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27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法律、法制(3)

鉴于反复无休止的复仇影响社会安定,于是国家规定了复仇程序,设置了执掌复仇事务的官员。《周礼》规定要复仇必先到朝士那里登记,不许不经官府私自复仇。虽然规定了复仇的法律程序,设置了调解复仇事务的官员,仍然制止不住此起彼伏的复仇混乱现象。春秋前后复仇之风很盛,当时社会上常有专打不平为人报仇的侠客、刺客。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统治者深感复仇的混乱现象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便开始禁止私人复仇。其禁令非常严,私自复仇的不但要杀掉全家、全族,连相帮的邻居也要杀掉。其实,禁令归禁令,在复仇观念深入骨髓的社会里,人们宁肯冒杀身之祸、灭族之灾,“不共戴天”之仇仍然照样报复。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统治者常常自相矛盾,一面严禁私人复仇,一面又对子报父仇的大加赞誉。赵蛾为父复仇的故事就发生在严禁私自复仇的三国时代。赵蛾的事迹竟被纳入《列女传》,并被赞颂说:“海内闻之莫不改容赞善,高大其义。”对复仇的看法,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一直处于矛盾状态,在法律禁止的同时,社会舆论又加赞誉。历代统治者对此都态度暧昧,遮遮掩掩。元代还算态度明朗,它规定:父为仇人所杀。子报父仇杀死仇人,不负抵罪责任。清律进一步明朗化,分别不同情况作了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私自复仇虽然有罪,但处罚较轻。

监狱的由来

中国的监狱产生于何时?是谁发明的?唐朝解释法律的重要着作《唐律疏议》载:“皋陶造狱”。皋陶是4000多年前的传说中的人物,舜帝时期,曾被任命为刑法官。关于他掌管刑法,发明建造监狱的传说,古籍记载很多,历来视他为监狱的首创者。我国古代监狱中都挂有皋陶的画像,不仅狱吏狱卒,甚至连犯人也像拜神一样拜他。

“监狱”一开始并不叫监狱。夏朝时叫“宫”,商朝叫“圉”,周朝叫“圜土”,秦朝叫“图圄”,直到汉朝才开始叫“狱”。秦时,不仅京城有狱,地方也开始设狱。汉时,监狱更是名目繁多。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又开始掘地为狱,发明了“地牢”。唐朝时,州县都有了监狱。宋朝各州都设置了类似周朝的圜土的狱,犯人白天劳役,晚上监禁。明朝京、州、府、县都有监狱,称狱为监也自明律始。《明律·捕亡门》:“狱囚脱监及反狱在逃。”笺释,“从门出者谓之脱监,逾垣出者谓之越狱。”清朝沿袭下来。监狱的职能,据《唐律疏议》记载:“狱者确也,以实因情”,“以圜土聚教罢民”,“任之以事,而改教之”。即对犯罪的事实要进行核实,对犯人要教与改。但实质上,封建时代的监狱只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古代地方治安机构

在没有近代警察之前,我国都城中就有了类似地方治安机构,那时称兵马司。

兵马司,按史料所记始于元九年(1272),那时元大都设南北城兵马司2个。到了明清,北京城内列分中、东、西、南、北五城,设五城兵马司衙门5个。在今天,北京仍有3个叫兵马司的地名,即来源于此。元代兵马司有巡兵千人,主要“掌京城盗贼奸伪拘捕之事”。明代兵马司职权和职责进一步扩大,成为完整的地方治安机构。

到了清代,兵马司职权又进一步增加,按清《光绪会典事例》记述,说兵马司的“指挥、副指挥、吏目专司京师污缉逃盗、稽察奸宄等事”。同时为了防止进京的地方官“钻营属托”

、“交通贿赂”,兵马司还有权“时加污缉”。

虽然兵马司偶尔也搞一些“掌赈恤之政令”,设立乞丐栖流所、施粥厂等等。其实,只是肥了自己,苦了小民。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兵马司遂被撤销。

十族株连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很讲究宗族关系的。一人升官,九族皆荣;一人犯罪,九族株连的历史事件,比比皆是。

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朱棣,还搞了一个“十族皆除”的特例。原来燕王朱棣打进南京赶走侄儿明惠帝允以后,打算向全国发布一个“即位诏”。他想借重被囚禁的大学博士方孝孺写个冠冕堂皇的诏令。朱棣多次派人说合,都遭拒绝。最后他亲自开口道:“先生一代儒宗,幸勿再辞。”他一边说,一边命左右把纸笔送了上去。方孝孺一见,又哭又骂道:“要杀便杀,诏不可草!”燕王见方孝孺如此强硬,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道:“你何能遽死?就是你不怕死,难道就不顾及九族吗?”方孝孺抗声道:“灭我十族,我也不怕。”还从地上抓起笔,大书“燕贼篡位”。燕王受此侮辱,大发雷霆,命左右把方孝孺的嘴撕开,直拉到耳边,方孝孺直痛得晕倒过去:接着就治他一个九族坐罪。还因为方孝孺说了句“灭我十族也不怕”

的话,便把他的朋友和学生也抓来拼成“十族株连”。在这一冤案中丧生的竟达870多人,真可谓骇人听闻了。

十恶不赦

“十恶不赦”,现在用来比喻罪大恶极、不可宽恕的人。“十恶”,原指十条大罪,始见于1300年前的北齐法律。隋、唐把这十条大罪的内容略事增删,正式定名“十恶”,写在法典的最前面,以示严重。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都规定犯了“十恶”罪不能赦免。

古代“十恶”罪的内容是:1.谋反,指企图推翻当时的王朝。2.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3.谋叛,指背叛朝廷。4.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5.

不道,指杀戮无辜。6.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严。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8.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9.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10.内乱,指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这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内容有一部分在今天是不能接受的。但由于“十恶”成为“不赦”

之罪,影响深广,人们一接触到罪恶大,不可宽恕的事情,很自然地就称为“十恶不赦”。

古代的“八议”

“八议”制度周代就产生了,三国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趋于成熟。据唐朝《永徽律》记载:

八议,是指八种人享有司法特权,这八种人:一是皇亲;二是皇帝的故旧;三是具有大德者;四是异才;五是立有大功者;六是三品以上职事官及一品爵位者;七是于国卓有功劳;八是前朝贵族。这八种人,除犯“十恶”外,流罪以下减一等,死罪则由皇帝批准减刑。“八议”是维护封建贵族、官僚、地主特权的法律。

古代的喊冤方式

我国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秩序,表示听取吏民谏议和冤抑之情,在传统的法制上也允许喊冤制度的存在。纵观历史,中国传统法制所许可的喊冤方式有三种。即:

“登闻鼓”制度这是吏民击鼓喊冤的一种方式。在皇宫的左侧置一大鼓,有冤者(往往是蒙冤被押犯的家属)可击鼓喊冤,由官员加以记录上奏。这种制度起于汉朝,而且为以后历代所效法,并不断完善。如唐朝法律规定,“有人邀车架及挝登闻鼓,若上表申诉者,主司即须为受,不即受者,加罪一等”。宋代没登闻鼓院,专门受理吏民申告冤枉。明、清都设有登闻鼓院,并且规定,如果吏民击鼓申冤被认为确系冤抑,则由通政司奏请昭雪。否则,就认为越级上诉,由通政司送刑部加一等治罪。

拦驾(轿)喊冤一般是喊冤者手举状纸、跪在皇帝、大臣或官员车驾、轿子所经过的路上,拦驾诉冤,希望能够除恶扶善,平反昭雪。但是,由于封建官吏贪赃枉法者居多,因此,多数官吏不问冤情虚实,一律先按:“冲突仪仗罪”责打数十大板,对于不实者更是加重处罚。

临刑喊冤一般是被执行死刑的人在临刑时喊冤,以求监斩官明查申冤。这种喊冤,在封建社会大多不被监斩官所理会。

封建社会喊冤制度的实质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当然,若遇开明帝王或象包拯那样的清官,确实也能平反一些冤案。

明末三案

明末三案指的是发生在明朝万历末年的、彼此相关的三个宫廷案件,即“挺击”、“红丸”

、“移宫”三案。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晚间,有个手持枣木棍棒的汉子,悄悄闯进了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并用木棍将守卫宫门的人打伤,又闯入前殿的屋檐下,在那里被太子的服务人员捉获。这就是所谓梃击案。谋杀者据说是名疯子,受人指使,欲加害皇太子。在审理过程中,案情几起反复。实际情形是,谋杀者张差不疯不傻,是受宫内太监的引诱,并被接应到宫内行凶。由于皇家内部的矛盾和朝官的派系之争,受牵连的人很多:

公元1620年八、九月之交,刚当皇帝不过30天的朱常洛一命呜呼了!据说他的死,与他病中所服的红色药丸有关。红色药丸究竟是寿药、道家丹丸还是别的什么毒药?一时间闹得朝野纷沸,连宰相、皇贵妃都被牵连到此案中。这就是“红丸”案。

移宫案,说的是一些不应占居乾清官(皇帝所居之宫)的妃嫔占居了那里,朝官中有人为了体制,要求他们(她们)迁出,因此而生出许多事来。先是万历帝的妃子郑贵妃以照料疾病中的万历帝为名,住进了乾清官,万历帝死后,她还赖着不搬出来,弄得新皇帝不能搬进乾清官,大臣们觉得太失体统,用尽心机,郑贵妃才不得不搬出来。朱常洛进乾清官时,他的妃子李选侍跟随入居乾清宫。红丸案发,朱常洛死去,这位曾想捞取皇后而不成的李选侍也效郑贵妃的榜样,不仅赖在乾清官不出来,还把即将登基的皇长孙扣在身边,不许人见。群臣设法,将李选侍藏起来的新皇帝找到,几经争夺,新皇帝逃脱李选侍,得以被立为皇太子。李选侍既非皇太子的生母,又非什么皇后、贵妃,竟占据乾清官,还要控制皇太子(即将登位的新皇帝)。一些朝臣便站出来,与之斗争。李选侍才不得不搬出乾清官,搬时仓促,宫内珍宝丢失不少。

后来,恶宦官大奸臣魏忠贤上台,三寨又被抖落出来,不少人遭受无辜之难。待明朝末代皇帝祟祯登位后,重惩魏党,又给三寨翻回去,给魏党整死的人平反昭雪。

清宫四大奇案

清宫四大奇案,首推顺治出家。顺治名福临,谥号世祖。它生前好僧,自称是“佛门弟子”

。顺治十八年正月,朝廷突然以大丧告天下,说是年仅24岁的顺治死了。但另有传说,说顺治没死,而是伤感于皇贵妃董鄂氏之死,遁迹五台山出家去了。

另有两件皆和雍正有关,即他的继位谜和身死谜。雍正名胤稹,谥号世宗,为康熙帝的第四子。康熙生前似乎无意传位于他,倒是对十四子颇为倚重。因此雍正如何爬上了皇帝宝座,就成了众说纷纭的谜。历来传说是雍正与尚书隆科多合谋篡改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使雍正名正言顺地成了继位人。不过,对这一传说也有人提出异议,主要是“于”和“於”在当时绝不通用,这一看法也有一定道理。

雍正上台后,大肆杀戮,文字狱更是害死了不少人。浙江学者吕留良,曾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明亡后,图谋复兴,倍尝艰苦,事败后,剪发为僧。死后多年竟因为曾经劝说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一案牵涉,被人告发,吕留良被戮尸,家族被夷灭,一家只逃了一个孙女吕四娘。后来吕四娘学得拳勇绝技,终于割去了雍正的脑袋。据传说,雍正暴死后,是用黄金刻了个脑袋人殓的。

第四奇案当数光绪之死。光绪名载,谥号德宗,本是慈禧太后妹夫醇亲王的儿子。慈禧亲生儿子同治19岁死后,慈禧便选中这个只有4岁的姨侄做了皇帝。不过,光绪名为皇帝,实为傀儡,处处受制于慈禧,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直到戊戌变法失败,慈禧便干脆把光绪囚禁在瀛台。由于光绪死于慈禧之前,因此,过去有慈禧毒死光绪一说,近来又从故宫历史档案中查到有关资料,认为光绪确系病死。

幽闭

“幽闭”是中国封建时代施与妇女的一种残酷刑罚。王夫之《识少录》中说“传谓‘男子去势,妇人幽闭’,皆不知幽闭之义。”鲁迅在《病后杂谈》中说,对于这种刑罚,“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但总之是决非将她关起来,或者将它缝起来。近时好像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使我不得不吃惊。”可是,鲁迅也没有细说“幽闭”是怎么回事,我们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查出”了“一点大概”。

清朝褚人获《坚瓠集》,在卷四里有“妇人幽闭”一条,作者引用(明)王兆云《碣石剩谈》

中的一段话。把“幽闭”解释为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其牝户,只能便溺,而入道永废矣。”王兆云自称这解释得自“刑部员外许公”,大概是可信的。由此可见,“幽闭”就是人为地造成的子宫脱垂,是破坏女性生殖器官的酷刑。

值得注意的是,“幽闭”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名刑》。从周秦到明清受此刑而死的妇女决不会少。古人亦认为这是仅次于死的酷刑(见汉《孔安国传》)。所以王夫之说:“国初用此,而女往往多死,故不可行也。”大概正因为这样,此刑渐废。

凌迟

凌迟肇始于何人何时?检索文献,北齐时高洋应是始作俑者。

高洋,北齐的开国皇帝,那是在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五月的一天,官居大丞相的高洋硬逼着魏孝静帝把帝位“禅让”给他。这年,他才20岁,还是一个贪玩任性的年纪,杀起人来也如同儿戏。老太后实在看不过,训斥他几句。他马上还以颜色:“你这老太婆还敢骂我?看我明天把你嫁给胡人去当老婆!”直把老太后气个半死。高洋还不甘体,晚上一个人偷偷地钻到母后床下,待母后上床,猛地把床板举了起来,只听母后惊叫一声,随即“啪”地一声摔落地上。魏征等人编修《五代史志·刑法志》,把高洋的暴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其中一条是“轻刀脔割”人,就是用轻便锋利的刀子从人身上一块一块往下割肉。脔割与凌迟,名异而实同。

但是,这只是暴君的肆虐,还没有正式列入国家刑律。陆游《渭南文集·条对状》说,五代动乱,常法不足以惩奸,于是特置“凌迟”一条。钱大昕在《十驾养新录·凌迟》中,考证“凌迟”的起始,即征引陆氏之说以为据。陆游是大文豪,钱大昕乃考据学大师,经他俩一唱一随,凌迟入法始自五代,遂成定论,像《辞海》、《辞源》这样权威性辞典,均沿袭这一说法。

然则从《旧五代史·刑法志》等文献来看,五代之时,凌迟仍属滥用酷刑,没有入律。

凌迟堂而皇之地列人刑律,自辽始。

辽是大漠游牧部族契丹人建立的一个政治实体,刑法落后且残酷,《辽史·刑法志》说:“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

当契丹人走马大漠时,在中原称帝称王的是赵匡胤及其子孙。赵宋高扬儒学大旗,满口仁义道德,没把凌迟这一酷刑写进刑律。但是,一桩桩凌迟案证明,凌迟实际上存在。靖康之难,宋室南渡,时值多事之秋,为了震慑民众,凌迟赫然载入《庆元条法事例》,与斩、绞同为死刑名目。

从此以后,元、明、清陵替,江山轮流坐,凌迟却一以贯之,列名三代刑律之中。

凌迟被废止,是清末的事。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英、日、美、葡四国“建议”下,清廷参酌西方各国法律,删减、修订《大清律》,宣布将凌迟、枭首、戮尸永远删除。事过7年,清帝便退位了。

车裂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聚居,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力转化成经济力,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出回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 乐舞与书画(和谐教育丛书)

    乐舞与书画(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热门推荐
  • 不可一世之猫女的双面人生

    不可一世之猫女的双面人生

    她,曾是六界名册遗漏的一只猫,永生不灭,却被一个灵魂牵绊,每一次转世,都是一次擦肩,于是选择不再转世,世世寻找他的身影。却在命运安排中救了仇人的女儿,她心疼这个女孩也心疼自己,在被推到另一个世界后安安静静做了一只猫,却在二十年后又听到他的召唤,匆匆穿越回来,却遇到了想嫁给她的美女阁主,这一次,她又该何去何从~~~
  • 邪魅总裁:娇妻太惹火

    邪魅总裁:娇妻太惹火

    她无意撞见他的桃色八卦,从此结怨。“米伊伊你想逃到哪里去?”他戏虐的勾起嘴角,邪魅的眼睛微微一挑。米伊伊一个激灵连忙缩回脚,忐忑不安道:“我,我能不能不从。”他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深邃的眼眸盯着她那双纯净的眼睛,性感的薄唇勾起一个弧度“你说呢?我的老婆大人。”
  • 飞翔吧!剑灵

    飞翔吧!剑灵

    分崩离析的异界大陆,莫名其妙的天选之人,空前绝后的无尽灾难。这一切重任唯有一名17岁的柔弱少女去承担。一本女主的成长之路,一次石破天惊的创世之举。再次面临,她会如何选择?
  • 秋凉野史

    秋凉野史

    春风不暖寒门郎秋凉却染鬓头霜但凭心坚不自弃花开虽晚必芬芳他是一个卑微的皇子,也是一位雄伟的君王;这是一段艰难的砥砺,更是一曲荡然的衷肠。他说:“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勉力为此者,将以昭后世位卑志高之人,虽夙愿不易,亦不应轻言弃之者也。”你若也是怀才不遇、位卑志高之人,那就请沏一壶清茶,且与我一起去看他的故事。言辞荒诞,故号野史;提笔于秋,故曰秋凉。【文中几首小诗为笔者原创,鄙陋之处,亟祈谅宥。】
  • 鹿晗的宠溺

    鹿晗的宠溺

    ”宝宝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你那个呆萌的啊!把我的心都给骗走了!你说怎么办,你要对我负责!“鹿晗”鹿晗,我很庆幸当初我能够遇见你!我也不后悔遇见你!因为你,我才知道你傻傻的!哈哈!“夏敏洁
  • 天降萌妻:邪王孽宠

    天降萌妻:邪王孽宠

    本已是一缕幽魂的她,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重生成为了艾家大小姐。他一国君王,冷酷无情,专制霸道,唯我独尊,视女人为玩物,他的心,任何人都要不起。本没有任何交际的他们,却因一场指腹为婚的闹剧,展开了一场你追我逃的戏码。美人哪里逃?“哼,想抓住她,门都没有,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真是太幸福了,本小姐要包养好多好多的美男,赚好多好多的银子,你有美女,我有美男,这才公平。”
  • 莲花楼下柳青青

    莲花楼下柳青青

    一支姻缘下下签,校花柳青青成为了聂大少的“猎物”。一夜欢欲之后,她被弃下京都大桥,前世灵魂附身。看京都名妓如何在现代崛起,重新抒写自己的人生
  • 一笑山河震

    一笑山河震

    一个少年,一个传奇。在乱世中崛起,一路上拼搏,终于成为一代天骄。
  • 易烊千玺你是我的关键词

    易烊千玺你是我的关键词

    落叶的位置,谱出一首诗,时间在消逝,我们的故事开始。易烊千玺,你是我的关键词。
  • 重生之名门淑媛

    重生之名门淑媛

    一个俊美霸道的男人一个天真纯美的男人一个温润如玉的男人一个邪恶痞子的男人......当众美男聚集一起的时候,相信我:你是绝对没有好日子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