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33000000051

第51章 艮艮为山

艮上艮下

【原文】

(艮)①:艮其背不获其身②,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注释】

①艮(gèn)字当重。上艮字系卦名。不能省,据补。本卦为同卦相叠(艮上艮下)。艮为山,山为退稳之处,又有静止稳重之象,喻人进而思退,明哲保身,所以卦名曰艮。艮,《序卦》:“艮者,止也。”

②艮,《彖卦》:“艮,止也。”犹言歇息,止息。艮其背,犹言歇背,今语有歇脚,歇手,歇肩之类,其结构相同。此处比喻其人开脱责任,卸职引退。获,找到,看到。

【译文】

(艮):卸掉责任,挂笏隐退,朝列之中已看不到他的身影,在他的庭院中寻找,也没有找到。其人远走高飞,自无灾祸。

【原文】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①,止其所也②。上下敌应,不相与也③。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注释】

①艮其止,高亨说:“朱熹(引晁说之)说、俞樾说、朱骏声说:艮其止当作艮其背。盖背古字作北,因形近误为止,或背字笔画损缺成北。因形近误为止也。”卦辞背字,汉帛书《周易》作北,可证古本作北。艮,当如《彖辞》所释“止也。”

②止,止息。止其所,犹言在家休息。

③“上下敌应”两句,本卦三同位爻,都是阴与阴对应,阳与阳对应,所以说上下敌对相应,比喻人处于敌对环境之中,无有相助者(初六与六四为两阴爻,六二与六五为两阴爻,九三与上九为两阳爻,都是同位之爻象相对立)。与,助也。

【译文】

《彖辞》说:艮,就是静止如山的意思。时宜止则止,时宜行则行,行止不失其时,则其道光明。卸掉负荷,歇息其背;离官去职,居家休息。因为上下左右相与为敌,无法协同。连自身也无法保全,于是弃官远遁,既不在朝,也不在家,所以卦辞说“在他的庭院中寻找,也没有找到”。其人明哲,自然无灾祸。

【原文】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为两艮卦相重,艮为山,可见艮卦的卦象是高山重立,渊深稳重。君子观此卦象,以此为戒,谋不逾位,明哲保身。

【原文】

初六:艮其趾①,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注释】

①艮其趾,犹言歇歇脚。趾,代脚。

【译文】

初六:歇脚养息,不要轻举妄动,自然无灾难,这是长期吉利的贞兆。

《象辞》说:歇脚养息,不要轻举妄动,远离不义,不失正道,自然永远吉利。

【原文】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①,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注释】

①腓,腿肚。艮其腓,与初六爻辞艮其趾同义而词异,仍是歇脚之意。拯,拯救,保护。随,借为隋,垂肉。不拯其随,犹言没有保护好腿部肌肉。此两句比喻其人身处险境,未能迅速走避,反而停立不行,所以遭受灾害。

【译文】

六二:停立不行,但腿部肌肉还是负伤,心里很不愉快。

《象辞》说:腿部肌肉还是负伤,因为其人固执己见,没有退回来听取别人的意见。

【原文】

九三:艮其限①,列其夤②,厉,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注释】

①限,《释文》:“马云:限,要(腰)也。郑、荀、虞同。”艮其限,犹言卸肩护腰。

②列,裂本字。《集解》本作裂。夤(yín),《释文》:“马云:夹脊肉也。”夹脊肉即胁部肌肉。此两句,仍是顺六二爻辞的意思说下来,言其人引退不及以致身罹灾祸。

【译文】

九三:卸掉重担,保护腰部,但是胁间肉却已裂开了,引退不及时,则罹凶险。这是由于为名利所惑,不能迅速引退卸职所招致的灾祸。

《象辞》说:“卸掉重担,保护腰部,胁间肉却已裂开了,引退不及时,则罹凶险”,危险是由为名利迷惑所致。

【原文】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译文】

六四:引退保身,没有灾祸。

《象辞》说:引退保身,是说其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身的安危上,所以不会招惹灾难。

【原文】

六五:艮其辅①,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注释】

①辅,颊腮,今语谓嘴巴。艮其辅,犹言闭口少言。今犹有嚼舌头之俗语,比喻多言。

【译文】

六五:闭口少言,讲话有分寸,自然没有悔恨。

《象辞》说:闭口少言,讲话有分寸,没有悔恨,因为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谨守中正之道。

【原文】

上九:敦艮,吉①。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注释】

①敦,李镜池说:“敦,借为,声通。《说文》:‘,物初生之题也。’徐灏《说文注笺》:‘之言,颠也。’段注:‘,犹头也。’统言之,指头,分言之,指额。”《象辞》作者释敦为厚,释艮为止。认为爻辞“敦艮”,犹言以忠厚为归宿。与经意不合。

【译文】

上九:注意保护自己的脑袋,首级不失,自然吉利。

《象辞》说:爻辞讲以忠厚为归宿之所以吉利,因为上九之爻为一卦之终爻,像人秉守忠厚,必得善终。

【解析】

这一卦专讲养身,要注意保护身体各个部位,不要太劳累,便可以免除灾祸。古人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且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医学知识,卦中虽然未述及具体的保养方法,却有一个主导思想,以静养动。这是传统保养观的特色之一。

正如文武之道是相互补充的一样,动与静也是相互补充的。一张一弛,一紧一松,身心在其中得到调节休养,保持着活力。这种灵感,大概得自于自然,得自于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节律。它一方面以生命体验为基础,一方面又深得内心感悟的启迪,从而得出保持生命本身的自然节律便是最好的保养的看法。

由此出发,过度的紧张或过度的休息,都破坏了生命运动节律,都必须加以调节。肉体和心理的平衡,都是调节所要达到的度。

【故事】

本卦充满了老庄“无为而治”的思想,曾国藩将其发展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权术,并取得成功,成为清末的封疆大吏。

曾国藩弄权术

咸丰四年(1854),曾国藩率湘军攻破武汉太平军时,咸丰帝大为高兴,对群臣说:“想不到曾国藩区区一个书生还能建立如此功勋。”

汉军机祁俊藻献媚道:“曾国藩身为在乡侍郎,只是一个独夫,在乡里居然一呼而从者万人,这恐怕不是国家的福份。”咸丰帝被他提醒,脸色突变,从此不敢给曾国藩实权。因此,曾国藩带湘军,只能用兵部侍郎的虚衔,并无地方行政权,管不了州县官,各省的督抚都比他官大,常常嘲笑他,使他难堪。

无权则难以筹钱粮,无钱粮则难以征兵丁,曾国藩深入考虑了这个问题,无权是难以办成大事的,他当时已看到清朝的八旗兵已经腐化,难以与太平军抵抗,唯有他的湘军可以与太平军相匹敌,因此,朝廷离不开他。但怎样让咸丰帝认识到这一点呢?怎样向皇帝要权呢?公开要权是绝对不行的。

机会终于来了。

曾国藩父亲之死,给他带来生机。

咸丰七年(1857)春,曾国藩父亲辞世,他立即带了国华、国荃奔丧回籍,急流勇退。这实际上是以退为进的策略。

曾国藩自信是有实力的。

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进攻浙江,东南告急。浙江是清政府的经济命脉所在,清政府十分恐慌,忙令曾国藩复出督军。这中间就有了曾国藩与咸丰帝的一次较量。

曾国藩回家不久,就收到了湖南巡抚衙门转来的上谕:赏假三个月,假满后仍回江西督办军务。曾国藩估计江西军务,无人可以代替自己,遂援大学士贾桢的先例,请皇上同意他在籍守制。

咸丰帝明白,他这样上奏,目的是要实权,当时的时局不允许他在籍守制。但不久,何桂清任两江总督,他利用两江的富庶,竭尽全力支持江南大营,江南大营在源源不断的银子的鼓励下,打了几场胜仗,形势对清廷有利。咸丰帝便顺水推舟,开了曾国藩兵部侍郎的缺,命他在籍守制。

曾国藩对自己实力估计得没有错,当太平军攻打浙江,清军连吃败仗的时候,咸丰帝终于认识到离开曾国藩不行。

咸丰帝仍然是死要面子,他再次赏给曾国藩一顶兵部侍郎的空衔,命他火速奔赴前线。这道上谕在咸丰八年(1858)六月初三到达曾国藩老家荷叶塘,曾国藩心中一热,初七日就整装离开了荷叶塘。

虽然仍是兵部侍郎的空衔,曾国藩明白,不久,皇帝就会授他实权,只需耐心等待一下。

到咸丰十年(1860)八月,清廷果然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从此,曾国藩有了地方行政权。

曾国藩对政治权术之精通,几乎无人能及,朝廷重臣肃顺曾在皇帝面前推荐曾国藩。1862年,咸丰帝死后,同治帝即位,肃顺又提出:“满族没有一个中用,国家大事非重用汉人不可。”肃顺看曾国藩才华出众,有意结识他,但曾国藩从不给肃顺写信表示感谢。因为他预测,肃顺与那拉氏之间必会有一场政治斗争,后果不能预料。如果肃顺胜,自己与那拉氏没有联系,肃顺一贯提倡重用汉人,自己必被重用;如果那拉氏胜,肃顺倒台,也查不出自己与肃顺的关系。

果然,那拉氏发动政变,“垂帘听政”,肃顺被处死。当那拉氏查看肃顺和带军在外地将领们的通信时,发现唯独没有曾国藩的一封信,由此对曾国藩十分信任。那拉氏授曾国藩以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政大权,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三个月后又赐太子少保衔,协办大学士。

从此,曾国藩手中真正掌握了实权。

同类推荐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咒枣记

    咒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荀子)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荀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孙子兵法(第六卷)

    孙子兵法(第六卷)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丰富,逻辑缜密严谨。全书分为十三篇,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本书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冷少爷恋上黑道千金

    冷少爷恋上黑道千金

    她,冷艳高贵;他,冰冷绝情;她,俏皮可爱;他,阳光帅气。一对腹黑冰山,一对欢喜冤家。他们触碰在一起能磨擦出怎样的火花?
  • 藏龙决

    藏龙决

    天下龙脉出昆仑,伏地入海纵八川,太仓有墓为地王,川原黑山水为白,西海无穷王母坐,长白有路登仙阶。
  • 闭着眼睛的狐狸

    闭着眼睛的狐狸

    我的玉佩有着魔力,上面刻着一只闭着眼睛的狐狸,
  • 魔幻纪

    魔幻纪

    拥有着成为世间至强者资格的神秘功法,让这名少年剑客的一生,从此注定不会平凡!天上地下,唯我称雄!四面八方,不服来战!我以我血溅苍穹!“海到尽头天作崖,山登绝巅我为峰”
  • 处男葛不垒

    处男葛不垒

    收在《处男葛不垒》中的小说,都属于徐皓峰的少作,创作期“涵盖了青春的初始与结束”。作为美院附中及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青年徐皓峰汲汲于艺术之真谛,这些作品里可以瞥见一抹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魅影,九十年代原乡北京的风貌人情,青春雀跃驰骋的疆域。所有的单纯、稚气、幻想和想象无不打着童贞的烙印并且不复重现。
  • 上古世纪之黎明之纪

    上古世纪之黎明之纪

    铁壁,生命,格斗,野性,元素,死亡,暗杀,幻术,意志,吟游;十种天赋,十种力量。觉醒一种天赋,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觉醒者;觉醒两种天赋,可以成为一名强大的双星之子;觉醒三种天赋,可以成为一名无敌的英雄,荣耀大陆。可是,斐天却觉醒了全部的十种天赋。。。
  • EXO之你是我无法言说的秘密

    EXO之你是我无法言说的秘密

    在她一脸幸福对他描绘他们美好未来的时候,他却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她。再遇见的时候,他说“我从没有停止过爱你”可又一次他松开了她的手...或许我们就是这样有缘无份的人吧
  • 法印诸天

    法印诸天

    来自21世纪的灵魂带着一枚神秘黑色小印穿越携美同行,修至高神诀,炼至尊功法,屠魔诛神,一念之间!!
  • 花灵和她的美男们

    花灵和她的美男们

    命运的召唤,赎罪的死循环…第九代花灵降世,是爱,是恨…背负着终结死循环的命运,花灵来到地球。其实拥有九个老公还是不错滴,可是这些美男好像都不太愿意跟我走诶…怎么办?“小凯,小离,杜伊,阿晨,黎霄,魅儿,纤南,沅沅!你们一个个都给我站住!不许走!!这是命运,你们都别想逃!”说什么也要把众美男拐回家,因为你们一个也不能少!可是要想让众美男听话,谈何容易?欢迎收看一阙离歌原创作品《花灵和她的美男们》。
  • 轮回V情殇

    轮回V情殇

    吾因隐疾缠身,终未得脱,然或恐心无所系,弃世独去,是以作此篇,为者有三。一曰:以遂心之所向,可以无悔矣;二曰;以道世之所疾,可以无憾矣;三曰:以泄吾之所忿,可以无怨矣!故竭精殚智,以思其愿,述往事,思来者,欲成其篇。然吾本愚懦之人,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羽之智。又今以顽疾故也,思绪受阻,神志不清,可谓是才思枯竭,精疲力尽,自不能以尽其才。故随欲言,无所言者矣;虽欲道,无所道者矣!可谓是言不达意,意不由言,而行遂之文,皆箬此焉!适此劣作,谁与观之!吾亦自知其明也,然亦厚颜而为之。无他,但唯自娱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