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52800000006

第6章 《物质生活》

跟随现代生活的步伐

作者:杜拉斯

国别:法国

入选理由

读阅《物质生活》,就像是在聆听杜拉斯的回忆,一种对创作的回忆,一种对生活的回忆。这种回忆是轻盈的、平静的、真实而又丰富的。

背景搜索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一1996),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女作家、电影剧作家,是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1914年出生于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郊区,四岁丧父,身为小学教师的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兄弟艰难度日。这位出身农村的母亲勇敢而又固执,后来成为杜拉斯作品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

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写的就是她母亲的故事。杜拉斯十八岁时离开越南返回法国攻读数学和法学,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二战期间,在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引导下,杜拉斯参加了抗击纳粹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1943年杜拉斯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翌年,法国著名的出版社伽利玛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另一部小说《平静的生活》。此后,杜拉斯遂以写作为生,笔耕不辍。1984年她发表小说《情人》,不仅荣获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更为她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巨大荣誉,被翻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中国,她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拥有众多的”杜拉斯迷“。据说她的《情人》《广岛之恋》和散文集《物质生活》已成为”小资一族“的必读书籍,以至于根据前两部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成了不可或缺的经典DVD。

散文随笔集《物质生活》发表于1987年,它根据杜拉斯对朋友热罗姆?薄儒尔的谈话记录修改而成。她将这种特殊的写作称之为”流动的写法“,并说没有一种现有的书籍形式能够容纳《物质生活》的写法。

作品快读

《物质生活》是一部文体相当自由任意的随笔集,共有四十八篇文章,各篇长短不一,短则三五百字,长则万余言,这种文体形式倒是法国文学的一种优秀传统,蒙田与帕斯卡尔都用这种文体写出了优美隽永的传世名篇。但杜拉斯则将这种文体运用得更加自由和娴熟,更富于现代生活的节奏感。作者在本书前言中说,”这本书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也不属于中间部分“,它”是从日常事件引发出来的。可以说是一本供阅读的书。不是小说,不过与小说写法最为接近“。没有开端和终结,表明本书内容的自由和散漫;而所谓”从日常事件引发出来“,则又表明本书与作家自己的个人生活密切相关。通读全书,可以说《物质生活》是一部关于写作、爱情和回忆的书,而在写作、爱情和回忆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这就是自我。这个自我很多时候就是作家本人,但有时候却又代表着所有女人,说的是所有女人的故事。比如《房屋》。

关于写作,杜拉斯总拿自己说事,她写了五十年,著作等身且名满天下,单小说就有四十余部。写作对于她来说,是自我生命经验的提升与挥洒,是血与泪的结晶与表达;她甚至说,身处几乎完全的孤独之中,你会发现写作会拯救你,而一部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所以,她说写作是”一种死亡“,通过这种”死亡“,人才能得到拯救,从而复活。这种关于写作的思想表明,杜拉斯不是一个为写而写的作家,甚至也不是一个为艺术而写的作家,她强调自己”除了社会不公正这个问题之外,其他我并没有思考什么“。

爱情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也是杜拉斯一生牵挂的主题。这本书中,她在多篇随笔中都陈述了她与扬?安德烈的爱情关系。扬是杜拉斯的崇拜者.是她晚年的生活伴侣,他陪伴她走过了生命的最后十个年头。

杜拉斯的文字是任性的,有时甚至是不大讲道理的。然而,她的文字绝对是真诚的。不仅真诚,更重要的是勇敢和激情。她的勇敢和激情源自她自身的生命体验,是一个普通知识女性的个人化的生命感悟。这份勇敢和激情在爱情的讲述中,无疑更加惊心动魄。爱情是杜拉斯一生不倦的追求,是她终生不悔的憧憬。有时候,读她讲述的爱情故事,你会觉得她完全是爱上了爱情。在她对爱情的感人描述中,她的爱总是同疯狂与死亡的主题纠缠在一起的,似乎不如此,爱就无从表达自己。在《情人》中,爱到最后已演绎为沧桑;在《劳儿的劫持》中,爱在最初阶段就突然演变为疯狂;而在《永隆》中,爱就是死亡。法国女人安娜在异国他乡爱上一男子,而她的丈夫是殖民地的高官,由于不难猜测的原因,安娜离开了老挝,不久,她的情人就殉情而死。当时,杜拉斯只有八岁。而她在七十二岁时,用一种相当简洁而平静的笔触,讲述了这个惊世骇俗故事。为什么说是惊世骇俗呢?八岁时只见过一面的女人,七十二岁时还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的人与事毫无疑问是惊世骇俗、刻骨铭心的;其次,这个与死亡相关的爱情故事,在当时当地的社会反映中无疑也是惊世骇俗的,所以杜拉斯将其称为”必须禁止的一种知识“。对于只有八岁的她来说,这种惨烈的爱情,这种被禁止的知识,既使她受到强烈震撼,又使她不敢言说,因而成了她”独自一个人的秘密“;在对这种痛苦秘密的保存与最后的陈述中,你不难发现杜拉斯那种按捺不住的愤怒,那是对摧残人性的伪善道德的愤怒;正是这种伪善的道德,壮烈的爱情竟然成了”必须禁止的知识“。通过”禁止“,爱情便在悄然之中被扼杀和消解了。所以,杜拉斯决心为爱情重新命名:“必须发明一个词,来说明人们清楚知道却不理解那样一种应该理解的事。”这就是说,爱情实际上是人们不仅要知道,而且要理解的事。爱情是壮丽的,也是不大讲什么道理的。讲道理的爱情或许就不是什么爱情.比如选爱人要看看他有多少年薪收入,那其实只是婚姻,而不是爱情。

片段精读

永隆

先是在永隆(越南南方一城镇——译者注),以后才是河内。我曾经讲到永隆,河内没有。永隆,我曾经讲过,是交趾支那偏僻地区的一个居民点。地处乌瓦洲平原,我想,这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多水之地。那时我才八至十岁,发生了一件事。有如惊雷,或者是像是宗教信仰。在我这一生。竟有这种事发生。我已经活到七十二岁,依然像是昨天的事:居民点的林阴小路,在歇晌的时间,白人居住区,道旁开满金凤花的大街,阒无行人。河水也在沉睡。于是她乘着她那辆利穆新黑色汽车驰过。她的名字大概叫安娜一玛丽.斯特雷特。又叫斯特莱泰。她是行政管理区行政长官的女人。他们有两个孩子。他们是从老挝迁到这里来的,她在老挝曾经有一个年轻的情人。全部都在这里了:就像《印度之歌》中所写的那样。那个年轻人留在老挝没有走,他们是在那个居住区相识的,在湄公河上游很远的北方。就在那个地方他自杀死了。在琅勃拉邦与这两个情人相共的这条大河向下流经一千公里,经过这个地方,这就是永隆。自此以后,那个女人也就成了我独自一个人的秘密:安娜——玛丽?斯特雷特。(选自《物质生活》,王道乾译,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妙语撷萃

人不能在自己一方孤独一个人去爱,这种事我不相信,孤独一人生活,经历一种绝望的爱情,我也不信。他是那样爱我,我当然也那样爱他,他是那样欲求于我,我当然也同样欲求于他。

延伸阅读

链接一杜拉斯生平

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交趾支那(现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1921年她父亲去世。

1924年她住在金边、永隆、沙沥。她母亲在波雷诺(柬埔寨)买了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

1939年她同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

1940年-1942年她同菲利普?罗克合作,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帝国》.在书业俱乐部工作,《塔纳朗一家》遭到伽里玛出版社的拒绝。她第一个孩子夭亡。她的小哥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去世。同迪奥尼斯?马斯科洛相识。

1943年她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参加莫尔朗(即弗朗索瓦?密特朗)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活动。

1944年R.昂泰尔姆被捕并被放逐到布亨瓦尔德,然后放逐到达豪(参见《痛苦》)。她加入法国共产党,任维斯孔蒂街党支部书记,成立寻人处,出版《自由人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发表《平静的生活》。

1945年R.昂泰尔姆回来。同R.昂泰尔姆一起成立万国出版社。1946年她夏天在意大利。同R.昂泰尔姆离婚。

1947年她的儿子让?马斯科洛出生。

1950年她发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被开除出法国共产党。

1957年同D.马斯科洛分居。1958年发表《琴声如诉》。她从1955年起反对继续进行阿尔及利亚战争,后又反对戴高乐政权。为各种周刊和杂志撰稿。

1959年为阿兰?雷内写《广岛之恋》电影剧本。

1960年当选为美第奇奖评委,但于几年后辞职。“如果存在一个否定的评委会,我就参加。”

1961年她为亨利?科尔皮的影片写《长别离》,这个电影剧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学奖获得者热拉尔?雅尔洛合作的结果。

1968年她参加了五月风暴的那些事件。在《绿眼睛》中可读到关于大学生和作家行动委员会诞生的政论文,该文被委员会否定,委员会也在不久后解散。

1975年,《印度之歌》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获法国艺术片影院及实验电影院协会奖。

1976年,《整天在树木之中》获让?科克托奖。

1982年在纳伊的美国医院进行戒毒治疗。1984年《情人》获龚古尔奖。

1985年发表《痛苦》。7月17日在《解放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玛格丽特?杜拉斯在“魏尔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场引起一部分读者的敌对情绪和好几位女权主义者的论战。

1986年《情人》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

1988年-1989年严重昏迷。住院。1990年R.昂泰尔姆去世。1991年发表《华北情人》。

1996年,玛格丽特?杜拉斯逝世。

链接二广岛之恋

如果一定要为西方电影从古典时期转为现代时期寻找一部电影作为划时代的里程碑的话,那么这部电影无疑应当是《广岛之恋》。《广岛之恋》以其现代意义的题材,暧昧多义的主题,令人震惊的表现手法,与新小说派的紧密联结,在多重意义上,启发和开创了现代电影。

一九五九年的五月,阿伦?雷乃携他于去年拍摄完成的新片《广岛之恋》来到法国戛纳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第十二届电影节,影片如一枚重磅炸弹,立即轰动了整个西方影坛。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是古典主义的末日超前了十年,使所有的评论家都失去了勇气。

《广岛之恋》讲述在日本拍戏的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的异国恋情,穿插遭遇原子弹的广岛和二战时期女演员少女时代在法国小城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悲剧。人们说《广岛之恋》是电影的转折点,影片中首次出现大胆而新颖的叙事技巧,电影将早已为文学把持的地盘夺了过来,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介入,影片同传统的、以设置一个无所不知的讲述者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表演实行了决裂。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独白取代了讲述者。世界不再是被描绘的了,而是反映在人的脑海中,观众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影片。

链接三左岸派

19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而得名。他们是亚兰雷内、安妮华妲、克里斯马克、亚兰罗布格利叶、玛格丽特莒哈丝和亨利科尔皮等。代表作品有雷内的《慕里爱》(1963)和《战争终了》(1967),罗布格利叶的《不配的女人》(1963)、《欧洲特快车》(1966)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新浪潮”电影转入后期,以阿仑?雷乃、瓦尔达、罗伯-格里叶等为代表的“左岸派”(因居住在法国塞纳河的左岸而德名)声誉日隆。他们的影片更着重于探讨现代人的迷惘和心理过程本身,很少直接表现浪漫主义的抒情主题;更多地热衷于进行各种心理实验,向体现存在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方面进了一大步,并吸纳了伯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布莱希特的戏剧技巧。由于他们与新浪潮电影导演的风格非常接近,有时也被归于新浪潮电影名下。但“左岸派”却公开拒绝被贴上“新浪潮”的标签。然而,由于1959年《广岛之恋》的出现正好赶上“新浪潮”的幸福之年,因此,人们便把它看作“新浪潮”的一部分。

“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作有《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两片的导演都是阿仑?雷乃。

由于“左岸派”导演和文学有深切的渊源关系,所以他们的探索和创新,有时偏离电影固有的形式太远,像杜拉斯后来独立拍摄的电影,往往是一些静态的画面,配上文学性极强的话外音(如《印度之歌》,1975;《阿迦塔》,1981),因此被称为“非电影”。但阿仑?雷乃在视觉和语言之间却找到了非常完美的平衡。

同类推荐
  • 岁月如水

    岁月如水

    感谢我的近百本日记,于吃喝拉撒中寻到一些原始的记录,那种原生态的情感,无法伪装。我不是作家,无法描写超越生活以外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我所经历过的生活。那里面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艰辛,那里面的场...
  • 疯狂的阿登

    疯狂的阿登

    停止增援诺曼底,法西斯面临审判!戴高乐崛起,法国人为荣誉而战,德军撤出巴黎,维希政权全面瓦解!希特勒签订停战协议!蒙哥马利热情不减,“彗星计划”成最后一搏!希特勒拒绝纳谏,阿登上演最后的疯狂!这是德国在西线最大的反击战,双方投入近60个师,伤亡各达8万余人,此后,德军在西线再也无力阻挡盟军的攻势。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童心永在

    童心永在

    孩子可以最直接最无私地帮助别人。在他们眼里,生命是平等的,他们没有成年人的许多顾虑和种种为自身的打算。他们的眼光没有被世间的灰尘蒙蔽,思想没有被世间形形色色的物质羁绊,他们保存着最初的真善美。孩子的心透明而纯洁,敏感而脆弱,我们要用心呵护。孩子成长的路漫长曲折,我们要教他们学会生活,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告诉他们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教会他们在坚持善良的同时快乐健康地成长。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我的绝美女老师

    我的绝美女老师

    特种军医回归都市,成为中学校医
  • 彼岸之灵

    彼岸之灵

    众生渴望到达彼岸,但却不知彼岸也向往着此案的繁华……陆十一,一个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终于苦苦挣扎到高中毕业,没想到大学志愿滑档。在遭受着同学嘲讽和女神鄙视的时候,意外的接到了来自六道学院的通知书!从此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个关于灵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百族的故事。这是一个此岸和彼岸的精彩。
  • 虚邪

    虚邪

    天下动荡,虚邪将至天佑为了寻找父母,抛弃了野战炮兵部少将的职位,结束了饮血杀手的生涯,投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但等待他的,除了香车美女,绚丽的都市生活,还有一个天大的阴谋意蕴其中……简单一句话:天佑,不是人类。
  • 重生之似水年华

    重生之似水年华

    ——如果人生能重来一次,那么90%的人都是伟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你回到了十年前,面对熟悉的一切,面对记忆中熟悉的日子,这份机遇需要如何把握?一个普通的人,在一次意外中回到了十年前,他没有在重生的过程中得到超人的能力,也没有一个人就能把中国带领到世界颠峰的魅力,他的要求不高,只是想比以前生活好一些而已,这个简单的要求他能达到么?PS:主角经历大多是作者所经历过的,书中的各位角色也大多是真实的,本书没有宿命的敌人,因为作者到现在也没发现作者宿命的敌人在哪个角落。※※※※※※※※※※※※※※※※※※※※※※※※※※※※※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一次相见,她心想:她,绝对不会喜欢他!而他早已心如止水不打算再爱。结果他们都错了,爱是奇妙的,不容分说的,图书馆的邂逅,日久生情,彼此陪伴,他们终究还是爱了。熬过毕业季,熬过职场小白期,他们始终手牵着手,如此爱,刚刚好,执手漫漫相伴到老。
  • 绵若清风

    绵若清风

    一个贫困区的的男孩,一个大城市的女孩。从一见面的轻视,到爱恋,再到最后的分离。在女孩眼中,你若清风一般温婉细腻,是你,温暖了女孩那颗冰冷的心。但到最后,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女孩的自以为是......
  • 午夜蛇变

    午夜蛇变

    静谧的夜晚,破旧的小楼。十六年后雷雅问父亲的死使她再次登上家门,看到父亲这个享誉全国的伟大魔术师的遗体时,她心中悲伤万分。按照雷家祖训,每一代家主死后都需要在冰窖中停尸四十九天,如此古怪的安排,使她心中充满了迟疑。而在她家的后花园之中,每当午夜来临,远处常常传来沉重喘息之声,同时隐约还有蛇在诡异地舞蹈。成群的乌鸦频频出现在天空,黑暗的角落中神秘部落的咒语暗自唱起,借宿青年男女和家人神秘消失。冥冥之中,神秘而恐怖的气息开始笼罩着整个雷家。
  • 烟诺

    烟诺

    他哈利兰莫奇;她精灵族烟诺。两个在这天骄纵横,繁星闪耀的时代,如尘埃般微小。命运让两人相遇;相知;相恋。然而种族的隔阂,使命的牵绊。斩断了这一切。然而相思成灾。挣扎,反抗;直到有一天鲜血流尽,染红大地。
  • 重生音乐帝国

    重生音乐帝国

    前世,他一无所有,连命都稀里糊涂地丢了。今生,携带一棵会开花的树他重临都市。他将建立自己的世界他将打造自己的乐土他将在找回自己的心灵归属。
  • 探索未知-神秘的城堡文化

    探索未知-神秘的城堡文化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