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29700000010

第10章 百姓生活交往俗礼(1)

学校礼仪

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普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场所。奴隶社会中,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西汉以后,学校以儒家经书教育学生,有《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等,礼仪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唐代时又规定,学生除了要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要专门学习吉、凶二礼。明代也规定地方学校中的学生除学习儒经外,还要加学封建律令、皇帝诰令,特别要加学冠、婚、丧、祭之礼。历代的这些规定,都说明了礼仪教育一直是古代学校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校不仅是习礼的场所,其校内管理也完全是根据礼仪制度的规定而进行的,学校有其自身的礼仪。古代学校的以礼治校,以礼教学,对传统礼仪的普及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故而历代皆把学校列入《礼志》中,学校礼仪制度也就成为吉礼中的一大内容。

1.释奠礼

释奠礼是以酒食祭奠先师先圣的礼仪。释奠礼既是学校的一项典礼,实则也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的制度。所谓先师先圣,历代人选有所不同。汉魏之时通常是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时则确定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玄宗时除祭祀孔颜外,又增加了左丘明等二十二位贤人,并且还为列位先贤排定了坐次。以孔子居中,两边排列有“十哲”,即颜回、闵子,骞、冉伯牛、冉仲弓、宰子我、端木子贡、冉子有、仲子路、言子游、卜子夏十大弟子。后来,颜回地位提高,附祭于孔子,乃升曾参以充十哲之位。曾参附祭之后,再升颛孙子张为十哲。宋代,又以子思和孟轲附祭孔、颜等。再后来,进一步扩充十哲为十二哲,把有若和宋人朱熹列于其中。

在学校祭祀的这些贤哲中,很明显,孔子和颜回的地位是最高的,故而历代释奠实即是祭孔。祭孔始于汉高祖时。后来出于维护封建等级统治的需要,孔子的地位被越提越高。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宋时孔子已升为王爵,号称“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时虽然孔子的地位一度有所降低,称为“至圣先师”,但入清之后,孔子的地位又迅速恢复,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释奠祭孔的典礼至为隆重。其释奠的时间和地点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别。最初的时候,是依校设祭,用牛、羊、猪三牲(即太牢)供奉先师先圣。北朝北齐时,在太学中建立了宣尼庙,规定每年的仲春二月和仲秋八月行释奠祭孔之礼,祭祀时要设轩悬之乐、用六佾之舞。另外,每个月的初一,由国子祭酒率博士以下的教官和国子学学生人堂行礼,跪拜孔子,向颜回则行揖礼,助教以下及大学生则于堂前阶下行礼。各地的州学也都建立了孔、颜之庙,教官及学生也要每月行礼。唐代的释奠礼更为完备,规定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释奠,唐玄宗后改为春秋二季释奠。国子学在举行释奠时,除教官和学生外,朝中文武官员、僧道百姓也都前往参加。

其典礼由国子祭酒代表皇帝主持,设宫悬之乐,并供奉牲牢。献祭之时,以国子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州学亦仿国子学,以牲牢奉祭,以州的最高长官刺史为祭主,主持典礼,并以刺史作初献,州中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以酒、脯供奉,县令主持,并作献祭时之初献,县丞为亚献,主簿与县尉为终献。清代的祭孔规格也很高,在释奠时要奠帛、读祝文、三献奠爵,并行三跪九叩之礼。雍正时还为孔子择定生辰,定以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全体军民都要斋戒一日。

除春秋或四季释奠外,在学校初建落成时,也要举行释奠之礼。历代皇帝也常有参加释奠之举。中国古代对释奠礼的高度重视及常行不辍,既表达了遵循先圣先师教诲,以礼义教化民众之意,也说明了古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

2.释菜与束惰

释菜礼也是古代学校中的一种常行礼仪,又称为“合采”、“择菜”,指的是用菜蔬祭奠先师,并表示从师学艺的一种礼仪,用于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之时。释菜礼的施行,既是对刚入学的莘莘学子进行的一次入学教育,又是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一种发扬。

束惰是十条干肉,它本是古人交往时相互馈赠的礼物之一,后来因学生入学时也要向教师交束惰以作见面礼,作为支付给教师的酬金之一,故而亦即以束惰代指入学拜师。如孔子所言:“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即只要交纳束惰,就可以进入孔门,接受老夫子的训诲教育了。相沿下来,束惰就逐步演变成一种拜师时的固定的礼仪制度。

束惰是拜师之礼,但历代拜师的礼物并不限于十条干肉。据《文献通考》记载,唐代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规定:所有学生皆须以束惰之礼礼于师,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纳绢三匹,四门学纳绢二匹,俊士及律、书、算学、州学、县学的学生纳绢一匹,另外还需备有酒脯。唐《开元礼》

中还记述了皇太子拜见业师时所献束惰的清单:束帛一篚(盛物的竹器),五匹;酒二壶,二斗;惰一案,三艇。

行束惰礼时有特定的礼仪规定。唐代,学生要穿上青衿学服,携束惰来到学校。学生恭立于校门之外,老师则立于学堂的台阶之上,并派人出询学生的来由。学生要情辞恳切地表明自己拜师求学的愿望,老师要再三谦称自己无才无德,不能收徒,否则将误人前程。学生需再次以坚决的态度申明自己拜师求学的决心,并请求老师将自己收归门下。老师见学生求学之志坚定,自己也实在无法推辞,只得请学生进入校门。老师走下台阶后,学生即向老师行跪拜之礼,老师回拜。学生取出束惰,敬请老师收下。老师收礼之后,师生关系就确定下来,然后学生拜谢退出。这种初入学门,即受礼教的做法,对于在当时青年中弘扬尊师重教的意识和树立师尊为上的礼仪,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不仅普通人家的子弟在求学时要恭恭敬敬地行束惰之礼,即连贵为储君的皇太子也不能例外。唐《开元礼》载:皇太子求学之初,也要改着学生青衿,至校门外求见师尊,拜答如仪,方才退出。

束惰之礼的普遍施行,反映了我国古来即是一个以尊师为荣的文明国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崇高风尚。尊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国语·晋语》中说:“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人之所以明白事理,通晓世情,皆是由于有师教育之故,教师的地位与君、父并列。古代尊师敬师蔚成风气。学生在平时要像侍奉父亲一样来侍奉老师,在老师死后还要为老师服三年心丧,并有照顾老师家庭遗属的义务。古人尊师敬师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此仅举两例:

东汉名儒桓荣是汉明帝刘庄的老师。刘庄即位为帝后,对老师处处都十分尊敬,桓荣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明帝还不肯让其退休,以便随时向老师求教。一次,明帝召集了百官和桓荣的弟子数百人,敬请桓荣坐在西首面东的贵宾席上,并当众向桓荣捧书求教。当时有的学生为拍皇帝马屁,向明帝请教经书中的疑难问题,明帝马上谦逊地说:“老师在这里,怎么轮到我来释疑解惑呢?”桓荣病重之后,明帝亲去看望,刚到桓家巷口就下车步行。桓荣病死之后,明帝换上孝服,亲自临丧送葬。这些都表示了贵为九五之尊的明帝对授业恩师的尊敬之情。

宋代的程颐是着名的理学大师,游酢、杨时前来求学,时值隆冬,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而程颐正倚坐假寐,游、杨二人不敢惊动先生,于是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到程颐一觉醒来,大雪已下了有一尺多深了,而游、杨二人竟仍然恭敬地侍立在门外。这就是着名的“程门立雪”故事。

游、杨二人后来也成为“程门四大弟子”。

复——招魂之礼

1.属纩

古人临终之前,皆移居于正寝,家属守在床边,提着病危之人的手足,给其脱掉内衣,换上新衣,然后“属纩以俟绝气”。纩是一种质地很轻的新丝棉絮,用来放在弥留者的口鼻上,以察验是否还有呼吸,此即称为“属纩”。由此即有把临终之人称为“属纩”的说法。一旦验明已经死亡,环伺在一边的亲属等立即开始痛哭,涕泪交下。

临终之人根据其身份的不同,其死亡也有各种不同的叫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下》)。等级森严的古代礼制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死人,都得按其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

2.复

人之初死,不能立即治丧,要马上为之招魂,希望发生奇迹,让他再活过来,此即称为“复”。

复,就是为死者招魂的仪式,由活着的人拿着死者的上衣,一手执领,一手执腰,登上屋顶,面向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拉长声音高喊死者的名字,如此重复三次,希望死者的灵魂回来。然后,把死者的上衣卷起来投到屋下,另一人接过衣服,赶快覆盖到死者的尸体上,冀其复活。这一仪式,表示亲属不忍死者死去,为挽留其生命所作的最后一次努力。死者复而不醒,然后才能开始办理丧事。

3.沐浴

死者的亲属脱去华美艳色的衣裳,易服着素,开始居丧。先为死者沐浴,整理仪容。沐是洗头,浴是洗身,所用的水是烧热的洗米水,擦洗的布是细葛缔巾。沐浴后为死者修剪头发、胡须、指甲、趾甲等,使其仪容整洁,表示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意思。

殓——入棺之礼

1.小殓

死者死后的第二天早晨,正式穿上入棺的寿衣,称为小殓。小殓的时候,房中陈列着所有的殓衣,堂下陈列着各种馔食,一面为死者入殓,一边向死者祭奠。死者的亲属要抚尸擗踊,即捶胸顿足地痛哭,表示极度的哀伤。为死者着装之后,要用衾被裹尸。衾被有严格的标准,周礼规定,国君用锦衾,大夫用缟衾(白色细绢),士用缁衾(黑色布)。清代则规定一、二品官用绛色衾,三、四品官用黑色衾,五品官用青色衾,六品官用深青透红的绀色衾,七品官用灰色衾。

到了夜晚,要通宵点燃烛火。

2.饭含

饭含是入殓时的一种丧仪。饭是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等物,含是在死者口中放入珠、玉等物。饭含的目的一是防止死者无饭可食,变成饿鬼,二是用珠玉等物保护尸体。饭含之物亦因各人身份的尊卑不同而有区别。关于饭,《周礼》规定:“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

”《礼记》

中说:“天子饭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关于含,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含谷实。唐代,皇帝饭粱含玉,三品以上官饭粱含壁,四、五品官饭稷含碧,六品以下饭粱含贝。明代则五品以上饭稷含珠,九品以上饭粱含小珠,庶人饭梁含钱。时代不同,死者的饭含之物也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越是权贵,其饭含之物就越是贵重。如慈禧太后,口中竟含着一颗夜明珠,据说此珠分开时则透明无光,合拢时则发出绿光,可在百步之内照见头发。

3.大殓

大殓,指入棺仪式,在小殓次日举行。大殓时,也要陈衣陈馔,如小殓一样,然后抬入棺木,孝子孝妇擗踊痛哭,在棺内铺席置衾,奉尸入棺,盖棺之后,擗踊如初。接着进行祭奠,宾客向死者行礼,孝子答拜,孝妇在帷内痛哭。宾客走后,孝子孝妇再次哭踊。

棺是盛放死者的葬具,最初的棺是陶制的,商代以后才用木棺。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棺木的数量和材质上,有很严格的区别。周制,天子五棺二椁,诸侯四棺一椁或三棺二椁,大夫二棺一椁,士一棺一椁。天子所用之棺,最外一层称大棺,第二层称属,皆用梓木制作,故又统称梓宫,第三层棺称袍或裨,用椴木制作,第四、五层是用水牛皮和犀牛皮制成的革棺。此外,棺木的大小尺寸、油漆颜色、花纹图样、装饰用料等也都不一样。在棺之外,间隔一定距离,再加套棺,称为椁。君之椁用松木制作,大夫椁用柏,士用杂木椁。这种等级差异十分明显的棺椁制度,后世在一定程度上还在沿用,如明代规定:官员之棺用油杉朱漆,椁用土杉,庶人棺用坚太无椁,漆用黑漆、金漆不得用朱红。

殡——停棺之礼

1.既殡

盛放死者遗体的棺木称柩,停柩待葬的一段时间,称为殡。大殓礼毕,殡期就开始,最初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既殡。

死者的灵柩停于家中堂屋之西,西在古代是客位,意思即是像对待宾客一般来对待死者,故称为殡。殡礼的时间一般都较长,周代规定,天子停殡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逾月。

让死者灵柩久久停放家中,表示亲人不愿其早早离去的意思,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眷恋之情。

对于周天子和各国诸侯而言,还有将其灵柩殡于宗庙的做法。如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死后,即停殡于晋国宗庙。后代的帝王大多停殡于宫中殿堂,将停殡之所称为“殡宫”、“灵堂”

等,由皇子、皇后、嫔妃以及文武百官等轮流守灵,直至下葬为止。

古代帝王们的殡期虽然在礼制上有明文规定,但出于各种原因,也有一些超越时间规定的事例。如周文王死后,周武王久久不愿将其贤明的父王入葬,为之治三年之丧,以表自己的哀思。又如春秋初期周桓王死后,已经东迁洛邑的周王室十分贫穷,它的许多土地和民人等都被诸侯侵占,王室衰微,实在拿不出按礼制规定所需的丧葬费用,只得四处向强大的诸侯们乞讨,一连讨了九年,好不容易才凑足了费用,致使桓王在死了九年之后,才能入土为安。

2.迁柩

既殡之后,死者的亲属要按他们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穿上不同等级的丧服,此称“成服”。成服后到下葬前,孝子孝妇每天一早一晚都要在殡所哭奠,称为“朝夕哭”,“朝夕奠”。

在下葬前两天的晚上,还要在灵柩前作最后一次哭奠,称为既夕哭。

下葬的前一天,用灵车载着灵柩,迁人祖庙停放。灵柩迁入祖庙后,再次进行祭奠,称为“祖奠”。对于帝王或高级官员,还要于此时行赠谥之礼。谥,是谥号,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的事迹,给予的总结性评定,即人们常说的“盖棺论定”。谥号具有褒贬之义,并不全是谥美之词。

如周武王的谥号为武,是因为他建立了灭亡殷商的赫赫战功;汉殇帝的谥号为殇,是因为他以婴幼即位而又很快天亡的不幸经历;隋炀帝的谥号为炀,是因为他远君子而亲小人、重女色而轻国政的缘故。

3.出殡

出殡,即送灵柩前往葬地,这是古代丧礼的高潮。启殡之前,先要对着灵柩,诵读随葬品清单,然后再次进行祭奠。这些仪式完成后,才能发车出殡。出殡,最早的时候又称为“发引”。

发引的礼仪是白衣执绋。白衣,指所有参加出殡的人都要身着白色素衣。绋,是牵拉柩车的绳子。周礼规定,天子之柩车用六绋,执绋者千人,诸侯四绋,执绋者五百人,大夫二绋,执绋者三百人。送葬途中,送葬者还要唱挽歌。这一仪式到清代演变得更为烦琐,规模惊人。清代皇帝死后,先由三十二人抬的小舆将灵柩移出殡宫,换成八十人抬的大舆移出城门,再换成一百二十八人抬的大舆,移往陵园。在前往陵墓的途中,每天由三千班轮换抬棺。送葬的队伍人数众多,前后长达十几里。灵柩所经之处,所有人等一律跪拜迎送,王公大臣于陵园十里外跪仰。灵柩讲入陵园后,先安放存献殿,祭祀之后,才能落葬。

葬——下葬之礼

1.陵墓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纵横兰州

    纵横兰州

    苍茫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的河水,豪迈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从远古走进新时代的一辈辈兰州人,奋发图强,昂扬奋进,使兰州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近兰州的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深邃,那些山野的花香,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些车水马龙,那些耸入云天的大厦高楼,那些英雄,那些庙宇,那些大佛与菩萨,承载着历史,书写着人文,让兰州魅力四射,奔涌着激情,洋溢着青春,展现着丰采与活力。大山大水的兰州,脚步紧踏着时代的鼓点,心儿紧贴着母亲的胸怀,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历史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历史太谷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让世界了解太谷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荷兰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荷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分别是: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重构等。
热门推荐
  • 嘘,爱让我先说

    嘘,爱让我先说

    一失足成千古恨!穆穆二十几年来,踏实老实地生活,不过就是在年幼无知的时候,犯了一个青春少女都会犯的错误——暗恋沈澈吗。沈澈,计算机系风云学长,笑容温和,树一样安静的美男子……起因嘛,很Q很心动。过程嘛,很萌很惊心。结果嘛,很惨很受伤……没想到他竟然外表衣冠禽兽,内里禽兽衣冠,她错了还不成吗?可是,就连重刑犯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啊,已然决心珍爱生命远离渣男的她,怎么就没法脱身了呢!对她悲愤的哀号,沈澈邪佞地抚摸着她的冲冠怒发说:“谁让我是渣男呢?”
  • 闭上左眼看见鬼

    闭上左眼看见鬼

    她叫木叶,五行缺木,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她原本生活在父母的羽翼守护之下,却因为卷入一场灵异事件,父母双亡,成为了孤女,这是意外、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就在她上大学的时候,再次阴差阳错地遇到了灵异事件,而这次,她遇到了一名隐于集市的伏魔者祁云萧,冷漠如他,究竟会为了抓住恶鬼拿她做诱饵,还是会唤起他们之间别样的渊源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管理学知识全知道

    管理学知识全知道

    社会在交流中不断融合,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管理学也逐渐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各种学科不断融合,管理研究的层次在不断深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更多的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能够实际操作的、简便的、高效的组织管理原则。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组织、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管理学知识全知道》介绍了企业管理的常识、战略决策、制度执行、成本利润、识人用人、市场营销、权利使用、团队精神、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管理学知识全知道》具体阐述了企业管理人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为读者展现了全新的管理知识大全。本书由静涛主编。
  • 修罗武尊

    修罗武尊

    废材少年的屌丝逆袭之路,且看一代少年的巅峰传奇故事,我主沉浮,谁与争锋。
  • 战在最高点

    战在最高点

    真正到了这个世界才发现,原来地球才是自己的家!意外来到异界的肖恩发现这个世界没有电脑,没有动漫,没有小说!没有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因为审美观点的不同,连所谓美女都长得那么经典!极度不适应的肖恩决定:观念冲突,那我就打得你和我一个想法!信仰冲突,那我就毁了你所信仰的!种族歧视,那我就屠尽你的种族!站在诸神的宝座,俯视脚下尸山血海,看流着华夏龙的血统的地球人战在最高点!
  • 强攻99:男神,饶了我!

    强攻99:男神,饶了我!

    车祸之后,还被人拖上车强行撞击——一个月后,意外怀孕,她被打个半死。顾天擎,这个站在帝国顶端,最富有最神秘的传奇人物,所以是她孩子爸爸?之后每逢初一十五,她都被带到各种池畔,供人—采阴补阳吗?“呜,顾先生,为什么每次都要两个小时。”“嫌短?那我们可以提高频率加快速度。”够了够了,不能再快不能再多了,知不知道她这个小身板根本受不了啊——
  • 达尔文传

    达尔文传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 世家宠婚:总裁的小毒妻

    世家宠婚:总裁的小毒妻

    订婚宴上,未婚夫将戒指套在了闺蜜手上!蓝菲琳只是笑看着“嗯!不错,祝你们白头不到老!再贱”!转身之际,闺蜜拉着她的手“菲林!对不起,我不想的,只是...只是我太爱他了!请你成全我们好不好”!啊呸!这贱人真的好想打她!“白露,人至贱则无敌啊”!妈蛋!不就是个男人吗?老娘随便拉一个都比那人渣强!咖啡厅里!“喂!说你呢!结婚敢不敢!”你订婚,老娘就结婚!“走!”男人淡淡的吐出一个字!当红艳艳的本本在蓝菲琳手上时,她才知道自己就这么马虎的嫁了!哎哟喂!好歹是一大家族的家主,怎么能这么笨呢!先是被劈腿,然后是把自己卖了!试问哪位家主能有这份魄力!
  • 清穿之福晋难当

    清穿之福晋难当

    清朝白富美,皇家妻难为。学渣富二代变成清朝官二代,身娇体弱还结巴,经常被人看笑话。幸好生有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还有一条天界神龙帮她开外挂,头顶小傻子绰号,安逸当米虫还是可以的。什么?要嫁给十三爷成为十三嫡福晋?范莎哭瞎:“不不不,其实我是四爷党是四爷的脑残粉啊!!!”十三爷危险地挑眉:”哦?福晋你说啥?“范莎媚笑:“没啥没啥,听说爷您是重生的?那太好了!其实我是穿越的!咱们天生一对!”
  • 一贯天机直讲

    一贯天机直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