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06900000002

第2章 谐趣(1)

兔年趣说嵌兔联

兔走乌飞,地下相逢评月旦;雁去燕来,途中偶遇说春秋。

这一联流传于长江沿岸。兔因身体洁白,又传说月亮中有捣药的“兔儿爷”,故成为月亮的代称;汉代王充《论衡·说日》中说日中有“三足乌”,故乌又成为太阳代称。兔走乌飞,感叹时间消逝之快,古籍《伤时行》中就有“兔走乌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句,意思是说时间就像电流那样迅速。

雁去燕来,雁和燕都是候鸟,一个冬来春去,一个春来冬去,途中相遇时也诉说起时间真是太快,眼看又是一年。以此感叹时间流逝,正是一副妙联趣对。

西望关中,百战十年空乌兔;北临锦上,千秋一例感龙蛇。

这是山西介休韩信祠内的一副对联。“西望关中,”指汉中和巴蜀,“北临锦上”,指绵山,即现在的介山,在山西介休县东南。“百战十年空乌兔”,意即韩信虽然用兵如神,但最后落得个横死长乐宫。“千秋一例感龙蛇”,是说萧何曾经月下追韩信,竭力挽留他为汉军出力,向刘邦保荐,拜为大将;最后仍然是萧何,与吕后定计,将韩信诱骗斩首,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败均由萧何而定,千古一例。

虎皮褥盖学士椅;兔毫笔写状元坊。

明朝神童戴大宾,5岁时由父亲背着考上童学士。戴大宾才思敏捷,出口成对。邻村有位塾师想试探虚实,专来家探访。塾师打过招呼后,遂以戴大宾座椅为题,出了上联,“虎皮褥盖学士椅,”图为这张椅上铺着一张虎皮褥子,戴大宾正在伏案写字,即以自己的手中之笔应对:“兔毫笔写状元坊”,塾师惊讶,忙说:“下联天成,妙手而得,奇才,奇才!”水月观鱼跃兔走;山海关虎啸龙吟。

此联流传于四川武胜县。武胜县龙女寺的河对面有个“水月观”,常年有人观瞻,有一名士见观下鱼儿嬉游,观后林中野兔奔跑,心想一联:“水月观鱼跃兔走”,可一直未想出理想下联。直到第二年,他来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灵感顿发,得出下联:“山海关虎啸龙吟。”这下联尽管一年未想成,但事后得出,联意隽妙,音韵和调,通俗生动。

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

这是两广、云贵流传的周渔璜的故事。周渔磺贵阳人,康熙年间进士。

江南有碧波洞,景致奇特,进洞游玩,必先经凉心亭,由此亭乘船进碧波洞。一天周渔璜来此,当地一书生把住亭口说:“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请先生续联,否则不能进洞。”周渔璜环视,发现此上联正是碧波洞前一景:一座由白玉石雕琢的大耳朵白兔,卧在青草池中仰视明月。而同时发现碧波洞口,正有雕塑金龙昂首,铁爪黑须,周围祥云衬托,于是随口对出:“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轻松洒脱,工整贴切。书生忙叫人将船划到对面的碧波洞。

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缎匹;兔生毫,毫扎笔,写出锦绣文章。

这是江南神童吴文的故事。有年养蚕时节,吴文家来了一位读书人,看到吴家的蚕正在吐丝作茧,联想到身上的衣裳,吟道:“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缎匹;”正在房里写文章的吴文听到了,应声对出:

“兔生毫,毫扎笔,写出锦绣文章。”读书人以为有个大秀才在屋里,推门一看,却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大吃一惊。

宋人方守株待兔;大道以多歧亡羊。

这是1949年1月,郭沫若由香港赴北京,途经沈阳时,应东北文物保护委员会之请,为东北图书馆所撰的一联。现珍藏于辽宁省图书馆。

守株待兔,语出《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上联要人们以守株待兔者为训,刻苦读书,不要希图省事,幻想走捷径。

多歧亡羊,语出《刘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使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后以“歧路亡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下联告诫人们:读书,做学问,不可盲目从事,应有明确的方向。这副对联,含蓄不俗,意旨幽远,启人深思。

郭老一生写过许多对联,此联可见郭老学问高深,胸怀宽广,见解精辟,高度概括,因而深受读者赞同。

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

由这副状物巧对,清诗人孙原湘与席佩兰缔结良缘。

席佩兰师从袁枚,写诗而不公之于众,不为人知。袁枚策划为席择偶,谓能诗者可登门议亲。上门者无一被席佩兰看上。出身名门的孙原湘兴冲冲而来,为席佩兰雪消狮子瘦一联所难。

孙原湘回到家里,为觅下联,饭吃不下,觉睡不香,身体消瘦,疾病上身,一晃到了八月中秋。孙原湘中秋赏月得到下联:月满兔儿肥。以此应对,席家答应了这门亲事。袁枚指点孙原湘说:“不光要熟读诗书,还要细微观察生活,这样才能写出有切实感受的诗句,成为一名真正的诗人。”以后,孙原湘和席佩兰果然成了清朝颇有名气的诗人。

对联趣话

对联是反映社会情状和绚丽人生的特殊文学形式,古往今来,奇文佳句绵绵不断,名人轶事妙趣横生。

东晋时,年节将至,大书法家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料儿子刚贴在门口,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

“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谁想贴出不久,又被酷爱他手迹的人“盗走”。眼看要过节了,家人很是焦急。王羲之略一沉恩,笑着又写一联。然后,叫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下子没人“盗”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两个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四邻见了,连连称妙。

传说有个贪官为害乡里,百姓极为憎恨。年关,贪官在家门自贴一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个聪明的人悄悄在上下联各添一句,则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清末,有一卖药发家的商人捐了个官,在家办喜宴时,他穿上天青褂五品官服,十分得意。两个秀才以作联为由对他戏弄,一人曰:“五品天青褂。”另一人大声应和:“六味地黄丸。”场内知情人听了,无不哈哈大笑。

乾隆游江南时,在一个叫通州的小镇即兴写了一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当时,他要身边官员对下联,但众人费尽苦心也对不出。当天。乾隆的一个小随从上街闲逛,发现当地的当铺甚多,且十分热闹。突然灵机一动,去见乾隆,并吟出一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听后,十分赞赏,立即下令嘉奖此人,并官升三级。

鲁迅小时在三味书屋读书,每晚要作对子。一次,老师写上联:“独角兽。”当时,学生们对了“两头蛇”,“百足虫”,“九头鸟”等。秦镜吾老先生均不满意。

鲁迅对了个“比目鱼”,老先生拍案叫绝,他说:“独,不是数目字,但含有’单‘的意味;比,也不是数目字,却合有’双‘的内蕴。两相对合,天衣无缝。”郭沫若读私塾时,后院有一桃树。一天老师外出,郭沫若与同学们翻墙偷桃吃,惹恼了老师。一再追查,无人承认。于是,出了句责骂学生的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说罢,叫学生对下联,对好即可免罚。郭沫若旋即对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老师听了转怒为喜,从此更加器重他。

我国四大名旦之魁梅兰芳先生非常喜欢这样一副对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像谁,谁就像谁。”这副对联,不仅工整、精巧、风趣,且充满艺术辩证法,它是梅兰芳几十年来艺术生涯的精辟总结。“不像不成戏,真像不成艺。悟得情和理,是戏又是艺。”这句戏曲谚语与上述的对联异曲同工。

江南某个名士游览成都望江楼薛涛故居时,写了一副上联:“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名士在成都一住半年,却始终对不出下联。百余年来,游客成千上万,但无一能对。1964年在望江楼举办的“工农兵赛诗大会”上。一青年工人对了下联:“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表达了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若不拘平仄,确属难得。

历代有关对联的奇闻轶事、华景绝句,现已被牛宏泰先生精心编著成《名人对联故事大观》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虎联撷趣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以“虎”字入联者颇多,或褒或贬,读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古时,有两个好友去戏院看戏,到场时,甲的座位已被乙坐着,甲灵机一动脱口念出一上联:“鹊巢鸠占”;乙也不甘示弱,随即应道:“虎踞龙盘”。上下联语出自然,天衣无缝,两位好友不禁相视一笑,各就各位。

明代,有个叫戴用宾的少年。一次、他独自闯进乡试主考官邸。主考官见他长得聪明伶俐,便出一上联考他:“虎皮褥盖学生椅”;戴用宾略加思索后则吟出下联“羊毫笔写状元坊。”那主考官见他对得工整贴切,暗暗称奇。

明代才子解缙,一日邀好友下棋,两人对弈片刻后,那朋友指着墙上挂着的四扇屏,吟出上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落头流海”;此时,解缙看了看桌上的象棋,续了下联:“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寨内将军。”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清代文学家蒋士铨,少时十分聪慧。一日,当地县令欲试其才学,便吟出一上联:“虎岩无虎,呼虎成名——赵公元帅”;蒋士栓沉思片刻后,即对曰:“塔山有塔,抚塔为祥——李靖天王。”县令听后亦拍手称绝。

一日,清代状元彭俊,偕友人到京城水月寺游玩。

寺内老僧见状元来到.便出一上联欲试其才华:“水月池,鱼游兔走”;彭俊稍加思索即对曰:“山海关,虎啸龙吟。”上下联对得自然巧妙,耐人寻味。

清代,贵阳一巡抚大人登上甲秀楼观夜景忽然诗兴大作,吟出了一上联:“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鸟宿浪”;并要随从对出下联。此时,正好贵阳才子周起渭也在楼上,便脱口对出下联:“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众人听后,无不击掌叫绝。

明代有一神童,幼时便聪慧过人。一天,他与当地一老秀才下棋,老秀才有意戏弄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吟出上联:“旧画一张,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那神童立即对曰:“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元见烟卒无根,喝声将军,提防提防。”老秀才反被这神童的下联说得满脸羞愧。

“猪”字对联撷趣一、清末,广东举人何淡如从小就对对联有浓厚的兴趣。幼时曾拜蔡西湾为师。一日师生同往一个名叫“猪北窦”的地方,老师以此地名为上联,要何对出下联,何淡如沉思片刻,随即以老师“蔡西湾”的名字续对。老师哑然,地名怎么能与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名相对呢?认真思索却也十分惊讶。原来,在这副对子里,何淡如巧用“猪”与“朱”的谐音而借对,形成巧妙的姓对姓;“窦”的意思是洞,与“湾”正对,至于“北”与“西”更是方位对方位,十分自然、诙谐。

二、《聊斋志异》里有一则趣联故事。一老者日见白云,偶想起一上联:“羊脂白玉天”,但搜肠刮肚无法对出下联。几个秀才助兴,也没有对好。这天,老者外出走着走着忽然来到一块血红的地上,老者问当地人这叫什么地?当地人答曰:“猪血红泥地”。老者喜出望外,这不就是最好的下联吗?说着拿笔记下这地名。“羊脂”对“猪血”,红白相映;“泥地”对“玉天”,天地相联;“实”对“实”,“虚”对“虚”,妥切,妙绝。

三、传说古代文人李调元,性情刚直,得罪了权臣,充军伊犁。后赦放归家,夫妻久别重逢,感慨万端,妻子随即脱口而出一上联,李调元巧妙应对。一旁待立的家人,高兴万分,提议将这副联写在红绫上。夫人借此又出一上联:“羊毫笔写红绫纸”;李调元一时语塞,不知怎样对好。在李家打杂的朱新,因生来嘴大而上翻,家人叫他“猪拱嘴”,此时正在吃青海椒,李调元应景生情,对出下联:“猪拱嘴吃青海椒”。第一个字都是动物名,第五个字都是颜色。与夫人出句切情切意,两人不觉相视而笑,陶醉在团聚的幸福之中。

四、某地有个财主要新开一酒店,请一位秀才来写一副好对联装门面。他向秀才提出了对联要表达的四个意思,一是人丁兴旺,二是酿酒发财,三是店中无鼠,四是养猪肥大,讲好预付2两银子,写好了再给6两。

这位秀才,十分理解周围老百姓对财主的憎恨心情,于是苦心思索,写出了一副“断句联”。上联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下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秀才将此联断给财主听: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额是:人多、病少、财富。财主高兴至极,二话没说,拿出加了一倍的银子16两,给了秀才,并且立即将对联贴了出去。

第二天酒店开张,顾客盈门,财主忙得不可开交。人们看到门口的对联,你也读,我也读,读的无不捧腹大笑。

财主不知何故,赶快出去一看,气得七窍生烟。原来秀才昨夜在对联上断了句读,变成了: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横额是:人多病,少财富。财主赶忙叫人扯下了对联,酒店开张也只好另择吉日了。

五、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姓罗的邀姓朱的同去赶集,姓罗的去卖骡子,姓朱的是去卖猪,走着走着,姓朱的对姓罗的说,我想出半边对子,对出来了我请客。姓罗的说,那好,你出吧。姓朱的说:“四维罗(编者注:罗的繁体字写作”罗“,下同)马累骡,罗上骡下罗骑骡。”姓罗的一听,这对子出得十分奇巧,运用拆字手法,将自己的姓和赶集的情景,都联了进去,一时还真想不出妥帖的下联。走着走着,不觉快到集镇,姓罗的着急万分,正当此时,瞥见姓朱的吹喝着猪向前走,不觉灵机一动,有了!于是一口气说出了下联:“八牛朱,犬者猪,朱后猪前朱赶猪。”也同样运用拆字手法,将姓朱的要上街卖猪和赶猪的情状都融了进去,十分自然。两人会心地笑了。

六、川、鄂一带民间流传一个对联故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巴中县枫香沟有位姓娄的塾师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当地有个土豪叫冯瑞云,横行乡时,作恶多端,群众敢怒而不敢言。一天私塾开学,这土豪刁难塾师,要他即兴撰一联贴在私塾门口。如果写不好,一年的薪水就要扣下。姓娄的眼看不写是不行了。这个私塾设在土豪家中,同教书的还有一位“独眼龙”先生,私塾旁,是冯家的六个猪圈,共养了7头猪,都长得不好。娄塾师眼观此景此物,提笔写出了对联:一学堂、二先生、三只眼、读四书、五经皆通;六畜房、七头猪、八卦头、喂九年、十年不止。此联不仅妙用数字巧对,而且情景相融,将满腔怒火,寓于联中,让人感其机敏,叹其神奇。无情的咒骂,气得冯瑞云立即撕碎这副对联,赶走了这位塾师。

七、广州潮汕一带曾流传着一副讥讽联:猪公狗公,公然同理事,公心何在,公道何存,似此无公益闾里;是局非局,局出许多钱,局内者甘,局外者苦,何时了局颂升平?相传,清末潮汕一带,地主豪绅,互相勾结,连成一体,朋比为奸。有个叫“笑面虎”的吴醉樵及以他为首的一群吸血鬼,为巴结上司,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在镇上巡司埠设立一“公局”,名义上是公论民事,调解纠纷,维持治安,实际是他们迎逢上司、吃喝嫖赌的“公馆”。

同类推荐
  • 中华千年文萃-骚客的传记

    中华千年文萃-骚客的传记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趣味英美文化

    趣味英美文化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的凝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定的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
  • 思棠心语(上)

    思棠心语(上)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热门推荐
  • 穿越宝典

    穿越宝典

    赶上穿越潮流的末班车,手里还带着穿越宝典,正所谓宝典在手,天下我有!
  • 封狼城

    封狼城

    有座古城在流淌的岁月里被遗忘,这座古城曾被称为封狼城……千年之前,封狼胥横空出世,率领封狼族,建造了震撼世间的封狼城,开始了一段辉煌无比的征战岁月……千年之后,封狼胥早已逝去,辉煌也早已落幕,封狼城渐渐走向没落,故事便从这座没落的封狼城说起……修为境界~凡之境、血之境、魂之境、灵之境、空之境、时之境、玄之境、圣之境、冥之境、天之境
  • 武道僵尸

    武道僵尸

    现代文明被摧毁,社会意识形态倒退,科学技术不再是第一生产力,个人武力放大到了极致,这是一个科技末世,武功至上的时代,妖魔横行,强者辈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巅峰之上是见神不坏还是打破虚空,至强者搏杀天下,弱小者奋力拼搏,我们的故事从一个小僵尸开始
  • 武魂啸

    武魂啸

    这里是武道的世界!在这里,天下九分,中央九州,八大帝国。在这里,真正的强者,即修身,又修魂。在这里,修炼三重境:后天之境:力元境、气元境、淬元境、凝元境、丹元境先天之境:人级境、玄级境、地级境、天级境对应灵魂境界:炼魂境、淬魂境、凝魂境、化魂境太虚之境:气尊境、丹尊境、域尊境、界尊境对应灵魂境界:炼魄境、淬魄境、凝魄境、化魄境然,太虚之境真的是这片大陆真正的巅峰吗?各位兄弟姐妹,南极一瓢水在这里向各位求一下收藏,如果能够推荐一下就更好,谢谢!0(n_n)0
  • 大林湾的女人

    大林湾的女人

    父母之命算个屁,这都80年代了,她的婚姻她做主!青梅竹马,不稀罕!她就要嫁那个斯斯文文的男人。于是她注定要活在“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的情感矛盾中。时代的转变,婆媳的争执,儿女的困扰,妯娌的不合,光阴流逝,让她一步步无暇顾及情短情长。转眼两鬓渐斑白,城市包围农村之下,她又将何去何从……
  • 绝色女帝

    绝色女帝

    她是21世纪的王牌女杀手,无奈被最爱的人背叛杀害,重生在一个废材女身上,杀仇人,灭妖王,经过无限困难坐上了那万人敬仰的王者之座!﹉希望多多支持与提提您宝贵的意见
  • 柒柒月:喋血狐妖

    柒柒月:喋血狐妖

    这是一个被称为幻界的世界,幻界分为人界、神域以及妖界。幻界的神域之中,那是天神的所在地,天神凌驾于万物之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鱼柒,一个在人界生活的半妖,走到哪里只有无尽的欺凌和追杀,直到有一天她来到北原,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所救,生活才有所改变。她原本希望可以伴着这个男人平静一生,不管做什么。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 帝王叹:妖妃惑世

    帝王叹:妖妃惑世

    那年白雪如花,风中飘摇,只选择花前月下。她放不下前世的因果,他断不去万丈红尘,她为了一代江山接近于他,他只为她留守天涯。他说:“为何我总是看不透你。”她轻笑,勾画出倾世容颜,依靠他怀。他一手紧捏她下颚,眼中染满鲜红的怒意“倘若我愿意放弃江山荣华,与你隐居山林,你是否愿意放下仇恨,放下他!”她娇柔推开他,伸出玉指放在他的唇瓣,笑的妩媚妖娆:“嘘,皇上此言差矣,您不会,臣妾亦然不会。
  • 乱臣国贼

    乱臣国贼

    八国覆灭,庙堂江湖各竖旗帜。无名屠狗辈,想着那京城的官途,悬着刀,孤身出西山。白胡子老头功在千秋,提着脑袋二入仕途,只求功名录上再添一笔。江湖有侠士,身背银枪,势要杀尽那天下国贼。江湖已多风雨,山河倾塌在即。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绝代为凡

    绝代为凡

    以废柴之体凡人修仙,得天宝,醒王脉,绝世成神,一手遮天,奈何仙路凡路交集,红尘旧事断不能忘,恍然醒悟,仙王之殇,此乃仙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