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7000000007

第7章 其道可敬,其人可亲

是啊,我是像一条丧家狗啊!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看出,这是孔子的自嘲,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孔子下岗了,到处求职,总是碰壁,没地方吃住,狼狈不堪,不是这个样子。孔子的出名不仅仅因为学问大,当时贵族必备的六大修养(礼仪、音乐、射箭、骑马、书法、算术,合称“六艺”)他全精通,贵族们当然要向他学习,更因为他的学生太多了,那个时候,一个国家有几百万人口就了不起了,那么少人口的国家,有他三千弟子,其中六艺皆通者七十二人。日后孔子被历代帝王供奉时,这七十二大门徒都享有陪祀孔庙的殊荣。鲁迅曾经用调侃的语气说:“孔夫子的做定了'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跑来跑去,虽然曾经贵为鲁国的警视总监,而又立刻下野,失业了;并且为权臣所轻蔑,为野人所嘲弄,甚至于为暴民所包围,饿扁了肚子,弟子虽然收了三千名,中用的却只有七十二,然而真可以相信的又只有一个人。”(《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话是在五四时期、砸烂孔家店的背景下说的,难免带有情绪化。事实上,这些学生对他大多很忠实,而且不少学生都很出息,都是当时的杰出人才,像颜回、子路、子贡、宰予,在社会上都是名人。

至于学生从事的职业,有在外面当外交家的比如子贡,也有当高官智囊的,也有当军事首长的,当然也有黑社会头子,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每个诸侯对于孔子推荐的学生,还是要买账的。孔子千辛万苦到楚国后,楚昭王打算重用孔子,给他封地拜官,他的宰相子西阻止他说:大王,您觉得您手下的大臣有没有比得上颜回的?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那么您觉得您手下的将军有没有比得上子路的呢?昭王说:没有。子西接着问:您有没有像子贡这样的外交官?楚昭王明白了,留孔子在楚国太可怕了,他只要动一下,国家就会动摇,如果用了这样的人才,自己这个大王的位置还能不能坐稳都另说。楚昭王最终改变了主意。楚是当时的春秋五霸之一,尚且如此忌惮孔子,更别说其他的小国了。孔子到过那么多国家,最终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用他,除了他的“仁”不合时宜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国王怕他威胁自己的地位。孔子好读书。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他读书很专一,对于自己喜欢的书他能够到忘我的境界。他读易经,读到韦编三绝。孔子做事也和读书一样专一,一生传仁义之道,矢志不渝。孔子好礼仪。孔子热心地学习过各种礼仪,“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孔子提出的救世方案是,希望天下人都来遵守周礼,并在内心信仰这种礼仪秩序。孔子讲孝心,曾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话非常有人情味,“喜”和“惧”只能自己去体会,靠老师教,是教不出来的。所以,说到底“孝”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是对于父母生养之爱的感恩和报答。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私吗?没有,那么孩子对父母的爱同样应该无私,不讲条件。孔子好仁。仁者,爱人,“仁”就是对别人好。孔子对仁的解释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由爱自身出发,而推及及人地去爱别人。这和连恶人也要爱或是舍己为人的要求相比,更顺乎人情。子路曾对孔子讲他的理想:“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孔子接着便说他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个仁者,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要“克己复礼”。周游列国途中,有一次又断粮了,学生打来一只野鸡给孔子吃,孔子竟然皱眉不愿吃,嫌腥味太重。他的意思是,喜欢精细美食,不也是一种欲吗?孔子曾评价他的一个学生“欲望太多,因此做不到刚正”。

孔子关于仁的许多名言很多,如“仁者爱人”、“人能弘道”、“见贤思齐”、“君子喻于义”、“士不可不弘毅”、“匹夫不可夺志”等。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哪里来的?正是从儒家的君子说而来。文(表面守礼)质(内心崇仁)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好诗歌。孔子是个歌唱家,酷爱唱歌。《论语》里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意思是遇到别人家办丧事的这一天,而改为哭。这说明孔子几乎天天要唱歌的。他在齐国听相传是虞舜时的“韶”乐,回到家还陶醉很久,以至于到三月不知肉味。《论语》里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他同别人一道唱歌,如果人家唱得好,一定请再唱一遍,然后他自己又和一遍(《论语·述而》)。他对诗也有浓厚的兴趣,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他赞美颜回安于贫困,他说:“颜回真是个贤人呀!一筐饭,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样贫苦的生活所带来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论语·雍也》)他喜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但有时也能把这些看得很淡,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孔子好德。孔子想要恢复周礼,就是想让大家各尽其职、各安其位,这样一来,国家就会安定,社会就会和谐。他主张让贤人、圣人出来为政,也就是“内圣外王”。孔子为什么要推崇周公?因为周公“为政以德”。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有才,有气魄,又有德,还礼贤下士,天下有德行有学识的人都被招揽到手了。孟子把统治清楚地分为“王道”和“霸道”,以德服人的王道才是他认为合格的统治,反对以暴力治天下,因为暴力治天下是以力服人,是霸道。孔子好教化。他曾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什么的,我不过是喜欢古代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勤恳、很不放松地去追求就是了。

子曰:“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他的弟子冉有替他驾车。他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问:“人口众多了,进一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可见,富之与教之对他来讲是一样重要的。孔子好柔。有一次,子路问他:“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路问的是:“要是让你带兵打仗,你愿意和哪种人合作?”孔子答的是:那种赤手空拳打老虎,徒步涉水过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才不和他共事。我要找的是谨慎对待战事,善于谋划而能成功的人。孔子对待政治也是这个态度,并不主张硬碰硬,非要“文死谏,武死战”。孔子好乐观。周游列国传道,途中孔子多遭磨难,在陈蔡绝粮了,各位弟子都饿得走不动路了,孔子也没有一点气力了。

但这个时候,他不但不绝望,还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还给弟子们讲笑话听。孔子可亲一般人都怕别人揭发自己的短处,有句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孔子独不怕揭短。众所周知,鲁国的国君鲁昭公一直善待孔子,和孔子的私交甚深。孔子十九岁结了婚,二十岁得了一个儿子。听说孔子生了儿子,鲁昭公还特意特地送了一条大鲤鱼来,向他道喜。孔子为了纪念这桩事,便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鲤,号伯鱼。这件事鲁国人都知道。有人问孔子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出于偏袒之心说鲁昭公知礼。后来那人就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鲁昭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天下人都知道,这个人擅长的就是破坏礼,可是你们的老师孔子居然说鲁昭公知礼!莫非君子也结党吗?巫马期把这话对孔子说了,孔子听后,不但不生气,还自我反思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思是说,你看我孔丘多幸运,偶尔有点小过错,也会被人家看出来。儒家理想中的人是辱荣不惊、旷达弘毅、人不知而不愠的人,理想中的社会是诗书礼仪之邦,是民有民风、官有官德的社会。

无论是当官还是当老师,孔子从来没有放弃对道德和理想的追求。所以说,其道可敬。孔子有颗爱天下的心,有哲人的大智慧,却虚怀若谷,对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从不妄加评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说,其人可亲。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文化处于本土文化主流地位的时间是占多数的,对我国2500多年的封建文化影响最为深刻。他归纳和发展起来的“礼”、“仁”、“孝”、“乐”等言论,至今仍然是人们为人处事的行为道德准则。他首先提出了统治者应该以“仁”治国,以“德”治民的主张,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法国18世纪的重农学派领袖、古典经济学家魁奈的弟子米拉波曾这么说过:“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的天性,不再为愚昧和贪欲所蒙蔽,所以他提倡敬天、畏天,战胜贪欲,勿以情欲支配行为,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道德信仰优美到了这个地步,真是无以复加了。但是还有一件要事待我们去做,就是把这种道德教训普行于世界,这就是吾师的事业。”

同类推荐
  • 编辑小语

    编辑小语

    本书为“鄞州作家文丛”之一,是一部散文作品集。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者在《梁祝》担任编辑工作的七年中所写的编辑后记、编辑随记等;另一部分主要是一些应人应时的应约之作。本书是作者对自身编辑工作与文学生涯的一次梳理与总结,富有真知灼见,亦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本书首先梳理“现代性”概念的西方语源背景及意义分层,其后以“文革”后三场不同时期的文艺论争为分析案例,考察中同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如何在接受和理解这一西方理念的同日寸,阐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建构自身的现代性话语。韩少功,作为其中一员,以文学创作参与发言。本书将其小说作品置于“文革”后各阶段的主流话语中加以互读,解析文本触及的各种现代性课题及其暗含的主张,通过探究其中的思想成长、立场转移及矛盾裂隙,来凸现其作品对于不同现实语境的特殊意义及价值。
  •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散文集。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圣经创世纪的笔触,写下了自己与爱人的相遇;第二部分为两人在婚前、婚后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如洗澡、床、生病等),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第三部分是作者与爱人的通信记录,鸿雁传书中展现了两人的恩爱甚笃、缠绵悱恻;第四部分收录了作者为爱人创作的几篇爱情故事。全书贯穿了作者与爱人的爱情历程,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和感悟,文风细腻、文笔流畅,嬉笑怒骂、有庄有谐。
  • 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长篇哲思抒情散文《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身患尿毒症后,在透析治疗间隙坚忍写作的生命笔记。是他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他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探索关于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态、向上的精神……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在幽默旷达的行文中,史铁生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照亮了黑夜中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的人生疑难。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全职少年之超强系统

    全职少年之超强系统

    杨帆是一名农民工,不小心从高楼摔落,穿越到了一个职业世界,里面考自己的职业称霸全世界,而在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的身体是还是个没有天赋的乡巴佬,在穿越以后等到了职业系统,从而让他得到了神一般飞越。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月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月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王者荣耀之终极传说

    王者荣耀之终极传说

    以王者荣耀为题材改变成玄幻故事,不以历史论故事,一切都是虚拟故事。
  • 蠢萌姑娘被校草盯上了

    蠢萌姑娘被校草盯上了

    “哎我去,咋就看上了你这么个吃货。”“大不了你把我休了。”“才不要!”
  • 如若有你一生远宁

    如若有你一生远宁

    爱情,不是说来就来友情,不是说走就走亲情,我不配拥有你
  • 素手仙医

    素手仙医

    她是单兵最强,医毒兼备的特工杀神,被组织灭口,死也要拉你们全部陪葬!她命不该绝,异界重生,就算是五岁孩童也能翻起大浪!武学潜力值这种东西,她不需要,变强,又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少女初长成,惊艳才绝,却惹来灾祸事端。爱我的,舍命护之,在所不惜。伤我的,血洗杀之,不择手段。武修之道不是终点,一朝踏入仙门,又是怎么样一番争斗?腥风血雨,傲世凌然,震慑出一片血海天下!
  • 双侠绝恋

    双侠绝恋

    笑里藏刀的墨台初若草草结束了江湖生活,来到了父亲身边。她不但要小心继母的阴毒,还要提防庶姐的陷害,甚至父亲的偏爱......一步走错,难以挽回。
  • cosplay女王,将心比心

    cosplay女王,将心比心

    cosplay,角色扮演。一个以生命为戏场的女孩,演绎了人生,她饰人仆,为人仆;饰人女,为人女;饰人妻,为人妻。在她的生命中,她完美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将心比心,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终究成为女王!
  • 美女总裁的超级狂医

    美女总裁的超级狂医

    明明可以靠才华,哥偏要靠脸吃饭!纵横花都,以帅服人。
  • 中国经济风险管理

    中国经济风险管理

    本书从经济风险这个角度出发,以风险管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哈耶克等人有关经济危机的论述,从房地产、金融、贸易、能源资源、宏观调控、粮食、人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