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柏 刘淑华
1999年年初的一天,开原市“崔家扒鸡”店门前热闹非凡。在一片鞭炮声和掌声里,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一块写着“辽宁省地方风味名牌食品”的金色牌匾挂在了“崔家扒鸡”店醒目的位置上。
这一天寒风凛冽。但“崔家扒鸡”的创始人崔学忠老汉却觉得周身热血涌。他乐得合不上嘴,却不知说些什么好。这一天是崔家大喜的日子,也是崔学忠终生难忘的一天,还是“崔家扒鸡”有史以来最风光的一天,更是崔学忠生命中的一次辉煌。
(一)
崔学忠是山东省禹城县人。他的曾祖父与“德州扒鸡”的创始人王明奎是好友,有一手做扒鸡的绝活。可惜,这绝活传到“公私合营”时就断了。三年困难时期,崔学忠背井离乡出民工来到了辽北,后落户于谢屯,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经济改革的号角,如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也吹到了崔学忠居住的那个贫困的山村。有一天,崔学忠从《铁岭日报》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说铁岭地区的个体专业户已经发展到1000多户了。
崔学忠心眼活了,他想:专业户就是“万元户”,如今国家让人民发家致富,农民们都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何不把祖传的扒鸡手艺施展出来,弄个“万元户”当当。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在招待亲朋好友时,嫌做太多菜又切又洗太麻烦;如果开个扒鸡店,广大消费者必去享用,其市场前景一定好。
于是,他辞去了民办教师的职务,领着全家人在村里做起扒鸡来。
有人大惑不解,问他:“你放着舒适的生活不过,去吃创业的苦头,这样做值得吗?”崔学忠只是微微一笑。
(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由于崔学忠多年不干,手生,加之经验不足,做出的扒鸡不大受顾客欢迎。一天做出10只8只卖不出去,干脆不挣钱,这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崔学忠来说,着实是严峻的考验。
崔学忠没有气馁,他靠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决心要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为了提高做扒鸡的技艺,他专程回了一趟山东老家学习。回来后他认真揣摩,废寝忘食,反复实践,不断改进技术,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终于做出了形状整齐、色泽红润、鲜香味浓的扒鸡。
1995年,崔学忠在开原市农贸市场租赁了一个柜台,正式挂牌经营。
“崔家扒鸡”一摆上柜台,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这固然是好事,但也给崔学忠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忧虑。
要满足消费者需求,靠一家人的力量肯定不行,每天只能加工百十来只鸡,扩大经营,又有些担心承受力。
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崔学忠反复学习多遍,终于领会了中央精神,他甩掉顾虑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
他把加工车间搬到了开原市城郊,又在市里买下了住宅楼,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事业上。为了让祖传的技艺在自己的手里发扬光大,他雇了人,扩大了经营规模,增设了批发业务。
为了使扒鸡质量更上一层楼,他买来沟帮子薰鸡、道口烧鸡、符离集扒鸡品尝,谁家做的鸡味道好,他都要好好地研究一番,把对方的特点学来。经过不断探索,集众家做熟食鸡之长,崔学忠终于加工出别具风味的“崔家扒鸡”。
(三)
“崔家扒鸡”选料相当严格,老弱病残,过肥过瘦的鸡都不用,肉食鸡也不用,专选农家散养的瘦鸡精工细做。其成品特点是:五香、脱骨、色佳、膛净、味美。为使扒鸡保鲜、保味、保名,超过4个小时的扒鸡坚决不出售。
就这样,“崔家扒鸡”以其过硬的质量,有口皆碑的信誉,迅速占领了开原市场。日销量数百只,逢节过节,日销量可达千只。
品牌创出后,崔学忠没有满足现状,没有满足于开原地区,而是向省会城市——沈阳进军。先后在沈阳开了三个分店,使省城消费者不用出市,就可品尝到正宗的“崔家扒鸡”。
现在,开原市和周围区县40多家大宾馆和酒店所用扒鸡都是“崔家扒鸡”。
崔学忠常说:“要保品牌长盛不衰,就要做到质量好、价格不高、服务周到”。
为保品牌,崔学忠全用当年好鸡,病鸡、死鸡决不做。所用原料更考究,到市场上买原料,专挑好的、贵的买,决不买质量稍差的便宜货。对于上门推销的质量稍差的原料一概拒绝。在加工扒鸡过程中,色素、味精、添加剂坚决不用。正因为这样,崔学忠的回头客很多。
截至2004年春天,崔学忠已同300多万(次)顾客打交道,从未发生一次口角,没有一位顾客是不满意离开店门的。他说,绝不能给开原市抹黑,不给个体户丢脸。
(四)
崔学忠事业成功后,开始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他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别人排忧解难。因为他的经营理念是“服务大众、回报社会”。
省“希望工程”为救助失学儿童,号召人们捐款。崔学忠听到消息后,第二天就赶到工商局搭“对子”,捐款200元,捐助一名即将辍学的儿童。
大学生周富民在考入安徽工学院后,经济拮据,崔学忠听说后一包就是4年,每年资助600元钱。
开原市有一高中生家境贫寒,光有个父亲,这学生三年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崔学忠知道后掏出1000元,送到了这名贫困学生手中。
崔学忠担任县政协常委,政协要求每人包一个贫困村的学生,他马上找到一名学生,捐款300元。
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崔学忠看电视播放赈灾捐款的消息后,通过市民政局向九江市民政局捐款1000元。
市里搞绿化、亮化工程,修长城,市里建体育馆,崔学忠都踊跃捐款,捐款总数超过5万元。
从农民到商人,崔学忠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被推选为开原市个体协会副会长,市工商联副会长等职。他打心眼里感谢党的政策,感谢人民的信任。他相继被省工商局、省消协、省个协、铁岭市人民政府、铁岭市消费者协会授予“省文明个体工商户标兵”、“先进个体工商户”等荣誉称号。
如今,崔学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道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