚说他是来取回遗在这里的物件。小和尚遂为他开门,萧翼顺手拿起几案上的《兰亭集序》和自己从长安带来的二王真迹,扬长而去。萧翼来到永安驿,说明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当地都督齐善行派人找来辩才,萧翼向辩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是奉皇帝的命令来取《兰亭集序》,现在任务已完成,准备告别回京复命。辩才如雷击顶,昏倒在地,许久才苏醒过来,但也无可奈何。唐太宗得到了《兰亭集序》,喜悦异常,对萧翼加官晋级,给予丰厚的奖励。他将其视为神品,令当时的书法名家赵模、冯承素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亲贵近臣。唐太宗生前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曾多次题跋,并且经常放在坐侧,朝夕览观。临终时唐太宗对太子(即后来的高宗)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集序》随葬,就是尽孝了。”于是唐高宗依照遗嘱,将《兰亭集序》用玉匣贮藏梓宫,葬入昭陵。

如果《兰亭集序》确是在昭陵抑或是枕在武则天的脑袋下边,还有重现于世的那一天。这两处陵墓现今还没有挖掘,只要把它们挖掘开来,谜底就可以揭晓。可是昭陵曾经遭受过温韬的盗挖,并传说《兰亭集序》重新流入了民间。欧阳修在他的《新五代史》卷四十《温韬传》中曾记载唐末温韬盗掘昭陵的事情:温韬于陵墓中发现“钟、王墨迹,纸墨如新”,于是“韬悉取之,随传人间。”关于温韬盗发昭陵,《兰亭集序》重新流入民间一事,阙名的《江南余载》和宋人周密《志密堂杂钞》亦有相似的记载。温韬盗发昭陵,《兰亭集序》是否幸免于难?或是被温韬盗发,流入人间。如真的流入人间,茫茫人世,又到底为何人所据有?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兰亭集序》下落之谜。也许真如乾陵周围的老百姓所说,《兰亭集序》为武则天所得,那么武则天怎样处理?是否真的带进自己的坟墓抑或传给后世?或者把它彻底的毁掉?史书对此都没有记载。既然史书没有记载,为什么乾陵周围的老百姓却说为武则天所得,他们的凭证又是什么?也许武则天得《兰亭集序》这件事仅仅是民间的传说,不足以信。可是《兰亭集序》真迹下落何处?这真的成了不解之谜。

三希法帖御藏之谜

乾隆皇帝是清朝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的一位帝王,在书法和诗词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喜爱收藏名家书法,“三希”墨宝就是他藏品中最珍贵的一部分。可是“三希”墨宝是别人为了奉承他而主动献给他的,还是他通过巧取豪夺手段得来的?谁也说不清楚。

东晋“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是我国着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则是名扬中外的稀世之宝。乾隆皇帝对“二王”的书法十分推崇,特地把得到的王羲之《快雪时请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伯远帖》收藏在故宫的养心殿内,“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三希”指的就是这三件稀世的珍宝。乾隆皇帝是如何得到这三幅帖的呢?于是产生了乾隆皇帝得三希墨宝之谜。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所书的一封书札,纵23厘米,横14.8厘米,行书四行,28字,它的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乾隆皇帝对它推崇备至,称它是“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元代着名书画家赵孟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是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的代表作,长28厘米,宽12厘米,草书尺牍。因原帖在“中秋”前有“十二月割至否”六个字,又被叫做《十二月帖》,后来这六个字被割失。该帖前后都有缺文,原来是5行32字,后来被割去2行10字,现有3行22字。原帖前有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题签“大令《十二月帖》”六个字。帖中的字几乎笔笔相连,即使字不相连但体势相连,气脉贯通,被叫做“一笔书”。宋内府《宣和书谱》、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河秘箧表》、汪玉《珊瑚网书跋》,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都有着录。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是王羲之的族侄王的作品,墨迹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原文为“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此帖是王致亲友的一封书函,可能以短颖硬毫为之,故笔画瘦劲,转折也锋芒较露,多有侧锋笔意,结体开朗中寓严谨,以侧取势,俊逸而流畅。因不是勾摹复制,所以气息舒展自然,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初作者临池挥毫时的自由松弛之状。北宋宣和内府曾收藏,明、清两代由董其昌、吴新宇、安岐等递藏,后入清内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三希”中,王羲之、王献之两人真迹已不复存世,《快雪时晴帖》经考证是唐朝摹本,《中秋帖》则可能为宋代米芾临本。这两帖是如何遗失以及何人手里遗失的,现在都找不到具体的记载,皆成为一个谜。惟独《伯远帖》是货真价实的晋朝真迹,是“三希”中惟一真正的“晋韵”,可以说是在丰富的书法艺术历史遗产中的头等宝贝了。

明朝灭亡后,许多宫殿旧藏流落到民间。清代康熙之后,便多次下诏搜讨。据清朝档案起居注记载:“康熙十八年,国子监祭酒冯源济以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墨迹二十四字,装成册页进献。”冯济源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原来冯济源是收藏家冯铨的儿子,冯铨家境富有,并且在明末天启时依附奸臣魏。明被灭亡后,他投靠了清朝,照样得到重用,位居高职。雄厚的财力加上官高位显,为他能聚敛到价值极高的书画名迹提供了方便,在他聚敛的书画中就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但到他儿子冯济源时冯氏家族已经衰落,冯济源献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是出于朝廷的压力还是想苟延仕途?或者还有另外的意图,现今只能是个谜了。

同类推荐
  • 尸祸乱明

    尸祸乱明

    读者老爷们,大事不好了!!!!大明朝突然遭到丧尸袭击,一年之间江南半壁山河皆尽覆没。身为穿越者的猪脚王争,现在什么缺,缺点击、缺推荐、缺收藏、缺月票……汉家的血脉与江山能否延续,全看各位读者老爷们的支持。天佑华夏!!!!
  • 铁骑争鸣

    铁骑争鸣

    当历史的失意者重新来过,他将做出怎样的抉择,争霸天下还是平淡一生?当来自秦汉时期和来自未来的两个人相遇在宋末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当亲情、爱情、友情与政治、利益、阴谋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他,她,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是一部关于秦汉时期的故事,更是一部发生在宋朝的故事。一切尽在本书之中,敬请期待!
  • 盛世歌舞

    盛世歌舞

    蜚声海外的古典音乐学家梁萧穿越到了箜罄帝国一个老鸨的苦逼侄儿身上。重生青楼,吟诗作对,书法弈棋,弹琴说爱,歌舞升平。这个时代是一个东晋与盛唐混合的时代,这里有东晋女扮男装祝英台、绝色才女谢道韫、富可敌国王谢族等。这里还有中唐碧玉年华杨玉环、酒鬼诗仙李白、而立之年颜真卿等。模样酷似《变3》女郎罗茜的爱琴海公国女王被梁萧的音乐所倾倒,埃及艳后甘愿做他情人。他不孟浪,却放浪形骸。他不下流,却风流儒雅。乐圣李龟年是他的手下,小书圣王献之是他的小弟,中古世界是他的音乐舞台。
  • 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

    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

    恶搞虽然是“恶”的,但基本是一种玩笑性质,没有太多恶意的行为。它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让人哭笑不得,继而又能引人深思。很多人认为恶搞是后现代意识的产物,其实“恶搞”古已有之。本书以“恶搞”这一流行词语为容器,盛满五千年厚重历史,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里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带来的乐趣。历史长河里不乏具有幽默感的“恶搞”之人,帝王、大臣、文人、宦官、嫔妃,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抒写恶搞历史。赵高指鹿为马,稽康的天体运动,刘邦的竹皮冠冕,唐太宗养宠物的惨痛经历,李白的臭靴子……历史上的恶搞不仅仅是娱乐行为,这其中有对人生的失望,有文人的洒脱,有身在江湖的无奈。
  • 致命腹黑小萌妃

    致命腹黑小萌妃

    她因为一块玉石莫名穿越,她替代她,她和他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火花?
热门推荐
  • 网侠传

    网侠传

    被盗走的QQ号瞬间就被取回;被攻击的网站始终稳若泰山。神秘的老旧电脑里,寄宿着永生不灭的灵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只要能上网,一切便在掌控之中。面对黑客们的围追堵截,孙玉衡更是毫不在意:我是网侠!法律管不了的事情,由我来管!互联网上的邪恶,由我来斩断!
  • 圣斗士之三界的泪奔史

    圣斗士之三界的泪奔史

    “人生何处不穿越,今天你们穿了吗?哦嚯嚯嚯嚯……”——穿越大神“由于一块香蕉皮,本兔子悲催的成为了一个圣域杂兵,因为成为了圣域的一个杂兵,所以本兔子一家务白痴干起了自己最不擅长的事!这里是圣斗士,是的这里真的是圣斗士!!还有这年头什么时候连穿越的都变的那么不值钱了!!!好吧穿就穿吧,反正都是菠菜群的人,大家都是熟人,可是为毛其他的就可以穿圣斗士和神,本兔子只能穿杂兵?!!!难道是本兔子RP问题?!本兔子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口胡!!!
  • 瀚天

    瀚天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超级学渣皓翰。从一块家传的玉佩上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普通人没有的能力,因为太过显眼而被两个推动世界发展的秘密组织发现,皓翰的人生从此开始不一样。历经万难,最后成为了异能界的主宰!
  • 花间有花间萌少

    花间有花间萌少

    表面呆萌内里小坏有两个大人物当爹有个好兄弟的职业是皇帝武功盖世偶尔还会犯点路痴的小郎中只喜欢跟在他的小公举后面护着她!可是小公举很坏很调皮,还老闯祸怎么办......
  • 我是大武神

    我是大武神

    那些年,雪还是白的,风却变骚了......夏侯玄是一名天才,拥有着恐怖的武道智慧——智慧明轮!拥有着世间少有的体质——穴道黑洞!比之常人,他对武道的领悟无人可及;而在修炼速度至上,穴道黑洞漩涡转动,无尽的能量呼啸而入体内,一天就能达到别人数年的艰苦修炼效果。只是可惜,所有穴道黑洞之后,那一层薄薄的膜,裂开了一口子,黑洞变成了漏斗......一切天才变得徒然了......境界设定后天:小后天,大后天,后天至境。先天(小,大,至),传奇,盖世,传说,史诗,至尊,超越至尊(???)。先天领悟气势,传奇精神实体化,盖世修炼灵魂,传说法则,史诗——?至尊——无敌!!!
  • 青春同盟会

    青春同盟会

    我在一所理工院校,学校竟然有个历史悠久的表演系,在表演系校区里,还有个神秘组织“青春同盟会”。我叫李玉渊,玉渊潭的玉渊,我不是表演系的学生,雨夜落魄时遇见了表演系的花美男李鹤,从此加入青春同盟会...“一入豪门深似海”,接受各种离奇的任务,经历一波波事件中,成长、忘记伤、经历爱。谢谢你的出现,丰富了我年少单纯的生命...那一夜我对着自己开了一枪...
  • 帝国时代之异界崛起

    帝国时代之异界崛起

    前进,年轻的轻骑兵,向着炮火冲锋,为了龙城,为了大汉,我们无所畏惧。罗马步兵团,列阵,向敌人展示我们强大的实力。雄鹰骑士,给我冲上去,露出你们的利爪给我撕碎那群狮鹫。斯巴达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当义无反顾的去救他们。
  • 小精灵

    小精灵

    美文、美读、美绘的有机融合,将一流儿童文学的生动气象与艺术风韵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在阅读图书的同时,倾听原文的优美诵读,欣赏书中的精美插图,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精神享受。
  • 重生之南月城

    重生之南月城

    前世,她是一个十分依赖家庭的杀手,却得知父母离异,妹妹和男友居然是大学时的恋人,家庭的刺激让她不惜跳楼自尽。却不想灵魂穿越,竟穿越到被打死的白梓月身上。白家,在南月城是一个十分落魄的家族,曾经的辉煌到现在的落魄。但白梓月却非常幸运的拥有一个非常和睦的家庭。“月儿,爹会把你母亲那份也一并照顾你的。“”丫头,不是还有我扛着吗。“”傻瓜,你是我妹妹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娘子,还有我。“【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推翻皇朝,重振家业,一袭红衣赛修罗。
  • 都市修真教师

    都市修真教师

    大道三千,证道无缘一个修道之人带着前世千年的道果,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现世。又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藏龙学校的教师。“天龙仙体,白虎仙体,朱雀仙体,玄武仙体!”“我这些学生都不简单啊!”“修罗之体,杀戮魔躯,斗战魂体,玄阴之体!”“靠,连混沌战体都有?还让不让劳资活了?”这是一本学生养成,也是一本热血的修道求仙之路。且看一个来自异界的修道者,如何养成一堆仙神,最后成为万仙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