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9400000007

第7章 天命之年(下)

五十知天命的孔子,虽然清楚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依然远离政治,终日和学生们一起读书论道。那么一直倡导“修己以安百姓”的孔子,难道就这样在书斋里终老吗?孔子还会出仕、治国、平天下吗?

五十而知天命的孔子和四十不惑的孔子一样,有众多高徒门生环绕身边,大家一起探讨学问、探讨政治、探讨社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圣人之言。但是,孔子难道就真的愿意终生在书斋里面度过吗?难道他真的就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没有想到兼济天下吗?实际上我们知道,按照孔子的说法,内圣之后一定要外王,修己的结果是要安百姓的。所以孔子一直待在书斋里,心安理得地和弟子们在一起,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这一点让很多人想不通。有人就对孔子讲,先生,你怎么一直不出去做官呢?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孔子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孔子此时可能真的还没有做好从政的准备,我们说过,这段时光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很满足,而且可能也觉得他的天命还没到,他还不准备出来。所以他的回答是“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一个人在家里孝顺父母、爱护兄弟,然后把这种孝顺和爱护之情推广到政治上去。他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把从政看成是仅仅出来做官,我研究学问、探究真理、了解人生、考察政治,提出我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我用我的思想去影响当今的政治,这也是为政。

孔子这个回答实际上有一点偷换概念,因为别人问的问题,显然是说你为什么不出来从政。而孔子的回答是,我在家里所做的事情也在影响政治。

孔子这句话里,是为他不做官做的一个辩护,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说,实际上孔子后来对中国政治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他不是通过自己去从政,而是通过他的思想去影响政治。所以孔子在那个时代,他可能没有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最终成了“万世师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都受他的影响,你说孔子不从政吗?他不仅在他那个时代从政了,他到今天还在从政。

但孔子为什么要偷换这个概念呢?他想避重就轻,因为他此时真的没有想到出来从政。鲁国当时的政治状况,可能还真的不适合他。鲁国的国君没什么权力,权力仍然在三桓的手中,甚至三桓也没有什么权力了,三桓的权力又被谁抢去了呢?被他们手下的家臣抢去了。我们以前讲季平子很有权力,可是季平子死了,他的儿子季桓子继位了,他们家的家臣阳货控制了季氏的大权,并且通过控制季氏的大权,继而控制了鲁国的大权,这就出现了孔子所讲的“陪臣执国命”的现状。鲁国的政治是这个样子,孔子哪里愿意出来呢?即使出来又怎么能够有所作为呢?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讲,他不出来不是他不想出来,而是他觉得时机未到。所以他心安理得、不焦不躁地慢慢等机会。

可是这么长期等下去,也不是一回事。不仅一般人着急,他的学生都已经开始着急了。他的学生子贡是一个很善于言辞的人,后来做外交家做得非常成功。他想探一探老师的口风,但是他不直接说,他到老师那跟老师打了一个哑谜。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他说:老师,假如我有一块很漂亮的美玉,我是把它放到一个盒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去找一个好的价钱把它卖掉呢?这个意思很简单,也就是说老师你就像一块美玉一样,你老是在家里藏着不行,你得把你自己卖出去。孔子一听就明白了,这个小子打哑谜让我猜,那好,我也用哑谜来回答你: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一个好价钱。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一方面,说明孔子老是不出山,弟子很着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孔子为什么不出山,他在待。在等什么?等一个好价钱,实际上是等一个好时机。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连被孔子反对过的乱臣贼子也跟着着急了,谁呢?阳货。我们知道,阳货以前看不起孔子,孔子十七岁到季氏家赴宴,就是被阳货赶出来的。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轮到阳货想请孔子出山了。阳货执掌鲁国的大权,他想有一个好的群众基础,像孔子这样有威望的人,如果能够拉来为自己所用,对他是有好处的,所以他此时特别想拉拢孔子。

《论语》上就有这么一段,阳货一心想见一见孔子,可是孔子就不给他机会见面。阳货也很聪明,送给孔子一头小猪。而且他送给孔子小猪的时候,找了一个机会,趁着孔子不在家的时候送去的。因为按照《周礼》的规定,如果大夫送给士一件礼物,士如果不能在家里表示感谢的话,士必须回拜大夫。阳货不是大夫,但是阳货给孔子送小猪是借大夫的名,借季氏的名送去的。这给孔子出了一个大难题,你不回拜他,违背了《周礼》,你回拜他,你上了他的圈套。

孔子也很聪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趁我不在家,给我送小猪,我也趁你不在家去拜访你。所以孔子先派人打探,今天阳货在家吗?阳货不在家,好,赶紧到他家去回拜他。可是,真是非常不巧,孔子在回家的路上,竟然跟阳货在路上碰着了。

这个时候的阳货独揽鲁国大权,所以说话的口气非常冲,他对孔子说:孔先生你过来,我对你有话要说。孔子只好走过去了,阳货就跟他说:把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听任自己的国家政治混乱,这样的做法可以称之为仁吗?这个反问很有道理,孔子有才华,孔子有德行,不错,你内心里怀着这么一块宝,可是你眼看着国家走在邪路上,你竟然毫不动心,毫不痛心,毫不关心,你是仁德的人吗?道理讲得很正派,所以孔子没有办法,说:不可。孔子也很老实,说,不可以。那好,阳货接着说:你这样的人,我们都知道,是喜欢从政的,可是你老是这样糊里糊涂地错过机会,你这算是有智慧吗?他也把孔子看透了,知道孔子是喜欢从政的,但是他也发现孔子一直没有出来,所以他问孔子,你这算智慧吗?孔子说:不可。不能算作智慧。孔子实际上根本不愿意和阳货有什么直接的针锋相对,阳货真是得罪不起啊。

当时鲁国有一句流行的话,说,不要得罪阳货,得罪阳货就是找死。所以圣人一方面要见义勇为,另一方面,不能随便把自己的生命送上去,所以他此时也不愿意得罪阳货,阳货发了半天的脾气,可是孔子一直以柔克刚,你讲什么,我都说好,你讲什么,我都说对,弄得阳货拔山之力无处释放,然后告诉孔子说:时光流逝,不会等你,你也已经五十岁了,算是老人了,你该干什么,得干了,不能再等了。孔子怎么说呢?孔子说:好的,我就准备出来做官吧。孔子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真的准备出去做官呢?显然不是,只要阳货在一天,他就不可能出来做官,他还会继续等待。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不过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在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阳货之乱。阳货开始作乱了,不过,这场作乱的结果是阳货最终被打败,逃到了齐国,三十多年的阳货专权终于结束了。

这个时候,鲁国的政府开始考虑重用孔子,因为孔子原来的政治立场很明白,反对阳货。现在阳货作乱,所以鲁国的政府认识到,孔子是有政治头脑的。

在鲁定公九年,刚刚过了天命之年的孔子,被鲁国政府任命为中都宰,中都是鲁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城邑,大概在今天山东汶上县西边四十里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宰”是什么意思呢?“宰”是地方的主宰,地方官。

多年以后,孔子的弟子言偃,也就是子游,在鲁国的一个小城邑武城任行政长官,孔子曾和他开玩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孔子到了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就莞尔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过去我听老师说“君子学了道,就能惠爱百姓;老百姓学了道,就容易听使唤了”。孔子就对学生们说,各位,言偃的话对啊。我刚才的话是开个玩笑罢了。

孔子为什么和子游开玩笑啊,因为他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弟子,武城的行政长官言偃在武城实践着他的以德治国以乱治国的理论呢。听着满城飘来的弦歌之声,好像他所向往的古朴民风又回来了,他能不高兴吗?

那我们看看,如果想到孔子在鲁国初仕时,也是一个相当于武城的小邑,而且,他也就从那小地方着手,作出了大成绩,我们就能明白孔子此时和子游开玩笑的深层次原因了。他自己在当时不是一把更大的牛刀么?而且,他作得相当成功,以此为起点,达到了权力的顶峰。

根据《孔子家语·相鲁篇》的记载,孔子用礼的方法来治理中都这个地方。他把这个地方的男女区别开来,老幼也区别开,强弱也区别开,让强的不欺负弱的,男女走路也都分开走,最后的结果是路不拾遗,老百姓的生活都很俭朴,养生送死都有礼有节。一年以后,当地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甚至连四方的诸侯都纷纷效仿。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示范区了。

我们注意到,孔子治理中都的特色,不在于具体的政策,而在于他有一个社会的理想。这个理想,是秩序,是文化,是和谐。中都最后治理得好,成为示范区。

鲁定公当然也非常高兴,就召见孔子。问他:你把中都治理得很不错,假如用你用治理中都的方法,治理鲁国怎么样啊?孔子此时非常自信,他说:用我的办法,即使治理天下都可以,何止是鲁国呢。鲁定公觉得孔子做得不错,所以第二年就提拔他为小司空,小司空管什么?管管建筑,管管农业等等。孔子又做得不错,不久鲁定公就提拔他做了大司寇,大司寇是鲁国最高的司法长官,这个时候,孔子就是上大夫了。官职上去了,觉悟也上去了。他并不认为裁决案件是他的最高志向,恰恰相反,对案件,他主张无诉,就是不要有诉讼是最好的。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

如果我仅仅像这样,天天听听诉讼,然后去审理,做裁决,那我不是和一般的法官一样吗?我的理想,不是把每一个案件都判得清清楚楚,我的理想是让天下根本就没有诉讼。你看,这个鲁国的大法官,他的理想里是一个国家没有刑律,没有监狱,不需要什么人来司寇。孔子此时,他心里是不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法官呢?不是。我们知道,孔子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君子不器。

就是君子不是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君子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社会理想。如果孔子满足于做一个大法官,天天去裁决案件,满足于做一个清官,每一件案件都判得很认真,当然很好。但是,我们知道,孔子不仅仅是法官,孔子是一个圣人。他的理想不是去做一个好法官,他的理想是做一个好的导师,去引导人民有仁德,讲信义,从而彻底消除诉讼,这也是孔子的知天命。因为他知道他的使命不是去做一个法官,他的使命是去做人民的导师。

在《孔子家语》里面,有这么一条记载,这条记载讲了古代的五刑说。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冉有问孔子:我听说古代的三皇五帝从来不用五刑去惩戒人民,真是这样吗?冉求觉得不可思议,天下有那么多罪犯,有那么多违法乱纪的人,有那么多犯上作乱的人,有那么多强盗,怎么能够不用五刑呢?三皇五帝不用五刑能够把天下治理好吗?孔子怎么告诉他的呢?孔子说:古代的三皇五帝,制定了刑法,他的目的是为了设防,不是为了惩罚。有了五刑让老百姓有所惧怕,让老百姓不犯罪,这是最高境界。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了孔子不是有专业之长的专门人才,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理想,是一种境界。

冉有问于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

孔子曰:“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是以上有制度,则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则不犯。故虽有奸邪贼盗靡法妄行之狱,而无陷刑之民。不孝者生于不仁,不仁者生于丧祭之无礼。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能教仁爱,则服丧思慕,祭祀不解人子馈养之道。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故虽有不孝之狱,而无陷刑之民。弑上者生于不义,义所以别贵贱、明尊卑也。贵贱有别,尊卑有序,则民莫不尊上而敬长。朝聘之礼者,所以明义也。义必明则民不犯,故虽有弑上之狱,而无陷刑之民。斗变者生于相陵,相陵者生于长幼无序而遗敬让。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而崇敬让也。长幼必序,民怀敬让,故虽有斗变之狱,而无陷刑之民。淫乱者生于男女无别,男女无别则夫妇失义。婚礼聘享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义也。男女既别,夫妇既明,故虽有淫乱之狱,而无陷刑之民。此五者,刑罚之所以生,各有源焉。不豫塞其源,而辄绳之以刑,是谓为民设阱而陷之。”(《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

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时候,他的观点和立场第一个就是最好不要有诉讼,具体操作的时候,他实行调解。今天在全社会都受到充分肯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员制度,最初的根源就是孔子。

有一天,有一个父亲上了一个状子,告发他的儿子不孝。孔子把这个儿子拘捕了,可是三个月的时间,孔子没有判决。孔子在干什么?在这三个月里,孔子在做这一对父子的思想工作,在对他做调解。季桓子听到这个事情以后,很不高兴,说:孔先生,你一直讲以孝治理天下。你觉得孝是人的根本,可是现在碰到一个不孝的人,按说你应该抓住这个案子,判成一个典型案例,教导人民来实行孝道。可是你为什么碰到这个案子反而不判呢?

季桓不理解孔子,可是孔子是怎么说的呢?孔子说:为什么人民有不孝的情况呢?那是因为在上位的统治者自己做的不好,给人民一个不好的榜样,现在人民照着你做,你去杀他,这是没有道理的。你现在不告诉他,人应该孝顺,反而听任他的诉讼,然后给他判决,这是杀掉无辜之人哪!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去判决他,而是告诉他,人应当孝顺的道理。在这个时候,你说孔子他是法官吗?不是,他是什么呢?他是导师。所以他做了这对父子的工作,经过调解之后,这个父亲就撤诉了。

孔子为鲁司寇,有父子讼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孔子舍之。季孙闻之不说,曰:“是老也欺予,语予曰:为国家必以孝。今杀一人以戮不孝,又舍之。”冉子以告。孔子慨然叹曰:“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罪不在民故也。嫚令谨诛,贼也;今生也有时,敛也无时,暴也;不教而责成功,虐也。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荀子·宥坐》)

孔子大力推行的仁德之政,成了知天命的孔子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孔子的弟子们,不仅继承了老师的为学之道,也实践着老师的为官之道,鲁国因此日渐强盛。

孔子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受孔子的影响,有一件事情非常感人,值得我来跟大家说一下。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高柴,高柴有一点笨,但是挺厚道,他曾经在卫国做士师,管刑狱。他在做士师的时候,曾经依法砍了一个人的脚。后来卫国发生内乱,高柴赶紧逃跑,逃到了城门口,他发现坏了,这个看守城门的人,正好是他以前砍掉脚的那个人。他想到今天死定了,跑不掉了。

但是这个被砍掉脚的人,很有意思,他显然还真想救高柴,所以他对高柴讲,城墙那边有一个缺口。他为什么不开城门呢?开城门就犯法了,他不想犯法,就告诉他城墙那边有一个缺口,你从那边跳下去吧。可是这个高柴死脑筋,他说:我是孔子的学生,君子怎么能够跳墙呢?君子不跳墙。那个人说:你这么样死板,那我告诉你,城墙的下面还有一个洞,你可以从洞里面钻出去。高柴一想就更生气了,说:我是君子,君子怎么能钻狗洞呢?也不走。

按说这个人也仁至义尽了吧,可是这个人还想救他,就告诉他:你又不愿意跳墙,又不愿意钻洞,那我告诉你,我这个地方有一个房子,你到房子里躲起来吧。于是高柴就躲进去了,追捕的人到这儿来,没有抓住高柴就走了。

等到这些人走了以后,高柴从房子里出来,就问这个被砍掉脚的人,说:过去,我砍了你的脚,现在我正处在危难之中,也正是你报仇雪恨的时候。但是你三次给我逃生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人就讲了:砍断我的脚,本来是我罪有应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犯了法了嘛!不过在你判决我罪刑的时候,我发现你先把我的案卷放在一边,先判别人,把我放到最后,为什么呢?目的就是想看一看,能不能找到给我免罪的理由。你没说,但是我看出来了。可是后来找不到给我免罪的理由,我被砍掉脚的时候,我看到你的脸色是忧愁的。我看到你这个脸色,我就知道你的心思了,你也不是偏爱我,也不是特别关心我,而是因为你是一个天生的君子。你这样的表现,出自于你内心善良的本性。所以我那天虽然被砍了脚,但是你做的这两件事情,让我看在眼里,我非常尊敬你,因此我今天愿意救你。

这个事情后来传到了孔子那,孔子听了以后,也很感慨,说高柴做官做得多么好啊。他在使用刑罚的时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标准,即使依法来判决犯人,但是内心里还怀着仁德、怀着宽恕。一方面,他没有违背国家法律,一方面,他在施刑的时候,又能充分体现他的仁德和怜悯,高柴做得好啊。

季羔为卫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卫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走郭门。

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又曰:“于此有室。”季羔乃入焉。

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刖者曰:“我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矣,今吾在难,此正子之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故哉?”

刖者曰:“断足,固我之罪,无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君颜色,臣又知之。

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对于高柴的表扬,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法律无情也有情。无情,法律必须是对任何人一视同仁,不能徇私枉法。但另一方面,法律不是我们泄愤的工具,我们在用法律惩决犯人的时候,应该感受到自己内心的震撼。我们不能说这是一个坏人,我们把他杀了,然后我们就很高兴。我们应该更多的想到,他为什么变成坏人,他为什么触犯刑律,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他一开始就不触犯刑律。有没有一种很好的正道让他走,让他成为一个好人?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司寇,不徇私枉法就可以了。但是孔子要做一个导师,他考虑的是后面的问题:如何让人民不犯法,如何让人民走正道,如何让人民做好人。

孔子在做大司寇的时候,也做得非常成功。在任大司寇的时候,还陪着鲁定公和齐景公,在齐国一个叫夹谷的地方相会。在两君相会的时候,孔子还凭着他个人的智慧和勇敢,在会谈里,挫败了齐国的阴谋,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权利。鲁定公非常欣赏孔子,回来以后对孔子再提拔一级,让他摄行相事,就是做代理丞相。当时的丞相是季桓子,他做摄行相事,就是做季桓子的副手,这是孔子政治生涯的顶峰。

但是,孔子在鲁国的政绩做得越好,齐国人就越担心,因为鲁国强大了会威胁到齐国,所以齐国人给鲁国的国君送来了美女,用离间计疏远孔子和鲁国的国君,以及孔子和季桓子之间的关系。而在鲁国的国内,三桓也渐渐觉得孔子跟他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不是一条心。孔子想做的是维护鲁国国君的权力,这样的政治目标和三桓的政治利益是相违背的。在这样一种内外紧迫之中,孔子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开始周游列国。

此时孔子55岁了。他生命中的另一高度在向他招手。

同类推荐
  •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下)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下)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孔子大智慧全集

    孔子大智慧全集

    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亚洲共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里,当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其魅力是世界性的。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六韬·三略)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六韬·三略)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一片情

    一片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蟫史

    蟫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云苍纪

    云苍纪

    天道?玄意?一脚踏入天道,一切都已无法回头。极北苍山之上,名叫苍云生的少年入世。身为商国太子,为了复国,不断向前,这是他的道,是本心。丹田灵剑,脑中剑法,一柄仙剑舞苍穹。群号:372039532欢迎来玩
  • 完美天尊

    完美天尊

    少年江夜,因无法修炼天炎派的入门功法,受尽同门弟子的嘲讽与讥笑,更有剑竹峰首座弟子齐留海上门打脸。机缘巧合之下,修万古功法,学炼丹之技,习绝世圣术。挡我者,必踏其石首而行。帝国若阻我脚步,那便灭了那国。氏族叫嚣,那便屠尽全族!大陆九州,任我横行!
  • 还丹金液歌注

    还丹金液歌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翡翠巅峰

    重生之翡翠巅峰

    她被人嘲笑、奚落、鄙视,连她最爱的人也厌恶她,最后她终于崩溃怨恨而死。第二天清晨她却无意穿到了一个娇滴滴的小美人身上。还无意得到了透视技能。她决定抛弃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暂且看她如何重新迎接新生活,迎接她的爱情,迎接她的翡翠王国!
  • 逆天灭世

    逆天灭世

    天若不从我,便逆了这天。天若逆我,要你这天有何用。立志考取功名的少年,未报杀母之仇,走上修行一途。奈何资质平庸,苍天无眼。看这少年如何逆天修行。
  • 玩具狂飙计划

    玩具狂飙计划

    物质超控的异能让齐大圣能够跳出科技树的限制,黑科技想制造就制造。为了让世界更热闹一点,齐大圣制造了些具有神奇力量的“小玩具”成为了一些人的奇遇。于是热闹起来的世界,让很多不为人知的群体走向了前台。“原来世界的真相是这样的。”这是一个硬裆的新人变成老司机后又培养老司机的故事。本书因为作者自己的原因,现在不定期更新。可惜了好多有趣的故事,以及那个绚丽宏大的世界。好像重写。。。
  • 道走偏锋

    道走偏锋

    青天应万古,转头道成空。群英争仙途,我等走偏锋。
  • 火影亚颜..more

    火影亚颜..more

    一个可怜的女孩无原无古的死去了,后来才知道是死神的一个失误.......她的死因目前,我还没灵感,以后写成番外看
  • 界三灵

    界三灵

    那年姜阳才七岁,便被臭老头威逼利诱的学了一身奇怪的法术。那年姜阳十二岁,臭老头便抛下他去寻找他的第二春,独独留下一个个麻烦。他走的不是寻常的修仙道路,不被三界承认却可以在三界霸道而行,是运还是命?
  • TFboys:娱乐女王有点坏

    TFboys:娱乐女王有点坏

    娱乐圈是个水深的地方,小白兔就不要进来了。会死无葬身之地的……王俊凯听说你和我一样爱吃,但我吃人,你吃吗?王源要想在娱乐圈混,你都没有付出百倍的努力呢……易烊千玺难道单纯是不适合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性格吗?不过没关系,单纯是什么?我从来就不是善类啊~~~木然然大家都很想要呢,那些所谓的权利和地位,那我就让给他们好啦……叶思琴想要的就用手去抢啊!木然然,只要是你想要的,我都会抢过来!木倩本文重修中……作者懒癌晚期……(笑哭)(笑哭)(笑哭)