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11000000006

第6章 学生发展与成功教育(3)

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中辅导学习的“重要他人”,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任务是儿童出生后承担的第一项正式的重要责任,学习成绩的好坏常给学生以重大的影响。心理学家曾调查美国9至11岁儿童各种日常生活事件中形成心理压力的情况,“留级”和“满是红灯的成绩单”对孩子的压力,是除了父母死亡、离异、争吵和被怀疑说谎以外最严重的压力。可以想象,不断的学业失败将导致建立怎样糟糕的自我概念。

其次,学生自我概念对学业成就也有影响,一个人对事情成功或失败的认知和情绪反应,是个人用来解释这一事情原因的一种机能。个人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信念,就是归因。通常归因的分类有三个维度,即归于内部自身的原因,还是外部客观的原因;归于自身可控制的原因,还是自身不可控的原因;归于稳定的原因,还是不稳定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某一次的成败可能归因于努力,而连续成功或失败就归因于能力。而成功和失败交替出现就归因于运气。但一个自我概念良好的学生较多地把学习看作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成功了就认为是由于自己的才能,并付出了努力,因此能感到一种满足感、自信感,以后的抱负水平也会更高,更强烈。失败了会认为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会因自己做得不好而感到羞愧,并激发自己今后更加努力。自我概念不良的学生较多地把学习看作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失败是因为自己“笨”,“没有用”,成功则是由于刚碰上了“好运气”,因此也感受不到像那些认为成功是由于自身能力的同学那样自豪。这样的学生对今后的学习期待或抱负也是低的,因为以后运气怎样自己并不知道,也不能掌握。

是否仅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努力不够,或仅仅强调学生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学习的成功呢?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的舒恩克的研究表明,要使学生取得成功,就应该不断地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努力坚持下去,不断取得成功。

再次,帮助学生反复成功的观念是不可动摇的。成功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具体学习情景上所表现的态度,总是受过去学习成败体验的影响。学生学习愈能成功,自我概念愈佳,持续学习的动机也愈强;学习愈失败,自我概念就愈差,以后学习的动机就愈差。这样便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失败之间建立起一种固定的联结,一遇到学习情境就会想到失败,情绪就不愉快,形成条件反射,成为习得性学习无能。因此可以说,学习失败和学习挫折最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对学习困难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如此。反复的失败,使他们再也不能忍受新的失败,失败已成为他们更大失败之“母”了,由此可见,学习上的失败并不都能成为成功之母。作为教师要能激发起学生基本的学习动机,一定要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一种成功感。

成功教育坚持“从成功中学习”的思想,但也有人针锋相对地提出,这样还不够,还应该“从失败中学习”和“从错误中学习”。如果把生活作为一本教科书,那么各种学习都是必需的。不仅应该“从失败中学习”,还要“从教鞭中学习”。但这不能成为“失败”和“教鞭”是一个好的学习途径的理由。我们认为当学生已尽了努力而仍然失败时,那么教师应使这种失败在“安全”的环境下发生,使学生感到是能接纳的。但也有人认为不妨让学生去经受失败,以便通过失败去经受锻炼。就像在制订青少年保护条例时,也曾有人提出在某种情况下对青少年不必保护太多,以便使青少年得到某种锻炼一样。我们的回答是,应该告诫学生不要害怕失败,要从失败中奋起继续战斗。生活中失败诚然很多,但经受失败仍然是不得已的事。失败既不是我们的目标,也不能作为我们的手段,我们何必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去“留一次级”,“坐一次牢”呢?虽然留级生每年都有,监狱也不会空着。作为一位教师即使在教学过程上设置难点,最终也为了使学生越过障碍而得到成功,而不是阻碍学生的成功。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基本准则。

另外,我们应该知道“失败”与“错误”并不是同义词。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并不妨碍他仍然获得成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赞赏仍会引起失败感。当然,成功教育所说的成功不是廉价的,廉价的成功并不能给学生带来满足感和成功感,经过的努力愈大。克服的困难愈多,学生获得的成功感也愈大。只有这样的成功教育才是值得推广的。

二、成功教育中目标与手段的一致性

成功教育中目标与手段的一致体现在成功既是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又是获取更大成功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具有与一般学生一样的学习潜能和愿望,只不过在发展的速度、方向性和层次性上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但是这种发展中的差异性,往往被错误地认为不具备发展的内部条件和成功的可能性。在这种静止、片面的发展观的支配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及方法与学习困难学生实际相脱离,便不能正确处理教育、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不能正确处理社会对学生的一般要求与学习困难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这是教育中一对无法回避的矛盾,能不能正确对待这对矛盾事关重大。这对矛盾如果处理得好,不仅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而且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进入社会,最终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学生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势必造成教育的低效和浪费,教育目的的落空,也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1过程性成功与终结性成功的辩证关系

社会化是教育的功能之一。在此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努力达到这些要求,将来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制定的统一大纲和教材。但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不同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有必要按各自具体情况对大纲和教材作出相应的调整,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育、教学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反映在学习困难学生得不到与其特点相应的教育上,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早地以社会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学习困难学生具有学习的潜能,他们同样能达到掌握的水平,但他们的基础较差,再加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无论在学习的速度上,还是在理解的程度上,与一般学生相比,都存在着差异。所以,过早以大纲甚至高于大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的要求来要求一般学生是可行的,但对学习困难学生来说,不但不能促使他们达到这些要求,反而会使他们在学习一开始时就经受失败的体验,对学习产生一种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和逃避、退缩行为。如果不及时调整不切合学习困难学生实际的过高要求,那么反复失败将是难免的,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成功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是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把教育过程中过高的要求降下来,宁可放慢进度,但要抓牢基础、提高素质、保证质量。实践证明,当我们调整了教育过程中的要求,学习困难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经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这一成功虽与最终达到社会统一要求的成功并不等价,而且在一般学生眼里显得微不足道,但却使学习困难学生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心,愿意向更高层次的成功迈进。通过反复成功的激励作用,学生能够接近、达到乃至超过大纲的要求,取得最终的成功。相反,如果一开始就以社会统一的一般标准来要求学习困难学生,他们将陷入反复失败的泥淖中,并且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所以,我们认为,不通过过程性成功这一途径而要实现终结性成功是不可能的。没有小成功就不会有大成功,终结性成功是过程性成功的累积和必然归宿。另一方面,任何学生迟早都要进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挑选,学习困难学生也不例外。因此,社会的一般标准对学习困难学生并不是不适用,降低要求的目的最终正是为了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标准。

2.教育过程中目标、要求的动态性和层次性

实践证明,经过调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具体、明确,学习困难学生只要付出一定努力就能达到。成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多次的成功能激发出争取更大成功的愿望,目标和要求随之相应调高,成功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目标引导学习困难学生逐步逼近,达到乃至超过大纲的要求,发挥了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目标、要求的动态性和层次性。在现实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足感,好了还要更好,成功了还要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是人类的天性。动态性的目标,要求一方面使学习困难学生能够成功,另一方面又在原有成功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滚动,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近景向远景逐渐拓展,符合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相反,静态的目标、要求不是分几步而是一步就要学习困难学生达到统一的社会标准。在外部巨大压力之下,学习困难学生自始自终处于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的目标不是激励而是抑制了他们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动态性目标向着逐步提高要求的方向发展,但不排除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和学生的反复,作些局部性的变通,做到调高中有调低,调快中有调慢。

目标和要求的制定要参照两个标准,即学生个体标准和社会标准,并力求使两者统一起来。从纵向看,目标和要求有一个从学生个体标准到社会标准的变化过程,应具有动态性。从横向看,目标和要求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应具有层次性。即使是学习困难学生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困难学生,目标和要求也不同。目标、要求的动态性和层次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目标的激励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各自最大限度的发展,达到甚至超过社会统一标准。

3.因材施教是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方法班级授课制无法回避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一现实。因此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还必须照顾个别学生的特点,不仅要有统一要求,而且要有适应个别学生的教育、教学措施。总之,集体教学应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对不同学生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其中的“材”指学生的“实际”、“差异性”或“特殊性”。然而,不少教师却将“材”误认为是智力或能力,因材施教的对象只局限于少数优等生和特殊才能的学生,只局限于他们智力或能力的发展上,而学习困难学生则被排除在外。这是不符合因材施教本意的一种错误认识,其后果是放弃教育的责任,忽视除智力、能力以外个性其他方面的发展。“材”在成功教育中,指学生的原有认知方式、认知准备以及非认知方面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教育、教学就是要“因”这些“材”做到“长善扬优,救失补短”。

不但学习困难学生本人各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且学习困难学生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所以,目标和要求的动态性和层次性是围绕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成功教育的一切教育、教学措施都是从学习困难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的。成功教育提出的“低起点”方法中关键是“低”究竟以什么为依据,“低”到什么程度?我们认为,“低起点”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低”是以学生实际为依据,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前提下提出的,把起点置于学习困难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达到的水平上,最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因为只有经过努力取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才具有激励作用。如果不“跳一跳”便轻而易举地“摘到果子”,不仅学习困难学生意识不到自己努力的意义,缺乏进一步努力的愿望,更为重要的是成功教育也失去了推广的价值。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是贯穿成功教育中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同类推荐
  • 防骗自助100招

    防骗自助100招

    家庭必备防骗读本学习防骗自助技能让骗术无所遁形!揭露街头骗术、电信骗术、商业骗术、网络骗术、上学求职陷阱……
  •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本书是国内著名教育专家陶继新先生与近年来在国内教育界名声渐起的阳光女校长——张萍女士关于学校管理的精彩对话,是人生、阅历迥然不同的两位智者的管理经验和人生体悟的感言集。本书包括8章40节,陶继新先生与张萍女士以凝练的笔法、精妙的话语,深刻的认识,对领导哲学、人才理念、办学精神、课程建设等都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书中所谈到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教师发展等诸多问题,都是时下校长们所关心的问题,从中也再次印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相信很多校长从中可以学到真正的治校之道。
  • 袁宝华文集第五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五卷:文选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包括《生物的特征》说课稿、《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课稿、《生态系统》说课稿、《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观察植物细胞》说课稿、《观察动物细胞》说课稿、《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课稿、《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说课稿、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说课稿、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说课稿、《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种子的萌发》说课稿、《开花和结果》说课稿、《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说课稿、《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热门推荐
  • 多爱

    多爱

    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生,因为生活和环境的压力,所以不得不为了适应城市的节奏而成熟,锐变
  • 时光仍在

    时光仍在

    长生不老?谁都想啊。可是,生老病死怎么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呢?细胞在不停分裂,不停的进行着新陈代谢,然后慢慢衰老。只要找到了细胞衰老的原因,针对这个原因进行研究,就能实现不衰老的愿望。生物衰老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内,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一个很大的圆柱形玻璃缸旁边。那个玻璃缸里盛着淡蓝色的液体,一个皮肤显得有些病态白,脸庞精致的少年蜷缩起身子安静的待在那种蓝色的液体里,随着他微弱的呼吸,有小气泡向液面漂浮。玻璃容器的下方贴着一个标签--姓名:鹿晗编号:0420
  • 爱情公寓之逍遥人生

    爱情公寓之逍遥人生

    一幢并不奢华的公寓,两间普普通通的套房,却住着7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梦想的青年男女.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就在这栋爱情公寓里,每天都发生着看似平常却又乐趣十足的故事.时而搞笑,时而离奇,时而浪漫,时而感动.他们在一起,用嬉笑怒骂传达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他们在一起,用连珠妙语擦出令人捧腹不已的精彩笑料和智慧火花。
  • 穿越之魔女萌萌哒

    穿越之魔女萌萌哒

    她,陌紫曦,六岁,是大陆人人皆知的废物,因为不能修练玄力和魔源,受尽白眼。她,陌紫曦,十五岁,二十三世纪的神童,有着堪比电脑的大脑,是地球上人人皆知晓的天才神童。而当她变成了她……只手便能颠覆风云。看你们谁还敢说我是废物!而这样一个大陆魔女、一个纵横在各个大陆的绝美少女。却只会在一个人面前乖巧地像喵咪,那人就是——夜沐晨。一个有这绝对的实力、势力和财力。当然,还有一张既漂亮又妖孽的…脸、和身材……(注:此人甚是神秘,详细资料,不明……)
  • 倾世良缘之公主世无双

    倾世良缘之公主世无双

    一个是因为身体原因被放弃的王爷,一个是因为不受宠爱被放弃的公主,谁说和亲只能是悲惨的结局?我若翻手天下,只携你笑看万里江山!
  • 伊昔红颜美少年

    伊昔红颜美少年

    褒洪德沮丧地望了望明月,皎洁的月光迷惑了褒洪德的双眼,让其迷离错乱地以为看到褒姒的模样。褒姒正冲着他笑,洪德一个劲儿地喊着:“褒姒、褒姒,你还好吗?”
  • 未冥

    未冥

    “我用整个世界为你造一座大坟,希望你愿意居住。”那时的少年,仍不知道这句话的深意,还有那,少女的感情。
  • 绝风物语

    绝风物语

    外表好象什么事也不关心,但内心却很温柔,只是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但好象什么事都发生在他身上了。有点后宫,有点无聊,有点幼稚,还很土,但是却是自己的一些胡思乱想,至少这里我来过,嘿嘿!
  •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予羽欲求

    予羽欲求

    自母胎中就带着一身寒毒,刚出生便被送出家门,从小就和师父师兄相依为命,除了至亲之人,再没人知道这世界还有一个她。母后早逝,父皇年迈,朝中丞相独揽大权,后宫皇贵妃说一无二,身为二皇子,他从小就无依无靠。五岁被送上雪山学功夫,他本想早日学成下山,没成想后来却养大了了一个姑娘。他养大的姑娘当然要待在他身边,笑话,难不成还要便宜了别的男人不成。师兄很霸道,说再不让她离开,她沉默着,没说话,离开了师兄,她还能去哪儿。世界很大,她却只有师兄一人。……一人江湖,一身红装大隐于市,体弱多病仍不减风采依旧,一呼百应。一人朝堂,步步算计小心缜密,养精蓄锐一朝便遇水化龙,无人能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