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12600000014

第14章 卷十三(十八则)(2)

“一以贯之”之语,圣贤心学也,夫子以告曾子、子贡,而学者犹以为不同。尹彦明曰:“子贡之于学,不及曾子也如此。孔子于曾子,不待其问而告之,曾子复深喻之曰‘唯’。至于子贡,则不足以知之矣,故先发‘多学而识之’之问,果不能知之以为然也,又复疑其不然而请焉,方告之曰‘予一以贯之’。虽闻其言,犹不能如曾子之唯也。”范淳父亦曰:“先攻子贡之失,而后语以至要。”予窃以为二子皆孔门高第也,其闻言而唯,与夫闻而不复问,皆已默识于言意之表矣。世儒所以卑子贡者,为其先然“多学而识之”之旨也,是殆不然。方闻圣言如是,遽应曰“否”,非弟子所以敬师之道也,故对曰“然”,而即继以“非与”之问,岂为不能知乎?或者至以为孔子择而告参、赐,盖非余人所得闻,是又不然。颜氏之子,冉氏之孙,岂不足以语此乎?曾子于一“唯”之后,适门人有问,故发其“忠恕”之言。使子贡是时亦有从而问者,其必有以诏之矣。

【译文】

“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这番话,是圣贤治学的心得,孔老夫子分别把它告诉曾子、子贡,可是学者们却以为其中有不同之处。尹彦明说:“子贡在学习上,在程度上赶不上曾子。孔子对曾子,不等他发问就告诉他‘贯穿一个基本观念’那番话,曾子再加深刻理解而说‘是的’。至于子贡,就不能直接听懂那意思了。所以孔子先提出‘多多地学习又能记得住’的问题,子贡果然不懂这问话的真义,再次怀疑恐怕不对而问孔子,孔子这才告诉他‘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它”。子贡听到这话,仍不能像曾子那样答‘是的’。”范淳父也说:“先指出子贡的失误,然后再告诉他问题的要害。”我个人认为曾子、子贡都是孔子门下的高足弟子,他们听到孔子的话答“是的”也好,或者听到后再提出疑问也好,其实都已把孔子所说的话的含义默记于心了。社会上的儒生们贬低子贡的原因,在于他先赞同了“多多学习又能记得住”这句话,这看法是不对的。一听到圣人的话这样讲,就回答说“不对”,并非弟子用来敬重师长的作法,所以先回答说“是的”,然后紧接着用“不是这样吗”的方式提出疑问,这难道就是不能晓知道理的表现吗?有人甚至认为孔子有选择地告诉曾子、子贡,大概其他人不能听到,这看法又不对了。对于颜氏、冉氏的子孙颜渊、冉求,难道就不可以告诉他们这些话吗?曾子在答应了一声“是的”之后,刚巧有别的学生问他,所以发挥出“老师的学识只是忠恕两个字”的说法。假使子贡当时也有人紧接着问他,他也一定会有什么话告诉他们的。

裴潜陆俟

【原文】

曹操以裴潜为代郡太守,服乌丸三单于之乱。后,召潜还,美其治代之功,潜曰:“潜于百姓虽宽,于诸胡为峻。今继者必以潜为治过严,而事加宽惠。彼素骄恣,过宽必弛,既弛又将摄之以法,此怨叛所由生也。以埶料之,代必复叛。”于是操深悔还潜之速。后数十日,单于反问果至。

元魏以陆俟为怀荒镇将,高车诸莫弗讼俟严急无恩,复请前镇将郎孤。魏使孤代俟,俟既至,言曰:“不过期年,郎孤必败,高车必叛。”世祖切责之。明年,诸莫弗果杀孤而叛。帝召俟问曰:“何以知其然?”俟曰:“高车不知上下之礼,故臣制之以法,使知分限,而诸莫弗讼臣无恩,称孤之美。孤获还镇,悦其称誉,专用宽恕待之,无礼之人易生骄慢,孤必将复以法裁之,众心怨怼,必生祸乱矣!”帝然之。

裴潜、陆俟,可谓知为治之道矣。郑子产戒子大叔曰:“惟有德者能以宽服人,其次莫如猛。”大叔不忍猛而宽,是以致茌苻之盗,故孔子有宽猛相济之说。乌丸、高车,不知礼法,裴、陆先之以威,使其久而服化,必渐施之以宽政矣。后之人读纸上语,专以鹰击毛挚为治,而不思救弊之术,无问华夷,吾见其败也。

【译文】

曹操派裴潜任代郡太守,降服了乌丸三单于的叛乱,后来召裴潜回京,称赞他治理代郡的功劳。裴潜说:“我对百姓虽宽容,对少数民族各部却严峻。如今接替我的人必定认为我治理过严,而对少数民族以宽容恩惠相待;少数民族向来骄横任性,政策过宽他们必定骄纵,骄纵之后又要让他们畏惧法律,这就是不满、背叛产生的缘由。据形势估计,代郡必定再次叛乱。”于是曹操十分后悔让裴潜回京太早了。几十天后,果然传来了乌丸反叛的消息。

北魏世祖任命陆侯为怀荒镇将,高车诸莫弗(首领)上告陆侯严酷无情,请求原镇将郎孤再去任职。世祖派郎孤去接替陆侯,陆侯回京后说:“要不了一年,郎孤一定失败,高车必定叛乱。”世祖为此斥责了他。第二年,诸莫弗果然杀死郎孤发动叛乱。世祖召见陆侯问道:“你怎么预料到事情是这样的?”陆侯说:“高车人不懂君臣上下的礼法,所以我用法度控制他们,让他们懂得什么叫本分和限度。可是诸莫弗上告我无情,称赞郎孤的好处。郎孤得以再任镇将,对他们的赞扬感到高兴,必定只用宽容的政策对待他们,不懂礼法的人,一旦宽容就容易产生骄横、怠慢之心,郎孤必定再用法度制裁他们,众人心怀不满,就必然发生祸乱了。”世祖同意他的看法。

裴潜、陆侯可以说是懂得治理之道的人了。春秋郑国的子产告诫太叔说:“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以宽服人,否则就不如用严厉的办法。”太叔不忍心用严酷之法而采用宽大政策,因此导致茌苻的叛乱,所以孔子有“宽猛相济”的一番话。乌丸、高车,不懂礼法,裴潜、陆侯先用威严对待他们,让他们长期适应而服从教化,然后才可逐渐实施宽容的政策。后人看了书上的记载,只懂得用严酷凶悍的办法治理,而不思考解救弊端的办法,无论对汉人或是少数民族,我会预见到他们的失败。

拔亡为存

【原文】

燕乐毅伐齐,下七十余城,所存者唯莒,即墨两城耳,赖田单之力,齐复为齐,尺寸之土无所失。曹操牧兖州,州叛迎吕布,郡县八十城皆应之,唯鄄城、范、东阿不动,赖荀彧、程昱之力,卒全三城以待操,州境复安。古之人拔亡为存,转祸为福,如此多矣。靖康、建炎间,国家不竞,秦、魏、齐、韩之地,名都大邑数百,剪而为戎,越五十年矣,以今准古,岂曰无人乎哉?

【译文】

燕国大将乐毅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池,只剩下莒、即墨两个城池,后来靠田单的努力,齐国得以恢复,一点国土也没有损失。曹操为兖州牧,兖州背叛曹操迎附吕布,全州八十个城都起来响应,只有鄄城、范、东阿没有动静,靠荀彧、程昱的努力,终于保全三城等待曹操,州境内又安定下来。古人把危亡变成生存,把灾难扭转为福,像这样的例子多了。靖康、建炎年间,国家不强,秦、魏、齐、韩等地,几百座名都大邑,全被金人所占,已经五十年了。拿现在比古代,难道说今天就没有那样的人才吗?

孙吴四英将

【原文】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译文】

孙吴拥有江东,与中原抗衡,固然主要是依靠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然而,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大臣,真所谓国家得力助手,与国家同存共亡的臣子啊!自古以来,将帅们没有不自以为贤能,妒忌比自己强的。这几位贤者却不是这样。孙权刚执掌政务时,鲁肃打算返回北方,周瑜劝止他,并把他推荐给孙权说:“鲁肃的才干适宜辅佐时政,应广泛搜求他的意见,来完成大功大业。”后来周瑜临终前给孙权写信说:“鲁肃忠诚正直,办事认真,如能让他接替我,我即使死了也会不朽。”鲁肃就接替周瑜执掌了兵权。吕蒙任寻阳令,鲁肃见到他说:“如今您雄才大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挚友才分手。吕蒙后来又接替了鲁肃。吕蒙在陆口,声称有病返回吴都,孙权问:“谁能接替你任职?”吕蒙说:“陆逊思想深刻,有胜任重担的才干,观察他对事情的规划谋虑,完全可以担负重任,没有再能超过此人的。”于是陆逊又接替了吕蒙。四个人相互接续,驻守西边三、四十年,成为声威远扬的名将,曹操、刘备、关羽都被他们挫败过。他们之间相互引荐,而孙权又推心置腹,听取意见,因此孙吴强盛一时,决非偶然。

东坡罗浮诗

【原文】

同类推荐
  • 春秋列国风云

    春秋列国风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伴随着宗法秩序瓦解的历史潮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演变为“礼乐征伐自强者出”的局面,天下为之大乱……【本书是借用网上的资源而成,仅供学习交流】
  • 最三国第1卷

    最三国第1卷

    《最三国》是对《三国演义》阅读经验和文化记忆的一种颠覆和瓦解,是对三国英雄人物性格与内在精神的现代解读,是动荡不安的时代下英雄人物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是打破局限追求理想的挣扎,是对人性的弱点和优点的拷问。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没有硝烟的心理较量,有的只是一个乱世的死别、生离、聚散、权谋、暴力、宿命。
  • 交易初唐

    交易初唐

    “我若想当官,那至少都是宰相级别的;如果当将军,那都是元帅级别的;如果当纨绔子弟,那绝对是纨绔界的标榜;如果当才子,诗仙诗圣的称号都弱爆了;如果当驸马,那至少也是两个公主的驸马”,长孙冲如是说道。拥有全能系统的长孙冲在大唐朝开起了一家位面交易商店,卖什么?什么都卖,之要你能拿出引起我兴趣的东西……
  • 大会馆

    大会馆

    笔名漆雕醒,小说作家,曾从医,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第六届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发表中短篇小说三百多万字,出版长篇小说《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解毒师》。工作QQ:664361437
  • 三国之群雄

    三国之群雄

    一个三国应该是怎么样的?每个人的三国梦都不一样,我在这里,做着我的三国梦。
热门推荐
  • 娱乐有圈

    娱乐有圈

    意外得到“龙骑士”的角色,商夏因此正式进入了娱乐圈,努力奋斗,从普通人变成大明星、大导演、混久了还能被称之为,大艺术家!大家说,要有女明星?这个当然,豪无争议,必须要有。什么?还要有男明星?这个不太好吧,同志们,都说友谊天长地久,搅基万劫不复,要“肾”重啊!至于,娱乐有圈,还是,娱乐没圈?这个,大家点开看看就知道了!求点。…………点点点…………PS:刚写书,不足之处,多多指教,请大家支持一下。谢谢!
  • 墨染古意

    墨染古意

    史简上泛起的涟漪惊艳无数的流霜岁月文人墨客笔底的轻描叹尽多少悲欢离合玉琴悄声撩拨华灯初上的烟雨花巷佳人闺中望三军甲马不知数壮士沙场秋点兵伊人何时归
  • 红颜驸马

    红颜驸马

    有没搞错!这就是我时空旅行的后果?还有这里到底是不是那个劳什子唐朝啊?本姑娘最近走啥邪运?用十块钱打赌那台时光机的名字是扫把星,不仅把我送到了不知是啥空间的朝代,刚降落还被个美男整得去了半条小命?选莫名其妙惹上牢狱之灾,又莫名其妙被招为驸马,更过分的是———居然让我带百万士兵,跑去打仗!看来,不把这里搅得天翻地覆还真是不甘心回去了!
  • 黄金系统

    黄金系统

    高富帅一名屌丝加宅男,只能靠游戏赚钱过活,存款0..一天他起床发现自己眼中多了一排小字......
  • 开山门

    开山门

    赵星,一个风华绝代、特立独行的少年郎,一个矢志复兴荣耀的少年郎,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念念不忘的少年郎。在刻着“封魔宗”三个大字的山门石碑上,永恒地残留有他划出的两道交叉的剑痕,剑痕里激荡着他浩然无匹的剑意:封!在封魔宗前辈门人们归墟的墓园前,永恒地立着一块他用剑刻下的石碑:替天行道,万死不辞!在封魔宗刑台所在的山峰云雾间,永恒地飘荡着他铿锵有力的宣言:不自由,毋宁死!
  •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本书记录了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晚清历史上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交事件。书中大量引用清廷史料以及外文报刊、外交公文,尽量还原这些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并从各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 童话公主都市寻爱记

    童话公主都市寻爱记

    童话中的公主意外复活,跟在送餐员紫苏的身边,在都市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傲娇公主和失忆男之间的故事。都市版睡美人。
  • 谁敢阻挡

    谁敢阻挡

    少年,无知无畏!少年,肆意暴走!少年的路,无人可挡!我叫邵年,我喂自己袋盐(味道有点咸(>﹏<))
  • 白途

    白途

    任何一个逆天的强者都有属于自己最美的经历,有的叱咤大陆呼风唤雨,亦或隐士而居云游四海,再者身化尘土似若常人。“我只是想要变强而已,那样就能知道父母的故事了,如若他们是被人杀害的,那我就变得够强为他们报仇,仅此而已。”每一个强者的一生都是一个曲折的故事,待看孤儿苏白如何慢慢踏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作品推翻重来,只为带给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