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9800000023

第23章 禅房花木深

我对禅林典实生出兴趣,是近几年的事情,先前,总认为禅学过于玄虚诞妄,且微言大义的地方多,可说是处处都要斗智,即使慧根不输给那些早已得了正觉正悟的高僧,但寻不着禅修的必由路径和不二法门,便常常处于下风,只好尖起双耳听他们布道,圆睁两眼看他们说法。他们早已跳出三界,这一回却是跳出故纸堆来,一齐作了我的座上客,不用说,这样的盛会百年难遇,我要好好地向他们讨教几招。

云门胡饼赵州茶,信手拈来奉作家。

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更无渣。

这首禅诗清奇别致,我想知道作者是谁。

“你问作者?我们谁会在乎一首诗呢?你若喜欢,尽管那去,保证没有谁告你侵犯著作权。”

到底是高僧,胸怀旷远,如此才可以割舍红尘中诸多赏心悦目的好受用。他们在回归本我的同时,与世俗的非我作了永久的诀别。这是一条不归路,要将自己的心灵与宇宙的心灵相对接,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之所以选用大自然作为道场,就因为自然万物比人类更接近宇宙的初衷,人类早已被自身所异化,要找回本我,就要走一段漫漫长路。

禅是最好的修心之法,于习气未深的人(即尚未在染缸中浸泡太久的人)而言,只要能第一时间放下手中和心中的“石头”,就可以将那些由利害得失招致的烦恼抛之九霄云外。否则,不管你是怎样出类拔萃的智者,都难免自陷迷障,被困在八卦阵中,不得其门而出。

因此,“放下”是禅宗最便宜的法门。

苏东坡是何等冰雪聪明的人?不用我说,大家心里有数。他曾在镇江作了一首赞佛的谒子,堪称绝妙好诗:“圣主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将这首禅诗寄到金山给方外好友佛印禅师印证。佛印看完,却全无一词赞好,信笔在诗后批了“放屁放屁”四字,便寄回给苏东坡。东坡一见回批,更放心不下,于是连夜过江,要讨个说法。佛印禅师笑道:“你不是讲‘八风吹不动’吗?竟被两个屁打过江来。”

凡事放不下,就有许多策身的奔劳,有许多揪心的计较。我们有时累得两眼晕黑,还背着一块大“石头”赶路。“放下”,这是最为善意的劝导,我们的一生如同长途跋涉,即刻丢下那些累人的辎重吧。

无门大师有一首禅诗,可看作超迈出俗的高人无偿奉献给我们的胜于寻常药石的金玉良言,就看我们如何消受它了:

春有桃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可是我们很难置那名利场中的“宁馨儿”(即闲事)于不顾,尽管明明知道身外诸多的“阿堵物”只是累人,但依旧不能忍痛割“爱”,因此好时节虽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却如隔天涯,令人望穿秋水。其实,觉悟与不觉悟中间只有一步之差,这一步却极难迈出,若迈出了,如同跨过了国界,两番心境必定判若云泥。

明朝罗殿元有一首《醒世诗》,活画众生像,从其局外人的语气看来,他已是一个早早跳出了“红火坑”的“清凉汉”。评说他人只费张嘴功夫,难就难在自家真有修为,脱了无涯苦海,枰外发论,真能一语点醒当局而迷的行棋人。其诗如次:

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这首诗不似《红楼梦》中的《好了歌》那般教人将一切看破,却不免有点切责的意思。要芸芸众生都去修心非惟不实际,且与人的根性相左。人往往是以逐渐丧失自我为代价去获取一些大大小小的甜头,他们舍此更欲何为?发小愿心以超拔自我(即做自了汉),发大愿心以普度众生(即行菩萨道),二者颇有轩轾之分,登堂尚且不易,入室自然更难。禅家奉行纯粹的理想主义,他们从尘外求得菩提之种,众生则认定“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彼此大相抵牾。转轨不是百分之百的不可能,但这要视各自的慧根而定。世间许多人入了魔障,就再也不肯回头,连十八层地狱的惨酷也吓不倒他们,禅家那只小小的方舟是无法将他们渡出苦海而达于彼岸的。

“舍利佛过去在因地中想行菩萨道,离开茅庵,不做自了汉,发了大愿心,入世度众生,便到十字街头去打坐。有一天,他见一妇人大哭而行,状极悲痛,就上前问她何故如此。那妇人说:‘我母亲有重病,医生说要世人的活眼睛才能医得好。’舍利佛闻言,动了慈悲,便道:‘我的眼睛给你好不好?’妇人点头,于是他忍受巨痛挖出右眼,妇人却并不领情,直说:‘错了,医生吩咐须用左眼才行。’舍利佛又忍受巨痛挖出左眼,妇人将他的眼睛拿到鼻前去闻,说是腥臭的,扔在地上,扬长而去。舍利佛觉得众生难度,就退了菩萨心。”

诸菩萨中,也只有地藏菩萨会发这样的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实际上,他犯了“太执著”这一佛家大忌,既然众生不可尽度,他成佛的日子也就邈邈难期了。

众生视禅宗所说的种种福报为画饼不能充饥,远水难消近渴,因此不肯轻信,也不肯虔修。他们要争的是那实实在在的眼前之物,即便是芥末微名,蝇头小利,也要拿出看家本领去搏到精疲力竭。有一则小故事讽刺这类人,可谓入木三分骂亦佳:

三个乞丐在街上行乞,甲手上拿一条蛇,乙手上拿一个莲花落,丙手上拿一个粪袋,他们同时见到地上有一文钱,为了将这枚钱据为己有,他们竟捋拳相向,打得不可开交,衙役即以扰乱社会治安罪将他们抓起来,交由县令发落。县太爷问道:“一文钱作不了什么大用,你们为何争个死去活来?”乞丐们却振振有辞:“我们一无所有,对此一文怎能不争?”县太爷听了这话,心想寻点乐子,便要他们当堂比穷(不是比文,也不是比武),谁最穷,这一文钱就判给谁。甲说:“屋漏见青天,衣破无线联。枕的是土砖,盖的是草垫。”乙说:“青天是我屋,衣衫无半幅。枕的是拳头,盖的是筋骨。”丙说:“一饿数十天,一睡大半年。死不得闭眼,只为这文钱。”县官听了大笑,他心知,这乞丐将他县太爷也捎带着骂了进去,但骂得天衣无缝,骂出了国际水准。

世人的许多营求大抵如这个故事所言,区别只在世人的处境远比那三个乞丐宽舒,手段稍加高明,收益更其显著,仅此而已。

禅家讲求平常心,他们与那些口诵心惟只知死读经文的闷头僧大异其趣。人生处处是道场,劳动尤其能使人获得开示。高峰老人有一首《插秧谒》,尤其能给人启迪:

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言以蔽之,以退为进乃是禅家的人生观。禅也许就是人在进无可进退无可退时的急中生智,即顿悟。在这一点上,我更倾向于南宗,觉得北宗的渐悟是过于迂缓了。禅家的行为在外人看来之所以显得神秘而不可解,乃是因为他们的方便法门大都很奇怪很独特。

衢州子湖岩利纵禅师曾在寺门前立一块大木牌,上面写道:“子湖有一只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拟议即丧身失命。”有僧人来参拜,利纵禅师便说:“看狗!”这话真有点令人悬揣。利纵的本意是要激活来人的悟性,使其急中生智,如“新发于硎”。真正的觉悟绝非从容的思谋可得,也不是众人的讨论可以从旁帮补的,有时,倒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当头棒喝更为奏效。另有一则故实讲得尤其可怖,五台山秘魔崖和尚常持一木叉,每每见到僧人来礼拜,即叉住他的脖颈逼问:“哪个鬼魅叫汝出家?哪个鬼魅叫汝行脚?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这真教人出汗,真让人透不过气来。颈项被大木叉叉着,你还能慢条斯理吗?

在未入境界前,修行纯然是苦事。何从悟道?是一个谜;如何证得所悟?是另一个谜。若想解破它们,既要根器完好,又要苦修不辍,再假以时日以求精进,还得幸获机缘,诸种条件若不能一一际会,就不得其门而入。所以说,道业难成。初出家的人道心都好,日久则殆。道是:“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西天;出家三年,问佛要钱。”这种露水样的道心,又怎能了生断死呢?唯有像憨山禅师那般“纵使炎天如烈火,难消冰雪冷心肠”的人才可以腾身直入佛界净土。黄蘖老人说:“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见大修为务必有大坚忍大寄托去成全,方能功德圆满。

禅有一味或百味,皆寸心所知。

禅,并非万应灵丹,治疲癃残疾无显效,治心的最佳验方则非此帖而莫属,称它为救心丸,决不为错。其中妙谛均不在言诠之中,世人若不能意会得,实为可惜。

可惜……禅房花木虽好,却没有几人真能赏见。

同类推荐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 麓山惠风

    麓山惠风

    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300余篇诗词作品,大多刊发在有关诗刊、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上。全书诗文并茂,富有特色。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注重掠影,发现变化,敏于感悟,有所体会,马上记于笔端。因此,他的诗非常注重时代气息,相关文章社会背景清晰,紧贴经济金融和有关“热点”,深受广大文朋诗友的喜爱。
  • 情断无人区

    情断无人区

    本书收《雪山无雪》、《拉萨跪娘》、《昆仑女儿树》、《情重昆仑》、《一个大学生在西藏的故事》等17篇散文。是什么吸引一个年过60的老作家100多次闯入“生命禁区”?奇特环境里的奇特爱情;进藏路上的惊险故事;还是几代驻藏官兵在特殊生存状态下的各种事迹。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身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他的这些随笔本来确为"闲话",但他忍不住要对时事发表议论的作法,使这些文章成为与大是大非相关的论题,绝非一个"闲"字可以了得。文集中的部分篇什确为无关"大局"的"闲话"
热门推荐
  • 夜半幽女

    夜半幽女

    一个是清纯又性感的粉色佳人,一个是光鲜而万众瞩目的草冠,他们聚集在恶魔城堡竟然是同伴知己,为了共同的任务努力着,擦出爱的火花,危险时刻他们从来没有松开过对方的手,他们感动了恶魔主妇,但是他们的爱情终究是童话,可歌可泣,永远平行在两个世界……
  • 鸾凤错:亡国公主

    鸾凤错:亡国公主

    一名亡国公主,沦落敌国皇宫。人人谄媚算计。为情所障,相爱别离,两个兄弟在权利之间不惜粉碎了亲情,步步杀机,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公主那埋藏于心底的爱意,终会倾向于谁?有谁会想到鸾极不惜撕毁诏书,软禁胞弟,也要夺取帝位的目的竟是为了一个女人?入敌宫,伴君侧,一切早已注定……
  • 奉子成婚之首席太霸道

    奉子成婚之首席太霸道

    少年时,他说:“十年后,我会回来找你。”十年后,他已经是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再次回到最初的地方,他的小丫头,已经不在他的身边。直到她闯入自己的世界……她用手指着她的胸口,对他说:“要想我爱你,拿你这里来换。”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时光逆转,他一定会努力把她绑在自己的身边,不让她离开,只是很多事情,永远不能如他所愿……一场婚姻,一个命中注定。他和她,注定纠缠一生……
  • 夺妃:倾城千金嫁到

    夺妃:倾城千金嫁到

    她一心送死,却被他缕缕救起,她一心想要甩开他,他却始终阴魂不散,她一心想要成为别人的皇后,却成为他复仇的棋子。他是当朝太子,一向杀人如麻,却格外珍惜她,一向心狠手辣,却待她温润如玉,这一切虚伪的背后,只为取下这难得的江山……他是一国之君,她是相国之女,他对她格杀勿论,她对他恨之入骨,然而待她死后重生,他爱她义无反顾,她为他叛尽天下……
  • 德鲁伊修仙传

    德鲁伊修仙传

    一个刚进入修仙界的穷小子,意外得到艾泽拉斯大陆塞纳留斯传承的德鲁伊修炼之道,会发生什么?
  • 逆魂圣战

    逆魂圣战

    一个普通的现代少年,本不属于这个世界,机缘巧合或许是命中注定,他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在一次偶遇中碰到了本以为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却是一生都不能放下的牵挂。他们都视做对方是自己生命中的唯一,世事无常。他们共同为了保卫自己的种族而并肩作战,在一次次的考验中磨练着他们。亲情,友情,爱情,无不在支撑着他们走到最后。
  • 修仙的游戏

    修仙的游戏

    仙之一脉,只求一心,凶险人性,也存一丝感动。
  • 万道归凡

    万道归凡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一个世代住在大山里的少年,怀着雄心壮志,走出大山。此生是顺天而行,还是入魔弑仙?我命俢凡,自当欺天!
  • 一只不悲剧的白狐

    一只不悲剧的白狐

    千年的等候,谁辜负了谁千年的等待,谁又恋上了谁滚滚红尘,错的时候遇上错的人千年的等待又该何去何从。。。。。。
  • 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

    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

    医学人类学是研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中,人们如何解释“疾患—健康”的原因,他们所信赖的治疗类型,也研究这些信念与实践,如何与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变化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