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33100000008

第8章 教育考试趣闻(1)

父子状元和兄弟状元

状元,大致上三年才产生一个,不但考上的机会极少,还受着各种偶然因素的限制。所以,即便是那些自认为文运亨通的人,也常常是把中进士当作奋斗目标,而不大敢奢望中状元。但是,一般读书人不大敢奢望的状元,有时却会被一个家门里的人连翩夺得,形成父子状元或兄弟状元的罕见现象。“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具是状元儿。”北宋魏野的这两句诗,就是为祝贺两对父子状元而写的。

“封禅”,指的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到泰山去举行的祭祀天地的活动。

回京后进行殿试,录取了三十一名进士,其中的状元梁固,是二十四年前的状元粱灏的儿子。“汾阴”是地名,在今天山西省的西南部,是历代帝王祭祀“后土”的圣地。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四年到汾阴祭祀后土,回京时是十一月了,又破例进行了一次殿试,也是录取了三十一名进士,其中的状元张师是五十年前北宋首次开科录取的状元张去华的儿子(见《宋朝事实类苑》卷24引《渑水燕谈》)。“连岁”科考形成了两对父子状元,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引起很大的轰动,都盛赞这是罕见的殊荣。不过,两个状元父亲都已经作古,没有见到这一殊荣。两个家庭也并没有因此而更加兴旺,尤其是梁家,父亲死于盛年,儿子更是在三十二岁时就中途夭折。这又是钦羡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这两对状元父子之前,北宋已经出现过一对,即开宝二年的安德裕和开宝五年的安守亮。这对父子虽然共享了家门的殊荣,社会上的反响却不大。这大约是因为,那时北宋开国没有多久,南唐、吴越、北汉等小朝廷仍然在割据独存,五代战乱的灾难也远远没有治愈,参加科考的人寥寥无几。

开宝二年总共只录取了七名进士,开宝五年也只录取了十五名。在这种情况下中个状元,也就不算得稀奇。在张、梁两对父子状元之后,北宋中期也曾出现过一对父子状元,即许将和许安石。但因已有三对在前例人们也就不觉得特别新奇,所以也没有引起多大轰动。

在历代的状元中,唐代数量最多,但能查到的状元父子,只有晚唐的归仁泽(成通十五年)和归黯(景福元年)一对(见唐代《登科记》)。宋代以后,历辽、金、元、明、清各代,再没有出现过状元父子。明代只出现过一对状元祖孙,即长洲(今苏州市)人彭时(正统十三年)和彭教(天顺八年)。清代则只出现过两对叔侄状元,一是浙江德清的蔡启傅和蔡升元,都在康熙年间;二是江苏常熟的翁同(咸丰六年)和翁曾源(同治二年)(以上分根据《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稿》及《霞外捃屑》)。

兄弟状元,也曾被古人看成是不亚于父子状元的殊荣。

唐代的兄弟状元最多,都在中晚唐:尹枢、尹极;崔昭纬、崔昭矩;归系、归佾;杨凭、杨凝;于,于珞;杨赞禹、杨赞图。还有孔纬、孔纟熏、孔缄三兄弟,这是科举史上唯一的三兄弟状元(见《登科记》)。宋人《广卓异记》及曲阜孔府《阙里志》说,孔拯和孔振也是兄弟状元,另以前面的孔缄为孔绚。巧得很,这五孔虽不是一家人,却都是孔子的四十代孙。另外,有的书上说大诗人王维和弟弟王绪也是兄弟状元。但查《登科记》及新、旧《唐书》王缙本传,都说王缙是“文辞清丽”科第名,属于“诸科”考试,与进士科不是一回事。王维,则是名副其实的进士科状元。

宋代的兄弟状元共有两对,即北宋的陈尧叟和陈尧咨,孙何和孙仅。巧得很,这两对兄弟状元,是在太宗与真宗年间的五次科考中相继产生的,孙何与孙仅还是连科状元(见《续资治通鉴长编》)。不过,孙何那个状元,是殿试时几位高手被突然黜落才侥幸得到的,有点“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嫌疑。陈家兄弟除了两个状元外,老二陈尧佐还是大哥陈尧叟的同榜进士,而且名次也在前列。另外,陈家三兄弟及其父亲陈省华都官运亨通。

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也更容易引起读书人的艳羡,并一再形诸文字。这就难怪,元代人创作的唯一的以兄弟状元为题材的剧本《陈母教子》,在唐宋十对兄弟状元之中,唯独注目于陈氏兄弟的事迹。不过杂剧作家的立意,与宋代人特别渲染陈氏父亲的荣耀恰恰相反,突出歌颂了陈母教子成名的功劳。这一点很了不起,是对男尊女卑观念的勇敢挑战。

父子状元、兄弟状元都属罕见,父子兄弟多人同榜或前后榜相继考中进士的现象也并不多见,因而也常常被人们传为佳话。宋仁宗庆历五年的一次殿试。在唱名(宣布名次)的过程中,随侍殿中的评议官祝谏,多次与被唱名者一起叩头谢恩,把宋仁宗弄得莫名其妙。原来,祝谏的大儿子在这一榜中高中甲科,他另外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也都同榜中了进士。对此,宋仁宗大为惊奇,称叹不已(见《宋朝事实类苑》卷24)。

如果把前后榜合起来计算,祝谏一家中进士的人数倒并不算多。例如,唐代的薛播,兄弟七人早丧父母,但在伯母林氏的教育之下,七兄弟都先后在开元、天宝年间考中进士,薛播的儿子也是进士,一门两代出了八个进士,实在少见(见《新唐书·薛播传》)。唐代的崔元略,本人中了状元,他的儿子、孙子及三个弟弟,都是进士,一门三代一个状元五个进士,也较少见(《新唐书·崔元略传》及《登科记》)。宋代着名政治家王安石,按照《王荆公年谱考略》的说法,是一门四代入进士,但其中包括王安石的叔祖父和堂弟,另外他的弟弟王安国是以“茂才异等”被“赐进士出身”,而不是正式考中,即使如此,一门三代五个进士,也非多见。

不过,一家门进士最多的,是清代的安徽桐城人张英,他本人在康熙六年考中进士以后,又有四个儿子、四个孙子和一个曾孙相继考中进士,并且都曾进入翰林院。一门十进士,可谓空前绝后。据记载了这一盛事的《霞外捃屑》作者统计,在清朝一代,除了张英以外,一家数代(只计直系)有五名进士的就有十四家之多,为避免繁琐、不一一列举了。

状元家庭虽然受到人们的赞叹与艳羡,他们政治上的作为与文化上的贡献,却并不比没有中过状元的人更大更多。科举史上的五对状元父子和十对状元兄弟,除了争得了一时的殊荣以外,没有一对成为着名的政治家或大学者,就是明证,这在一些既有状元又有进士的父子兄弟当中,更加明显。例如,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只是个进士;他弟弟白敏中则高中了状元。论文学成就,白敏中逊色得多。白敏中虽然当过宰相,官做得大,但没有什么建树,人品也不高,人们对他的讥刺多于赞扬,五代的寇湘,是个状元;他儿子寇准,则只是宋代的一个进士,但寇准是一代名相,寇湘却因没有多少作为而鲜为人知。明代的王华,是个状元,他的儿子王守仁(王阳明)虽然只是个进士,却是一代着名学者,政治上的作为也远远大于乃父。明代万历初期的着名宰相张居正,也只是个进士出身;他的三儿子张懋修是个状元,二儿子张嗣修也是个榜眼,据说这两兄弟的高中都有开后门的嫌疑,因而荣誉本身就有了虚假性,又追论作为(见《明史纪事本末》)。这种现象的存在,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考试时的机遇,考试制度本身的弊端(如束缚头脑的考题、形形色色的作假行贿等),也有自身的原因,诸如短命夭折,因官场的倾轧而不能有所作为,争得了荣誉就只想钻营利禄而不肯再有作为等等。这一切,都会使得状元不如非状元,状元父子兄弟不如非状元父子兄弟。

对于这一点,晚明的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三兄弟,倒是看得比较透彻。这三兄弟,老大是个会元,另两个都是进士。他们得知只中过举人的李贽学问大,见识高,就由袁宏道带头,勇敢冲破按科第高下看人的传统习俗,主动去向李贽求教。袁家三兄弟后来能够在晚明文坛上开创独树一帜的“公安派”(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在文学史上争得一席地位,和李贽对他们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父子状元和兄弟状元都出在唐代至北宋前期?原因很复杂,但以下几种因素显然起了主要作用。

首先,和文化的传播技术有关。唐代虽已发明了雕版印刷,一直到晚期才开始用于印刷书籍,而且数量有限,直到北宋前期,印刷书籍的技术才较为广泛应用。未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未广泛应用,读书主要靠手抄,文化教育就容易为较少的人垄断,少数书香之家也就占有文化优势,在科考中的竞争力就强。印刷术比较普及以后,少数家庭垄断文化就要困难得多。

其次,和考试制度有关。唐代的科考,荐举作用很大,出了状元的家庭就提高了知名度,再加上他们家庭固有的文化优势,很容易使知名度形成马太效应,使人们感到“有其父必有其子”,“兄才高弟必有才”。当成绩和别人差不多的时候。很容易把荣誉再添加上去,北宋前期开始,切断了荐举人对考试的影响,又陆续形成了一套考试的保密制度和更严格的回避制度,锦上添花的马太效应就较难在科考中对一个家门起作用。

最后,和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关系,一些文化之家,教子较严,也比较讲究方法,就可能使一家父子兄弟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的一个争得了状元,在家庭中会有很大的榜样作用,很可能再激励出个状元来。这一点,在晚清张之洞的身上就表现得极为生动。本来,张之洞的学习水平,比哥哥张之万高得多。由于他认为水平超过哥哥,就不大用心学习了。当张之万中状元之后,他才大受刺激,发奋努力,后来以探花及第。这最后一条,在文化较普及的时代,作用更为显着。

少年状元与老年状元

五百名中第一仙,等闻平步上青天。绿袍乍着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绵。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坚瓠集·甲集》卷四

这首鹧鸪天词,又称少状元词,宋代即已出现。它的艺术性虽然并不高,但由于描绘了少年才子大魁天下平步青云的风流盛况,因此历代奔走于科举途中的读书人都喜欢吟咏。

说到少年状元,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传统戏曲中那些“唇红齿白”、“儒雅风流”的小生形象。例如,《破窑记》里高中状元的穷书生吕蒙正,《荆钗记》里在中状元前后与妻子有过一段悲欢离合的王十朋,都是小生造型,也都是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历史上的吕蒙正,中状元时已经三十三岁,是个中年人了。王十朋中状元时已经是四十五岁的壮年。他的两个儿子也已经是不太小的“小生”了。最有趣的还是京剧《群英会》,周瑜是小生造型,诸葛亮是挂着长髯的老生造型,他们组织吴蜀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历史上赤壁抗曹的主帅周瑜,是三十三岁,自然称得上青年将领;但诸葛亮是个参加工作才一年的农村待业知识青年,此时只有二十七岁,比周瑜更加年轻,所以,如果只是根据戏曲的造型去判断与之相应的历史人物的年龄,有时难免上当。

不过,历史上的少年状元还真不少。最年轻的,大概是唐高宗永徽七年登第的苏瑰和成亨四年登第的郭元振,都是十八岁(古人讲虚岁,实际上都只有十七岁)。苏瑰那一科,总共只取了三名进士(见《登科记》)。在三个人中排名第一,似乎不太稀罕。但是对照一下白居易的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白居易中进士是十七岁,仍然是同科进士中年纪最小的,苏瑰能在十八岁考上状元也就不容易。郭元振那一科,第一次考试取了十七人,因为发现考试有问题,又重考,录取了七十九人。郭元振经过重考,仍能独占鳌头,就更加不容易。郭元振虽然是个太学生出身的状元,却又少有大志,精通武略,擅长外交。他曾作为武则天的使者出使吐蕃·对加强唐与吐蕃的关系起了重要作用。嗣后,他又相继出任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金山道大总管(安西都护府驻今吐鲁番附近的高昌故城,金山即阿尔泰山)。对唐政权开拓西北边疆,加强与西域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了贡献。

后来入朝为宰相,帮助唐玄宗登上皇帝宝座,但没多久,玄宗就利用他的小过错,把他流贬荒边之地(见《新唐书·郭元振传》)。

十九岁的状元也有好几个。其中有唐长庆四年的李群,是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他从外地赶到京城应试时,考生已经入场完毕,考院大门也上了锁。

他敲了半天的门,才把大门敲开。主考听说他远道赶来,浑身尘土·满头大汗,十分感动,允许他人院应试。不料想,他敲开的竟是龙门,并且后来居上,独占鳌头。北宋天圣八年的状元王拱袁也是十九岁,他有别的状元所没有的运气,女婿李格非是宋代着名学者,外孙女李清照更是历代罕有的女词人。明代成化二十三年的状元费宏,也是十九岁,费宏自幼聪明,十六岁时参加会试因缺乏经验落第。父亲带他进国子监读书,监丞(副校长)夫人邹赛真以善于出巧对子着称,老监生们对她又敬又怕。她听说新监生费宏是个聪明少年,特地备了一桌酒,考一考费宏。酒刚斟满,她就出了个上句:

“金杯春泛绿”,费宏不假思索地对了一句:“银烛夜摇红”。即景成趣,工整贴切,浑然天成。邹赛真大为称奇,立即把自己掌上明珠般的女儿许给费宏为妻,并四处吉扬费宏是个神童,引动得着名学者丘也极关心费宏的学习。在名师指导下苦学三年,一举考上了状元。后来费宏官至吏部尚书,政绩也不错(据李赞《续藏书》卷12)。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的书上说他是二十一岁中状元,但也有的书上说他中状元尚在“弱冠”之年,即不满二十岁。即使是二十一岁吧,也称得上是少年状元。更主要的是,他在二十岁之前,就写下了不少着名诗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他十七岁的作品。

年满二十岁的少年状元,数量就比较多了,南宋着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武则天时的宰相娄师德也是一个。娄师德告诫出守代州的弟弟要以宽厚退让待人,弟弟问,假如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不和他争,只把唾沫揩去,像这样退让行不行?娄师德说,这还不够;你一揩,就违反了人家发泄愤怒的原意,要做到让唾沫自己干掉。“唾面自干”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娄师德也因此广为人知。以“唾面自干”为处世之道,自然不可取,娄师德的为人却有值得称道之处。他中状元后不久,出使吐蕃,对于改善唐与吐蕃的关系起了很大作用。当唐政权招募勇士讨伐吐蕃时,他又放下监察御史这一官职,头上系上红带子,主动报名应征。武则天时期,他已官至左金吾将军,兼任丰州都督(丰州在今内蒙河套地区西北部),率军守边。

没有战争的时候,他就换上一身劳动服,率领士兵屯田,连连获得丰收,免去了以往从内地运粮支边之劳。他还善于选拔人才,着名宰相狄仁杰就是他推荐给武则天的。他与同僚相处,也能宽厚待人。有一次他和李昭德一起上朝,他身高体胖,走得慢。因为两人都是宰相,不好一个人先上朝,李昭德一次次等他,等得不耐烦了,就发火说:“你这乡巴佬拖累得我不能快走!”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甘肃民间故事集

    甘肃民间故事集

    這些珍贵罕见的民间故事,令人大开眼界,他们有的浪漫、有的神秘、有的诡异、有的狂奇、有的感伤……打开这部书,让我们重温旧梦。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剑碎山河

    网游之剑碎山河

    本来默默无闻的他,却因为一场黑客入侵在游戏获得了逆天能力。从此他凭手中的一把剑虐仇敌,斩人渣,各种极品美女环绕左右,哈哈,哥要征服世界.
  • 步步封圣

    步步封圣

    如果你本是仙界第一仙君,结果被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原本法力无边,结果一朝神魂下界沦为凡人,你又会怎么办?且看唐麟下界之后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红尘炼心,真我藏纷繁俗世里。极道至简,大成在鸡毛蒜皮中。这,是一个被贬的仙君,在都市凡尘中一步一步证道封圣的故事。
  • 江山烟云

    江山烟云

    一个21世纪的大贼,带着一女警赶上了穿越的潮流。于是这个叫大秦的帝国开始不太安宁,世家,朝廷又一次的动乱了。新人新书求点!
  • 爱在我不爱你之前

    爱在我不爱你之前

    “苏陌晨,你认为我恨了你那么多年,一次抱歉就能过去的吗?”她几乎苍白的脸还坚持的撑着,她不想让他发现。“沫辰,不管你是我的谁,我都爱你!”“你滚!我不想看到你!”看着他终于远去的背影眼泪从脸颊流下来,身子也慢慢滑下,她希望他幸福。
  • 无生末日

    无生末日

    末世来临所有人都面临了生存与死亡的抉择小行星被核武阻拦之下碎片削弱着大气层夜晚零下四十度的气候水源瞬间结冰白天世界如同一片汪洋变态的气候肆虐变异兽如同人类的拦路虎最恐怖的手指长蚂蚁如同沙漠行军蚁一扫而过脑袋大的螳螂那斩铁双刀已然在地下如老鼠生存的人类究竟该如何继续生存
  • 位面终结录

    位面终结录

    终结一切?因一场校园风波,两个神秘人闯入了岳天恒的生活。在各个位面的旅途,结交各色各样的伙伴……在这没有终点,没有目的地的旅途中,他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吗?这究竟是世事沧桑,还是上古阴谋?一切,由此终结!
  • 最后一案

    最后一案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最后一案》《海军协定》《跳舞的小人》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缜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心理分析,给读者呈现一个冷静、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神探福尔摩斯。
  • 觉醒之兽

    觉醒之兽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头命兽,而生活在这片大陆的生灵所做便是去叫醒它。
  • 弃少的逆袭

    弃少的逆袭

    被各国元首称作“教皇”的他,一代兵王的他,潜回都市,只为了那曾经的梦想。为了那个被称为“绝代妖姬”的女人,为了那个他第一眼看到便爱的无法自拔的女人。而曾是豪门之子的他,如今却是成为弃子,他又将如何逆袭豪门?
  • 狂霸天下

    狂霸天下

    她习惯了奢华的生活,离开君博她会死!他习惯了被依靠的生活,离开蓝烟他会生活不下去!本已经同一张床的他们,临近结婚,却因为一项秘密任务而分离。一次分离就是三年,虽然双方的生活都还是如此的美好,但是总感觉少了一样东西。她怕他移情别恋,他怕她死心,而这一切都只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