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44900000088

第88章 汇聚道德商海呈祥——记朝阳市汇德祥服饰中心总经理徐亚珍

刘治岩

勇驾下海第一舢

与共和国同龄的徐亚珍出生在朝阳市一个干部家庭。身为5个妹妹的大姐,她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生活重担。1966年,17岁的徐亚珍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走进了朝阳市农业机械公司当上了令人眼红的广播员。1968年,公司分家,徐亚珍被分到了朝阳农业机械厂当广播员。8年后,徐亚珍被调任厂计量处负责技术工作,由于她对工作苦钻苦学,很快便成为当时全市机械计量工作惟一具有省级《技术鉴定证书》的技术人才。

正当工厂效益蒸蒸日上,事业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具有发展眼光的母亲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倡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你们夫妇应该趁着年轻自己做点事业。

1986年,停薪留职在中心市场开小商店的妹妹单位要求其返厂上班。当时小商店的效益并不可观,但母亲还是找来徐亚珍夫妇,请求二人接管小商店,认为这是女儿走向社会经商创业的机会。从此,这个不足12平方米的小商店成了徐亚珍下海经商踏上的第一条小舢板。

徐亚珍夫妇东拼西借的凑了1000元钱接管了小商店。店内日常销售由母亲照管,二人则白天照常上班,周末到外地进货,晚上用手推车推着背心、短裤、袜子等到夜市叫卖。一天能挣一两元钱。

1988年初,中心市场规划整顿,小商店被拆除,徐亚珍没有了卖场。

徐亚珍有个非常支持她创业的好丈夫——张海林,他得知市中心医院门前商店准备外兑的信息,就带着徐亚珍来找医院服务公司经理,要求承包那个商店。那个隶属市中心医院的“晨光商店”,面积不足50平方米,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该店以5000元变质的烟酒糖茶、3000元的房租和4名职工就业为条件,对外承包多日无人问津,如今有人上门承包,服务公司经理如释重负。这对徐亚珍来说,拼搏商海的机会来了。

兑下晨光商店后,徐亚珍揣着2000多元钱直奔国际大都市——上海。一路上,为了节省资金,她省吃俭用,有坐票不买买站票,累了就在车厢连接处铺张报纸休息一会儿。初到上海,使徐亚珍大开眼界,能拿回去卖的东西太多了……

在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徐亚珍被长红牌窗纱深深地吸引住了,她按商标上的地址直接找到了生产厂家,得到的答复却是“这种窗纱是出口商品,国内销售需要定做,而且只收美元。”在徐亚珍不弃不舍的相求下,厂家终于同意批给她50套。而徐亚珍的兜里的钱却只够买5套,经再三相求,厂家终于批给了她5套。

这5套窗纱刚到朝阳便被一抢而空。她在上海引进的大白兔奶糖,使朝阳人第一次在本市买到这种高档名牌奶糖。一位在朝阳工作的外国人听到消息后,特意到她的小店里买了半公斤,并通过翻译说,没想到在朝阳能买到大白兔奶糖。

短短两年摸爬滚打,徐亚珍感觉到了商海的魅力。“要干就干出个模样来”,她毅然办理了停薪留职,全身心投入到商店的经营中。1988年12月26日,徐亚珍将上海市的简称“沪”引入商店的名称,把“晨光商店”更名为“沪光综合经营部”,旨在经销上海货,以“人诚品真、荟萃精品、服务大众”为目标,打造朝阳的“小上海”。

人诚品真造“大船”

扔掉“铁饭碗”后的徐亚珍,为了扩展自己的事业,开始筹划举办一个跨省区、集商家、聚厂家的百种商品展销会。那段日子,她同店员一起写邀请函、跑厂商,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顿饱饭。紧张的忙碌中,三省十六市厂商代表参加的商品订货会如期在朝阳柴油机厂招待所召开。从一楼到三楼摆放了800多种商品,使内蒙古、河北及省内国营大商场的老总们领略到:朝阳有一位有胆识、有魄力的女老板。

1993年9月5日,位于新华路三段的沪光分部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开张营业。此时的徐亚珍经过7年商海的磨炼和摔打,已成为一名真正的商人。

她学会了给自己“充电”——进货途中,《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市场学》、《营销学》、《日本企业管理模式》……都成了她随身携带的必备品。

她开始利用新闻媒体为企业注入文化内涵——1993年《朝阳日报》刊登了“朝阳沪光综合经营部征集店徽的启事”引起轰动,此前没有哪家个体企业发布这样的启事,业内人士认为“徐亚珍将有更大的抱负扩展她的事业”。

1996年4月6日,春光明媚、艳阳高照。徐亚珍亲手创建的以经营羽绒服、毛衫、羊绒大衣、皮装、休闲服、牛仔装、职业装为主的,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的大商场“汇德祥服装服饰中心”成立。

“汇”即为汇聚,“德”即为道德,“祥”即为祥和,意为汇聚道德、扬帆商海、以达祥和。

“以德从商,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是徐亚珍的座右铭。每天早晨,员工做完早操后,要喊出“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竭诚为顾客服务”的口号。他们不但这样喊,而且真是这样去做的。步入“汇德祥”,你会时刻感受到真诚的服务氛围。“汇德祥人欢迎你!”“不买也可以,试试也欢迎!”“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等店面标语绝不仅仅体现在口号上,而是融会于服务人员的服务中。

1999年8月的一天,营业员发现柜台上有一个手提袋无人认领,打开后发现里面有2000元现金和3万元的存折及若干票据。徐亚珍知道后,立即根据票据上的地址进行联系。巨款失而复得,失主赠给徐亚珍一面锦旗,称赞“汇德祥拾万金而不昧”。

2003年冬季,一位老太太买件羽绒服回家试穿,觉得颜色鲜艳些,7天后回到店里要求退还,营业员热情地为她换了一件。老太太高兴的走出店门,却把2000元钱遗忘在换掉的衣兜内。营业员发现后追出店外100多米把钱还给了她。老太太激动的流着眼泪连声说:“这里的店员真好……”

徐亚珍以德从商,更重以德取商。一次,南方厂家照原订单多发来一箱羽绒服,价值达3300元,徐亚珍发现后立即照价补款。营口一家公司发来羊绒大衣96件,发货账上误记为56件,少入账40件就是4万元,徐亚珍核对后如实把货款打了过去。特别是去年12月份,沈阳某办事处由于电脑故障,发来一车货竟无记载。徐亚珍经过详细对货、查账,把巨款交还时,那个公司尚不知缘由。

这一桩桩并不寻常的事件无形中为徐亚珍树起一座人格的丰碑。

几年来,京、津、沪等全国46个厂家主动请徐亚珍做代理商,只要打个电话就发货。即使新结识的一些厂家一次性为她投放三五十万元的货,也会毫不犹豫。

徐亚珍带领她的员工们已走过了15个春秋,目前在朝阳各县(市)区,内蒙古、河北等地设有11家直(附)属店,拥有员工160余人。当初的“小舢板”已经变成了集团化民营企业。徐亚珍先后被授予“辽宁省优秀企业家”、省“光彩之星”、朝阳市民营企业“巾帼标兵”。当选为省个协常务理事、市个协副会长。今年又被推选为朝阳市政协委员、市工商业联合会女企业家商会会长。汇德祥服装服饰中心被中国社会经济调查所评选为“中国社会信赖商场”,被辽宁省个体劳动者协会授予“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示范店。

心血成裘御人寒

徐亚珍最喜爱的一首歌是《好大一棵树》。她说:“只有吸收阳光、雨露的滋润,深深扎根于泥土中,参天大树才会茁壮健康,抵御风蚀、虫害。”徐亚珍清醒的意识到,她的成功离不开党的政策和改革开放的环境,离不开消费者的厚爱和支持。她觉得对社会、对他人要有一份责任。

2000年,朝阳迎来了一个多年不遇的寒冬。最冷的那一天,徐亚珍像往常一样,身披羽绒服在店里察看经营状况,她突然心头一沉:我身穿着羽绒服在屋里尚觉丝丝寒意,那些为生计而奔走的下岗工人和特困家庭以及求学在外的莘莘学子的境况会怎么样呢?想到这,她立即拿起电话,布置几家直属的分店拿出部分质量上乘的羽绒服削价几折给持特困证的下岗工人和大中专学生。损失部分由她个人承担。先后几天共出售300件,损失近6万元。

1998年夏天,长江洪水成灾,坐在电视机前的徐亚珍心里阵阵酸楚。第二天一早,她便组织全体员工把刚从上海、杭州新进的服装打了30多包,挑出学生用鞋2800双,在政府尚未号召的情况下,把价值6.5万元的救灾物资从朝阳火车站发往武汉市民政局。可敬的是发寄人既不是徐亚珍,也不是“汇德祥”,而是“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家乡”。

2003年11月份,朝阳县南双庙乡13岁的女孩王梦一患胸腰脊椎侧弯病,因为无钱医治,面临死亡或终身瘫痪。其父亲王安找了多家企业求助无果,偶然来到了“汇德祥”,在徐亚珍的资助下,小梦一得到了医治,现今已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上学了。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间她共为社会捐助了十几万元。这对于一个尚属贫困地区的一位个体业者,实是难能可贵。但是谁能想到,这位出手“大方”的女老板,对自己的生活却俭朴的近乎吝啬呢。尽管经营服装,但她穿的没有一件名牌,没戴过一件金银饰品,以至于许多初次谋面的外地老总有些不敢相认。受她的影响,她的员工都非常朴实,她的家庭也普普通通,在英国读书的儿子更是秉承了她的品德,回国后,同学相聚,穿着谈吐朴实无华。

平日里,哪位员工生活拮据或遇到困难,她都要出资扶助,并帮助想办法,找出路;哪位员工生病,她都亲自登门看望。她还消除偏见,收留聘用一些曾经误入歧途的青年。在她爱心感化、真诚帮助下,这些人均痛改前非。他们把徐亚珍称为“恩姨”。在徐亚珍的帮助下,这些人大多办起了个体,靠劳动致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汇德祥”的员工多数是下岗职工和退伍军人。徐亚珍像母亲又像姐姐关怀疼爱着他们,就连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日徐亚珍都记得清清楚楚。职工生日宴在“汇德祥”已经成了没有条文的规定。

徐亚珍说:“经商搞企业不能不挣钱,挣了钱要想到回报社会。我希望我的事业越做越强,回报社会的力量越来越大。”如今“汇德祥”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商标注册,“汇德祥”在时机成熟时将涉足餐饮、百货等行业。要把“汇德祥”的牌子擦得更亮,以打造消费者心目中的名牌。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郑观应,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待鹤山人,或罗浮待鹤山人。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中年以后迁居澳门。出生于1842年7月24日。他的父亲郑文瑞是一个具有地主绅士身分的乡村私塾先生。据郑观应介绍,其父颇有学识,虽没有取得功名,但他对家乡的公益之事,如修桥架梁、赈济灾民,从来都是热心支持的。郑观应幼时跟随他父亲饱读孔孟之书,据他的老朋友回忆说他“幼读书,有大志”。从他一生的言行中看,都是以“救世”为己任的。他的家乡位于外国侵略者的巢穴——澳门之旁,又隔着珠江与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遥遥相望,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不能不有所感触,为将来以“救世”为己任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还庄严于鄙俗,由油滑而堂皇。刘邦的机智,项羽的勇猛,韩信将兵,张良运筹……波诡云谲,英雄辈出。让人捧腹,让人感叹,再现了楚汉风云变幻的时代。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马上得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帝制王朝。群雄逐鹿,捷足先登。是人力,还是天命?是人心所向,还是侥幸得手?本书正剖析着汉高祖刘邦由弱而强、由强转弱的经营转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刘邦迈向成功之路的关键,也可以检讨出刘邦走下坡的原因。
  •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讲述了数十位福建商界英雄的传奇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令人起敬人物的人生理想、创业历程和成功法宝、情感世界,读来引人人胜,引人思考。
  •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阅读的角度、记述富兰克林——这位奠基近代电学的美国科学家、成就并举于文学、政治领域的“美国科学和文学之父”的故事。
  • 雍正:最勤政的铁腕君王

    雍正:最勤政的铁腕君王

    本书主要收录了辩书、秘立皇储、朝乾夕惕,夙夜忧勤、猝然离世,说不尽的身后事、摊丁入亩,重农务本、改土归流促统一、平叛乱,巩固边疆、调整人事,稳定人心、权利弊,重用隆科多、衡思量,纵容年羹尧、刻薄寡恩,痛打落水狗等内容。
热门推荐
  • Two Men of Sandy Bar

    Two Men of Sandy B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溪璧

    花溪璧

    生在乱世如风中浮萍,眼看山河破碎,爱人,朋友都随着时间消失,她无力挽回,只求在乱世中求得安稳。
  • 冥王宠妻:暴宠医妃

    冥王宠妻:暴宠医妃

    她,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第一特工,亦是闻名于世的第一神医…她,天龙大陆冷家嫡系大小姐,天生废材,性格懦弱,被人陷害失去清白之身。当她变成她,天生废材?修为跟开了外挂一样往上升。性格懦弱?她的人生格言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他,天龙大陆雪轩国异姓王冥王殿下,他守在龙轩国几百年,皇帝见他都要低头,传言他战无不胜,性格冰冷,拒人于千里之外…当六年后,她带着双胞胎儿子回归复仇。就在三人坏笑的时候,某腹黑微笑着看着三人:“夫人,玩了这么久也应该玩够了吧!”“……”当她遇到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帝妃之锦绣宏图

    帝妃之锦绣宏图

    她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与他结盟,却又成为他父亲的妃子。身嫁其父,心系其子,她一人侍得二主,是舍身求义,还是妖孽祸国?宫阙千重,每一重富丽堂皇的朱门之后都有深深掩藏的秘密,围绕着富贵与权势的勾心斗角无一日止歇,危局重重,于她却是如鱼得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群芳争艳或是江山帝业,都不过是一场以命为赌的游戏。只有他的心,始终猜不透,想不通,摸不清。一路行来,是谁总是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青春的路都要疯狂

    青春的路都要疯狂

    林霏,一个单亲家庭的普通女孩,从小就表现出了在音乐上的天赋,但因为家庭条件有限,林霏没有办法进行专业的指导,而且母亲也并不认可林霏去学习音乐,林霏却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演唱会,同学们都认为林霏这是在妄想,因而对林霏满是嘲讽和鄙夷。林霏渐渐得变得忧郁起来,经常会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唱歌,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母亲一味的指责让林霏的内心很矛盾,16岁那年,林霏离家出走了,她遇到了祝梦,一个也热爱音乐的女孩,而且祝梦家境富裕,她对林霏说:“青春只有一次,必须疯狂!”然而,林霏和祝梦的相识却引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 影穿之十二夜

    影穿之十二夜

    {十二夜分为12个故事,十二夜共分为12个故事,1、北宋熙宁年;2、清朝乾隆年;3、明成化年;4、无限恐怖;5、清康熙年;6、明崇祯年;7、漫威电影奥创、8、超神学院;9、倩女幽魂;10、西游;11、封神;12、巫妖之战。}基本大纲已定,码字中…可能会涉及到部分调整,请见谅。
  • 季雅淳的一生

    季雅淳的一生

    作者酷酷佘的第一部网络发表作品,不好看请多见谅
  • 空穴来风:中国历史中的造谣往事

    空穴来风:中国历史中的造谣往事

    造谣无非是通过一些谎言的传播来达到造谣者的个人目的。中国古人之间的斗争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谣言这一武器。谣言往往都是一个新闻,新闻的特点就是引发议论的。一些专家胡说的话也被人传播,因为“专家”被认为是“事实”的代名词。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说服别人;有些人则是为了解放自己,抒发一下心中的不愤;另外一些传谣的人纯粹就是为了说而说了,在聊天中,不知不觉地,谣言就如同精神癌症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 老狐狸办事心经大全集

    老狐狸办事心经大全集

    狐狸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极具价值,人类的贪婪使之濒临灭绝。由于生存受到威胁,狐狸不断地改造自己以适应环境。母狐产下小狐狸不久便狠心地把它赶走,让它在风雨中自己成长。于是狐狸一代比一代聪明。
  • 遇见你是我的小幸运

    遇见你是我的小幸运

    那些甜蜜的难忘的后悔的故事,不过是我在青春这场盛宴中与你的擦肩而过,终有一天会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相遇相知,相爱相守。遇见你是我的小幸运,爱上你,是我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