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12600000013

第13章 卷十三(十八则)(1)

谏说之难

【原文】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遂归晋侯。

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胥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为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遂出质。

范雎见疏于秦,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辩,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如初。

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劘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译文】

韩非作《说难》,却死于由劝谏而招致的灾难。看来规劝君主的艰难,自古都是如此。至于国君知道人家所要规劝的内容,可是终究还是言听计从了,这又是艰难中的可喜了。秦穆公俘虏了晋惠公,晋国的阴饴甥前往秦国参加会盟,毫无疑问,他将替晋国游说。秦穆公问:“晋国和睦吗?”阴饴甥回答说:“不和睦。小人说一定要报仇,君子说一定要报答恩德。”秦穆公问:“国人认为国君的前途将如何?”阴饴甥答:“小人认为他不会被赦免,君子认为他一定会回来;把感恩变成怨恨,秦国是不会这样的吧!”秦国终于让晋惠公回到晋国。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请求援救。齐国提出要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人质,赵太后不肯,说:“如果有人再说让长安君作人质,老妇一定要吐他一脸唾沫!”左师触龙表示希望晋见太后,太后气呼呼地请他进来,知道他必定是因为这件事而来的。左师从容落座,先询问太后身体有无病痛,接着请求让自己的小儿子充当宫廷黑衣卫士。太后问:“男子汉也爱怜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答:“比女人们更爱怜。”后来话题涉及到太后的女儿燕后,进而又谈论到赵王三代以下没有功绩而被封侯的子孙,灾祸涉及他们自身的情况。太后省悟之后,触龙就问:“长安君凭什么把自己托身在赵国?”在这种情况下,太后说:“任凭您支派他吧!”长安君于是被派出国去作人质。

范雎在秦国受到冷落,蔡泽来到秦国,让人公开讲一些激怒范雎的话,说:“燕国来的客卿蔡泽是天下的善辩之士。他只要一见到秦王,一定会夺走范雎的相位。”范雎说:“诸子百家的学说,我全都懂得,众人的论辩,我都挫败过他们,因此还有什么能使我失去相位呢?”让人召来蔡泽,问他说:“您扬言要取代我任相国,有这事吗?”蔡泽答道:“是的。”接着又引据商鞅、吴起、越国大夫文种的事例。范雎知道蔡泽要用游说之词难为自己,故意假装说:“牺牲性命,成就名声,为什么不可以?”蔡泽拿生命、名声都要保全的道理诱导他,以闳夭、周公的忠贞圣明为他树立榜样。忠告他当今秦王并不加倍优遇功臣,不像秦孝公、楚越王那样,你范雎的功劳也比不上商鞅等三人。规劝他归还相印,把相位让给贤者。范雎肃然起敬,抛却了原先的恼怒,失去了原有的辩才,恭恭敬敬听他的意见,把他请到家中待如上宾。后来蔡泽果然取代范雎作了秦相。

秦始皇把母亲放逐出秦都,下令说:“有敢拿太后的事来劝谏的,杀死他!”为这件事而死的已经有二十七人。茅焦请求入宫劝谏,秦王让人抬来大锅准备煮死他。茅焦借夏桀、殷封狂乱背理的行为来责备秦王,话还未说完,秦王母子就和好如初了。

吕甥(阴饴甥)的言论出自正义,左师的计谋源自爱心,蔡泽的劝说发于情理,至于茅焦,真是所谓虎口拔牙的人了。范雎曾使擅权三十余年的秦昭王的舅父攘侯遭受困厄,从而夺取了他的相位,为什么一下子就不如蔡泽了呢?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啊!

韩馥刘璋

【原文】

韩馥以冀州迎袁绍,其僚耿武、闵纯、李历、赵浮、程涣等谏止之,馥不听。绍既至,数人皆见杀。刘璋迎刘备,主簿黄权、王累、名将杨怀、高沛止之,璋逐权,不纳其言,二将后为备所杀。王浚受石勒之诈,督护孙纬及将佐皆欲拒勒,浚怒欲斩之,果为勒所杀。武、纯、怀、沛诸人谓之忠于所事可矣,若云择君,则未也。呜呼!生于乱世,至死不变,可不谓贤矣乎?

【译文】

韩馥把袁绍迎到冀州,他的官佐属吏耿武、闵纯、李历、赵浮、程涣等人规劝制止,他不听。袁绍到冀州之后,这几个人都被杀了。刘璋迎刘备入蜀,主簿黄权、王累,名将杨怀、高沛等劝止他,刘璋就赶走黄权,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二位名将后来也被刘备杀死。王浚受石勒的欺诈,督护孙纬与将佐们都想要抗拒石勒。王浚大怒,要斩杀他们。这些人终究被石勒所杀。耿武、闵纯、杨怀、高沛等人对于自己所侍奉的主子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的,若要说到善择明君,那就未必了。啊!生活在战乱时代,至死忠心不变,能说不是贤人吗?

萧房知人

【原文】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乔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王佐才也,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乃表留莫府,遂为名相。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如此,萧、房之知人,所以为莫及也。樊哙从高祖起丰、沛,劝霸上之还,解鸿门之厄,功亦不细矣,而韩信羞与为伍。唐俭赞太宗建大策,发蒲津之谋,定突厥之计,非庸臣也,而李靖以为不足惜。盖以信、靖而视哙、俭,犹熊罴之与狸狌耳。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必待将如韩信,相如杜公,而后用之,不亦难乎!惟能置萧、房于帷幄中,拔茅汇进,则珠玉无胫而至矣。

【译文】

汉高祖刘邦行军到达南郑,韩信不告而别,萧何亲自去追赶他。高祖骂萧何道:“将领们逃跑了几十人,你都没有去追赶,说追赶韩信,是骗我的。”萧何说:“这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这样的人,则是天下无双的国士。您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他,再也没有一起计议大事的人了。”于是高祖拜韩信为大将,终于完成汉室大业。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幕府属吏很多外调任职,秦王为此忧虑。房乔(名玄龄)说:“离去的人尽管不少,也不值得可惜,杜如晦是辅佐君王的干才,大王想要经营天下大业,舍弃如晦就没有能共事的人了。”于是,秦王上疏请将杜如晦留在幕府中,终于使他成为一代名相。韩、杜二人的去留,与兴衰治乱竟然有这么密切的关系,而萧、房二人的善于发现人才,也是无人能比得上的。樊哙跟随高祖在丰、沛起兵,攻占咸阳后劝高祖还军霸上,鸿门宴上又替高祖解脱困厄,功劳也不算小了,可是韩信却耻于和樊哙交往。唐俭帮助高祖、太宗下决心灭隋建唐,在蒲津揭发孤独怀恩发动叛乱的阴谋,帮太宗制定诱降突厥的办法,不能说是平庸之臣,可是李靖认为失去他不值得惋惜。这大概是以韩信和李靖的眼光来看樊啥、唐俭,就好像拿熊黑去比狸猫而已。创建帝王之业,决不是依靠个别谋士的谋略,一定要等到有了韩信那样的大将,杜如晦那样的贤相,然后才加重用,岂不太难了吗?只要能把萧何、房玄龄一类人安排到帐下,选贤进能,那么,贤能大才就会不请自至了。

俞似诗

【原文】

英州之北三十里有金山寺,予尝至其处,见法堂后壁题两绝句。僧云:“广州钤辖俞似之妻赵夫人所书。”诗句洒落不凡,而字画径四寸,遒健类薛稷,极可喜。数年后又过之,僧空无人,壁亦隳圮,犹能追忆其语,为纪于此,其一云:“莫遣芃鹰饱一呼,将军谁志灭匈奴?年来万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其二云:“转食胶胶扰扰间,林泉高步未容攀。兴来尚有平生屐,管领东南到处山。”盖似所作也。

【译文】

英州(今广东英德)向北三十里有一座金山寺,我曾到过那里,看见法堂后墙上题有绝句两首。僧人告诉我:“这诗是广州铃辖俞似的妻子赵夫人写的。”诗句洒脱不凡,而每字四寸见方,笔力遒健,颇似薛稷书体,十分可喜。几年后又经过这里,已经僧去寺空,墙壁也已倾颓倒塌。墙上诗句尚能追忆,把它记在这里。其中一首是:“莫遣芃鹰饱一呼,将军谁志灭匈奴?年来万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另一首是:“转食胶胶扰扰间,林泉高步未容攀。兴来尚有平生屐,管领东南到处山。”看来是俞似的作品。

吴激小词

【原文】

先公在燕山,赴北人张捻侍御家集。出侍儿佐酒,中有一人,意状摧抑可怜,扣其故,乃宣和殿小宫姬也。坐客翰林直学士吴激赋长短句纪之,闻者挥涕。其词曰:“南朝千古伤心地,还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相遇,仙姿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湿泪,同是天涯。”激字彦高,米元章婿也。

【译文】

先父在燕山,到北国人张捻侍御家赴宴。侍女出来劝酒,其中有一人,强抑悲伤的样子十分可怜。询问缘故,原来她是流落在此的宣和殿小宫女。坐中宾客翰林直学士吴激赋词一首记下这件事,听到的人无不挥泪。那首词道:“南朝千古伤心地,还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相遇,仙姿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湿泪,同是天涯。”吴激,字彦高,是米莆(字元章)的女婿。

君子为国

【原文】

《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古之为国,言辞抑扬,率以有人无人占轻重。晋以诈取士会于秦,绕朝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楚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宋受郑赂,郑师慧曰:“宋必无人。”鲁盟臧纥之罪,纥曰:“国有人焉。”贾谊论匈奴之嫚侮,曰:“倒悬如此,莫之能解,犹谓国有人乎?”后之人不能及此,然知敌之不可犯,犹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一士重于九鼎,岂不信然?

【译文】

《左传》说:“不拥有君子,难道能治理好国家吗?”古人对治理国家,褒扬或批评,都根据国家有无君子。晋国用诈谋从秦国争取到足智多谋的士会,临行时绕朝对他说:“您别说秦国没有人才,只是我的计谋正好不被使用罢了。”楚国的子反曾说:“凭着微不足道的宋国,尚且有不欺人的臣子,难道可以认为楚国就没有吗?”宋国多次按受郑国的贿赂,郑国的师慧说:“宋国必定没有贤才。”鲁国季武子采纳孟椒的意见把臧纥的罪行写人盟辞。臧纥听到了,说:“国内有人才啊!”贾谊在《治安策》中论及匈奴对汉的羞侮侵略时说:“本末颠倒到这地步而不能解救,难道能说国内有明智之人吗?”后人对人才的重视达不到这一步,然面当知道敌对一方不可侵犯时,仍说对方有人才,不可图谋他们,一个贤士比政权还重要,难道不的确如此吗?

兑为羊

【原文】

《兑》为羊,《易》之称羊者凡三卦。《夬》之九四曰“牵羊悔亡”,《归妹》之上六曰“士刲羊,无血”,皆《兑》也。《大壮》内外卦为《震》与《乾》,而三爻皆称羊者,自复之一阳推而上之,至二为《临》,则《兑》体已见,故九三曰“羝羊触藩,羸其角”,言三阳为《泰》而消《兑》也。自是而阳上进,至于《乾》而后已。六五“丧羊于易”,谓九三、九四、六五为《兑》也,上六复“触藩不能退”,盖阳方《夬》决,岂容上《兑》俨然乎?九四中爻亦本《兑》,而云“不羸”者,赖《震》阳之壮耳。

【译文】

《兑》卦表示“羊”,《易经》中称为“羊”的共有三卦。《夬》卦的九四爻辞是“牵着羊没有后悔”,《归妹》卦的上六爻辞是“男人杀羊,没有血”,都是《兑》卦。《大壮》卦的内卦、外卦为“震”为“乾”,而三爻都称为“羊”,都是从《复》卦的一阳往上推,到二爻为((l临》卦,那么《兑》卦就出现了,所以九三爻辞是“抵羊触篱笆,赢其角”,即是说三阳为《泰》卦而消《兑》卦。从这而阳上进,至于《乾》卦就算完了。六五爻辞是“丧羊于易”,即谓九三、九四、六五三爻组成《兑》卦,上六爻又是“触篱笆后不能后退”,因为阳爻正形成《夬》卦,难道还能包容上《兑》卦吗?九四中爻也来源于《兑》卦,反而说“没有卡在篱笆上”,都是依赖《震》卦的阳过分壮罢了。

晏子扬雄

【原文】

齐庄公之难,晏子不死不亡,而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及崔杼、庆封盟国人曰:“所不与崔、庆者。”晏子叹曰:“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晏子此意正与豫子所言众人遇我之义同,特不以身殉庄公耳。至于毅然据正以社稷为辞,非豫子可比也。杨雄仕汉,亲蹈王莽之变,退托其身于列大夫中,不与高位者同其死,抱道没齿,与晏子同科。世儒或以《剧秦美新》贬之,是不然,此雄不得已而作也。夫诵述新莽之德,止能美于暴秦,其深意固可知矣。序所言配五帝冠三王,开辟以来未之闻,真以戏莽尔。使雄善为谀佞,撰符命,称功德,以邀爵位,当与国师公同列,岂固穷如是哉!

【译文】

齐庄公遇难被杀之时,晏子既不去死,也不逃亡,而是说“如果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我就为他而死。如果君主为国家而逃亡,那我就为他而逃亡。如果君主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不是他个人宠爱的人,谁愿意为他而死而逃?”等到崔杼、庆封结盟,国内有人说:“有不亲附崔氏、庆氏的”时,晏子叹气说:“我晏婴如果不亲附忠君利国的人,有天帝为证!”晏子这番话,正和豫子所说众人待我如何如何那番话意义相同,只是不为庄公献出生命罢了。至于他坚决地据守正义,拿国家利益作理由,这又不是豫子能比得上的。扬雄在西汉作官,亲身经历王莽篡汉的变乱。退步托身在一般士大夫行列中,不和官位高的人一同去死,终身坚持正道,与晏子同等。社会上有些儒生拿他的《剧秦美新》来贬斥他,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是扬雄迫不得已才写的。颂扬新莽的恩德,却只是美化残暴的秦王朝,其中深意不难体会。序中所说新莽与传说中圣明的五帝一样,甚至比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还强之类的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人说过的,这只不过是在戏弄王莽罢了。如果扬雄善于逢迎讨好,杜撰符命,称颂功德,以此求取高官厚禄,早就可以与国师公等同了,怎会一直穷困如此呢?

一以贯之

【原文】

同类推荐
  • 御赐法医

    御赐法医

    他原本是一个推理和法医技巧都很精熟的刑警,但是却长期被卧底生活所困;然而上苍给了他机会穿越,成为了包拯跟前的红人展昭;不过,金子就是金子,他放到什么地方都会放光,或许他的到来将彻底颠覆仁宗时期宋朝的命案情况。且看一代御赐法医的传奇生活。
  • 仙武三国志

    仙武三国志

    神怪魑魍奉新酒,仙狐精魅诗相和。豆棚瓜架灯一盏,爱听秋坟鬼唱歌。穿越千年离乱世,枪扫不平五十国。真真幻幻心寄处,管他梦里谁是我!
  • 犹太人惹了谁

    犹太人惹了谁

    东风云激荡,叙利亚乱局,埃及冲突,都与以色列密切相连。近期的中东格局风云变幻,大国围绕以色列博弈角力。以色列像是漂泊在翻卷不息的中东巨浪里的一条小船,《犹太人惹了谁》讲述了犹太人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从古王国的兴衰到五次中东战争的演绎,以及当前的中东风云变幻。通过该书,你将会了解以色列人为什么对巴勒斯坦“情有独钟”,他们与邻居间的恩怨是怎么形成的,特立独行的以色列又是如何牢牢扎根在这块多事之地的!《犹太人惹了谁》将一一道来。
  • 三国美男战纪

    三国美男战纪

    画戟雕弓,宝马佳人,战神吕布,轻描淡写独步天下;风流俊美,神勇盖世,枪神赵云,匹马单枪纵横沙场;锦袍银甲,勇冠天下,骑神马超,西凉铁骑笑傲中原;史册上的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重叠,只有简单的擦肩而过,但在我的笔下,他们却并肩作战,称雄天下……
  • 宋关佑传奇

    宋关佑传奇

    本传奇以小说形式,艺术而又真实的记叙了宋关佑成为一个农民英雄的渐进过程。以及概括了他历经磨难,出生入死而又坚贞不屈的光辉一生。同时也勾划出他那一时代社会变化的真实面貌,艺术的穿插一些神侠与武僧的身影。全书七十二章娓娓道来,他反贪抗粮起义壮举舍自家,顾乡民,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但他终生不悔。起义失败,他趋于成熟,这才知道,对清廷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毅然参加太平军,在太平军里,他大展卓绝武艺,屡建奇功,深得天王信用,被封为义王,但好景不长,天京被攻破,他逃出京城,到头来,有国不能投,有家不能归。他一度想到自杀,是心中浓浓的亲情在召唤他,为思念他而哭成睁眼瞎的九旬老母...
热门推荐
  • 1/7生还游戏

    1/7生还游戏

    保险业务员龙天翼是名孤儿,某天,在回家途中察觉到有位神秘的跟踪者正尾随于他。此后,龙天翼的生活发生突变,竟遇见与自己相貌完全一样的陌生男子!与此同时,百亿富豪雷宇国在报纸上刊登临终寻子的新闻。一份只有承诺、没有合同的协议;一则百亿富豪临终寻子的报道;一场扣人心弦的生还游戏;凶手究竟如何进入上锁的房间?山坡上的“火人”到底是谁?幕后黑手究竟打的什么算盘?伪装自杀的布局又是怎样形成的?中国推理小说史上,外形最特别的侦探——马盖瑞,将为您揭开每一个谜团。金钱与人性最直接的碰撞、一气呵成的连贯剧情、精彩的推理、令人咋舌的真相、画龙点睛的尾声,尽在《百亿遗产七分之一生还游戏》!
  • 菩提悟

    菩提悟

    一花一叶一世界身在地狱心念菩提!本文有点烧脑,我尽量让他显得有逻辑能推敲!本人不善于取名字所以前期的名字自己取的中期往后的我只有组织构架需要名字太多大家一起贡献下吧!这个我真要自责!又不能抄袭又需要大量名字真心累!
  • 异界动漫

    异界动漫

    一个宅男,到了异界之后继续为了宅而奋斗的故事。呃,本书无校园、无擂台、无争霸,只有一个蹩脚主角带着一帮性格古怪的人周游世界,在异世界艰苦传教的故事。说书漫画唱布袋戏,一切只为动漫。招兵买马建马戏团,我只为了动漫!
  • 重生之凋零的回忆

    重生之凋零的回忆

    安琪26岁,一事无成,朋友不喜亲人不爱,尽管自己很努力,结果还是事与愿违,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是一个很爱很爱她的男人,上天似乎给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结婚当日爱人为救离她离开了人世,从此所有人都认为她是命煞孤星,带着所有人的谴责,回忆过往,如果在活一次绝不会是这种结果,在悲愤中结束了自己26年的生命。在次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错开所有要走的轨道,从新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父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父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山为聘之凤临天下

    江山为聘之凤临天下

    一觉醒来现代顶尖间谍成了相府家嫡小姐,被祖母虐待,被姨娘陷害?是时候让你们见识什么叫城里套路深!她坑祖母,毁庶妹,手段狠辣,霸气无双,却因为颜控陷入腹黑王爷的温柔乡,是利用是真爱?要娶我,行!把你的江山送我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狂少恋极品少女
  • 无恨之彼岸花开

    无恨之彼岸花开

    四万年前,一场救助换来的居然是一场联姻!阴阳阁阁主与笙舞楼楼主的爱恨情仇将会如何……
  • 猫妃转世:鬼王殿下请当心

    猫妃转世:鬼王殿下请当心

    一朝被鬼缠,做了十年善事都不顶用!她本是古代大名鼎鼎的猫妖,在人世间只为苦苦追寻那一个是投胎转世的猫妖,一个是大名鼎鼎的鬼王殿下,两者碰撞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顾墨瑜,放开你罪恶的手!”“老婆,恕不从命。”某男笑。“记住,今后不管转世千次万次,我一定会把你紧紧的搂住,誓死不离。”
  • 云杜故事

    云杜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