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44900000008

第8章 张秉荣和她的“老四季”抻面馆

董蕴慈

张秉荣是一位不同凡响的女性。她那清晰的发展思路,未雨绸缪的多谋善断,机动灵活的活动能力,使“老四季”的生意红红火火,令人刮目相看。

十几年来,“老四季”不仅“抻”来了“冬暖夏凉兰香面,春华秋实神州汤”之美誉,“抻”来了辽宁省、沈阳市“风味名品”、“风味名店”和著名商标的殊荣,也“抻”来了一个个体业者的尊严和人格魅力。张秉荣荣获沈阳市“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和辽宁省“光彩之星”等诸多荣誉,就是最好的诠释。

做一个先富起来的人

张秉荣原是沈阳市一家国有企业的车间党支部书记,1988年4月退休。退休后,张秉荣成了“自由人”。她反复咀嚼“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话,越嚼越觉得有滋味,便萌生了开饭馆的念头,并把市场定位在普通工薪消费群体上。1988年7月她把自家临街的15平方米小平房粉刷一新,在热闹的十三纬路开了个“四季抻面馆”。

“保证质量,薄利多销,把最大的实惠让给消费者”,这是张秉荣的经营宗旨。抻面馆开张不久,就以洁净卫生、服务热情、经济实惠,迎来了八方来客。颇有头脑的张秉荣,对抻面和鸡汤的配料不断改进,努力追求自己的个性。为此,小抻面馆挺火。有时,那些抢不到座位的顾客不得不捧着大碗蹲在门户外吃面。可是好景不长,1991年初夏,小抻面馆动迁,作为共产党员,张秉荣在那片第一个停业拆除。利用这个机会,她到外面转了一圈,吃遍了各种风味的面条,并得到了一些同业高人的指点。回来后,她在全国闻名的五爱市场附近兑了一个饭店。初来乍到,生意清淡,张秉荣就用大红纸写了一张告示张榜门外:原十三纬路老张太太“四季抻面馆”因动迁迁移此处,欢迎新老顾客光临。别说,这招儿还真管用,抻面馆又一天天兴旺起来了。

1992年初秋,张秉荣回迁到十三纬路原址,并改名为“老四季”。这次回迁和更名是她生意上的一次大发展。她采取“负债经营”策略,不但租了间40平方米的门市,而且把相邻的一家酒店兑了过来,将两面打通,重新装修,安上了空调,添置了消毒设备、不锈钢炊具、高级餐桌和固定彩色座椅,连卫生间都模仿了酒店的格局。同时,结合东北人的饮食习惯,融入了兰州抻面的地域特色,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抻面、鸡汤、鸡架的制作标准和工艺配方。

当“老四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顾客面前时,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当有的顾客建议适当提高抻面、鸡架价格时,张秉荣笑着说:“我不能把扩建装修的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老四季”好似一个温馨的港湾,当人们到这里品味尝鲜、小憩片刻时,会感到无比的惬意。人们都说,这里是大饭店的环境,小吃部的价格。有的老顾客还送来了楹联:“以德经商不取非义财;以诚待客日久见人心”。

诚信是商家的立身之本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为人最重要的品德”,这是常挂在张秉荣嘴边的一句话。

诚对商家。“老四季”所有原材料都来自正规厂家。有沈阳生产的“香雪”、“东大”特制精粉,有专业鸡场提供的当日检疫合格的新鲜鸡架,其他辅料从沈阳红梅集团和盐业公司直接进货,就连榨菜也是使用四川涪陵的指定产品。虽然也经常有销售商以优惠和奖励等手段往里挤,但都是徒劳而返。十几年来,“老四季”与供货厂家相当融洽,从没拖欠过一分钱货款,受到普遍赞誉,说张秉荣是重合同、守信誉的人。

诚对员工。“老四季”的员工,有不少是来自农村的20多岁男女青年,最远的来自甘肃。张秉荣说:“他们远离父母出外谋生不容易,我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让他们生活上舒心,工作上安心,让家里人放心。”她按月发放员工工资,包吃包住。设有装修一新的员工宿舍。她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自强、自立、自爱,做自食其力的正派人。

女服务员冯立红的父亲患了癌症,从农村来沈阳看病,因交不够住院费而犯愁。张秉荣当即拿出5000元钱交给冯立红说:“这是大姨的一点心意”。员工刘雪冰不慎在厨房跌倒,左臂骨折,连住院和休息达半年之久。张秉荣不但承担了近2万元全部医疗费,还按月照发工资。当小刘父亲病故时,张秉荣让女婿把小刘送回凤城老家处理后事,并给留下2000元。

张秉荣的儿子六部经理徐岩到甘肃办事,张秉荣特意嘱咐儿子到几名甘肃员工家走访……

2004年春节前夕,张秉荣出资2万余元搞了一次大型“合家欢”活动。120名员工齐聚有海鲜菜肴的“老四季”九部。她对在“老四季”连续工作3年、5年以上的员工分别奖励300元、500元;现场进行了抻面表演比赛,对前三名予以重奖;各分部还表演了文艺节目。那天,共摆了13桌,一派喜庆热烈的气氛。张秉荣和各部经理给员工敬酒,共祝猴年吉祥。人们看得清楚,一种少有的孩子般的喜悦,荡漾在张秉荣那写满沧桑的脸上。

诚对顾客。为了给顾客提供满意放心的食品,张秉荣实行统一配料、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并实行餐具一餐一消毒。为了提高优质服务,“老四季”还推行了员工文明用语,规范服务礼仪,自觉地接受顾客的监督。

顾客就是上帝,我们一定让上帝满意。这是张秉荣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1993年初冬的一天,张秉荣发现一位姑娘端抻面时,不慎将汤溢出烫了手。她赶忙过去询问。姑娘连说:“没事,没事。”这件事对张秉荣触动很大。于是,第二天每碗抻面下面加了个托盘。这样确实方便了顾客,可“老四季”却加大了负担。如今,托盘仍在10个分部继续使用。

2000年7月,一位在联营公司工作的中年女士找到张秉荣说:“我的女儿最爱吃‘老四季’的抻面,现在出国到爱尔兰念书去了。她想让同学捎点炸辣椒油。”说罢,拿出一个罐头盒和10元钱。张秉荣让服务员装了满满一大罐头瓶炸辣椒油,笑着说:“这是我送给孩子的,等她回来,我再请你们来吃抻面,啃鸡架……”

一次,日本的一位大学教授吉村浩二先生由他的中国留学生刘丽珍陪同,慕名来到“老四季”品味尝鲜,他边吃边说:“哟西,哟西。”这位日本朋友对“老四季”的热情服务非常满意,对抻面、鸡架的风味大加赞赏,还拉着张秉荣合影留念。

……

“老四季”的诚信,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经常见诸于新闻媒体,辽宁电视台曾播放过张秉荣的专题片;中国改革大潮报告文学大型丛书——《历史的使命》,也曾宣传过张秉荣。2003年12月11日,沈阳市召开个体劳动者诚信报告会暨“诚信个体户”表彰大会。张秉荣不仅受到表彰,还应邀在会上以“诚信是个体经营的生存之本”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并受到与会人员和沈阳市人大副主任李中鲁的赞誉。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就在“老四季”风风火火闯进沈城人民生活的时候,一股“寒流”冷了张秉荣的心。有些新开张的个体抻面馆以假乱真亮相街头,有的连门市的牌匾都与“老四季”一模一样。到底谁是正宗,令人一头雾水。有的顾客因抻面、鸡架质量问题问张秉荣,有的甚至告到消费者协会。

每当提起这个话题,张秉荣总是一脸苦笑,眼里流露出愁苦与无奈。她说,当时我自家只有6个分部,其余都是假冒的。

眼看名誉和利益受损,心急如焚的张秉荣找到工商部门,但因当时个体小吃业注册店名没在全市联网,重名现象不好控制。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995年初,张秉荣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递交了对其产品、店名、店徽进行商标注册的申请。然而,申请却被驳回,理由是:“老四季”与美国设在北京的“四季酒店”(巴巴多斯)在类似服务上已申请注册的外文商标近似。张秉荣怎么也想不通,外国人用的是英文商标,我用的是中文商标,怎么会“撞车”呢?1996年1月,她亲自来到北京,向商标评审委员会递交了《驳回商标复议申请书》。

几经周折和漫长的等待,1998年5月,“老四季”的商标注册终于批了下来。她立即来到沈阳工商局商标处,要求维护“老四季”的合法权益。

当地工商部门很快行动起来,对全市范围内侵害“老四季”权益的抻面馆进行了普查,并勒令14家近似和同名的店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然而不久,又一假冒店顶着风冒了出来。张秉荣找到这家店主,但对方不予理睬。无奈,她找到了省个体劳协。经过一番调查、核实,有关部门认定那家有“保护伞”的抻面店侵权,责令立即摘下牌匾,停止侵权行为。

张秉荣紧锁的双眉舒展开了,她特意给省个体劳协送去一面锦旗,上书:“名牌保护神,业户贴心人。”

反哺社会谢党恩

紧跟着火暴生意的是阵阵喝彩和滚滚财源,张秉荣终于圆了那个“先富起来”的梦。令她欣慰的是,“老四季”现在已有了10个分部,她的孩子们也都成了各部的“掌门人”。张秉荣心里明镜似的:生意如此兴旺,虽然有自己的汗水,可是更有党的阳光雨露。致富思源,她在不断回报社会,报答党的恩情:

1995年,省里抗洪救灾募捐,她掏出5000元;市里扩建“九一八”纪念馆,她捐款10000元。

1998年,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她出资66000元,买了700床上好军被,让儿子和女婿亲自送到哈尔滨抗洪前线。有的人目睹此景感慨地说:“这得抻出多少碗面才能挣回来呀!”

2001年,在市个协组织下,她来到贫困地区康平县东升乡,出资帮扶5名特困学生,春节前夕,又专程给该乡送去50袋白面。

2002年的夏天,她亲自去新民市新农村乡下走访慰问,一次安置了4名特困农户的子女到“老四季”就业,使其有了稳定的收入。

2003年3月,她来到位于东陵区前进乡的“辽宁阳光村”,看望那些因家庭暴力成为牺牲品的“特殊孤儿”,并捐助4800元。

……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凡对社会、对消费者有利的事,张秉荣都慷慨解囊。2001年国庆节的前一天,一位年轻的出租车司机吃完抻面、鸡架后找到了张秉荣:“大姨,我是您的老主顾,我代表咱们不少的哥的姐问一下,‘老四季’能不能把闭店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还没等张秉荣开口,小伙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了声再见,就急匆匆地走了。为这事儿,张秉荣几宿都没睡好觉。经过一番思考,她决定在“老四季”总店附近再开一个分部。张秉荣这一决策,孩子们都不同意:“设夜餐除开出租车的,谁还会来吃?”“两个店相隔这么近,白天会互相争客。”张秉荣说:“这些我都考虑过了。可咱也不能光想着挣钱呀!”最后,谁也没犟过老太太。

2002年8月,张秉荣斥资近60万元,在距总店80米处租了个门市房,并进行了高档次的装修,又开设了一个“老四季”分部,营业时间是上午10点至晚上12点。

走进中央党校研修班

2003年8月,张秉荣一脸阳光地走进中共中央党校,参加了“新形势下民营经济理论与企业发展”研修班。这次研修班由中央党校教授亲自授课,重点讲授关于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当前税收政策与税务体制改革、企业家在对外经营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以及市场营销、质量制胜等课程。

张秉荣已经65岁了,是研修班年龄最大的学员。她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每次学习都是第一个来到课堂。听课时聚精会神,做笔记认真仔细。每天睡觉前还要把老师讲的课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

在研修班,张秉荣无法和有几千万、上亿或几亿元资产的大老板相比,但“老四季”却是不少学员谈论最多的话题。因为不少人都知道“老四季”,有些人还品尝过“老四季”的抻面和鸡架。辽宁新大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汪贵虹是沈阳市人大代表,这次他和张秉荣结成了“忘年交”。

张秉荣在谈及这次研修班收获时,她是这样概括的:活跃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坚定了信心,结识了朋友。张秉荣高兴地说:“老师讲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八大优势’和‘八大作用’,真是让人欢欣鼓舞。”她还以“个私经济永远是春天”为题,写了一篇学习心得。

如何把“老四季”做大做强,使其持续发展,这是张秉荣一直思索的问题。她从中央党校学习归来,立即召集了各部经理开会,介绍了学习情况,让大家传看她的学习笔记。张秉荣对孩子们说:“我们要像老师讲的那样,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下,大大方方地挣钱,去追求赢利的最大化。”少许,她话锋一转严肃地说:“我们现在充其量是一个小小的家族式企业,思想观念守旧,文化素质不高,经营方法落后,决策水平低下,这样下去还能挺多久呢?”

这次中央党校研修班,使张秉荣受益匪浅,她站在理论的高度去思考“老四季”的未来。她反复琢磨如何使“老四季”走出家族式企业这个怪圈,如何为“老四季”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她甚至还设想,在有生之年,如果能把“老四季”抻出国门,像“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那样,该有多好呀……

同类推荐
  • 曹锟传

    曹锟传

    他是北洋军阀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虽出身贫寒,却因缘际会成为袁世凯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后又成为手握重兵并占有大量地盘的一方军阀:因其在军阀争斗中左右逢源,在冯国璋死后,终于成为直系的新首领。后又通过贿选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总统,但其合法性却遭到了各界普遍质疑。不久,在全国的一致反对下,其势力日益削弱,直系内部也四分五裂,终于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下台,结束了其政治军事生涯。称雄中原的直系也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 半生流离半生爱

    半生流离半生爱

    雒尘编著的《半生流离半生爱》用最深情、最动人的讲述,为您婉约呈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诗词与爱情之美。与您于历史遗章里,轻诉那一幕幕的远景旧事。浅尝那一些字节间埋藏的,被珍惜或辜负的心事情意。讲述易安在那些错落动乱的华年岁月里,拥有与失去的全部经过。越过所有冰凉的时光,那个住在久远时光尽头的女子,她安静地端坐于古雅的木窗下,为遥远时空的探访者留落下一路婉约含蓄的封藏,一路内蕴深远的欢喜与悲凉。
热门推荐
  • 如花的年纪终成殇

    如花的年纪终成殇

    假如人生没有光明,我该怎么活下去?———秦雨苏过惯了正常人的生活,如果突然失去光明,还能否在黑暗的尽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希望。
  • 有一种沉默叫惊醒

    有一种沉默叫惊醒

    文人一生深感寂寞,内心隐藏着难言的孤独与悲凉。在时代的漩涡中他们一直试图保持自己的个人独立性。然而他们的努力常常是徒然的,历史大潮有它自身客观的逻辑,挟裹其中,如同一片树叶,身不由己,顺流而下,直奔某种归宿。
  • 韩娱之开车

    韩娱之开车

    吃瓜群众:为毛主角这么6、小白:因为我小白吃瓜群众:推倒这么多妹纸你想干啥小白:在下外号推土机吃瓜群众:怎么不多写点华娱小白:写华娱觉得怪怪的吃瓜群众:那你干嘛写韩娱小白:女团、大腿、颜值高吃瓜群众:.........你赢了,你个辣鸡小白:谢谢有生之年系列
  • 引魔决

    引魔决

    伴五彩霞光,奇香数日。这是他哥哥,那主角呢?十年寿命,资质废柴…
  • 最美的时光遇见了最好的你

    最美的时光遇见了最好的你

    在她朦胧的青春里,她遇见了他们,让她哭笑不得,但还是命运捉摸,她弄丢了他们;她遇见了她们,在她哭的时候,她们会帮她擦眼泪,在她笑的时候,她们会陪着她一起笑。在她的青春里发生了什么呢?其实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知道,那是她最开心的时光!
  • 再见五千年

    再见五千年

    她是妖,他是仙。五千年前,他们在荷花池旁相遇;五千年后,他们在野花丛中重逢。一切只是因缘巧合。他什么都记得,她却把什么都忘了。他说:“没关系,我只要你的以后。”
  • 无名阁絮语

    无名阁絮语

    无名阁的故事是说不完的,花开花落,她在等待,他亦在等待。在那深巷之中的无名阁,承载了多少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她倾听故事,出售愿望但却又成了谁的梦,毁了谁的乡?放心吧,无名阁,就是用来,虐你的。
  • 先婚后爱:老公轻点宠

    先婚后爱:老公轻点宠

    她以为离婚成功,收拾包袱潇洒拜拜,谁知转眼他就来敲门。第一次,他一脸淡定:“老婆,宝宝饿了!”第二次,他死皮赖脸:“老婆,我也饿了!”第三次,他直接扑倒:“老婆,好冷,来动一动!”前夫的夺情索爱,她无力反抗,步步惊情。“我们已经离婚了!”她终于忍无可忍。他决然的把小包子塞过来:“喏,一个不够,再添两个拖油瓶!”
  • 诸天烽火录

    诸天烽火录

    一个蹩脚魔术师,他的背后究竟藏有何种秘密?面对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正邪未定的组织,他该作何选择?精英人类、新神、上古之神、深渊众族、龙类、星界异兽之间永恒的战争他在其中扮演何种地位?
  • 都市校园风云录

    都市校园风云录

    他却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出现。本想好好读书的他,各种麻烦都纷纷的找上门来,最后不得不重拾嗜血之心,掀起阵阵血雨腥风。而在面对身边的各色美女,班主任,校花,警花,千金辣妹,他会一一收入自己的身边,慢慢的品鉴,武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便以暴力解决!一切唯我独尊,这才是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