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过研究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个人群统称为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称之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患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他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
1.男性同性恋患者
男性同性恋者,包括双重性生活者(指既有同性恋又有异性恋者)占全部艾滋病病人的70%~76%,在美国为75%。
由同性恋行为染上艾滋病的实例在我国也有报导:1989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从一位梅毒病人的血清中检出艾滋病毒,经调查,该男性患者有同性恋史,曾与外国人发生过同性恋行为。这是从中国大陆同性恋者中发现的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据报导,美国旧金山“娱乐区”的同性恋者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从1978年的不到1%上升到1980年的25%,1986年又剧增到65%。在西方其他国家的同性恋者中艾滋病发病情况也与美国相似,丹麦、芬兰、西德、英国、卢森堡等国的同性恋者中,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60%~100%;在瑞典、挪威为70%;在比利时、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为50%。在同性恋者中,有如此高的艾滋病感染率,难怪人们称艾滋病是“同性恋瘟疫”。
2.吸毒者
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而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无疑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美国略高,这一比例为1%~3.6%,西班牙为0.2%。血友病病人之所以易感染上艾滋病,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流血不止。据报导,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每一批号浓缩剂来自2000至5000个不同供血者的血浆,目前在美国约有6%~8%的供血者带有艾滋病毒,故有许多例子证明用美国生产的凝血因子Ⅷ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据统计,接受这种因子Ⅷ治疗的A型血的血友病人,血清艾滋病抗体阳性率高达60%~90%。在我国大陆曾有数例因使用因子Ⅷ而染上艾滋病的报导;在香港的一次调查中,有71.2%的感染者为血友病患者。另外,根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机体中淋巴细胞成分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轻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浓缩血细胞、血小板、冷冻新鲜血浆)的输注也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首次报告的与输血相关的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婴儿,该婴儿接受了1名艾滋病病人提供的血液后发病。最近,有人总结了美国18例与输血有关的艾滋病病例的资料,这18例患者从接受输血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为10~43个月(平均24.5个月)出现卡波济氏肉瘤的时间是在受血后16个月。这18例艾滋病病例分别接受了浓缩血细胞(16例)、冷冻血浆(12例)、全血(9例)和血小板(8例)。在调查中至少发现8名供血者属于艾滋病危险人群。所以受血者受染与否与供血者是否艾滋病人或是否属艾滋病危险人群有关。另据广州卫生检疫所在1986年9月至1989年期间对我国进口的10批丙种球蛋白进行艾滋病毒检测,其中有8份(80%)艾滋病抗体阳性,这表明使用进口丙种球蛋白者也可成为艾滋病毒感染对象。
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据我国10个省市性病及艾滋病感染联合调查组最近报导,对性病高危人群中的2687人进行了分析统计,男性1027名,占38.2%,女性1660名,占61.8%、15~29岁年龄组的2119名,占78.9%,平均年龄24.3岁。在2687名被调查者中,发现性病患者885例,以淋病为主(占74.3%),女性患病率(34.0%),是男性(16.0%)的2.1倍,2687人中,艾滋病抗体虽然全部阴性,但是为艾滋病发病危险人群。如有艾滋病流行,这批人将为主要发病对象。
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
艾滋病从理论上说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易感人群主要为上面所提的五类人群。从年龄上,艾滋病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事实说明90%以上发生于50岁以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发生在两个年龄组,即20~40岁的成人组和婴幼儿组。据从美国对21726例艾滋病的分析中可看出,发病率以中青年为主,20~49岁占89%,其中30~39岁占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