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95800000011

第11章 隋唐五代小品

白起降赵卒论

“说明”

何晏,三国时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性轻佻,好傅粉,人称“傅粉何郎”。和夏侯玄、毛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风气。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著述有《道德论》、《论语集解》等。

何晏论及长平之事,撇开白起酷暴的一面,深入分析,指出白起虽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但在战略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一、此举激发了赵国及各国的抵抗力;二、会招来诸侯的救援;三、严重损伤了秦国的国力民力。总之,“后亦难以重得志矣。”若律以酷暴,便是人云亦云。篇首便将此意撇开,而言皆破的,语必惊人。至谓胜赵之后,武安亦以杀降自讳,尤为诛心之论。

“原文”

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后亦难以重得志矣。向使众人皆豫知降之必死,则张空拳犹可畏也,况于四十万被坚执锐哉?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似山,归秦之众,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众肯服,何城旨下乎?是为虽能裁四十万之命,而适足以强天下之战,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坚诸侯之守。故兵进而自伐其势,军胜而还丧其计,何者?设使赵众复出,马服更生,则后日之战必非前日之对也。况今皆使天下为后日乎?其所以终不敢复加兵于邯郸者,非但忧平原之补袒,患诸侯之至也,徒讳之而不言耳!若不悟而不讳,则毋所以远智也。可谓善战而拙胜。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秦王又亲自赐民爵于河内。夫以秦之强,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者,此为破赵之功少,伤秦之败大,又何称奇哉?

“译文”

白起迫使赵国土兵投降后,用欺诈手段活埋了四十万人,这难道说仅仅是残酷暴虐吗?从此以后,他也难以实现自己将要实现的志向了。假使让众人都预先知道投降后必然被处死,那么四十万人伸出空拳也是可怕的啊,更何况面对的是披着坚甲拿着锐利武器的勇士呢!天下人看到投降秦国的将领,头颅堆积如山,归顺秦国的士卒,骸骨聚集成丘陵,那么以后再和秦国交战,拼死就拼死了,谁人还肯举手归服?何城还肯被攻下投降?这就是虽然能杀掉四十万生命,却恰恰增强了天下抵抗秦国的战斗力;本想以杀降来博取一日的功劳,却反而更加坚固了诸侯防守的能力。所以军队前进了而自己削弱了自己的气势,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战略上却犯了极大的错误。为什么这样说呢?假如让赵国军队重新聚合,让马服君赵括重新复生,那么后日的交战就一定不是前日对阵的情况了,何况如今全都使天下成了后日对阵的情况呢?秦国之所以最终不敢再向围攻邯郸的前线增兵的原因,不仅仅是担心平原君的补救保护,而更主要的是害怕诸侯们救兵的到来,对这一点,只不过是避忌不谈就是了。如果不清楚这一点而不加隐讳,那白起就不是有远大智谋的人了,可以说他是善于征战而拙于取胜。长平这场战争,秦国百姓十五岁以上的都扛起武器开赴赵国前线了,秦王还亲自到河内向百姓赏赐爵位予以鼓励。拿秦国那样的强大,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死伤还超过了一半,这说明是攻破赵国的功劳少,而损害秦国的方面大,长平之战又有什么奇功可谈呢?

吊孟尝君文

“说明”

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靖国君田婴贱妾所生子,名文。开始,田婴不叫养活他,后继田婴封爵为薛公。卒,谥孟尝君。田文以好客养上称于世,有食客数千人。周赧王十五年秦昭王闻孟尝君贤,乃使泾阳君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入秦,止者数千而不听,后苏代用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的故事进行劝止,暂时使他打消了入秦的念头。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他还是去了秦国,到秦后,昭王任为秦相。后被谗,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门客和孟尝君商议,求秦王妃说情帮助。王妃提出要孟尝君的狐白裘。此时狐白裘已献给昭王。于是门客中有能学狗叫的,夜里学狗叫装作狗混入宫中,偷回了狐白裘,献给了王妃,在王妃帮助下,秦昭王同意放他回齐国。他们想到秦王会反悔,于是连夜奔逃,逃至函谷关,天还未亮。关法规定,鸡鸣后即开关放行。他们怕追兵赶来,门客中有人学起公鸡叫来,这样引得群鸡相应,关门开了,他们才出得关来。迫兵赶到,他们早已逃离秦境。

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人。擅长诗赋、骈文和哀诔。与陆机齐名,世称潘江陆海。美姿容,“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载以归。”后世小说中称之为潘安。本文作者对孟尝君的礼贤养士,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先予以颂扬,然后,对其以区区之国,打大国的主意,以琐琐之身追求名利,结果弄得狼狈不堪,几乎丢了性命进行了批评。吊文一般都是赞扬,本文作了新的尝试。

“原文”

人罔贵贱,士无真伪,延入如归,望宾若企。出握秦机,入专齐政,右眄而嬴强,左顾而田竞。且以造化为水,天地为舟,乐则同喜,哀则同忧。岂区区之国而大邦是谋,琐琐之身而名利是求?畏首畏尾,东奔西囚,志挠于木偶,命悬于狐裘。

“译文”

人不分尊贵贫贱,士不管是真是假,既请进来,就让人感到像回到了自己的家,您盼望宾客的到来,就像踮起脚跟伸着脖子朝远处巴望人家。离开齐国掌握秦国的机要政令,回到齐国,独专齐国的机密国政;您往右边斜眼嬴秦就会富强,您往左边回顾田齐就会强大、您以大自然为水、以天地为舟,快乐时同大家一起欢喜,悲伤时和大家一块忧愁。您怎么能凭恃小小的薛国去打大国的主意,凭恃卑贱的身躯去把名利追求?自己又顾虑多端,恐前怕后,结果从东方齐国跑了出来,来到西边的秦国反被禁囚,坚强的意志被桃梗木偶的命运所屈服,自己的性命悬挂于白狐腋裘。

桃花源记

“说明”

陶潜(365~427年),字渊明,又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杰出诗人,散文家。家贫好学,少有高趣,卑视官场秽弊。世称靖节先牛,曾几任小吏,时间都不长。为彭泽令时,督邮至县,让他束带相见,他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弃官归隐,以诗酒文章自娱。后征为著作郎,亦不就。南朝宋元嘉初年卒,其诗多描写山川田园之秀美,恬淡自然,时称田园诗人。亦有愤世嫉俗、抒发抱负、寄意深远、慷慨激昂之作。其散文辞赋亦质朴流畅。其名篇有:《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桃花源诗并记》。本文即是《桃花源诗》的前记,其内容是虚构的,它反映了作者不满战乱不平的社会,追求平等、安逸、幸福理想社会的思想。他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晋朝孝武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郡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顺着山溪往上游运行,忘了路程的远近。正行间,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子,两岸数百步内,没有其他树木,鲜嫩美茂的绿草散发着清香,刚刚绽开的桃花红霞霞地在怒放。那渔人看到这种情景非常奇怪,便继续往前划行,想走尽桃花林探个究竟。他走完了桃花林便发现了溪流的发源地,水源是从一座山里流出来的。山崖下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像是有光亮,他便舍弃渔船不用,从洞口徒步进去。开始洞壁很狭窄,仅仅能过去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忽然开敞明亮起来:只见里边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水田幽美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贯通,鸡鸣狗叫都听得见。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着打扮,全都和外边的人一模一样;连老人小孩,生活都非常得意和快乐。他们看到打渔的人,于是乎大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对他们的寻问一一作了回答。这时便有人邀请他到家里去,摆酒杀鸡招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个客人,都跑来探听山外的消息;他们自己介绍说,先辈们为逃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着妻子儿女跟乡邻们来到了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进来没再出去过,于是就同外边的人断绝了联系。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打渔的人一一为他们都作了回答,听到的人都叹气惋惜。其他人又各自把他请到家里做客,全都是摆酒设宴进行招待,渔人在山里停了好几天才告辞离开。临出山时这里的人告诉他说:“我们这里的情况,可不能对外边的人讲啊。”渔人走出山洞后,找到自己的小船,便沿着原来进山时的老路划回去,并随处都作了标记。到了郡城后,他就去见太守报告自己的所见所闻。太守当即派人随他一块前往,寻找先前作的标记,谁想竟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径了。南阳郡的刘子骥,是位高尚的隐士,听到这消息后,便兴冲冲地计划前去寻找,可惜计划尚未付诸行动,不久就得病死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过问桃花源的人了。

帝京篇序

“说明”

太宗总结历史经验,认为帝王好巡游,奢侈浪费,终要导致世乱国亡。所以他力主简居京都,不必纵欲巡幸天下,因此写了十首歌咏京城宫馆楼台,景色风物的诗歌,定名《帝京篇》,本文是诗的前序(有删节)、它道出了接受历史教训的道理和意义,大有圳诰遗响。惜其晚年连年用兵,营建宫室,赋役苛重,未能坚持始终。

“原文”

余以万几之暇,游息艺文,观列圣之皇皇,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征税殚于宇内,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瞻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呜呼!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麟阁可玩,何必两陵之间?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尔。

“译文”

我在繁忙的政务之暇,浏览典籍,观瞻先代君主的伟大圣明,考察他们当时是怎样处理政务的。轩辕、伏羲、尧、舜、禹、汤这些帝王身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至于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魏明帝等,大兴土木,建造高大的宫室,雕梁画壁,极端的奢华和壮丽,全国的人力财力全都用尽了,运送材料的车辙遍布天下,全国之大,没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江海之阔,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这样,引起社会动乱甚至自己覆灭败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唉嘿,小沟小渠可以玩得愉快,何必一定要到大江大海的边上去?宫内的麒麟阁可以赏玩,何必一定要到郊外的两陵之间出游?忠良之臣可以交接,何必交接海上的神仙?人间京都可以游览,何必到仙人的瑶池之上?放弃实实在在的人世而去追求虚浮缥眇的仙境,依照人的意志,顺从人的欲望,扰乱大的道理和原则,这是有才德的人所感到耻辱的,所以编写了《帝京篇》这组诗,用以表明自己正确的志向,如此而已。

苏涣访江浦序

“说明”

杜甫(712~770年),唐代伟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生于巩县(今河南巩县)。少家贫好学,有远大政治抱负。曾漫游吴、越、齐、赵各地。举进士不第,玄宗时以献赋待制集贤院。安史之乱起,冲破敌围,由长安奔至风翔肃宗行在,拜左拾遗。官军收复长安后,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同谷,后流落剑南依剑南节度使严武,在成都西郭筑草堂以居。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武死,携家出蜀入湘,大历中,病逝于衡阳至耒阳的湘江旅途中。由于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年代,经历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其诗反映了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语言精炼,风格沉郁,内容浑涵汪茫,被称为“诗史”,创作为后世所宗,又称诗圣,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

苏涣,蜀人,青年时好打抱不平,劫取富商地主财物。后读书,中进士,迁侍御史,故杜甫敬称他苏大侍御。大历四年,入湖南,为湖南观察史崔瓘的幕僚,所以杜甫说他旅于江侧。这年秋末,苏涣在长沙和漂泊两湖的杜甫相遇,向杜甫朗读了自己的诗作,得到了杜甫很高的评价。

“原文”

苏大侍御涣,静者也,旅于江侧,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绝久矣。肩舆江浦,忽访老夫,舟楫而已。茶酒内余请诵近诗,肯吟数首,才力素壮,词句动人。接对明日,忆其诵思霈出,书箧几杖之外,殷殷留金石声,赋八韵记异,亦记老夫倾倒于苏至矣。

“译文”

苏大侍御苏涣,是位爱安静的人,寄居于湖南作幕僚,不交结州府的客人,人事往来完全断绝已经很久了。一天他乘肩与来到江边,突然访问老夫我,是来周济我的。喝茶饮酒之间,我请他吟诵近来所作诗篇,他表示同意并吟诵了好几首。因他平素才智能力雄厚,所以诗句文辞非常动人。在我们会面交谈的第二天,我想起他涌泉般的思想感情,看到他赠送的书箱、几案和手杖以外,耳边还回荡着殷殷的金石一般铿锵有力的吟诵诗歌的声音。于是我便作了一首八字韵的诗歌记其特异的才能,同时也记老夫我对他的佩服达到了极点。

唐亭记

“说明”

据元结《浯溪铭序》云:“浯溪,在湘水之南,北汇于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者也,为自爱之故,命曰浯溪。”结又筑台曰峿台,在溪口石上筑亭曰亭,称为三吾。浯溪,水名,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本文脱尽窠臼,卓尔不群,当与柳州诸记并驾。

“原文”

浯溪之口,有异石焉,高六十余丈,周回四十余步,面在江口,东望峿台,北临大渊,南枕浯溪。唐亭当乎石上,异木夹户,疏竹傍檐,嬴洲言无,由此可信。若在亭上,目所厌者,远山清川;耳所厌者,水声松吹;霜朝厌者,零两;方暑厌者,清风。呜呼!厌,不厌也;厌,犹爱也。命曰:“亭”,旌独有也。

“译文”

浯溪的溪口有一块奇异的巨石,高六十多丈,周围四十余步。石面正对着江门,东望浯台,北临深潭,南枕浯溪。亭就建在这巨石之上,奇异的花木夹着门户,疏俊的绿竹傍着亭檐,要说有的景致海上瀛洲也没有,从这里可以得到证实了。如果在亭上,眼睛所饱以享受的,是远山绿水;耳朵所饱以享受的,是水声松声。洁净的早晨饱以享受的是蒙蒙细雨,正暑天所饱以享受的是清爽的凉风。喔嗬!饱以享受,就是不讨厌;饱以享受,就是非常热爱。亭子取名叫“亭”,就是表明亭子为我所独有的意思。

杂说之四

“说明”

这是韩愈《杂说》的第四篇。本文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托物寓人,尖锐地抨击了当时无数才高智广的人才遭到冷遇、被压抑、被扼杀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个人及众多才土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为被压抑的干里马们鸣了不平。行文盘旋曲折,如山涧奔泉、势不可挡,满腔郁勃,直泻而出。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鞭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并不常有。因此,纵然有出色的好马,也仅仅是辱没在役使它的人的手里,和普通马一样老死在槽头马棚里,不用千里马的名称相称呼就是了。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一顿也许能吃完一石小米;喂马的人,不知道按日行千里来满足它的食量。这马呀,纵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再好也表现不出来,要想和一般马一样要求它尚且达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用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满足它的食量,它无奈嘶鸣又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却握着鞭子走到它的跟前说:“天底下真没有好马!”喔嗬!是真的没有好马呢?还是真的不认识好马呢?

小石城山记

“说明”

此文作于永州,为《水州八记》之一,此山在今湖南零陵县境内,时属永州管辖。作者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特景致,并通过感叹它不在中州而在偏远的地区,而慨叹自己被贬南荒的不幸遭遇。才人失路,寂寞无聊之况,开口便见。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南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之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山,有两条路:一条向西去,沿路寻找佳境,没有什么收获;另一条稍微偏北向东去,走不过四十丈远,就发现地层断裂,被河流分开,有很多积石,横立在河岸边。积石上部有的像城上的女墙,有的则像房屋,积石旁边似小型石头城堡突兀而出,上有一石洞像城门一样。往里一看黑洞洞的,用小石块一投,从深处传来咚咚的水声,那回声激扬清越,好久才消失停止。环绕小石城堡可登上顶端,眺望很远地方。顶上没有土壤但却生长着美好的树木和漂亮的箭竹,它们更显得奇特而坚强。竹树疏密有致,高低适度,很像是能人有意安排设计的似的。噫!我怀疑有没有造物主已经很久了,到这里见了这些景致才确认是有造物主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些美景造于中原地区,而把它排列安放在这偏远蛮荒之地,经历了千百年也未向人们展现一下自己的技艺,因而白白耗费劳动而毫无用处。按说作为神的造物主,或许是不应该这样做的,那么天神造物主果真不存在吗?又有人说,把这些奇山异水造在这里是安慰那些贤能而被贬逐到这里来的人的。还有人说,这里的灵秀之气,不造就伟大人物而只造就这奇山秀水,所以楚地的南部,伟大人物少而奇山异水多。对于这两种说法,我都不敢相信。

永某氏之鼠

“说明”

作者通过永某氏之鼠的可悲下场,告戒一些人不要“窃时以肆暴”。时间、条件、地点都在不停地变化,利用时机,胡作非为,终将逃脱不了灭顶之灾。

“原文”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宋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扑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译文”

永州有个姓×的人,最怕触犯忌日,拘束畏忌得特别厉害。他认为自己的生年正好是子年,而老鼠这东西,则是子年的年神,因此,他特别爱护老鼠。他家里不喂养吃老鼠的猫狗,又禁令僮仆,不准打老鼠,粮仓厨房全都任凭老鼠糟蹋不准干涉。因此老鼠相互传告,都来到了姓×的这家,成天吃得饱饱的却没有任何灾祸。这样弄得姓×的这家屋里没有一件完好的器具,衣架上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他家吃的喝的大都是老鼠吃喝剩下的。大白天老鼠竟成群结队跟人一块儿走来走去,夜里则偷咬东西凶猛激烈地打斗,那声音千奇百怪,闹得人没法入睡,可姓×的人始终都不感讨厌。几年后,姓×的迁居到他州去了,后来的人住在这里,老鼠的所作所为还是和先前一样。那新来的人说:“这些暗中活动的坏东西,偷嘴打闹是特别厉害,但又为什么会闹腾到如此地步呢?”于是他就借来五六只猫,关紧房门,移开盆盆罐罐,找出鼠洞就灌起水来,又雇来仆婢进行围捕。这样一来,杀死的老鼠像小土堆一样,把它扔到偏僻的地方,臭味儿好几个月才消失完。喔嗬!它们还以为自己吃得饱饱的也没有什么祸患,是可以长久的呢!

写真自题

“说明”

裴度(765~839年),唐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时藩镇作乱,朝廷征讨屡屡失利,群臣争请罢兵,度力主讨伐,曾被吴元济派人刺伤。后升宰相,于元和十二年督师攻破蔡州,擒吴元济,河北藩镇大惧,多听命于朝廷。因其功高,被人忌妒构陷,屡遭贬斥,终东都留守。晚年,因宦官专权,辞官退居洛阳,作别墅名绿野堂,常与自居易、刘禹锡觞咏其间。本文是他在自己的画像上题的辞。其辞似谦虚而实寄傲。

“原文”

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乎将?胡为乎相?一点灵台,丹青莫状。

“译文”

论你的才能,没有什么特长,论你的长相,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怎么你做了大将?怎么你做了宰相?只有一点心神,画师没法描绘它的形状。

同类推荐
  • 第七个是灵魂

    第七个是灵魂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断章

    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 魅力女孩

    魅力女孩

    本套丛书包括:《魅力女孩》、《涉世女孩》、《春情女孩》、《花季女孩》4册。
  • 埋葬大师

    埋葬大师

    本书包括“舌头的功能”、“说嘴容易”、“文人风骨”、“吃的精神”、“街上流行人来疯”、“文人与粥”等文章。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

    三生三世

    上帝赐给她三朵玫瑰,一朵粉红,一朵浅紫,一朵雪白。第一世,她选择美貌,却因家贫被卖入青楼,成为浣花楼最当红的花魁。富商、豪客过眼无数,但谁才能与她共度岁月静好?第二世,她选择财富,生于江南官宦人家,长于锦衣玉食之中,见惯上流社会的浮华奢侈,却忘不了一夜邂逅,让她挂念一生的平凡男子……余生也长,他还会记得她吗?第三世,她选择了智慧,天生聪明过人,对她来说世无难题,哪怕爱上的人不爱她。略施小技就从好友手中抢到一生所爱。只是机关算尽后,她的美满爱情,还能保持完整吗?三世轮回后,上帝又将三朵同样的玫瑰放在她眼前,这次,她将如何选择?
  • 将军,纳命来

    将军,纳命来

    传闻宋太傅家的三小姐,痴恋苏将军一十六年,曾言非君不嫁,断剑以明己志;传闻宋太傅家的三小姐,因苏将军退婚生无可恋,于是投河自尽,溺水身亡。某时某地某酒楼内某位老板娘忽然凶神恶煞地拍案而起:“所谓传闻,那都是不可信的!”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TFboys之友恋之情

    TFboys之友恋之情

    TFboys小说,作者也是心血来潮写的,作者是六年级学生了,不会经常更文,请各位读者多多支持~本书讲述的是一位从乡下来到城市的女生意外的遇见了TFboys,和他们做了朋友,慢慢的,女生的心里萌发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愫……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这就看她的选择了……
  • 极品狂少欺不得

    极品狂少欺不得

    一个高三学生在偶然间得到一件逆天法宝,从此身怀各种异能;看他如何泡妞,称霸都市,异大陆征战……
  • hello我的王子殿下

    hello我的王子殿下

    她鼓起勇气向他表白,他却一笑而过,那浅浅的笑下似讽刺?似轻蔑?似可悲?如今,换做他,她却同样是一笑而过,在她姣好的面容下他看不清她隐藏的意思。他们……命运终会如何?她和他是对恩爱的情侣,不料却被闺蜜一把夺走了她心爱的他,她恨?她怨?他最后还是想回到她身边,相见之时,她对他早已失望,平静看着他……淡淡的笑了笑。他们……命运又会如何?命运的齿轮已转动......
  • 宗门拈古汇集

    宗门拈古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崛九天

    惊崛九天

    破九天!登神位!且看主角如何成就一代天骄……
  • 神心魔念

    神心魔念

    天风大陆,以武为尊,丛林法则每时每刻,都在这上演着血腥而残酷的杀戮,武道修者可以藐视法律,无视一切规则,更有甚者践踏着皇权的威严,指染神权的禁区,道德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你如若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生在这里就是你的一种错误。秦天本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学生,但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里,且看一个木讷且善良的秦天,是怎么变得内心阴暗邪恶的,他的眼中世界是什么样的?
  • 鼠璞

    鼠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冀村里的故事

    冀村里的故事

    有信六岁那年被人拐走,父亲为寻找他吃尽苦头,但这背后却是一场交易,直到二十年后才被发现;在这二十年里,冀村的的三户人家围绕着丢失的孩子各自为了自己的应许之地而煎熬着,他们的心灵、肉体都受到了摧残,也为此付出代价,神的诅咒发生在他们之间,交织出一张欲望、生存的网,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只有在停下来的时候,才稍作思考,慰藉心灵,但这时间太短太短,不足以让他们的步伐重回正途,重回心灵平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